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壇聖域:五股開臺尊王的威儀寶藏》新書發表暨贈書儀式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828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1 16:02:03) 114年度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王瀞苡副教授及其團隊出版繪本《紅壇聖域:五股開臺尊王的威儀寶藏》於11月9日假社團法人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理、監事暨顧問聯席會議舉辦新書發表暨贈書儀式,由王萬來理事長代表受贈。
《紅壇聖域:五股開臺尊王的威儀寶藏》乃為智能地域中心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將長年的文史調查經由設計轉譯後的成果,目的在於透過地方知識予以圖文化、大眾化,成為親子共讀的繪本,讓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帶著小孩閱讀此書,讓在地子弟從小就認識自己家鄉的五股開臺尊王的信仰與民俗。
王瀞苡副教授表示:「這本繪本是我們研究團隊知識轉譯的成果,將嚴謹的學術研究透過祖孫對話的溫馨敘事,轉譯成跨世代都能理解的在地記憶。
繪本呈現了雲林縣定民俗—五股開臺尊王過爐民俗,雲嘉地區五股十三庄百年來所共同參與「過爐」、共同守護傳統的集體精神。
歲豐硯田:雲科大智能地域中心五股開臺尊王場域成果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828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1 16:59:25)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於11月10日假五股開臺尊王次房股紅壇,舉辦「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年度成果分享會」。計畫主持人黃世輝教授、場域召集人王瀞苡副教授、蔡旺晉副教授、葉衽榤助理教授等師生團隊,向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成員與豐田村鄉親解說本年度各子計畫的研究成果。
114年度五股開臺尊王值年股為次房股,所以紅壇位於大埤鄉豐田村,智能地域中心除了調查研究五股開臺尊王信仰與民俗之外,也特別著重豐田村的人文風土。地方鄉親重視此次成果展,紛紛齊聚紅壇觀看成果海報以及聆聽雲科大老師分享,甚至豐田村長廣播放送,廣邀鄉民前來共襄盛舉。蒞臨單位與成員,為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沈英正常務理事(即豐田村村長)、蘇金淼專門顧問、歐宗岳副秘書長、曾明忠主計與曾美玲總幹事;以及豐田社區發展協會羅碧珍女士率領一群當地的阿公阿嬤等志工。
雲科大黃世輝副校長指出,五股開臺尊王場域4項子計畫得力於各位住民的協助,這次所展出的年度成果,是雲科大師生團隊在這一年來的努力,因此成果展走出大學校園,走進社區聚落,向鄉親報告4項子計畫的研究調查與設計轉譯之成果。這些成果真正落實到場域,與地方夥伴共創共榮,達到社會實踐之效益。
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召集人王瀞苡表示:「五股開臺尊王過爐作為重要的縣定民俗,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我們的跨領域研究正是為了提供堅實的學術基礎,並透過數位創新轉譯,確保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維護,並在新時代中繼續發光發熱。」
本年度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共有4項子計畫,展出成果分別為王瀞苡副教授「數位科技視角下的信仰疆界重構:以雲林五股開臺尊王祭祀圈的空間變遷與紅壇轉化為例」;黃世輝教授「雲林縣開臺尊王廟工藝調查與知識傳遞」;蔡旺晉副教授「開臺尊王Vtuber角色設計」;葉衽榤助理教授「不屈的海翁:五股開臺尊王信仰與《臺灣割據志》、《鄭成功傳》、《臺灣鄭氏紀事》的國姓爺氣節考察」。
雲科大智能地域中心的師生團隊,於雲嘉二縣五股六鄉鎮十三庄深耕多年,本年度仰賴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豐田村辦公室與豐田社區發展協會的鼎力支持,智能地域中心在此致上最誠摯之謝忱。深耕五股開臺尊王場域任重道遠,但雲科大師生團隊持續精益求精,與地方夥伴共創共榮,達到社會實踐之效益。
黃世輝副校長致詞
王瀞苡副教授解說成果
葉衽榤助理教授解說成果
鄉親仔細觀看智能地域中心製作的成果
全體合影
我們堅信,文化要從小紮根,透過長輩溫暖的聲音和生動的圖像傳遞給下一代。因此,這本書不僅是珍貴文化資產的記錄,也是對於傳承的呼籲。我們熱切期待每一位讀者都能響應書中長輩的期許,讓五股開臺尊王的民俗文化,與那份團結互助的社群精神,在每一代人的心中永續流傳。」
智能地域中心師生團隊長年採集與研究五股開臺尊王的文化記憶,除了撰寫學術論文之外,同時也將成果轉譯為繪本。繪本作為本土教育與民俗文化推廣之利器,讓雲林的文化資產向下扎根,培養小朋友具有地方知識,藉此永續傳承五股開臺尊王百年香路的人文記憶。
王瀞苡副教授介紹繪本內容
王瀞苡副教授贈書予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左起歐宗岳副秘書長、陳文興秘書長、黃芳柎爐主、王瀞苡副教授、王萬來理事長、沈英正常務理事)
協會成員與地方鄉親熱烈討論繪本
王瀞苡副教授師生團隊與歐明憲前議長合影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成員合影
智能地域中心師生團隊長年採集與研究五股開臺尊王的文化記憶,除了撰寫學術論文之外,同時也將成果轉譯為繪本。繪本作為本土教育與民俗文化推廣之利器,讓雲林的文化資產向下扎根,培養小朋友具有地方知識,藉此永續傳承五股開臺尊王百年香路的人文記憶。
王瀞苡副教授介紹繪本內容
王瀞苡副教授贈書予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左起歐宗岳副秘書長、陳文興秘書長、黃芳柎爐主、王瀞苡副教授、王萬來理事長、沈英正常務理事)
協會成員與地方鄉親熱烈討論繪本
王瀞苡副教授師生團隊與歐明憲前議長合影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成員合影歲豐硯田:雲科大智能地域中心五股開臺尊王場域成果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828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1 16:59:25)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於11月10日假五股開臺尊王次房股紅壇,舉辦「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年度成果分享會」。計畫主持人黃世輝教授、場域召集人王瀞苡副教授、蔡旺晉副教授、葉衽榤助理教授等師生團隊,向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成員與豐田村鄉親解說本年度各子計畫的研究成果。
114年度五股開臺尊王值年股為次房股,所以紅壇位於大埤鄉豐田村,智能地域中心除了調查研究五股開臺尊王信仰與民俗之外,也特別著重豐田村的人文風土。地方鄉親重視此次成果展,紛紛齊聚紅壇觀看成果海報以及聆聽雲科大老師分享,甚至豐田村長廣播放送,廣邀鄉民前來共襄盛舉。蒞臨單位與成員,為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沈英正常務理事(即豐田村村長)、蘇金淼專門顧問、歐宗岳副秘書長、曾明忠主計與曾美玲總幹事;以及豐田社區發展協會羅碧珍女士率領一群當地的阿公阿嬤等志工。
雲科大黃世輝副校長指出,五股開臺尊王場域4項子計畫得力於各位住民的協助,這次所展出的年度成果,是雲科大師生團隊在這一年來的努力,因此成果展走出大學校園,走進社區聚落,向鄉親報告4項子計畫的研究調查與設計轉譯之成果。這些成果真正落實到場域,與地方夥伴共創共榮,達到社會實踐之效益。
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召集人王瀞苡表示:「五股開臺尊王過爐作為重要的縣定民俗,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我們的跨領域研究正是為了提供堅實的學術基礎,並透過數位創新轉譯,確保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永續維護,並在新時代中繼續發光發熱。」
本年度五股開臺尊王場域共有4項子計畫,展出成果分別為王瀞苡副教授「數位科技視角下的信仰疆界重構:以雲林五股開臺尊王祭祀圈的空間變遷與紅壇轉化為例」;黃世輝教授「雲林縣開臺尊王廟工藝調查與知識傳遞」;蔡旺晉副教授「開臺尊王Vtuber角色設計」;葉衽榤助理教授「不屈的海翁:五股開臺尊王信仰與《臺灣割據志》、《鄭成功傳》、《臺灣鄭氏紀事》的國姓爺氣節考察」。
雲科大智能地域中心的師生團隊,於雲嘉二縣五股六鄉鎮十三庄深耕多年,本年度仰賴中華五股開臺尊王協會、豐田村辦公室與豐田社區發展協會的鼎力支持,智能地域中心在此致上最誠摯之謝忱。深耕五股開臺尊王場域任重道遠,但雲科大師生團隊持續精益求精,與地方夥伴共創共榮,達到社會實踐之效益。
黃世輝副校長致詞
王瀞苡副教授解說成果
葉衽榤助理教授解說成果
鄉親仔細觀看智能地域中心製作的成果
全體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