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2025 臺北溫泉季

 

溫泉會館-溫泉飯店 - 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

https://www.taipeisprings.org.tw/tw/

2025臺北溫泉季 | 臺北旅遊網

新北投溫泉 Xinbeitou Hot Springs | Facebook


1101「2025臺北北投花浴衣節」浴衣飄香再現北投風華 時尚走秀與親子DIY活動 共賞日式風情

 

10302025臺北溫泉季登場 蔣萬安:北投已成為享譽國際的溫泉小鎮

1029迎接臺北溫泉季 新北投站特色音樂〈午後的湯宿〉11月響起



2025 臺北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Taipei

 

臺北白晝之夜 Facebook

1102【2025臺北白晝之夜】十週年「Hi Story」圓滿落幕 圓山夜未眠 湧入50萬人次共創屬於臺北的故事

1101【2025臺北白晝之夜】 白晝十週年打開舊兒樂、圓山坑道 打造大型聲光裝置及沉浸式演出 匯聚超過60組藝術創作、百場演出齊聚圓山 開啟臺北城市記憶

1101出席「臺北白晝之夜」十週年活動 蔣萬安:感謝法國在臺協會全力協助,讓白晝之夜一年比一年精彩


09232025臺北白晝之夜】111日至2日圓山登場 邁入十週年以「Hi Story」說城市故事


2025 臺北白晝之夜將於 11 月 1 日下午 2 點至 11 月 2 日凌晨 2 點,以圓山為基地盛大登場。邁入第十週年的臺北白晝之夜,以「Hi Story」為主題,一聲「Hi」向過去打招呼,「Story」作為敘事的螺旋延伸,開啟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對話,並且從歷史出發,邀請市民在集體記憶中探索文化的可能性。

主場域涵蓋臺北圓山自然景觀公園、臺北廣播電台、圓山坑道與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之外,臺北市立美術館、金車文藝中心等也將以臺北雙年展、臺北數位藝術節以及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等精彩單元一起共襄盛舉,這些承載著都市藝文能量以及群眾活力的項目,都將以當代藝術的角度切近臺北的過往。

法國客座策展人再登臺北,酷兒舞廳文化與視覺新作登場

今年白晝之夜持續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再度邀請前巴黎白晝之夜藝術總監凱蒂·哈特 (Kitty Hartl) 擔任客座策展人,並攜手兩位法國藝術家帶來亮點企劃。法國 Ballroom 傳奇人物、跨性別酷兒編舞家辣珊卓·浪凡 (Lasseindra Lanvin),將首次在臺灣呈現 Voguing Ballroom 比賽《風革線上 Scent of Fabrics》French Voguing Ball,以舞蹈、時尚與社群能量展現多元文化。藝術家皮埃爾·德拉維 (Pierre Delavie) 則為臺北量身打造奇幻視覺新作,轉化公共場域為夢境般的沉浸體驗。人群流動、即興互動與場域共鳴,將匯聚成城市的全新脈動。

臺灣藝術能量匯聚,讓圓山場域綻放當代故事

除了法國策展人的參與合作,本屆邀集眾多臺灣藝術家參與,從在地歷史、都市傳說到日常記憶,展開多元的創作回應。作品涵蓋視覺裝置、錄像、舞蹈、聲音與行動藝術,將圓山的場域轉化為跨感官的沉浸式現場。這些來自臺灣藝術家的創作能量,不僅延續白晝之夜「全民參與」的精神,更凸顯本土藝術家如何在國際對話中展現獨特的文化視角。

藝術總監黃彥穎領銜,以「Hi Story」說城市故事

2025臺北白晝之夜由藝術總監黃彥穎統籌策劃,黃彥穎為臺灣當代藝術家,創作媒材涵蓋錄像、繪畫、雕塑、攝影與裝置。本屆白晝之夜他以「Hi Story」為核心,融合「History」(歷史)與「Hi, Story」(嗨,故事)的雙重語境,將藝術視為方法,從場域歷史出發,回望並重構集體記憶,邀請市民一同成為「說故事的人」。

今年首次以繪畫作品作為主視覺,藝術家陳敬元以三件作品為基底,分別開啟白晝之夜不同的故事場景。第一件作品為《When I Look Back of My Life, the Dust Shine Like Stars》以揭開月亮面紗作為開端,象徵夜晚的神秘序幕,帶領觀眾進入屬於白晝之夜的夢境氛圍。第二件作品《Card Stunt X (White Yellow and Red)》則如同城市遊行般熱鬧,觀眾隨人潮一同穿梭,思索自己將走進哪一個故事。最後《Leaking》則轉向時間敘事的洪流,氣泡般的光影意象化作片刻記憶,提醒人們在流動之間能帶走什麼故事。

三件作品共同構築出非線性、寓言式的視覺語境,呼應白晝之夜十週年以「Hi Story」翻開城市記憶的新篇章;設計師江忠倫則以 DNA 雙螺旋為靈感設計標準字,象徵歷史如文化的遺傳密碼,並巧妙在「Story」中嵌入「10」,標誌白晝之夜十週年的里程碑。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2025 六堆秋收祭


千人共下打粢粑 2025六堆秋收祭熱鬧揭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722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1 18:26:45)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星崴今(1)日代表古秀妃主委前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參加「2025六堆秋收祭」開幕式活動,邱副主委表示,粢粑是客家相當悠久的米食文化,六堆同時是臺灣最早的客家庄,透過今天「千人共下打粢粑」的活動,展現六堆客庄遠源流長的發展並突顯「煞猛打拚」的客家精神!

邱副主委致詞時表示,很開心見證「千人共下打粢粑」的盛宴,從一粒粒的糯米粒搗揉成粢粑的過程,象徵六堆伙房的相互連結到聚落的形成,突顯臺灣早期六堆客庄的打拚歷程與客家團結的精神!客委會未來也將持續支持客家文化活動的傳承!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補充說明,2025六堆秋收祭從「千人共下打粢粑」開幕、11月9日、16日將推出「豐・野餐」主題派對,結合客籍藍帶甜點師李侑昌與客家美食達人劉榮招聯手打造10周年限定限量藍帶客家可頌、11月每周六、日更推出「阿姆个灶下」客家美食體驗、11月22日推出「HAKKA POWER六堆秋收路跑」,11月29日有深受大家喜愛、一推出販售就秒殺的「千人食福宴」壓軸登場,另外在11、12月更與高屏六堆12鄉區在地團隊合作,串聯客庄飲食特色,推出「客庄尋味小旅行」,都圍繞以「食福・拾福」主題來作活動設計,讓大家不僅到六堆園區,更走入客庄,深度體驗六堆客庄人文風情。

「2025六堆秋收祭」以「食福・拾福」為主題,開幕式在鳳天神鼓及超過千人邊搗粢粑(麻糬)、邊用客語齊喊「加油、加油、加油」聲中熱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10年,2023年曾獲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全國十大文化活動體驗獎」的肯定,今年現場還有具在地物產特色的秋涼-好Chill市集、全新推出的六堆園區大獅兄家族親子人偶劇「五感互動小劇場」,以及與台灣電力公司合作的「節電來作客闖關活動」,也為緊接著在11、12月將陸續推出的一系列精彩活動,揭開序幕!

今年開幕式活動由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原民會原發中心副主任簡明雄、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李明宗、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秘宋貴龍、客委會委員劉仕彩、王新財、宋廷棟、李寬治、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陳銘樹、美濃區長謝鶴琳、杉林區長蕭見益、高樹鄉長梁正翰、臺灣菸酒公司屏東酒廠廠長張國棟、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長邱祝櫻、國立屏東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黃露鋒、大仁科技大學教務長李育儒、六堆忠義亭總幹事鄒富梅、國發會青年培力工作站—這裡好好生活所顧問黃國書、內埔鄉東片村長黃日禓,以及六堆12鄉區公所、各級學校與各界代表共同出席。

客委會及客發中心多年來持續攜手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以「六堆生態博物館」理念作資源串聯,推展六堆客家特色;其中年度重要活動「六堆秋收祭」,即是將南臺灣六堆客庄「慶收成」、「完福」、「食福」的民俗文化,轉化為文化節慶活動,讓更多民眾可以透過活動參與來體驗、認識臺灣不同區域客家的文化多樣性。

在11月整個月秋收的時節,六堆園區也會搭設「伯公祈福廠」,至六堆12鄉區及竹田忠義亭迎請伯公與忠勇公王到園區駐駕,保佑活動平安並賜福民眾。今年特別運用文資研究成果,重現以傳統竹牌迎請伯公的形式,現場還特別規劃縮小版榫接福廠模型,讓民眾認識並體驗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三山國王廟的百年福廠特色,提供民眾手動組裝,讓大家透過祈福、手作來認識節慶背後的信仰文化特色。

11月每周六、日在六堆園區還有精彩的「客藝匯演」客家藝文團隊表演、11月9日有「後生八音-樂響客家」年輕世代八音演出、11月8日「文資。這點事!-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則從客發中心與多個國內文資保存經驗進行交流分享,11月29日邀請到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吉田憲司榮譽教授分享「博物館如何推動族群文化遺產的小規模復興」專題講座。2025六堆秋收祭活動內容精彩,歡迎大家共下到六堆地區作客。更多活動詳細內容及報名資訊,請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專頁或官網查詢。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千人共下打粢粑六堆秋收祭開幕式(左起為王新財委員、宋廷棟委員、李明宗處長、宋貴龍主任秘書、邱星崴副主委、何金樑主任、簡明雄副主任、陳銘樹副總經理、劉仕彩委員、李寬治委員)

千人共下打粢粑六堆秋收祭開幕式,長官貴賓打粢粑(左起為宋貴龍主秘、梁正翰鄉長、邱星崴副主委、李明宗處長、何金樑主任)

千人共下打粢粑六堆秋收祭開幕式,千人打粢粑合影

千人共下打粢粑六堆秋收祭開幕式,由在地社團新埤大風草園鍾展雄園長解說在地產業



千人共下打粢粑六堆秋收祭開幕式,由邱星崴副主委帶領貴賓向竹田忠義祠六堆忠義亭忠勇公王及以傳統竹牌重現奉請12鄉區伯公代表至六堆園區賜福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