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地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地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花蓮縣】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

 

2022-11-15「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評選」自開放報名至截止日共計九組的藝術作品參選,最終由本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陳勇昌】藝術家獲獎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於本月11日辦理「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評選」,邀集熟悉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的學者及行銷專家等組成評選委員會,分別針對作品的創意性、作品與環境融合度、創作者個人經歷及作品可行性四大部分進行評選,最終由來自豐濱鄉港口部落的藝術家陳勇昌的「Taloan 打魯岸 」脫穎而出。

  原民處陳建村處長表示,感謝大家踴躍參加徵件,自開放報名至截止日共計九組藝術作品參選,包括原住民或非原住民藝術家及藝術團隊都熱情參與,在各組參選的作品中,看見創作者對花蓮這片土地的用心與細膩,透過作品傳達原住民族精神與文化,展現藝術家及團隊在創作能量的爆發力與美學的生命力。

  評選委員由國立東華大學王昱心教授、蔡文慶老師、木雕藝術家陳建造、聯合報系數位文創行銷部副理劉明宏、欣傳媒總監黃秀卿以及縣府原民處藝文科徐采瑤科長組成,評選委員歷經五個小時的評選,由熟稔原住民傳統竹編的藝術家陳勇昌獲選,此作品以「Taloan 打魯岸 」傳達阿美族人的生活與文化,獲得評選委員高度的肯定,以作品的細緻度感受到創作者對文化與生命的熱情,以竹子的天然彈性與韌性呈現作品與環境的融合度,確切符合場域的條件與精神,竹編的交互脈動提升了視覺的震撼,也讓人感受到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鏈結及温度,盼望大家能一起感受花蓮的細緻生活與美學能量。作品將於今年12月5日前設置於陽光電城原住民文創產業館外圍草皮。

  藝術家陳勇昌說,「Taloan 打魯岸 」對阿美族人是個重要的生活場域,是家屋以外另一個不可缺少的空間,具備一整個家庭的休憩與凝聚情感的功能,不論在部落的田野間、山坡地,只要有族人工作的地方,就會有一間打魯岸。陳勇昌以此作品傳達阿美族人的藝術與環境空間美學的張力,期待此次獲選作品的呈現,為即將在113年啓用的花蓮原創館開啟美好的篇章。更多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相關訊息請上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官網或臉書「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追蹤作品進度與各項活動。
 





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 | Facebook



哇!實在是太美了

搭配這藍天,簡直是……無敵的美! 歡迎民眾前往觀賞打卡喔!趕快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 Taoyuan Land Art Festival | Facebook


111-09-18桃園地景「川行脈動」出發健走,欣賞大漢溪生態風光與藝術作品


111-09-11「桃園韭菜花節」閉幕不閉園,結合地景藝術節續展至9/25,歡迎民眾到大溪欣賞藝術、感受大漢溪魅力


111-09-11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生態嬉遊記》兒童劇,融合台灣童謠與大漢溪生態,帶領觀眾體驗大溪之美


111-09-09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表演《與神僮行》,展現大溪特有的陣頭文化之美

111-09-08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川行脈動」開幕,30件裝置藝術點綴大漢溪流域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8)日下午前往大溪河濱公園,出席「川行脈動」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式,和與會貴賓共同搖響木製風鈴宣告活動開始。鄭市長表示,桃園地景藝術節邁入第10年,每年皆吸引逾百萬人次造訪,已成為桃園重要的藝術及觀光品牌。今(111)年市府選定大漢溪沿岸生態公園,以「川行脈動」為主題設置五大展區,裝置藝術作品達30件,邀請28位國內外藝術家與14組在地居民一同創作,突顯大溪生態、人文、地景特色,點綴大漢溪流域之美。

鄭市長談到,去(110)年受疫情影響,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延至今年初舉行,共吸引約159萬人次造訪。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於9/8至9/25舉辦,特別選定大漢溪流域為主要舞台,大漢溪沿岸擁有全台最大的河階地形,及獨特的地質、生態、人文聚落、農業發展,希望藉由地景藝術節的舉辦,帶領遊客深度探索大漢溪流域的魅力。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巧妙串聯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大嵙崁親水園區、月眉人工濕地與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設置5大展區,鼓勵遊客於大溪橋頭停車場、月眉停車場,轉乘展區接駁車進場觀賞。

鄭市長也說,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於活動期間,共安排22場表演藝術活動、16種主題體驗活動、22場小旅行活動、3場主題特展、5場講座論壇,及10場運用在地食材烹製佳餚的「食地景」餐食活動,邀請民眾以味蕾體驗大溪飲食文化,活動豐富精彩,遊客絕對不容錯過。

鄭市長指出,市府期盼透過舉辦地景藝術節,帶動地方覺醒,突顯地方的歷史記憶及人文生態,以及地方獨特價值和DNA;其次希望邀請社區居民一同參與創作及活動舉辦,因此地景藝術節也納入環境劇場活動;此外,市府邀請藝術家透過作品呈現當地環境特色及文化主題,讓藝術親近每位市民,發揮「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等四大價值。

鄭市長說,早期地景藝術節多利用再生材料製作裝置藝術品,但因耐久性低,因此市府決定改採複合材料,希望讓珍貴的藝術作品可留存得更久,方便就地保留或異地保留,例如:藝術家王文志為2018桃園地景藝術節創作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桃機一號」即移至虎頭山環保公園,成為虎頭山夜景一大亮點。

鄭市長介紹,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邀請多位原住民藝術家創作大型裝置藝術,包含:國寶級泰雅族工藝家尤瑪•達陸以原住民編織工藝創作的《觀看一條河的方式》;阿美族藝術家伊祐・噶照的《取水》及撒部.噶照的《來時路》作品,呈現阿美族的傳統生活文化,以及部落遷居的足跡;此外,印尼藝術家艾迪•帕斑多諾運用廢棄腳踏車和樹枝等,創作具藝術家幽默的《自然車》;法國藝術家費歐娜.派特森(Fiona Paterson)轉譯泰雅族之風格創作竹編作品《日光之下》;日本藝術家小林響在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營造的奇妙空間《超日常風景》。

鄭市長說,地景藝術節包含三大特展:「遺失的聚落-石門水庫移民故事展」、「和水一起去旅行-大溪水文化特展」,以及在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辦理「再創自然之詩-起家原味」特展。其中「遺失的聚落-石門水庫移民故事展」,紀錄興建石門水庫時許多原住民部落及居民遷移的故事,展覽也與藝術家劉經倫以大漢溪中庄下崁歷史記憶創作之《渡船頭》作品相輝映,歡迎市民朋友一同到地景藝術節探索大溪在地文化。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交通接駁及活動資訊請至官網(網址: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及臉書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LandArt/)查詢。

今日包括市議員李柏坊、陳治文、蔡永芳、文化部專門委員賴世哲、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長江明朗、台灣電力公司新桃供電區營業處長林俊宏、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文化局長莊秀美、農業局長郭承泉、觀旅局長楊勝評、青年局長陳冠穎、資科局長余宛如、體育局長莊佳佳、水務局副局長耿彥偉、大溪區長陳聖義、法國在台協會文化專員劉姿蘭、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觀光交通部主任Ichwan Joesoef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世明、大嵙崁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童偉哲、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長陳倩慧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  展區太大走不完?帶你線上逛地景!


111-03-27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創造159萬總參觀人次,鄭市長宣布20件熱門作品持續展至5月1日


111-03-11「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3/11-27於虎頭山及南崁溪畔展開,32件作品以藝術與環境共鳴,展現人與土地的連結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1)日下午前往虎頭山創新園區,出席「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記者會。鄭市長表示,他上任後連續7年舉辦「桃園地景藝術節」,每年都吸引百萬人次參加,造就桃園很大的地方認同;受疫情影響,2021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延期至2022年3月11日至27日舉辦,因此命名為「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有別於過去歷屆舉辦於鄉村區,「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於桃園區舉辦,以「都會綠洲,親山近水」為策展主軸,藝術作品分布於南崁溪畔、桃林鐵路、虎頭山創新園區、虎頭山公園等4大場域,以大地為畫布,邀請45位國內外藝術家,展出共32件裝置藝術,部分作品更由在地居民一起完成創作,透過藝術與環境共鳴,找到人與土地的連結,創造出屬於桃園的感情、記憶與溫度。

鄭市長今日以虎頭山創新園區為起點,邀請墨西哥駐台辦事處處長Martin Torres、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戴寧智等國內外貴賓,與其一同漫步在南崁溪沿岸,欣賞由墨西哥藝術家Lua RIVERA所創作的「河流的形狀」,以及由鄰近的小檜溪、三民社區發展協會與藝術家共創的「暗光鳥的春天」、「築一個巢」等多樣藝術作品。

鄭市長談及,45位藝術家參與「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42位為台灣藝術家、2位來自法國、1位來自墨西哥,另有14組在地社區和社群團隊加入共同創作,如作品「我的秘密基地」就由藝術家黃文淵、劉瑋英,與在地寶山里辦公處及大檜溪社區發展協會成員共同創作,可見藝術從來不遙遠,「桃園地景藝術節」就像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希望大家都能來到現場,感受藝術所傳達出的人與土地間的情感。

鄭市長說明,「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17天展期中,不只可以遊賞藝術裝置,還有許多特色活動,包括每天18:30、19:00、19:30於大業福德寺展演3場次「桃源。綠洲夢」光影主秀,呈現南崁溪的生態、桃園人文歷史的演變;而南崁溪水面上每天18:00-20:00也有「川流不息」循環展演,以煙霧及幻彩燈光打造,為南崁溪增添夜間美色。

鄭市長並說,「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另推出超過30場社區活動、7場假日表演及20場小旅行,並以桃園在地食材、名品特產規劃「桃園宴」,限量560席次的餐會已經秒殺;透過多元的特色活動,讓民眾更加深入認識桃園的歷史記憶、文化特色及生態紋理,在藝術裝置展示之外,增添不一樣的感受。

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結合在地設計超過30場社區活動,社區居民早已蓄勢待發,要與遠來的遊客分享地記憶與生活,包括「阿嬤的斗笠」由阿嬤們帶領編織斗笠及講古「斗笠莊」的農務記憶;「悠遊水桃園」邊走讀南崁溪認識生態並寫生;「春日綠手指」由社區達人介紹春日里的可食地景及教學盆栽提籃編織;「守護南崁溪」以食用廢油進行蠟筆DIY,推廣河川保護及環境保育的理念。社區活動及小旅行現正開放報名中,報名請上「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網址www.taoyuanlandart.com.tw)。

莊局長也說,「桃園宴」以食當季、零哩程為理念,由藍帶主廚丁偉鴻團隊設計14道美味佳餚,讓大家從食物認識桃園,開賣即造成熱烈迴響,目前已經秒殺完售,但沒搶到席次的朋友也別失望,活動期間在大業福德寺旁設有「食地景快閃店」,可選購桃園精選小農商品當伴手禮,假日也有職人擔任店長親自解說,讓你買的安心吃的開心。

莊局長談到,活動期間凡是周末六、日,下午或晚間皆有適合親子同樂的表演節目,歡迎民眾到場免費觀賞,表演團隊陣容精彩,包括「霹靂布袋戲」、「尚和歌仔戲劇團」、「舞鈴劇場」、「大開劇團」、「雅緻藝術舞蹈團」、「十鼓擊樂團」、「布拉瑞揚舞團」等,詳細場次請見「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網址www.taoyuanlandart.com.tw)。

今日包括市議員林政賢、陳美梅、黃家齊、簡智翔、墨西哥駐台辦事處處長Martin Torres、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戴寧智、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都發局長盧維屏、水務局長劉振宇、秘書處長顏子傑、新聞處長詹賀舜、農業局長郭承泉、青年局長陳冠穎、研考會主委吳君婷、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住宅發展處長莊敬權、風景區管理處長廖育儀、桃園區長洪清淵、蘆竹區長蔡世志、龜山區長呂緣、桃園市立美術館長劉俊蘭、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長李彩華、國內外藝術家與地方發展協會代表等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桃園地景藝術節留展作品未建立維護管理規範,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2022-03-25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下稱文化局)辦理桃園地景藝術展出活動。經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查核發現,文化局留存各地之歷年展出作品未訂定相關展品維護管理作業規範,經函請檢討改善,已訂定相關維護要點並不定期巡檢作品,善盡管理維護及監督職責。
審計處指出,文化局為使藝術更貼近環境與民眾生活,並推廣桃園獨特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自102年起每年舉辦桃園地景藝術節,105至109年度每年投入1,206萬元至2,337萬餘元不等經費,邀集國內外藝術家於不同展區因地創作藝術作品,讓市民看見桃園各地面貌。

然而,審計處於110年3月查核發現,桃園地景藝術節自102年起舉辦迄109年已屆8年,其中105至109年之展出作品,於新屋、八德、楊梅、中壢及觀音等地區保存者共計34件,惟文化局尚未訂定留展作品之維護管理作業規範,不利作品之存管及後續運用佈展,審計處遂於110年5月函請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文化局於110年9月6日訂定「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裝置藝術設置暨管理維護要點」並函請各管理單位提送展出作品裝置藝術管理維護計畫。截至111年1月底止,除經評估後已移除作品16件外,管理維護良好之留展作品共計18件,各管理單位已全數提送裝置藝術管理維護計畫,並列冊管理及依規定投保;另文化局已召開第1次裝置藝術設置暨管理維護審查小組會議審查各管理單位提送之管理維護計畫並不定期巡檢作品,以善盡管理維護及監督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