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屏東學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屏東學專區

團隊成員  課程內容  教師社群      教師專業社群讀書會   學生參訪

屏東學相關活動  屏東學專書目錄      新聞報導


全校新生必修「屏東學」,多樣「屏式」課程豐富學生在地歷練

一直以來屏東大學的學生,多為來自不同縣市的外地人,身為屏東在地的大學,為培養學生在地關懷、社會責任與國際視野,實踐學校教學與地方脈動的連結,向這片土地學習及為這片土地貢獻所學,因此規劃「屏東學」課程。本校人文社會學院自 106 學年開始推動院必修「屏東學概論」課程,作為大一新生認識在地的引導,惟以人文社會面向為主的授課範圍,對屏東學而言廣度可再擴展,因此將層級提升至全校性通識課程(大武山學院);在教師專業部分,以「屏東學概論」課程為基礎的教師社群,結合各系所特色,融合與在地相關之區域型計畫執行內容,展開屏東學的普及與深化。

課程以通識課程1學分進行規劃,包含實體課程、磨課師課程及講座課程等多項屏東學Tracks,提供學生多元選擇,內容含括屏東之自然、人文、社會、教育、 科技、管理及產業等範疇,以豐富學生學習歷程與在地生活經驗,並促進跨學科應用與實踐。

課程自111學年實施以來已辦理2場在地大師講座、五場屏東學踏查活動,內容包含「阿緱城宗教文化巡禮」、水資源踏查-水利科技活動、屏東縣科教資源中心暨獵戶座天文台參訪活動、屏菸 1936 文化基地參訪活動…等,藉由學生親生實地探訪,來認識和體會屏東的歷史與社會發展。另外還辦理一場「屏東學大武週闖關活動-屏東學學屏東,發現屏東人文、地景、產業之旅」,以多元創意方式驗收學生學習成果。整體相關課程活動總參與學生數達598位學生,學生對於課程皆給予正向回應。而於即將開始的112學年中,大武山學院一樣規劃了精采踏實、跨域創新的「屏東學」課程,除原本的多元課程、系列講座、實地踏查外,也將持續開發屏東上山下海的走讀路線,以屏東多樣富饒的特色,來迎接新一波遠道而來屏東求學的新鮮學子們。


【研討會】2023年第三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 屏東縣地方學的多層次建構與協作,歡迎報名參加 

研討會主旨:屏東學的實質內容,依空間大小可分成縣級(如:縣志)、鄉鎮市級(如:鄉鎮市志),以及村庄級(如:庄志、部落志、村志、社區志);依推動單位則可分成學校單位(小學到大學含社大-教育處)、社會教育單位(圖書館、地方文化館-文化處)。屏東學如想成為屏東縣的品牌/符號,需要上下層級的分工、銜接與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有機體系。本研討會即旨在針對發展屏東學所需要的這種多層次的建構與協作方式進行研討。歡迎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

日期:2023年5月26日(星期五)

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及第三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敬邀參與~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

研討會日期:2021年12月03日(週五)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

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21年屏東學研討會》工作小組  敬邀










屏東學是什麼? | Facebook


屏東人文地圖


2021年第一屆阿緱文化論壇


一、論壇宗旨:
  從廟宇文化出發,討論三山國王及義民信仰的發展脈絡,反思地方文化生活圈的建構,藉此強化民俗信仰與地方文化的內涵,豐富地方文化生活圈的研究與實踐。

二、指導單位:文化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屏東縣下淡水溪義勇公文化協會
  贊助單位:萬吉建設機構

三、時間議程:2021年9月3日(星期五)及10月1日(星期五)

四、論壇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五、論壇子題:
  (一) 三山國王信仰研討(9月3日第一場)
  (二) 旌義義勇公研討(10月1日第二場)


第一屆屏東學術研討會 作家郭漢辰也列入座談主題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於12月4日、5日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六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本次會議主題訂為「地方議題與跨領域對話」,共有11個論文場次,多達40篇學術論文發表,內容涵蓋屏東族群、語言與文學、文創產業,以及地方創生等議題,同時也規劃「郭漢辰主題座談會」,邀請與會者共同討論屏東的土地與文化。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自2017年起開設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讓屏大師生得以深入認識屏東。近年來,編撰《屏東學概論》,組成屏東學教師社群,辦理地方哲學與地方學基礎理論讀書會,投入在地研究,成果豐碩,為持續教學與研究之深化,故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則是本校社會發展系每年持續舉辦的學術會議,此會議號召學術同好共同關注南台灣的社會發展議題。社發系師生長期與地方社會緊密扣合,培育屏東大學學生具備跨領域的社會實作能力,本次會議也特別規劃屏大學生參與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之實作成果展示。社發系學生今年暑假有一組學生進入繁華社區,不僅與在地居民同樂,也研發在地野菜食譜致贈社區,這些實作成果也將一併展出與分享。此外,自2018年起社發系多位教師參與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對屏東農村議題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也發表在本次研討會。

    今年特地邀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蕭新煌教授,以「研究台灣社會運動、第三部門與民生的三個轉折」進行專題演講,蕭教授回想自己過去40年來,本於關懷社會、回應時代挑戰的初衷,在一連串的「回應機緣、掌握方向」交織而成的歷程中,開展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和民主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之旅,他給年輕學子的建議是,保持對「社會」的好奇心和「讓社會更合理」的使命感,也期勉年輕學者,細心體會,大膽向前,不卑不亢,不時回顧,檢驗自己,融會貫通,開創新見。

    社會發展學系蔡依倫老師指出,今年全球迎來嚴峻的公衛危機,使得地方經濟、勞雇關係與人際互動的界線與管制,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因超前部署得以避免大規模封城,但直到年末的現在,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仍未明顯趨緩,地方社會能否有足夠的韌性緩衝和回應,仍需要學界持續投入關心與研究。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筆耕不輟的在地作家郭漢辰今年因病辭世,有感於他長期以家鄉屏東做為書寫的對象,流露出濃厚的故鄉情懷,特別由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主持座談會,邀請郭漢辰的另一半,也是接手獨立書店「永勝五號」的負責人翁禎霞,談作家的其人其事,另有台東專科學校傅怡禎老師及屏東科技大學王國安老師,分別談論郭漢辰的文學活動,並評析其作品。

本次研討會從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出發,再創屏東學研究的高峰,未來將邀請教育、管理、資訊、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教師一起投入,豐富屏東學研究的內涵,共同營造屏東大學的特色與亮點。



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 屏東學系列演講走入社區

國立屏東大學致力於推動「屏東學」,將「屏東學」列為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課程,並出版《屏東學概論》教科書,為了把「屏東學」與社區人士分享,鼓勵大家一起來建構「屏東學」,樹立屏東的品牌,並響應創新教學的精神,拆除校園與社區之間的圍牆,屏東大學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從三月起至十一月止,在該書店舉辦「屏東學」系列演講,每月一場共計9場,講題涵蓋文學、音樂、文創、哲學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聆聽。

「屏東學在屏東!」近年地方學興起,屏東大學以「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作為特色大學試辦計畫之一,發展成「屏東學」與「屏東文學」兩主題,並組成跨院系教師學群,將屏東學列為人社院必修特色課程,18周內將講述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專長進行授課,同時集結教師研究成果,出版《屏東學概論》一書,致力於鏈結在地,深耕在地,緊扣生存的空間。

27日上午,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光明院長、中國語文學系余昭玟主任、音樂學系連憲升主任、社會發展學系李錦旭主任、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老師、應用日語學系張月環老師等人,與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一起出席雙方合作的記者會,除了介紹9場屏東學系列演講的內容,也宣示雙方合作踏出第一步,並揭櫫來自於屏東土地的「屏東學」,將積極走入屏東的各個角落,用屏東大學的學術創新研發能量,建構並深化「屏東學」,打造屏東的品牌。

李錦旭主任表示,屏東大學推動屏東學已經2年了,在學校扎實根基後,應有能量走進社區,與社區民眾分享,並從中得到一些靈感,南國青鳥進駐後,與屏大理念相近,雙方合作,互蒙其利,也能讓屏東在各方面更進步,屏東大學很樂意支持獨立書店,希望能夠長久經營下去,並藉由「出口轉內銷」,讓學生對屏東學更加感興趣。

李錦旭老師說,目前修過屏東學概論的人社院的300多位新生,都覺得這門課程很有趣,外地來的學生都覺得屏東有很多好玩的,本地學生則是驚覺屏東還有很多地方,是自己過去所不知道的,雖然一學期2學分的課程沒辦法讓同學對屏東有完整的認識,但對於大學新鮮人的啟蒙與定向,已發揮效果,讓學生能親近這塊土地,親近土地上的人民,避免人與土地的割裂,培養出這種可以帶得走的能力,無論到哪裡發展都是很有助益的,也希望在未來5年內,讓屏東學發展成為屏東大學所有學生的必修課。

此外,屏東學不限於課堂上課,授課老師還會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進行踏查,連教師社群也在古源光校長率隊下,先後到浸水營古道和老七佳踏查,四月還要前往阿朗壹古道,師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李錦旭主任透露,人社院副院長賀瑞麟老師已策畫了十多場地方哲學的讀書會,期能讓屏東學在廣度、深度和哲學思想上,奠定不拔的根基,假以時日,能打造「我屏東、我驕傲」、「我屏大、我驕傲」的光榮感。

青鳥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執行長蔡瑞珊則表示,屏東在臺灣文學史上扮演很重要的地位,南國青鳥進駐讓書店文化與臺灣文化進行對話,它不只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很榮幸與屏東大學合作,讓書店發揮「知識的解放,認同的起點」的功能。

蔡瑞珊認為,全球化時代,我們依然留戀「地方」,因重新認識土地,更意味著對「自我」與「認同」的根本性追求。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說,屏東大學與南國青鳥理念相契合,藉由此次合作,希望能一起「解放知識」,從族群、歷史、藝文、社會發展等面向,解鎖更多的國境之南,挖掘屏東歷史,前瞻未來。

【屏東學系列演講】

一、3月30日(六)19:00-20:30

李錦旭(社發系)--推動屏東學,大家一起來!

二、4月26日(五)19:00-20:30

黃文車(中文系):找尋地方幸福感:屏東文學與在地記憶

三、5月17日(五)19:00-20:30

主講:連憲升(音樂系)、周明傑(音樂系)--《大武山的呼喚》與排灣族傳統音樂的運用

*鼻笛示範:謝水能(民族藝師,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

*小號演出:劉郁君(音樂系)、鋼琴伴奏:陳吉莧(音樂系)

*連憲升主任作曲之《大武山的呼喚》作品發表

四、6月14日(五)19:00-20:30

賀瑞麟 (文創系)--哲學與地方學的關聯:以屏東學為例

五、7月26日(週五)19:00-20:30

林秀蓉(中文系)、傅怡禎(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讓詩飛揚起來──走讀大武山下的美麗韻腳  

六、8月30日(週五)19:00-20:30

易毅成(文創系)--屏東土地的文創亮點   

七、9月21日(週六)19:00-20:30

邱毓斌(社發系)--從音樂看社會發展:林生祥與鍾永豐創作裡的高屏溪流域   

八、10月18日(週五)19:00-20:30

張月環(應用日語系)--閱讀〈風鈴季歌〉〈水果之詩〉

九、11月8日(週五)19:00-20:30

李馨慈Tjuku Ruljigaljig(原住民專班)、胡哲豪Valagas Gadeljeman(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深耕排灣學——追尋生機蓬勃的排灣文化




屏大圖書總館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 全國大學院校創舉

國立屏東大學投入「屏東學」研究十多年,除累積二百多篇論文外,「屏東學」也列入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的學分課程;屏大圖書館為支援「屏東學」的教學研究與學習,以及提供縣內作家作品展示與交流平台,特於民生校區總館九樓建置「屏東學專區」與「屏東縣作家專區」,並設置「屏東縣作家作品資料庫」提供檢索服務。

屏東縣政府也積極支援屏大對「屏東學」的研究,除陸續贈送縣政府出版有關屏東文學、藝術、建築…等各類出版品外,也進行了多項的交流與合作。

12日上午,屏東大學結合屏東縣政府,在民生校區圖書館舉行「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暨屏東縣作家贈書儀式」,由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屏東縣政府張志成秘書以及聯合出席的屏東縣作家,共同為該專區與資料庫進行啟用與贈書儀式。

出席的屏東縣作家有江海(江大昭)、李敏勇、李旺台、杜紫楓、周廷奎(路衛)、涂耀昌、梁明輝、郭漢辰、曾貴海、曾喜城、曾富男(曾寬)、馮喜秀、楊政源,及屏大校內的作家余昭玟、施百俊、黃文車、張月環、張重金、鍾吉雄等多人。

著名的詩人李敏勇在會中致贈他的二部新詩作品「告白與批評」及「邁向重建時代」給屏東縣所有的大專校院、高中職與縣立/鄉鎮圖書館,由張志成秘書代表接受。張志成秘書也代表縣府將最新出版的屏東研究相關圖書送給屏東大學,由古源光校長代表受贈;而所有出席的屏東縣作家也將他們的著作送給屏東大學圖書館典藏。

詩人曾貴海的牽手與李敏勇,也在會中朗讀了2人的詩作,由江敬業小提琴家伴奏,優雅的氛圍,讓現場觀眾如醉如痴。江敬業先生為作家江海的兒子,父子同時出席本日盛會,亦傳為佳話。

屏東大學「屏東縣作家專區」日後將開放給屏東縣作家進行藝文沙龍等多元活動使用,期盼以這個專區為基地,讓屏東文學與屏東研究不斷成長、茁壯!


屏東學三箭齊發 首次戶外教學 踏查眷村文化

屏東大學「屏東學」三枝箭,包括成立教師社群、跨領域教學團隊,以圖書館成立屏東學專區,這學期開始齊發!

首次被列為人文社會學院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於9月18日正式上課,分別從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文化與節慶英語八個面向去談屏東文化。透過人社院的跨域教學團隊,展現屏東大學豐沛的教研能量,深耕屏東,發掘屏東文化的多元與豐厚。

屏東大學繼上學期發表《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後,這學期整合全校教師成立「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舉行相關的活動,並由簡光明院長結合人社院各系所,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

由22位教師成立的「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相關活動,包括專題講座和實地踏察等,以作為屏東學的行動智庫和活水源頭,並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更編輯《屏東學概論》講義,免費發給修課學生。民生校區圖書館則成立「屏東學專區」,長期收藏有關屏東的資料,並舉行屏東學相關活動,以支援屏東學的教學和研究。

再加上原有與屏東學相關的課程和研討會等,可望屏東學能夠扎根屏東大學、成長茁壯,有益於地方的發展。

9月30日首次走訪屏東市眷村踏查活動,在文創系易毅成老師帶領下,到孫立人將軍行館、將軍之屋、青島老眷舍等地戶外教學。課程負責人李錦旭主任、文創系林思玲老師、視藝系張繼文老師、中文系余昭玟老師共同出席,展現人社院跨領域協同教學的理念。

同學除了實地品嚐各種眷村美食,甚至學唱軍歌,體會眷村文化,並考察目前正在眷村舉辦的公共藝術展,探討「文化創意」及「再造歷史現場」等多個面向,未來將踏查竹田鄉、潮州鎮,以及泰武鄉平和部落等地。

《秘書室執行企畫林弓義》



屏東學向前行 屏東大學新學期將開設「屏東學」課程

「屏東學」正式成為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生的必修的新課程!這也是屏東史上第一次的在地課程!

  屏東大學成立以來,積極鏈結在地,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善盡大學的在地社會責任。5月1日上午在民生校區五育樓五樓社會發展學系「公民社會培力教室」舉辦《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發表會,並由古源光校長宣布,整合人社院各系所,透過跨領域的團隊教學,從106學年度起,全院新生必修「屏東學概論」(2學分),讓學生對在地屏東有更多的認識,並讓「屏東學」在屏東大學扎根發展,成為屏大的亮點和特色。

  「屏東學概論」的內容包括8個單元: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以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其專長授課。人文社會學院將開設8個班供學生選課。

  這門課程的緣起,係人社院在2015-2016年執行教育部「特色大學試辦計畫」時,特別提出「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的子計畫,分成社會發展學系的「何謂『屏東學』?」以及中國語文學系的「屏東文學」兩部分。並於期末成果發表時,舉辦屏東學座談會,主題為「屏東大學如何推動屏東學?」結合社會發展系、中文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視覺藝術系和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等相關學者專家,跨系跨組織交換努力的心得,藉以凝聚本校推動屏東學的共識,會後經本校各級會議審慎考慮,決議將「屏東學概論」列為本學院必修的特色課程。

  經過半年多來的努力,屏東大學出版了兩套書,恰可作為屏東學教學與研究的基礎。第一本是由社發系李錦旭副教授主編的《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該書反映了社發系過去共12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的部分成果,作者均為屏東研究的一時之選,例如前文建會主委暨台大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陳其南、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前本校社發系講座教授陳秋坤等,陳其南和陳秋坤都是屏東縣的傑出子弟。

  第二本是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總策劃的《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內容包括新詩、小說及散文三卷,編者包括屏大中文系林秀蓉教授、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傅怡禎副教授(以上新詩卷)、屏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王國安副教授(小說卷)、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總幹事郭漢辰(散文卷)。

  在聯合發表會上,由音樂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中文系、視覺藝術系師生,獻上屏東音樂、屏東原民古謠吟唱、屏東詩以及屏東畫,以示慶賀,並為新開設的「屏東學概論」暖身;新書部分,則由編者李錦旭老師及作者群和出版社說明書籍內容及其心路歷程和感想。最後則由屏東縣政府教育處秘書楊英雪代表縣府做回應。

  發表會也邀請過去致力於推動屏東學的屏北社區大學林雅文校長,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主秘,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吳儷嬅總幹事出席分享,藉此進一步凝聚各界的力量,一起來推動屏東學向前行。

  《社會發展學系》



敬邀參與~~~ 5/1屏東學在屏東大學發表會~


一、發表時間:201751日(週一)上午9:3010:55

二、發表地點:屏東大學公民社會培力教室

       (民生校區五育樓5樓社會發展學系旁邊)

三、發表流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