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客家桐花祭


客庄小旅行      https://romantichakka.com/

桐花花況預測平台    https://tung.romantichakka.com/home


桐花祭 Tung Blossom Festival | Facebook


揭序幕!迎接絕美雪白桐花 邀請全國朋友入山林、敬土地、遊客庄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9 18:24:06) 全台各地桐花紛紛綻放,客家委員會今(19)日在苗栗公館鄉劉屋伯公舉辦「伯公祈福儀式」,由主任委員楊長鎮帶領祈福敬拜,為2024桐花祭揭開序幕,並邀請大家一起走進大自然賞桐花,把工作暫時放下來,心情也放輕鬆,感受客家文化與林間生態之美。

楊主委表示,客委會舉辦桐花祭多年,每年都以拜伯公做開場,盼讓大家了解,客庄桐花祭是代表客家山林子弟致敬土地的養育恩情及深切感謝。回想21年前,自己就曾在公館北河附近,參與台灣第一場桐花祭,沒想到後來活動受到廣大迴響,可見台灣人在看見自己的土地如此美麗時,也會非常感動。在此特別邀請離鄉打拚的子弟們,趁現在回家看看桐花,更十分歡迎全國朋友一同走進客庄作客。

桐花祭系列活動藉由伯公信仰,傳遞順應自然的「祈花」、集結山林教育與體驗的「尋花」、置入文化地景的「花聚」,及帶動客庄經濟的「花果」,在不同時序與空間,產生人們對地方文化的認同。客委會亦將於4月27至28日在苗栗銅鑼好客公園;5月3至4日在苗栗三義山那邊·綠葉方舟辦理桐花體驗活動,歡迎鄉親民眾前往參與。

今年活動期間聯名各式商品,包含MUJI無印良品的Spring Journey旅遊包、MANO MANO限定馬卡龍甜點、金色三麥系列餐點及桐聚白啤、或者新州屋地方文化策展空間響應、璐露野生活Luluyelife戶外生活美學「山林野餐」、眠豆腐限定民宿主題房改造等。客委會亦推出桐花小旅行及花況預測平台,讓民眾即時掌握最佳賞花期與遊程景點,相關資訊可至桐花祭臉書 https://pse.is/5ucsde 及客庄小旅行網站 https://romantichakka.com/ 查詢。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帶領祈福敬拜,為2024桐花祭揭開序幕

楊主委攜手苗栗縣長鍾東錦等貴賓,一起和愛兒堡幼兒園小朋友大合照

南河國小八音團演出,共迎桐花祭

桐花祭開幕式會場「劉屋伯公」位處通往苗栗市及獅潭鄉交接處

桐花在各地山城接力綻放

2023-04-152023桐花祭浪漫登場 相約賞花品茗感受日常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江杰今(15)日上午前往新北市土城區,與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等共同出席「2023新北市客家桐花祭—藝桐幸福共好開幕典禮」,邀請大家一起來桐花步道賞花、品茗,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今日細雨紛飛,桐花掉落林間,別有一番風情。周副主委表示,近年來客委會推動桐花祭活動轉型,不再辦理大型活動,而是希望結合永續旅遊、地方創生與客家、原民等多元族群文化,以及在地特色經濟,邀請大家呼朋引伴,來到桐花步道賞花,安排桐花小旅行,就像日本人在櫻花盛開時會相約在櫻花樹下野餐賞花一般,眾人一起在桐花樹下賞花、看書、打嘴鼓,體驗新的賞花、飲茶文化,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此外,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今(15)日上午也前往雲林縣古坑鄉荷苞山桐花公園,出席「2023雲林古坑-桐聚荷苞,賞桐趣」活動記者會。范副主委提到,從去年開始,桐花祭轉型為「桐聚道」的賞花哲學,共有「祈花、尋花、花聚、花果」四步驟,傳達出感恩山林土地提供資源的精神,期盼透過桐花祭的活動,讓大家相聚在一起,也認識在地文化,歡迎民眾在桐花的季節安排桐花小旅行,享受各地客庄的浪漫風情。

2023新北市客家桐花祭在土城區活動會場開跑,眺望承天禪寺以茶敬山、品茗吟客詩、品咖啡賞藍染,周邊還有客家、原住民美食、小農與社區特色攤位組成的特色市集,讓土城的多元族群與樣貌「藝桐」豐沛今年度的桐花祭,另外還有7條桐花小旅行路線,可體驗在地人文、自然風景,感受客庄文化美學。

雲林古坑荷苞山桐花公園的油桐花也逐漸綻放,古坑鄉公所每年辦理的桐花節活動,讓閩客族群融合,文化相互學習傳承,今年活動規畫浪漫桐花步道,讓遊客來運動休閒、體驗客家文化外,更結合在地產業最香醇古坑台灣咖啡,來古坑荷苞桐花公園享受浪漫客家風情,品味最簡單、自在的「白桐花黑咖啡」幸福觀光微旅。


2021-12-29客委會首創建置桐花IOT監測系統 2022桐花祭即將熱鬧登場!

客家委員會自2002年推廣客家桐花祭迄今,每年3至5月油桐花開時節,賞桐已成為重要的全民休閒旅遊活動,桐花祭活動也被列為臺灣觀光雙年曆國際級指標活動,受到國際旅客之關注及親睞。 

客委會楊主任委員長鎮表示,桐花開花情報以往都是透過各地志工蒐集,後續由客委會及各縣市政府網站取得,為便於遊客提前安排賞桐行程,針對「2022桐花祭」,客委會除持續推廣桐花小旅行行程、伯公祭儀等活動外,特別擇定10處桐花景點建置IOT監測設備,透過蒐集地區相關環境數據(含濕度、雨量、風向、風速、日照等環境數據),並記錄桐花生長狀況,再比對歷史開花資料建構桐花開花預測模型,未來也將結合中央氣象局、農委會林務局網站共同露出桐花花況資訊,以利民眾取得即時花況提前安排行程。 

客委會表示,已在10處桐花景點建置IOT監測設備,包括,桃園龍潭客家文化館、新竹峨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歇心茶樓、苗栗獅潭紙湖農場、公館油桐花坊、三義卓也小屋、銅鑼桐花樂活公園、臺中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彰化芬園就是愛荔枝樂園、南投埔里牛耳藝術渡假村等,歡迎遊客來到客家庄體驗自然生態、美食、景點及濃濃的好客風情,也期待透過智慧科技運用讓遊客賞桐不用靠運氣,也可以很智慧!





2021-11-13向2021客家桐花祭桐花志工致敬 迎接2022桐花觀測科技年


客家桐花祭-客委會 | Facebook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簡稱原文會 )    https://www.ipcf.org.tw/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 Facebook



「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計畫 顯影當代部落的生活面面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7 09:49:01) 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主辦,大蕙藝術工作室及好地下藝術空間共同承辦「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講座,匯集學員及花蓮在地民眾,共同參與這場令人收穫良多且難以忘懷的精彩課程,同時為接下來的培力計畫與展覽拉開序幕。

講座日前於4月12至14日為期3天,假花蓮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舉辦,並邀請長期關注原住民族群議題攝影師與學者參與,包括王有邦攝影師、田名璋老師、黃錦城藝術家、金成財攝影師、余欣蘭導演及關曉榮攝影師等各界知名人士共襄盛舉,藉由本次講座,引導學員們可以與自己的培力導師充分溝通,激發影像創作靈感。

策展人劉曉蕙表示:「隨著『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邁入第二屆,計畫目標逐步從傑出創作者的影像展演,轉向創作新人的攝影培力。」本屆主題「部落顯影」旨在鼓勵部落原民主動拿起攝影工具,「有意識」地拍攝部落中的百工百事,並藉由「部落之眼」的培力,去顯影當代部落的生活面面觀。

本次培力計畫自3月1日起開放報名,入選12位來自不同族群、地區及背景的學員參與為期3個月的攝影培力計畫,除了將與培力導師進行每月的討論外,也將帶領計畫團隊進入各自拍攝創作的部落進行踏查,讓拍攝的故事能夠更加貼切地被訴說。培力階段後,計畫團隊於7月份舉辦評圖選件工作坊,最終挑選6位學員攝影創作,成為「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展覽作品。此外,適逢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15週年活動,將在9月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舉辦盛大慶祝活動,屆時敬邀各界人士參與,欣賞原住民攝影藝術之美。

『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展覽資訊
展期:2024年9月14日(開幕)至12月8日止
地點:花蓮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1樓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第24棟)

圖1-王有邦老師「舊好茶記事:生命的靈魂回家的路」講座
圖1-王有邦老師「舊好茶記事:生命的靈魂回家的路」講座

圖2-田名璋老師(中間一)「觀看的力量」講座
圖2-田名璋老師(中間一)「觀看的力量」講座

圖3-余欣蘭導演「IYAH!來吧!我與獵人媽媽共織的影像世界」講座
圖3-余欣蘭導演「IYAH!來吧!我與獵人媽媽共織的影像世界」講座

圖4-黃錦城老師(右上)與學員實作討論,激發創作能量。
圖4-黃錦城老師(右上)與學員實作討論,激發創作能量。

圖5-「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學員與導師合影
圖5-「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學員與導師合影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文化網>文化發展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https://culture.gov.taipei/Default.aspx




112-12-25臺北隊就職一週年,持續發展臺北多元共融文化

北市府今日舉辦臺北隊就職週年記者會,文化局表示,文化需要長期的孕育與耕耘,過去一年中文化局持續推動多項文化政策,並自期成為臺灣城市文化領頭羊,建立更多元共融的文化風貌及更友善包容的文化環境,帶給市民更深厚獨特的臺北文化。

為呈現臺北豐富文化風貌,文化局長年舉辦精彩藝文活動,並以創新策展內容帶給觀眾全新體驗,包含已成為臺北城市品牌的臺北時裝週今年選定臺北大巨蛋周邊松菸大道辦理,結合文化資產與城市地標帶來新舊交融的全新體驗,同時由市長及副市長穿著設計師服裝支持臺灣設計產業;臺北白晝之夜也同步開放市議會與北市府,將民主議事空間歸還市民,吸引逾40萬人次參與活動;台北文化獎亦首創安排得主專屬引言人,細數得主故事點滴,使典禮參與者共享得主榮耀;而臺北藝術三節、臺北文學季、臺北爵士音樂節、臺北古蹟日、臺北雙年展等多元領域的豐富藝文活動也持續推動臺北文化發展。同時為扶植臺北文化工作者持續深耕臺北文化,文化局推動多項藝術文化補助措施,補助範圍包含藝文補助、設計補助、電影製作、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公共藝術、受保護樹木、年度演藝團體補助等各項文化領域,112年共補助超過875案,補助經費共達1億500萬元以上,以使文化工作者無後顧之憂,持續投入文化事業。

除臺北深厚藝文量能外,文化局也持續提升文化硬體建設,其中城市舞台已於7月整修後重新啟用;北美館典藏庫房、北美館二期工程擴建、臺北音樂廳與圖書總館和臺北文學館等本市重要藝文館設亦陸續完成工程作業、設計及選址等規劃,未來將以更完善的硬體文化設施,使市民享有絕佳藝文體驗。同時為保存城市文化記憶,文化局積極保存臺北文化資產,目前本市文資數量共計557處達全國之冠,文化局112年已完成台電倉庫修復、洪氏祖厝緊急搶修、中心新村修復、蟾蜍山景觀再利用等多項文資工程,總工程經費耗資約5億元,其中北投中心新村聚落修復暨再利用第二期工程榮獲2023國家卓越建設獎,蟾蜍山煥民新村文化景觀再利用工程榮獲中華建築金石獎,足見臺北文化資產保存成果豐碩,而今年內艋舺助順將軍廟、戴運軌寓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草山御賓館、草山派出所、巴旅館澡堂等文化資產均陸續開工進行修復整建,文化局將持續透過維護臺北市文化資產,述說臺北文化記憶故事。

文化局除持續發展臺北文化內容外,也陸續推出各項創新文化政策,如為響應文化部文化幣政策推出「你看戲 我買單」青年包場活動,除前2場演出分別有近8成及9成的入座率外,後續2場演出共近1,500張票券亦索取一空;同時為使遊客瞭解臺北在地人文故事及歷史文化,本局已於今年推出文化小旅行36處文化點,並預計後續推出共100處文化點,同時強化文化點與周邊區域串聯,帶領民眾走入臺北感受文化故事。明年亦將借鏡美國、澳洲及新加坡等各國經驗,舉辦Taipei Focus活動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吸引民間共同響應投入參與城市活動打造整合音樂文化、產業對話、科技運用及包括音樂演唱會、專業論壇與周邊活動等現場演出的複合式跨域節慶展會。同時規劃明年參考美國百老匯東尼獎辦理經驗,推動劇場界殷殷期盼的臺北戲劇獎,使臺灣當代蓬勃發展的現代戲劇能有專屬獎項,以表彰為戲劇創作奉獻的表演工作者。

文化局表示,回顧過去一年,臺北的改變已經開始,文化局將持續與以創新精神多元精神推動文化事務,同時持續傾聽各界意見,保持開放態度,使臺北文化持續向下紮根,讓民間成為臺北文化的重要養分,並使臺北成為兼容並蓄的文化首都。
為深化臺北文化發展並厚植城市藝文量能,文化局以厚植藝文節慶、健全文化環境、提振文創產業、打造文化場域和喚起城市記憶等五大文化面向,推動臺北文化政策。藉由辦理藝文節慶、補助藝文團隊、扶植文創產業等軟體業務,以及修復維護本市文化資產、營運或優化本市文化館所等硬體業務,深化在地文化並拓展國際交流,以建立臺北多元共融之文化。

臺北城市文化風貌豐富,每年均舉辦包含臺北文學季、藝術三節、臺北古蹟日、臺北爵士音樂節、文化就在巷子裡、臺北白晝之夜、臺北時裝週及臺北雙年展等多元藝文活動。已成為臺北城市品牌的臺北時裝週,今年首次與中央文化部合作開閉幕及品牌資源整合,閉幕秀並選定城市大型指標-臺北大巨蛋周邊松菸大道辦理,市長及副市長皆親自穿上設計師服飾,以行動支持臺灣設計師,亦在媒體聲量獲得廣大迴響;每年固定吸引數十萬人次朝聖之臺北白晝之夜,今年一舉突破開箱北市府及市議會,雖天候不佳仍吸引逾40萬人次參與;已辦理27屆的臺北文化獎,今年特別透過市長與第25屆得主彭蒙惠女士拍攝影片宣傳,報名推薦人數倍於以往,於頒獎典禮上並透過引言人介紹,深化文化獎傳承與創新之意涵;同時北藝中心的臺北藝術三節、北流中心辦理之音樂不斷電活動及文基會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等區域性文化亮點,在在皆透過深化藝文節慶內涵,以建構臺北藝文品牌,凝聚集體認同。

為扶植臺北市藝文團隊,文化局長年辦理藝文補助、設計補助、年度演藝團隊補助、公共藝術補助等各項補助,112年共補助超過800件團隊申請,補助金額達1億500萬元以上。同時因應疫後產業振興,邀集86間藝文場館品牌店家辦理「藝文場館金優惠」,4-6月活動期間共吸引超過400萬人次參觀臺北市藝文場館,以優質的節目與場館內容,吸引民眾回流。另運用市府閒置空間提供藝文團隊工作及排練空間已達到21處新高,也持續辦理「育藝深遠」鼓勵國小孩童及早參與藝術洗禮,年中並搭配文化部青年文化禮金專案,積極推出文化點配合,並策劃青年包場,首場由市長陪同青年觀看全民大劇團推出之「海角七號」獲得熱烈迴響,整體預估將超過9成滿座率。

除協助提升臺北藝文產業,文化局亦針對臺北文創產業發展提供相關輔導措施,包括單一窗口諮詢、辦理說明會及創新輔導,累計超過5萬人次參與,並率文創業者赴日本與馬來西亞參展與商洽媒合,協助台灣文創品牌開拓海外市場。同時文化局亦積極協助影視產業發展以行銷臺北城市意象,自97年迄今已補助超過164部電影,超過4億2千萬元,另為讓影視產業國際與數位化,持續推動「線上實境勘景」,於今年完成200處線上環景拍攝。

除藝文活動及政策推動等軟體面向推廣外,文化局亦逐步籌建整備臺北藝文館所,除今年適逢40週年的城市舞臺於7月重新啟用,以嶄新劇場設備迎接演藝團隊與觀眾,北美館典藏庫房、北美館二期工程擴建、臺北音樂廳與圖書總館和臺北文學館等本市重要藝文館設亦陸續完成工程作業、設計及選址等規劃,未來將以更完善的硬體文化設施,使市民享有絕佳藝文體驗。同時臺北市作為全臺文化資產最多的城市,目前已轄管超過550處文化資產,文化局每年投注龐大人力及經費資源進行城市文資保存維護,今年包含艋舺助順將軍廟、戴運軌寓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草山御賓館、草山派出所、巴旅館澡堂等文化資產均陸續開工進行修復整建,其中草山區域文化資產已逐步串聯形成文資群落,展現在地文化風貌;而文化局進行煥民新村景觀活化再利用工程及中心新村二期工程分別獲得中華建築金石獎及國家卓越建設獎殊榮,足見文化局保存文化資產努力備受各界肯定。

長年推動深耕文化政策,文化局因應臺北文化環境現況,傾聽各方意見,陸續推動各項創新文化政策,臺北文化小旅行今年已推出36處,後續將陸續推出共100處文化點。明年亦將借鏡美國、澳洲及新加坡等各國經驗,舉辦Taipei Focus活動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吸引民間共同響應投入參與城市活動打造整合音樂文化、產業對話、科技運用及包括音樂演唱會、專業論壇與周邊活動等現場演出的複合式跨域節慶展會;並將參考美國百老匯東尼獎辦理經驗,推動劇場界殷殷期盼的臺北戲劇獎,使臺灣當代蓬勃發展的現代戲劇能有專屬獎項,以表彰為戲劇創作奉獻的表演工作者,未來文化局將持續耕耘臺北文化沃土,並傾聽各方意見,持續以創新多元精神,推動文化事務,使臺北成為兼容並蓄的文化首都。


延續223日雙北合作交流平臺討論,台北市文化局與新北市文化局持續整合藝文資源及推展合作,並秉持北北基共同生活圈之共榮理念,邀請基隆市文化局參與討論,未來,北北基將就街頭藝人證照整合、影視協拍單一窗口等6項議題進行合作,擴大北北基藝文服務以及交流推廣。

台北市文化局蔡宗雄局長表示,臺北,是一個品牌,生活方式、藝術、展演、電影、美術館、眷村、百工百業達人與故事等,共同品味交織呈現了臺北的味道,為了持續讓臺北成為多元文化品味生活的城市,也因應北北基為共同生活圈,所以本次北北基合作,共同扮演服務陪伴角色,為市民及藝文民間組織服務。

北北基未來將在6項文化議題上進行合作,包含街頭藝人證照整合機制、北北基影視協拍單一窗口、兒藝節共同行銷、北北基文化刊物電子版聯合宣傳、北北基駐村藝術家交流平台、北北基眷村文化節交流等,透過各面向促進北北基文化交流合作。

北北基三市藝文資訊月刊「文化快遞」、「新北市藝遊」、「基隆開傳」電子版將聯合宣傳,
於各自官網提供「北北基合併本」、北北基各別本共4選項服務大台北區居民。

街頭藝人證照整合機制部分,現行為雙北分別辦理街頭藝人證照審議,導致民眾需兩地奔波,證照亦僅限於個別區域,為便利民眾取得街頭藝人證照及簡化行政流程,今年雙北將研議逐步整合雙北街頭藝人審議制度,預計明年建立共同審議委員及標準,今年雙北將進行研議,逐步整合雙北街頭藝人審議制度,透過建立共同審議委員及標準,民眾擇一申請取得許可證後,即可於雙北演出,並可至基隆換證進行演出,北北基亦將建立共同管理記點制度。

影視協拍單一窗口部分,現行為各縣市各自辦理影視協拍,惟如果拍攝單位有跨縣市拍攝需求,仍須個別向權管機關接洽,未來,北北基影視協拍將共同合作,如有跨縣市拍攝需求,將由北北基協拍窗口橫向聯繫接洽協助。

此外,北北基文化局亦將於兒藝節共同行銷、文化刊物電子版聯合宣傳、駐村藝術家交流平台、眷村文化節交流等面向共同合作,北北基文化局亦將持續暢通縱向及橫向的溝通管道,共同推展各類藝文合作,為市民打造更優質便利之北北基生活圈。


附屬機關 / 法人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

臺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國樂團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行政法人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行政法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臺北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

1882年至1884年初建臺北城  臺灣史上唯一的長方形城池

臺北建城140週年 活動第一彈    https://reurl.cc/kOdKNb

矗立在廣場中央的北門,神秘又可愛~

像是一座城市記憶體,滿載著古今臺北事,主視覺透過以不同時代的北門字體,帶出北門過去現在未來、新舊融合之意象。

適逢臺北建城140週年,北門今年也即將展開古蹟修復工作。邀請大家參與北門系列活動,一起感受臺北今昔歲月故事吧!

臺北建城140週年-北門系列活動

北門故事徵集|民眾記憶共創

徵件時間|3/25(一) ~ 4/26(五)

展出時間|5/23(四) ~ 5/29(三)

開幕典禮|靈安社 x 同根生 x 光雕秀

將由具有150年歷史的北管軒社「台北靈安社」開場,閉幕則由融合民族樂器創作的樂團「A-Root同根生」帶來演出;當天還可搶先觀看主題光雕秀的展演喔!

活動時間|4/27(六)1800 ~ 2000

活動地點|北門廣場

參加方式|自由參加

光映北門夜|為期6天的主題光雕秀

以臺北建城歷史與現代城市的演變規劃「臺北城的過去與未來」主題,千萬別錯過囉!

展演時間|4/28(日)~ 5/3(五)

展演場次|1900 ~ 2130,每半小時一場,每日共6

展演地點|北門廣場

參加方式|自由參加

北門登城樓|2首度開放參觀

周邊將搭建仿北門城牆外觀之城樓裝置,活動將結合登樓、微型展、明信片蓋章等內容;百年間幾乎沒有人踏足過的2樓,絕對值得一訪!

活動時間|5/23(四) ~ 5/29(三)

活動地點|北門廣場

參加方式|預約制,需於活動通報名並選擇場次

開放報名|4/19(五)起開放報名,敬請鎖定 設計臺北 粉專相關消息

 



北門故事大徵集 x ⺠眾記憶齊共創



113-01-23有關本府慶祝建城140週年活動及「國定古蹟臺北府城-北門修復工程」開工時程等之說明

民國113年正值臺北建城140週年,市府規劃相關系列活動,「臺北建城140週年開幕活動暨北門修復工程開工儀式」係為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文化局規劃的開幕活動儀式為本府建城140系列活動之首,活動內容包括以「臺北城過去與未來」主題光雕投影節目、登城樓等,讓民眾能更親近古蹟及更為認識臺北城的歷史。北門相關活動結束後,修復工程才會進場動工。本府除重視市民參與,更重視市民安全,全程加強安全維護及保險,本系列活動象徵市府對建城140週年之重視。

「國定古蹟台北府城-北門修復工程」由本府文化局委託楊仁江建築師事務所辦理規劃設計、監造。市府原以工程總經費3,186萬9,000元,向文化部文化資局申請50%補助經費,後文化部核定總經費3,000萬元,文化部文資局補助45%,計1350萬元,市府自籌款55%,計1650萬元,由楊仁江建築師經二年多來,由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到規劃設計,完全符合送審程序,相關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及修復書圖經文化部審核同意才上網招標,工期預估自開工日起580日曆天竣工。北門工程預算與建城140週年活動標案完全不同,外界不宜混淆。

北門工程前歷經2次流標,文化局極為重視,特召開設計檢討,邀請文資委員協助及楊仁江建築師親自出席說明,並由楊建築師表示由於近日缺工及文資修復工程標案較多,市場飽和,北門又為全國指標,所以營造廠多所猶疑,但經他設計的工程品質保證,也請營造廠和市民放心!楊建築師為國內知名案例建築師,其作品包含案例如淡水紅毛城、新竹進士第、高美燈塔、東莒島燈塔及礮臺等,多案得到全國修復大獎。文化局近期會第三次上網招標,農曆年後3月前決標,目前以時程來看約4月底前可找到營造廠辦理簽約,並於5月中活動結束後辦理開工。

另「臺北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為全年度活動,活動預計從4月開始,有關系列活動的細節,本府將另行公布。


臺北城 - 維基百科


2014  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展 | Facebook

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展 熱鬧滾滾的閉幕,謝謝您繼續關心臺北城 



臺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市立文獻館    https://www.chr.gov.taipei/


2022-08-04參觀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70年特展 柯文哲:紀錄每個時代臺北人的集體記憶

臺北市長柯文哲4日出席「第70話—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他在致詞時肯定市立文獻館70年來對於臺北市史料、文物保存,以及數位保存技術應用的貢獻。他說,這些紀錄每個時代臺北人的集體記憶,應該要繼續妥善保存、傳給下一代。他並一一參觀「紙上浮生」、「和風習習」、「閑話東西」、「返景原鄉」、「繪聲繪影」及「一頁臺北」等六大主題區、精選逾百件的經典文物。

柯文哲表示,市立文獻館從民國41年創立,到今年已70年,這7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卻紀錄了臺灣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代。文獻館自成立以來,從早年芝山岩史前遺址的發掘報告、臺北市古蹟的調查、志書纂修與《臺北文獻》季刊、主題專書、紀錄片出版之外,還有口述歷史座談等資料。柯文哲說,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事,都是臺灣的歷史,應該忠實地保存下來,至於後世要怎麼去判讀,那是後代人的事,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就是把文獻好好保存下來。

柯文哲接著說,近十年來,市立文獻館透過數位資源運用,增加更多史料文物的蒐藏,目前共蒐藏了1萬5,226件史料文物。這次辦理的第70話特展,展出164件真品原件、212件數位運用的電影本事、海報與老照片,橫跨清代到戰後政府來臺時期。包括首度公開的「泰雅族貝珠衣」,還有18世紀初兄弟分家的古契、漢人與原住民土地買賣的契書等。柯文哲表示,一般來說,文明的國家非常重視整理、保存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史料是大家的集體記憶,市立文獻館就是要蒐集並保存這些集體記憶,再傳給下一代,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獻館在這70年來做了很多工作,期待在未來的時代,文獻館繼續致力於保存臺北市在每個時代應該被紀錄下來的東西,讓它們成為臺北歷史的一部分。


2022-08-04「第70話—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開箱經典 穿梭文物故事宇宙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


2024-04-15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十三行隆重登場 4-5月臺日韓一起瘋考古

【新北市訊】全臺唯一跨國考古盛會「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4月1日至5月31日於十三行博物館及新北考古公園隆重登場,今年以「史前動物派對」為主題,規劃「全面齊動」、「藝起變獸」、「萬獸崛起」、「萬獸市集」4大主題活動,有主動出擊深入校園的考古教育、展現專業學術交流的國際考古論壇,更有好玩、好聽、好吃、好看的考古體驗、音樂表演及文創市集,週週精彩,邀請全球一起瘋考古。

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表示,新北市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及產業發展,而八里見證了臺灣史前文化的發展。今年是考古生活節舉辦的第十二年,首度擴大舉辦,將原本3日的活動延長至2個月,讓民眾可以盡情玩考古!此次不僅深耕在地,深入八里在地的小學,將考古教育帶進校園;更連結國際,主動邀集日本、韓國5間和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共同跨國行銷,一起在活動期間辦理實體及線上的動物主題展覽和活動,促進國際間文化交流、共榮共好,也讓世界看見臺灣。

「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史前動物派對」主活動將於本週末4月20日、21日在新北考古公園及陽光廣場舉辦,邀集國內外超過40攤考古體驗,全部讓民眾免費玩!今年「萬獸崛起」舞臺特別邀請曾入圍金曲獎的「青虫aoi」、「海豚刑警」等6組以動物為團名的知名樂團,讓民眾大飽耳福。此外,十三行博物館邀請大家在活動兩日變身萌獸,裝扮成動物樣貌一同在互動劇場派對中狂歡,還可免費獲限定雞蛋糕。兩日活動期間捷運關渡站及蘆洲站設有免費接駁專車,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新北考古生活節自101年起開始舉辦,總共吸引超過33萬人參與,擁有一大群忠實粉絲,是臺灣重要的考古盛會。走一趟考古生活節,不但可以接觸到日韓與全臺各地的史前文化,今年度更跨國跨域,串聯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采義科技有限公司、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及財團法人莊福文教基金會等企業團體,一同加入考古教育的行列。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除了本週活動以外,5月將於每周末舉辦「萌寵星球」、「叢林探險」及「文化之森」等不同主題文創市集與音樂表演,歡迎全家大小一起同樂。4月1日至5月31日於十三行博物館及「2024新北考古生活節」合作館舍拍照並於指定貼文留言,即有機會獲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住宿券、十三行博物館最新文創商品「食・叁」考古系列餐具組等多項優質好禮,敬請把握難得機會。更多資訊請至十三行官網 http://www.sshm.ntpc.gov.tw 或粉絲專頁




郵政博物館「ㄅㄆㄇ遊臺灣」特展



郵政博物館辦理「ㄅㄆㄇ遊臺灣」特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5 10:40:29) 臺灣有「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稱譽,每個城鄉各有獨特風情。為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珍惜寶島,中華郵政公司訂於113年4月16日至10月3日在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舉辦「ㄅㄆㄇ遊臺灣」特展,展出與臺灣景觀、生態、旅遊相關郵票及影音。

中華郵政公司表示,本次特展依臺灣地理位置規劃「北部」、「中部」、「南部」與「東部及離島」等展區,以平面、立體及互動遊戲等方式以郵票呈現寶島風情及各鄉鎮特色景點,邀請民眾跟隨繽紛的ㄅㄆㄇ郵票,一起發現和探索精彩的臺灣之美。

特展期間,凡購票參觀者於展場打卡或拍照上傳至FB、IG或Google Map,經導覽人員確認,即可轉動扭蛋機,獲得小禮物1份,本活動分6梯次限量贈送,送完為止。另訂於6月29日在郵政博物館6樓舉辦2場「ㄅㄆㄇ蜂蠟捲捲燭」免費手作教學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及蒞臨參觀。相關展覽詳情請至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 https://www.post.gov.tw 或郵政博物館網站 https://museum.post.gov.tw 查詢。

郵政博物館舉辦「ㄅㄆㄇ遊臺灣」特展 / 中華郵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