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裝置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裝置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臺南市】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設置計畫

 

「崎幻島-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設置計畫」 成大科技藝術碩士生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首次合作與突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21 10:16:52)由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籌劃的「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設置計畫」,以臺南關廟和龍崎特色為靈感發想出來的兩個系列創作,將於本週六12月23日在臺南市關廟區「阿輝土雞城」和「青龍山土雞城」登場,展出至明(2024)年2月18日。成大科藝所學生 2 件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創作,本週六 12 月 23 日起臺南虎形山腳下展出

成大科藝所學生 2 件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創作,本週六 12 月 23 日起臺南虎形山腳下展出

廣受好評的「龍崎光節空山祭」本週日12月24日即將再度開展,兩件來自成功大學的裝置作品設置於虎形山公園山腳下,進入空山祭主展區前,擺設地點顯眼,記憶性強烈,可望利用民眾往來之路徑及互動效益,令兩件裝置藝術作品成為民眾聚集、停留的焦點。

展出時間配合第5屆「龍崎光節空山祭」展期,期望使大眾瞭解龍崎土地、促進觀光產業,與讓更多民眾看到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新興藝術家們所創作出的作品。同時,希望鼓勵成大師生投入社會實踐,使學生和社區地方產生連結,在協助解決在地議題時,也能透過教學成果與地方交流對話、彼此共學,與社區場域建立關係或交流的具體行動。以臺南南關線特色物產鳳梨、竹子、火龍果、關廟麵為靈感,成大科藝所《物產派對》作品期待觀眾可在其中看到臺南的自然之美

以臺南南關線特色物產鳳梨、竹子、火龍果、關廟麵為靈感,成大科藝所《物產派對》作品期待觀眾可在其中看到臺南的自然之美

本次作品由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陳明惠指導,臺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協助,以臺南關廟和龍崎為題,進行藝術創作。兩個創作分別是《物產派對》與《動物派對》。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們積極與當地社區互動,並把交流過程化為創作元素融入作品中,以體現龍崎社區的多元面貌和人文特色。透過藝術作品的展示和社區互動,期待能喚起大眾對龍崎土地的關心與瞭解,進而推動觀光產業發展,提升當地社區的文化特色。

兩件作品中,藝術家們以自身獨特的藝術語彙,將自身主觀感受與龍崎客觀資訊相互融合,將龍崎的資源特色,轉譯製作兩件裝置藝術,以藝術的型態,使大眾用不同的角度瞭解這片珍稀土地, 以呈現對龍崎環境議題的關切。成大科藝所《動物派對》作品創作理念來自實地探訪時發現,雨後乾燥的惡地泥岩地上有許多動物足跡,像是隱藏在這片土地的小精靈在夜晚開派對留下的痕跡

成大科藝所《動物派對》作品創作理念來自實地探訪時發現,雨後乾燥的惡地泥岩地上有許多動物足跡,像是隱藏在這片土地的小精靈在夜晚開派對留下的痕跡

《物產派對》以臺南南關線特色物產為靈感,鳳梨代表著豐收和土地的豐饒,其色彩表現將自身結構與抽象藝術相結合;竹子的幾何形狀強調了生長和變化的過程,表現出生命的力量;火龍果的鮮豔色彩凸顯了臺南地區的活力;關廟麵則透過多彩線性傳達了文化的多樣性。觀眾可以在其中看到臺南的自然之美,同時體驗對臺灣特產的尊重與獨特性。

臺南龍崎泥岩是世界級少見美景之一,其惡地泥岩地質和靜謐的環境孕育出豐富的生態環境。《動物派對》創作理念來自實地探訪時,在下雨天後乾燥的泥岩地上發現許多動物的足跡,像是隱藏在這片土地各處的小精靈在夜晚出來開派對留下痕跡。作品利用簡易的幾何線條與色塊,勾勒水鹿、大冠鷲、穿山甲以及食蟹獴彼此重疊和穿梭在泥岩和草叢間的身影,並利用莿竹乾燥後的金黃橘色調呈現作品的層次。

「崎幻島-南關線在地意象燈光裝置藝術設置計畫」
展覽時間|2023 年 12 月 23 日(六)至 2024 年 2 月 18 日(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關廟區青龍山土雞城、阿輝土雞城
指導單位|文化部、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協辦單位|臺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龍崎區公所

訊息來源:國立成功大學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花蓮縣】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

 

2022-11-15「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評選」自開放報名至截止日共計九組的藝術作品參選,最終由本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陳勇昌】藝術家獲獎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於本月11日辦理「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評選」,邀集熟悉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的學者及行銷專家等組成評選委員會,分別針對作品的創意性、作品與環境融合度、創作者個人經歷及作品可行性四大部分進行評選,最終由來自豐濱鄉港口部落的藝術家陳勇昌的「Taloan 打魯岸 」脫穎而出。

  原民處陳建村處長表示,感謝大家踴躍參加徵件,自開放報名至截止日共計九組藝術作品參選,包括原住民或非原住民藝術家及藝術團隊都熱情參與,在各組參選的作品中,看見創作者對花蓮這片土地的用心與細膩,透過作品傳達原住民族精神與文化,展現藝術家及團隊在創作能量的爆發力與美學的生命力。

  評選委員由國立東華大學王昱心教授、蔡文慶老師、木雕藝術家陳建造、聯合報系數位文創行銷部副理劉明宏、欣傳媒總監黃秀卿以及縣府原民處藝文科徐采瑤科長組成,評選委員歷經五個小時的評選,由熟稔原住民傳統竹編的藝術家陳勇昌獲選,此作品以「Taloan 打魯岸 」傳達阿美族人的生活與文化,獲得評選委員高度的肯定,以作品的細緻度感受到創作者對文化與生命的熱情,以竹子的天然彈性與韌性呈現作品與環境的融合度,確切符合場域的條件與精神,竹編的交互脈動提升了視覺的震撼,也讓人感受到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鏈結及温度,盼望大家能一起感受花蓮的細緻生活與美學能量。作品將於今年12月5日前設置於陽光電城原住民文創產業館外圍草皮。

  藝術家陳勇昌說,「Taloan 打魯岸 」對阿美族人是個重要的生活場域,是家屋以外另一個不可缺少的空間,具備一整個家庭的休憩與凝聚情感的功能,不論在部落的田野間、山坡地,只要有族人工作的地方,就會有一間打魯岸。陳勇昌以此作品傳達阿美族人的藝術與環境空間美學的張力,期待此次獲選作品的呈現,為即將在113年啓用的花蓮原創館開啟美好的篇章。更多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相關訊息請上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官網或臉書「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追蹤作品進度與各項活動。
 





原住民族地景裝置藝術創作徵件 | Facebook



哇!實在是太美了

搭配這藍天,簡直是……無敵的美! 歡迎民眾前往觀賞打卡喔!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