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22【新竹市】六燃廠與眷村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https://rhs.boch.gov.tw/rhs/index.aspx

新竹大煙囪博物館與科技知識藝術村落

新竹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與科技知識藝術村落歷史現場再造與活化計畫

https://rhs.boch.gov.tw/rhs/plan.aspx?p=22

太平洋戰爭後,日本逐漸敗退,但隨著戰備油料的吃緊,日本選在臺灣設置第六座海軍燃料廠(日本設置四座、北韓平壤設一座),「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係新竹市最早有系統且大規模建設的軍事工業基地,主要任務是生產提升戰機燃油性能之異辛烷。昭和18年(1943)開始興建,設施範圍遍及赤土崎光復路、公道五一帶及部分清華大學校園。佈滿彈痕之大煙囪為見證二次世界大戰之戰爭遺跡。後日軍戰敗撤出遂成為空軍忠貞新村眷戶遷入棲身之所,將原廠房空間以簡陋之廢建材自行搭建出隔間甚至夾層以供各家各戶分居,陸續亦持續擴增使用空間,形成「屋中有屋,房中有樓」的特殊居住形式。其中廠房內之大煙囪則被發現已成為稀有霜毛蝠棲地,為臺灣生態史上重大發現。 另外位於金城一路、金城二路的「金城新村」所在地原是海軍燃料廠的宿舍區,民國47—48年(1958—1959)間政府為照顧遠在金門服役的將領家眷,特別仿美軍顧問團宿舍外觀,興建了獨門獨院的美式宿舍,居住的都是團長級以上的軍官,延續海燃廠時期宿舍的使用功能,和大煙囪及廠房遺跡區的「忠貞新村」,依附廠房牆壁衍生的克難眷村形式,形成強烈對比,讓新竹市的眷村形式及故事更增多樣性。


1大煙囪(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
2將軍村(金城新村)
3相關主題成果類

歷史建築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 邱臣遠副市長:打造竹市文化新亮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02 14:38:26) 新竹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東區著名地標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新竹市重要文化資產,新竹市文化局今(2)日舉辦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第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副市長邱臣遠出席表示,此案預計116年完工,盼能重現歷史脈絡及獨特的眷村紋理,成為結合歷史經驗、地景記憶的城市文化新亮點。

邱副市長表示,今日代表市長高虹安參加歷史建築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市府團隊積極落實「美感新竹」、「宜居永續」施政策略,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自99年指定為歷史建築後,市府即啟動調查研究、規劃設計、結構補強,積極向中央爭取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補助,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修復再利用第三期工程總計畫2億5,470萬元,中央挹注1億5,282萬元,市府自籌1億188萬元。

邱副市長說,工程進行同時,市府也會兼具生態保育,在當地蝙蝠棲息周期4到9月,會降低干擾工程的密度,來保護相關的生態,且鄰近清華大學校區,期許在科技與人文歷史文化兼容並蓄的元素下,作為未來國際城市的櫥窗。在政策的推動上,不管是預算資源還是工程進度的控管,市府一定會扮演好最佳角色,期待透過園區修復再利用的工程,展現竹市下一個百年時代的城市風華。

邱副市長指出,此案修復完成後將展示廠房動力產生過程及眷戶生活紋理,透過基地內六燃廠與眷舍建物的空間再造及重塑都市空間介面,並運用軟硬體梳理,以整合性的思維厚植文化根基,彰顯獨特場所自明性,打造更親民友善的場域,提供民眾更好的文資體驗。

文化局長王翔郁指出,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位於新竹市東區建美路、公道五路二段、建美路2巷包圍的三角區域,為現今台灣少數僅存二戰時期軍事工業遺跡,戰後則見證了眷村克難生活變遷的集體記憶。園區融入了超過一甲子的眷村文化與故事,兼具日治時期建築地景,與國民政府時期眷村文化的雙重價值;兩個關鍵時代地景的交疊與共生,從二戰工業聚落到眷村聚落,是結合戰爭、科技與眷村文化之歷史建築。

文化局提到,此廠區將近1公頃,修復工程無法一步到位,110年已完成第一期廠房結構補強工程,第二期修復工程經費2,650萬元,主要針對廠房周邊景觀及廠房本體部分構件修復,預計6月完工,第三期修復工程經費2億5,470萬元(含監造及工作報告書),將持續修復六燃廠歷史建築本體及其周邊環境整頓,工期約30個月。此外,修復工程亦配合霜毛蝠每年4月至9月的棲息期,避開較高干擾工程,儘量降低工程對於霜毛蝠的影響,使其能與歷史建築共生共存。

今日開工典禮,市議員宋品瑩、鍾淑英、廖子齊、蔡惠婷、鄭美娟、劉彥伶、劉康彥、劉崇顯、市議員李國璋服務團隊代表、市議員張祖琰服務團隊代表、市議員陳啓源服務團隊代表與里長翁秀瓊、盧秋永、陳宣孝、黃彥翔、張金滄、黃玉卿、黃郁淳、鄔滬生、溫文泰、蘇竹勝、李文桂、彭垂東、徐兆生皆到場見證,共同祈求工程順利進行。

副市長致詞。

大煙囪下的家 Home under the Big Chimney | Facebook


竹市《編織六燃,風起時》大煙囪保溫計畫成果展開幕 邀您一窺六燃眷村歷史風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205 11:43:13) 新竹市《編織六燃,風起時》大煙囪保溫計畫成果展昨(4)日開幕,邀請在大煙囪生活的藝術家、學生、社區親子共同擔任策展人,並以六燃為主題呈現不同視角的大煙囪故事,展現世代交替與接棒的精神與默契。文化局表示,成果展即日起至2月29日於建美路大煙囪下的6棟眷舍展出,系列展覽由各領域藝術家進行創作,包含立體水墨畫、繪本、裝置藝術、沉浸式轟炸體驗,共同編織新竹六燃的多重樣貌。

市長高虹安表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以發電廠區內高達60公尺的「大煙囪」為最醒目地標,是竹市少有保存完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遺址,戰後以屋中屋的型態見證大時代下眷村居民克難的生活樣態,極富故事性。竹市府在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經費挹注下,於108年起進行大煙囪廠房修復,目前為第2期工程,後續將接續第3期工程,預計115年完工。

文化局代理局長李欣耀表示,陽明交通大學從107年開始於大煙囪廠房基地耕耘,今年保溫睦鄰計畫已進入第4期,透過文史導覽、講座會談、藝術策展、親子手作課程等方式向市民揭開大煙囪廠房神秘的面紗,也長期與在地社區居民交流互動,並致力於珍稀動物霜毛蝠的保存紀錄與教育推廣,讓大煙囪廠房於修復工程時期也能藉由保溫活動,讓市民能夠親近、了解新竹六燃的歷史及推廣眷村文化。

文化局提到,成果展呈現陽明交大六燃保溫團隊長期深根睦鄰的成果,透過駐站活化、導覽解說、藝術共創、社群串聯等文化路徑,扎根六燃歷史文化,攜手世代傳承,共同展望未來大煙囪廠房的修復活化,也邀請民眾親臨大煙囪,一起隨風編織當下與昔日的生活點滴,打造未來共融共好的六燃獨特願景。

文化局表示,各展間分別展出《立體水墨系列》、《忠貞六燃攝影展》、《新竹六燃歷史繪本展》、《六燃百衲被》、《有人來的地方即是修復》及《轟炸.新竹州》等豐富內容。其中《轟炸.新竹州》展區呈現地方仕紳黃旺成先生的逃難日記,並播放當時日文的空襲警報、口述黃先生的逃難經驗,讓觀眾在展間閉上雙眼、用雙耳聆聽體驗當時戰爭時期動亂飄搖的氛圍。

文化局說明,昨日開幕式由豐功里社區舞蹈班精采的舞蹈表演揭開序幕,並於保溫眷舍播映原眷戶鍾子平教授於大煙囪老家的訪談紀錄片,細數兒時溫馨的眷村回憶。成果展系列活動於「大煙囪下的家」(建美路38號)及其6棟眷舍辦理,開放時間為假日上午10時至晚間7時、平日下午2時至晚間7時(休展日:除夕2月9日至初五2月14日、2月19-20日、26-27日),皆免費入場。相關訊息可搜尋官方臉書「大煙囪下的家」查詢,洽詢專線03-5425079,或撥打1999為民服務專線。

新聞資料提供:文化資產科
聯絡人:邱珮瑜科長
連絡電話:03-5425079
成果展開幕式大合影
成果展開幕式大合影計畫主持人賴雯淑教授致詞
計畫主持人賴雯淑教授致詞策展學生向與會嘉賓解說展覽內容
策展學生向與會嘉賓解說展覽內容六燃明信片
六燃明信片

訊息來源:新竹市政府 (廣告)



FORMOSARACE【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URBANSCAPETW院會議案【行政院】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執行情形」報告(1101111日) 

URBANSCAPETW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 全盤整理索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