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國家文化記憶庫2.0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tcmb.culture.tw/zh-tw

   

島嶼上的風土、人群,形塑出無比獨特的時空,交織成多元紛陳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關於這塊土地、這些時代的文化記憶。藉由數位科技和社群共創的力量,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將臺灣豐富多樣的文化 DNA 呈現給世人,並與全世界連結:讓每個人的記憶,成為寶貴的台灣文化記憶,也成為重要的世界文化資產。

如同歐盟的「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國家文化記憶庫 2.0」擁有豐富的臺灣原生文化內容,以「臺灣文化搜尋引擎」自許,提供素材檢索、主題瀏覽、分享創作等多功能,更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特色內容,同時也為使用者營造出更開放、自由的公眾空間。透過採用國際通用的創用 CC 授權條款為主要標示,讓文化內容的再流通與再創造形塑更多可能,有機會與土地和生活連結,成為臺灣在地產業應用或國際交流識別的基礎。

從博物館典藏與社會行動的連結出發,反思「國家文化記憶 2.0」,容納不同社群開展對話及詮釋,透過微觀、動態、日常的行動方案,展現國文庫鮮活的生命力與多視角的開放性,落實文化記憶成為全民的公共財與創意應用基礎。

政策說明

為發揚獨具魅力的臺灣原生文化,鼓勵全民參與文化記憶的保存推廣,文化部自2017年起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整合中央部會、地方政府、民間團體與社群等共同協力,匯聚8大主題分類逾300多萬筆數位素材資料,並於2020年正式啟動「國家文化記憶庫」(下稱國文庫)入口網站(國家文化記憶庫),以一站式的平台服務和共通性的資料標準,提供廣大民眾便捷使用和自由運用豐富多元的線上內容。

承繼過往「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國文庫秉持資料開放和社群共創的精神,以廣大民眾為使用者,持續精進數位基礎設施,落實文化記憶的轉譯應用。2021年起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自文化部承接相關業務,啟動「國家文化記憶庫2.0」,聚焦素材資料之「創造性轉化」,融入博物館的專業角色,連結臺史博長年推動在地知識研究、公眾歷史教育與當代收藏議題之能量,引介社會創新與群眾協作的思維,整合線上線下的多元實踐,以「平臺服務友善化、資料內容主題化、社群連結國際化」三大目標推動,期許解放國文庫的疆界,開啟文化記憶的新生,讓每一個人都是實際參與文化記憶的行動者,為未來留下當下的痕跡。

文化是個性鮮活分明、回應時代需要且持續創造生成的。文化記憶工作是一條長遠的道路,國文庫2.0將以更多元的路徑、更落地的行動,成為不同領域人人皆能樂在其中的「集體社會運動」!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使用指南 - YouTu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