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未完的旅程 一隻臺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

 

黑熊保育新書《未完的旅程》臺東分享會 黑熊保育故事感動全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5:29:09)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30日下午3至5時,與晃晃書店攜手於桂田喜來登酒店合辦《未完的旅程——一隻臺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東部首場新書發表會。本次活動吸引近200位關心野生動物保育的民眾參與,立法委員莊瑞雄、黃仁委員夫人王春梅女士、伍麗華委員總召邱守常先生、臺東縣簡維國議員,以及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地政處長沈碧恕等多位貴賓也共同出席,關注黑熊保育議題。

活動由南橫霧鹿國小(含利稻分校)布農兒童合唱團以傳統歌謠揭開序幕,悠揚的合音營造莊重又溫暖的氛圍,讓現場觀眾沉浸在布農文化與山林氛圍中。隨後進行座談,由書籍作者蔡惠萍、紀錄片導演顏妏如共同分享編號568號臺灣黑熊的故事與保育挑戰。

2022年5月,568號黑熊在異地野放後返家的途中遭獵人獵殺,結束了牠曲折的一生。這隻黑熊曾多次誤入人類聚落,歷經陷阱傷害與兩次野放,最終在返回原棲地大雪山的最後一哩路上遭射殺,此事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與反思。

蔡惠萍副總編因觀看顏妏如導演的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深受片中布農族獵人以母語向黑熊道歉的場景觸動,決定撰寫本書,親赴關鍵地點進行深入訪談,最終完成報導文學作品《未完的旅程》。該書榮獲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首獎,去(113)年由聯經出版面世。

顏妏如導演分享,她曾考慮以「誰殺了這隻黑熊?」為片名,但最終選擇更內斂的方式呈現,因為568帶來的不只是衝突,更促成社會的反思與改變。她指出,過去許多獵人因擔心觸法,即使發現黑熊誤入陷阱也不願通報,但在568事件後,通報案件明顯增加,顯示社會逐步正視狩獵文化與生態保育之間的平衡。

蔡惠萍表示,568事件中交錯著不同立場的對錯判斷,而她嘗試選擇以冷靜的筆觸呈現故事全貌,讓讀者自行思考。「你的殘忍,可能是我的生計。」;她強調,這起事件不只是人與動物的衝突,更是都市與部落、保育與生存之間的矛盾縮影。

蔡惠萍分享,她曾循著568的足跡,親自走訪牠在人間最後1年半的行程,試圖拼湊出這隻黑熊的生命軌跡,甚至請教原住民巫師,想知道568回到山神身邊後是否仍相信人類。她提到,有位廣播主持人形容這本書是一封「寫給568的情書」,讓她深感認同。「這不只是寫給568的情書,也可能是山神透過568想對人類說的話。」唯有彼此理解,才能跨越山與文化的隔閡,找到人與自然共存的可能。

霧鹿國小校長郭惠珍則表示,學校過去曾有黑熊造訪的紀錄,此次活動讓學生更了解如何應對黑熊,以及人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長吳昌祐說,這次很高興邀請到蔡惠萍副總編與顏妏如導演來臺東,與大家分享568的故事,現場也邀請到野灣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團隊成員及崁頂村紅石部落族人與談,透過分享書中所收錄的臺東在地案例,也希望能藉由多元對話,讓與會民眾能理解黑熊保育的生態意義,也能攜手合作營造人熊均安的友善環境。

近年來,臺東的山村聚落黑熊出沒頻率增加,黑熊逐漸接近淺山地區,如何讓民眾與牠們共存,是臺東分署持續努力的方向。分署積極推動黑熊救傷通報機制、改良式獵具換發計畫,以及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希望透過此次座談會,讓黑熊保育觀念深入民眾與孩童心中,共同守護臺灣黑熊。


3/30日下午在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舉辦《未完的旅程——一隻臺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東部首場新書發表會,200位民眾參與。


南橫霧鹿國小(含利稻分校)布農兒童合唱團以傳統歌謠為新書發表會揭開序幕


蔡惠萍作者致贈新書給霧鹿國小校長郭惠珍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吳昌祐分署長贈送分署出版的原住民山海智識書籍(山上的布農學校、都歷的海事、都歷山本書)給學校。


《未完的旅程——一隻臺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作者蔡惠萍與紀錄片《一隻臺灣黑熊之死》顏妏如導演座談,與民眾分享568黑熊的故事。


苗栗縣三義鄉「許文融美術館」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09:39:48)  廣納創意興建新竹縣美術館,楊文科縣長及文化局團隊廣納創意,繼參訪日本MIHO美術館,汲取建築特色、展覽規劃及經營模式的成功經驗,日前又率隊參加苗栗縣三義鄉「許文融美術館」開幕,取經獨特的建築設計以及藝術家許文融將科技結合藝術、營造虛實交錯的藝術體驗, 讓未來的新竹縣美術館融合科技城特色吸引國內外藝術愛好者,成為文化及城市的新地標。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縣長楊文科表示,興建新竹縣美術館的初衷是緣於新竹地區藝術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值得一座優質的美術館來典藏竹縣、本土畫家的畫作,並安排至台灣各地巡迴展,讓藝術家的作品源遠流長。

新竹是科技人才匯集、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楊縣長希望未來新竹縣美術館能注入科技特色,為竹縣的文化建設帶來嶄新的風貌。

新開幕的「許文融美術館」由藝術家許文融一手設計、監工,館內陳列他的水墨、油畫及雕塑書法作品。楊縣長與許文融教授在以山為形的「許文融美術館」前合影,對他以草書寫下1200多字取自金剛經和道德經的文字,以不鏽鋼的媒材安置在外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楊縣長說,許教授歷時4年創作長320公尺、高1.8公尺巨幅長卷水墨作品「臺灣風物圖」,月前由科文双融科技轉換為沈浸式的展覽方式,以科技型態表現藝文內容獲得各界好評。另外,許文融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將平面、雕塑作品帶入新的維度,也可作為籌劃並啟動中的新竹縣美術館學習參考。

文化局表示,許文融教授出生彰化大城鄉,有「牛背上的藝術家」之稱,作品融合中西方之特色,創作橫跨水墨、油畫、書法、素描及雕塑,曾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之殊榮,更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獎及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等獎項。他於41歲時獨創草書鏤空立體雕塑,55歲參悟佛道,書寫 一公里長的經文,其中包含《金剛經》、《道德經》、《六祖壇經》等各部佛學經文。今年九月特別邀請他到新竹縣文化局展出,期望帶給竹縣鄉親一場酣暢淋漓的藝術體驗。

文化局並說明,新竹縣美術館規劃、興建經費約21億,第一階段公開競圖共有27家參加評選,5家入圍的頂尖建築團隊,將在現勘館場基地、理解竹縣的藝文底蘊及發展的可能性之後,於4底提出簡報設計案決定由哪一家勝出。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廣納創意興建竹縣美術館 楊文科率隊「許文融美術館」取經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城鄉特色網


城鄉特色網      https://www.lohas-go.com.tw/lohasgo/

2024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城鄉特色網」是一個致力於推廣台灣各地城鄉特色產業的平台。以下整理了關於城鄉特色網的資訊:

主要目的

推廣地方特色產業:
發掘台灣各地具有歷史、文化、獨特性和故事性的地方特色產業。
協助這些產業進行數位轉型、淨零碳排和拓展行銷通路。

促進城鄉發展:
配合政府的地方創生政策,推動城鄉特色產業發展。
鼓勵在地人才培訓,增加就業機會,帶動人口回流。

提供旅遊資訊:
介紹各地特色店家、商圈、必吃美食、必買伴手禮和體驗活動。
提供實境島覽,讓遊客更深入了解各地的風土民情。

主要內容

城鄉特輯:
介紹各地特色景點、老街和文化活動。
提供一日遊路線安排和旅遊攻略。

品牌列表:
收錄各地特色店家和品牌資訊。
提供店家介紹、產品資訊和聯絡方式。

活動資訊:
發布各地舉辦的特色活動和展覽。
提供活動報名資訊和相關訊息。

相關單位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計畫。
輔導地方特色產業轉型和拓展行銷通路。

國家發展委員會:

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相關計畫

OTOP(One Town One Product)一鄉鎮一特產:

鼓勵各地發展具有區隔性的手工藝或食品特產。
推廣地方特色產品,吸引消費者至城鄉體驗。

城鄉.未來事-地方特色產業創意大賽:

發掘具有潛力的特色產業,提供輔導資源。
鼓勵創新和創意,促進產業升級。

若您想了解更多資訊,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OTOP活動報名網:
https://www.otop-event.tw/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文資新生活-新北傳統工藝暨城市容顏特展

 

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 | 新北市文化局

文資好生活 - 新北傳統工藝暨城市容顏特展 | Facebook




2025新北傳統工藝特展「文資新生活」新店十四張起開展! 工藝講堂、手作工作坊一路玩至12月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9 13:59:49)  走進歷史建築,探索傳統工藝魅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策劃的「文資新生活-新北傳統工藝暨城市容顏特展」今(29)日於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開幕,由銅鑼工藝吳宗霖藝師以烏來山區的大鑼現聲演出。除展出新店早期人文光景、世代開墾生活記憶等,更匯聚新北珍貴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及保存者代表作品,透過四大主題展區,將工藝、聲音、影像及歷史空間重塑,展現新北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帶領民眾感受傳統工藝當代魅力。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右一)及貴賓共同敲響鑼鼓,象徵2025新北傳統工藝特展「文資新生活」在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開展。

新北市文化局張䕒育局長表示,在地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代表著人民的歷史記憶,而今年園區特展展出大坪林地區移民、墾拓與發展歷程,並集結19位新北傳統工藝保存者的珍貴作品與系列推廣活動,顯現新北藝師群像人文薈萃風華。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表示,透過新北傳統工藝特展,保護傳承新北市的重要文化資產。

彰顯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拆遷重組「古厝新生」精神,此次展覽以「文資新生活」為主軸,象徵一切從新出發,規劃四大主題,包括啟文堂「古厝新生」新店十四張歷史園區拆遷重組展,帶出新店在都市發展下的生活記憶;文記堂「百感交集」新北市傳統藝師工藝聯展,重新詮釋19項常民生活裡的傳統工藝;利記公厝「記憶容顏」新店文資老照片展,則是從文化資產價值視角,回顧新店時光記憶;利記公厝「鑼鼓齊鳴」製鼓銅鑼工藝展,呈現响仁和王錫坤製鼓與吳宗霖銅鑼的經典傳統技藝,邀請民眾觀賞、品味、體驗文資新生活。


文記堂的「百感交集」特展,集結19位新北傳統藝師作品,展現職人匠心。糊紙保存者張徐沛與作品龍鳳船合影。


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規劃四大主題展,展出新店早期人文光景、新北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及保存者作品。

除展覽外,今(114)年3月至12月展覽期間亦推出工藝生活講堂,邀請被譽為「人間國寶」的傳統彩繪藝師莊武男、製鼓工藝大師王錫坤等藝師開講,並規劃工藝手作工作坊,邀請新北市傳統工藝保存者們,帶領民眾親身體驗工藝之美,作品還可以帶回家留念。歡迎來一趟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一起看特展、玩藝趣,共渡美好時光。更多活動訊息請至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官方網站 ( https://www.culture.ntpc.gov.tw/ )查詢。


2025新北傳統工藝特展「文資新生活」即日起至12月31日於新店十四張歷史建築園區展出。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嘉義縣竹崎鄉義隆村「阿拉伯粉紅村」

 

嘉義「阿拉伯粉紅村」開園 粉紅花旗木將綻放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8 18:08:21)  嘉義縣竹崎鄉義隆村有個粉紅村,由綽號「阿拉伯」的竹崎鄉義隆村長葉志紘,歷經10多年種植將故鄉竹崎打造成「阿拉伯粉紅村」,每年約在3月底陸續盛開,阿拉伯村今28日開園,超過3000多株花旗木目前仍含苞待放,大約1至2週後陸續開花,縣長翁章梁等人今邀民眾把握花期,欣賞絕美花景。

花旗木盛開時期,白天、夜晚皆適宜賞花,遊客可自駕前來,從國道三號下竹崎交流道進入166線道後,沿路即可感受到粉紅花開的浪漫,另因阿拉伯粉紅村腹地不大,建議將車子停放在台3線及166縣道路旁,再步行前往賞花。

不用上山就能賞如同櫻花美景的阿拉伯粉紅村,花期預計持續到5月上旬,同時間5月上旬到7月則是金針花花期。葉志紘表示,全盛花期大約有45天,看到花開正盛時再相揪賞花,今年的花也會一樣漂亮,去年受颱風影響倒掉的樹有立刻補植,歡迎大家蒞臨。

翁章梁說,阿拉伯粉紅村富有盛名,是地方成功的產業再造,讓社區加入、居民也能感受到社區興盛,每年花季都會湧入大批人潮,進而讓觀光商機蓬勃發展,今年受氣候影響較晚開花,預計清明節後會綻放,請大家注意公告訊息,來捕捉最美時刻。


嘉義「阿拉伯粉紅村」開園 粉紅花旗木將綻放


嘉義「阿拉伯粉紅村」開園 粉紅花旗木將綻放


嘉義「阿拉伯粉紅村」開園 粉紅花旗木將綻放


114年第1次縣市政府觀光首長座談會

 

全台觀光首長會議登場!竹市府攜手中央齊心拼觀光 促進區域共榮發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8 15:58:34)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城市觀光發展,落實高虹安市長擘劃的「美感新竹」施政藍圖,市府城市行銷處昨(27)日出席交通部觀光署召開的「114年第1次縣市政府觀光首長座談會」,並於會中提出「建議規劃非都會區鐵路套票,建立友善國際旅客大眾運輸旅遊環境」及「建立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統計計算基準」兩項重要提案,期望透過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齊心力拼地方觀光發展,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國際觀光競爭力。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與桃竹竹苗地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然而目前國際旅客從桃園機場入境後,若要前往新竹及鄰近城市,仍面臨大眾運輸轉乘不便的問題。對此,市府建議可以比照TPASS制度規劃「桃竹竹苗觀光套票」,提供2天或3天不限次數搭乘優惠,讓外國旅客能輕鬆搭乘台鐵、客運及公車遊覽新竹、苗栗等地,並串聯當地特色景點與商家優惠,促進區域觀光發展。

城銷處表示,為了提升觀光數據的準確性與可比性,市府提案建立「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統計計算基準」。由於目前各縣市的遊客統計方式不一,影響政策擬定與產業投資參考價值,新竹市建議中央建立遊客人次統計的計算準則,透過導入科技精準分析各地觀光熱度,進而提升觀光策略規劃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城銷處說明,市府將持續推動友善旅遊環境,透過提升交通便利性與數據精準度,強化竹市觀光亮點宣傳,讓更多國際旅客能夠深度體驗新竹市的獨特魅力,並促進全台觀光產業的共同成長。


全台觀光首長會議,中央與地方齊心力拼地方觀光發展。


全台觀光首長會議,中央與地方齊心力拼地方觀光發展。


觀光署召開全國觀光首長座談會攜手合作振興觀光 > 交通部觀光署

觀光署於本(114)年3月27日召開114年度第1次縣市政府觀光首長座談會,透過中央及地方各項觀光施政議題進行討論交流,攜手22個縣市政府,共同齊心力拼振興地方觀光發展,持續將臺灣觀光推向世界!


周永暉署長致詞時表示,如同宜蘭辦理「童玩節」重要的是把遊客帶進宜蘭,而觀光署主辦的「臺灣燈會」也是希望把更多的國際遊客帶來臺灣,而且一來再來。

本次座談會以振興旅宿為核心,包括各縣市政府協助鼓勵旅館業者參與星級旅館評鑑督和說明會、督促旅宿業者完善旅宿網資訊、積極宣傳推動合法民宿業者報名好客民宿遴選活動等。

署長強調,臺灣的好客民宿比例要更高,因為民宿是臺灣觀光產業的一大特色,希望各縣市都能一起來推廣,因為民宿最能展現地方特色,更是臺灣旅宿的一大品牌。

另外,針對各地區水域及露營活化議題,尤其是水域遊憩活動督導管理和執行露營場輔導工作,也希望縣市一起配合。

觀光署透過本次觀光首長座談會,與地方政府的觀光首長直面溝通各項政策與合作機制,凝聚共識全力宣傳「台灣觀光100亮點」,並提升「觀光亮點獎」與台灣好行品牌識別3.0等。

中央與地方在會中溝通、討論,讓各項政策與計畫能確實落實執行。更能確保貫徹執行力與精準觀光領航前進的方向,亦期許中央與地方大家攜手共同用心為旅遊服務升級而努力。

最後周署長特別提醒,5月17日到6月30日之間,臺北和新北市即將舉行世界壯年運動會,觀光署也將與地方政府攜手共同行銷,針對來臺參加競賽的運動選手們,讓他們早點來,晚點走,多花一些時間留在臺灣觀光,好好認識我們美麗的寶島臺灣。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特展

 

南科考古館「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臺南站」特展開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8 10:00:42) 「發現第一人巡迴展」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攜手連江縣政府、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辦理,巡迴展於馬祖、臺中、臺南三地展出,最後一站臺南站今(27)日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下稱南科考古館)辦理開幕活動,展覽以亮島人及南科史前第一人(群)為主角,帶領大眾認識臺灣史前島嶼人群生活豐富且多元的面貌。

「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臺南站」特展開幕儀式結合互動多媒體科技,邀請貴賓手持數位刷子一同參與考古工作,刷開地表土壤,漸漸露出臺南史前第一人的遺骸並開啟第一人觀察與研究資訊的影片,呈現距今約4,800年前臺南史前第一人群的生活樣貌,體驗考古學與生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成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任秘書張祐創表示,從考古遺址出土的遺留可見距今約8,300年前在馬祖亮島及距今4,800年前的臺灣這片土地上,已有人群生活的痕跡。感謝考古學者的努力,讓我們能保有珍貴的文化資產,我們也鼓勵學校及家庭團體來館參觀與學習。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表示,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為國定考古遺址,是史前先民留給大眾的時光寶盒,在馬祖地方文化及海洋文化皆蘊含著重要的發展基底。透過展覽讓大眾認識南科地區最早出現的史前人群,也歡迎大眾來馬祖參觀距今8,300年的亮島第一人。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代理主任陳俊男表示,南科考古館肩負著5大使命,特別在知識體驗上,以科學與人文兼容並蓄的展示方式呈現給大眾。臺南站結合亮島島尾遺址文化與南科地區大坌坑文化出土的遺物,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大眾了解第一人群的故事與內涵。

南科考古館表示,臺南站的內容結合南科園區距今約4,8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考古材料,與來自馬祖距今約8,300年前的亮島島尾遺址出土遺物,兩地的先民過去居住地點都靠近海洋,但考古研究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方式有相同也有相異之處,歡迎大家一起來看展深入了解第一人的故事。

南科考古館指出,來到臺南站的必看重點包含揭露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出土人骨資訊、臺灣第一狗與臺灣第一米的考古出土原件,以及馬祖國定亮島島尾遺址出土遺物原件。展覽中更有許多首次亮相、不容錯過的南科出土遺物。除了靜態展出,臺南站也設置多款互動裝置,帶給大家更多元的觀展體驗,凸顯出南科考古館是既好玩又有內涵的跨領域融合博物館。

配合特展,南科考古館規劃多場次教育推廣活動,4月兒童連假將推出「發現第一狗」臺灣台語繪本說故事 (報名 : https://reurl.cc/RLaVz9 )、5月辦理「人骨日光浴-藍晒體驗」及6月的「人骨講座」,活動皆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不同年齡層的大眾可以更了解史前第一人群當時的生活環境與樣貌,詳細報名資訊請關注南科考古館FB及IG。

《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臺南站》特展
時間:即日起至114年10月19日,週二至週日09:00-17:00
地點:南科考古館2樓特展廳(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南科考古館官網:https://www.nmp.gov.tw/
南科考古館FB:https://www.facebook.com/NMPArchaeology
南科考古館IG:https://www.instagram.com/nankemuseum/


貴賓合照,左起為臺南市議員穎艾達利、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劉米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代理主任陳俊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仲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任秘書張祐創、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


研究人員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社區中心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導覽解說


策展人特展導覽


創造特有塚互動設置


跟著考古犬一起探索第一人的生命故事



 

「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展 臺中開幕 - 馬祖日報

【本報訊】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策劃,攜手連江縣政府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辦理「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展覽,臺中場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3藝文展覽館CD棟隆重開幕,展至114年3月2日。展覽以活潑生動的南科考古犬及馬祖神話鳥作為偵探,來到臺中遇見石虎,調查發現3位臺灣重要考古遺址的「第一人」候選人的生活面貌與故事。

 開幕儀式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連江縣政府秘書長張龍德,帶領與會貴賓一同揭開展覽的序幕,引導觀眾「發現第一人」。

 陳濟民致詞表示,考古學是一門特殊專業的領域,考古學者藉由發掘中所出土的遺物、遺跡、人骨、現象等線索,推敲史前人類的生活軌跡及故事,此次展覽由當地吉祥物帶路,帶領觀眾研究各地之代表人骨,以輕鬆有趣的視覺,揭開史前人類過去的生命故事。

 張龍德指出,發現第一人展覽在今年6月從馬祖站起跑,由國定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的亮島人1號首先展出,亮島島尾考古遺址在110年6月21日由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是我國目前所轄區域內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之一。

 此次展覽加入臺中吉祥物石虎,帶來賓了解原來考古學家發現第1個相對完整的史前墓葬人骨之基準,目前考古研究發現亮島人1號及南科南關里東人共2位候選人為史前第一人的主角。在文化資產園區展場中,探尋「第一人在哪裡」、「第一人吃什麼」、「第一人長什麼樣」、「為什麼會發現第一人」等不同展區,並有別於馬祖場,特別規劃設置史前生存之道迷宮,讓民眾可以闖關找出史前人如何生存的秘訣。在靜態展示和動態互動中,提供觀眾多元的參觀體驗。

 文化處表示,發現第一人展覽於臺中場結束後,會將最後一棒交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南科考古館,訂於114年3月25日至10月19日盛大展出,不論是馬祖場、臺中場或臺南場的第一人展覽皆有不同特色及驚喜,喜歡考古及有興趣的民眾可不容錯過,歡迎一起加入「發現史前第一人」之調查行列。


巡迴特展「發現第一人」馬祖站登場 探索台灣考古遺址與在地視野 | 藝開罐 | 琅琅悅讀


「發現第一人 亮島人特展」 民俗文物館開幕 - 馬祖日報

【記者馮紹夫報導】馬祖島嶼博物館518系列活動壓軸場,發現第一人-亮島人特展22日上午10時在民俗文物館一樓特展區盛大開幕,亮島人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歷史意義重大。縣長王忠銘感謝中央、所有參與亮島人考古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文化處同仁的努力,藉由這次展出,向世人介紹馬祖除了有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景,更有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立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與連江縣政府一起合辦巡迴特展,馬祖是第一站,之後會在台中、台南展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國立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主任田詩涵,以及曾經參與亮島人考古工作的前縣長楊綏生、潘建國、王花俤、游桂香、王建華等人共同出席開幕典禮。

    陳濟民說,國家級考古遺址有11處,亮島遺址是第10處,也是目前台澎金馬地區所發現最早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這項考古發現,也串聯起整個南島語族史前活動紀錄。

    陳濟民表示,考古學是一項非常專業的領域,藉由遺跡、遺骸逐漸拼湊出史前時代的生活樣貌,看似枯燥,其實充滿發現的樂趣,感謝各單位以及軍方的協助,期許展出順利圓滿。

    一行人在南科館成員引導下參觀特展,詳細介紹布展內容以及亮島遺址,國立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特別帶來大坌坑遺址,讓民眾一窺台灣考古遺跡。在國立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精心規劃下,透過淺顯易懂的科普內容,以動態、靜態展出,帶給大家豐富多元的參觀體驗,展示考古學、體質人類學,以及呈現史前人類生活樣貌,許多互動遊戲式的展品,讓小孩子也能輕易親近考古學。展期至10月31日止,歡迎遊客鄉親踴躍前往欣賞。


「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馬祖場 22日文物館開展


【本報訊】為使民眾更加瞭解臺灣重要考古遺址的研究發現,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連江縣政府、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辦的「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展覽,第一場的馬祖場將在本週六22日上午10時,於馬祖民俗文物館一樓特展室隆重登場。展覽以活潑生動的考古犬及神話鳥作為偵探,逐步揭開臺灣「第一人」的生活面貌與生命故事。開幕日當天將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王忠銘縣長、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田詩涵主任,帶領與會貴賓一同揭開展覽的序幕,引導觀眾「發現第一人」。

 文資局局長陳濟民表示,國定亮島島尾考古遺址是馬祖重量級的考古遺址之一,深具豐富的內涵與重要性,經由文化部110年6月21日公告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這是臺灣目前所轄區域內,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之一,屬於較為少見臨海崖邊考古遺址,生態環境極其特殊,遺址所出土的2具墓葬人骨(亮島人1號及亮島人2號)保存狀況相當良好,均成功採集DNA樣本並獲得有效的基因序列。至目前為止,是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發現最完整的古代人類基因序列,展現人類面向大海向外擴張環境適應的樣貌,在區域文化發展上有其特殊性與重要性,也與臺灣地區考古遺址有極大的差異。

 此次展覽將以「發現第一人:亮島X南科」為題,自113年6月開始在馬祖、臺中及臺南3處分別接力巡迴展出,由考古犬到當地開始調查「誰是史前第一人」為開端,在該地區現知最早有人類生活時期中,被考古學家發現第1個相對完整的史前墓葬人骨,目前研究發現亮島人1號及南科南關里東人共2位候選人為史前第一人(群)的主角,從「第一人在哪裡」、「第一人吃什麼」、「第一人長什麼樣」、「為什麼會發現第一人」等,帶領觀眾了解考古學及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成果,呈現臺灣史前島嶼人群生活豐富且多元的面貌。搭配在地考古文化資產內容,突顯巡迴展的在地特色,透過淺顯易懂的科普內容、多元展示手法及豐富的教育活動,推廣體質人類學研究方法,並規劃結合學校戶外教育參訪課程,引導學生對史前人骨遺骸的正確認識及探索興趣。

 首場展覽於113年6月22日至113年10月31日在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出,第二場展覽預計於113年9月17日至114年3月2日在臺中文化資產園區開展,除了介紹在馬祖及臺南發現的人類生活狀況外,還會看到安和考古遺址所發掘出土的史前母子,一窺臺中史前人類的生活與文化特色,充分展現臺灣各地不同的人群生活樣態,最後一場展覽預計於114年3月25日至10月19日在臺南史前館南科考古館展出。熱烈邀請民眾一起加入「發現史前第一人」的調查行列,考古是發現歷史的根本,從認識史前人類生活開始,我們能更加了解最早期的臺灣歷史文化。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嘉義市『二地居-游牧者 Nomads 』計畫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6 17:09:14)  呼應十大旗艦計畫「青世代磁吸」願景,嘉義市政府首創全台先例,由政府領頭串聯相關資源,號召全台青年「嘉義二地居」生存實踐!

以去年(113)徵選輔導5組青年行動為基礎,「二地居-游牧者(Nomads)計畫」今年(114)提高總獎金為新臺幣200萬,預計召募徵選至少10組青年,針對嘉義市特色議題,執行落實「二地工作」與「二地生活」創意行動,期以引發嘉義市成為青年可以生存實踐的「移居城市」首選,形成獨步全台的流動創生典範。

社會處李思賢處長表示,在黃敏惠市長的帶領下,嘉義市政府推動二地居計畫目的是為了吸引青年與嘉義市鏈結,提升「旅人以上,居民未滿」的青年關係人口,以嘉義市為「二地居實踐基地」,連結城鄉關係、創造地方再生的嶄新生活模式,且經過去年5組青年團隊的精彩成果展現包含:實體開店、寵物旅行、家將文化、童年回憶、磨石子工藝等,今年度提高總獎金及錄取組數,更感受到青年對於計畫的熱烈反應,自消息發佈不到一週,計畫說明會報名青年已突破150位,誠摯歡迎全台有志青年(團隊)加入「嘉義二地居的行列!」。

在3月8、9日的2場計畫說明會(嘉義場及台中場)中,去年度來自花東的青年團隊-移居生活資材室代表賴映如也特別自台東蒞臨現場,跟現場青年分享去年團隊的執行心得:「回想起從當初提案發想、嘉義市到處亂闖拜訪、認真的開店一個月、認識了一大堆好玩的朋友,現在心裡還暖暖的感到不可思議。」她更提及,計畫最後跟一開始的規劃完全不一樣,過程充滿的驚喜,非常感謝嘉義市政府及嘉義異鄉人協助媒合場地及計畫輔導,最終可以跟林聰明砂鍋魚頭合作,在聰明吧這個場所進行為期1個月的「花東聰明快閃店」,結合花東的調味料並結合嘉義市的新鮮食材推出限定食物及調酒,並創造出營收超過10萬元的精采成績。

今年為協助錄取青年團隊落實提案計畫,錄取團隊將由執行策劃團隊「嘉義異鄉人」全程輔導陪伴,依提案類型安排專業顧問,包含:「林聰明沙鍋魚頭」第三代林佳慧執行長、「阮劇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穀谷」暨「新華美西裝社」品牌創辦人薛宇鈞等,同步媒合在地旅宿與品牌資源,期以產生跨區異地合作,創意轉化可參與體驗之行動,引動未來更多移嘉、返嘉的青年人口,形塑人才永續城市願景。

「114年二地居-游牧者(Nomads)計畫」,自即日起開放申請至114年4月7日20:00截止,每案補助經費以新台幣20萬元為上限,尚未報名的朋友請把握機會!相關簡章與報名資訊,請至活動連結下載 ( https://portaly.cc/chiayi2dg )。


全台首創!第2屆「嘉義二地居」行動提案競賽召募中! 200萬獎金 等你來挑戰,4/7截止


全台首創!嘉義市府游牧者計畫 百萬獎金號召全台優秀青年「來嘉.二地居」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28 17:38:41)  為呼應嘉義市十大旗艦計畫「青世代磁吸」之願景,嘉義市政府首創全台先例、由政府領頭串聯相關資源的「二地居-游牧者(Nomads)計畫」,徵選輔導5組青年,針對嘉義市特色議題,執行落實「二地工作×二地生活」創意行動。今(28)日在市府一樓大廳辦理成果發表記者會,嘉義市長黃敏惠出席聆聽青年創意行動分享,並肯定青年發揮創意能量落地實踐。嘉義市是個會黏人的城市,不只人會黏人、土地會黏人、連空氣都會黏人。期許藉活動吸引更多「游牧者」來嘉,讓嘉義市成為雲嘉嘉南兩地生活團隊的「跳島城市」首選,形成獨步全台的流動創生新典範。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的十大旗艦計畫之一,很重要的一項願景是青年磁吸,如何讓年輕人返鄉、甚至吸引更多青年到嘉義落地生根,是重要的一環。隨著科技進步、交通便捷,以及人們生活與工作模式的轉變,二地居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讓人可以自由穿梭於不同城市間工作與生活,開啟斜槓人生的多樣可能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嘉義市推動了這項計畫,目的是希望透過創意結合地方特色,找出屬於嘉義的「磁吸力」,吸引更多青年才俊為這片土地注入活力。此次計畫以總獎金百萬元的方式,廣泛徵集全台創意共有40多組團隊報名參與,經過評審遴選,共有五組脫穎而出。這些團隊來自臺北、新北、臺中、桃園甚至花東,從各自不同的城市視角切入,帶來不同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探索如何在嘉義市落地實踐創新計畫。

黃敏惠市長強調,不論來自哪一個城市,嘉義市始終歡迎每一位青年朋友,以嘉義市為『二地居實踐基地』,深度探索嘉義文化能量,積極串聯在地與異地資源,創意轉化為可參與體驗之行動,引動未來更多移嘉、返嘉的青年人口,形塑人才永續城市願景。同時在這裡也能透過彼此互相交流分享故事,結交新朋友。嘉義市是創意的實驗場,更是青年實現夢想的起點。每一步創新都是讓這座城市更加豐富多元的契機。

本次由四位花東移居者組成的「移居生活資材室」,深度盤點嘉義場域與花東遊牧者需求,「來挖嘉!我家有個花東冰箱」二地居計畫,媒合台東關山的「惣在生活」以及花蓮富里的「豆奏會」,與嘉義飲食代表品牌「林聰明沙鍋魚頭」,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實體開店「花東聰明吧」,並插畫轉譯為「逐水草游牧誌」,提供未來有志至嘉義二地居/移居者之參考。而針對「嘉義寵物友善」主題,來自台北的「意識部落生活」主理人孫維利,直接在收編流浪黑米克斯「馬克」身上裝設攝錄器,以少見的寵物視角出發,田調紀錄嘉義寵物友善空間,經由影片、友善地圖等多元形式,延伸發展為可體驗並運用的有效資訊。

面對深厚底蘊的嘉義文化,二地居青年們進行深度調研,轉化為多元創作與體驗模式,進而實踐「二地居」至「移居落地」的可能性。其中包含:來自新北市的王乙安,以「看見百年IP的魅力-嘉義家將文化轉譯行動」,延續家將主題劇情短片《落路》,再次返回嘉義田調發展未來長片基礎,同步辦理「城隍廟埕電影院」與「民俗田野調查工作坊」,跨域串聯在地宮廟(城隍廟)與家將團(鎮北宮隍義堂、重義堂);移動桃園與嘉義雙城間的「Yanyansasa feat. mou」,楊惠淇及董耀鴻以「記憶遊園地-跨時域童年遊樂地圖實驗計畫」為題,採集彙整50位不同世代的嘉義人童年回憶,轉化為遊戲共創工作坊及ZINE繪本小誌;而出身高雄、於台中成立「Good Form」品牌的陳雨蘭,在「磨石計畫Terrazzo Plan:剛剛好的所在」計畫中,深度田調嘉義磨石子建築與駐點工作室周遭傳統工藝,開發辦理獨具嘉義特色、三種結合工作坊與遊程的「磨石子主題」體驗。

社會處處長李思賢表示,嘉義市政府致力推展青年政策與創業協助,實踐地方思維、城市做法之理念。於今年首創推出『二地居-游牧者(Nomads)計畫』,經由二地居青年實際行動,進行深度文化研究、跨域創作實驗、創新體驗設計、社區共生實踐、與餐食體驗規劃。鎖定優質青年人才移居落地,立下開創且堅實的基礎,每個青年行動皆與在地產生跨領域合作,更延伸跨局處計畫發展,產生積極主動且永續推展之效益。

社會處表示,「二地居-游牧者(Nomads)計畫」成果展,即日起至12月6日,於嘉義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計畫主持人「嘉義異鄉人」表示,從二地居到移居嘉義,是一輩子最不可取代的經驗。如今更有市府為青年發展強力後盾,5組青年落地實踐『二地工作×二地生活』,形塑連結城鄉關係、地方再生的嶄新模式,也期待未來更多青年加入『跳島城市在+1』的行列!成果展現場除有5組青年成果展出,更開放民眾互動體驗,提出關於嘉義二地居/移居的想像。

大合照

合照







2025 微光馬祖系列活動

 

2025微光馬祖系列活動」啟動 尋光之旅,邀請你綻放光芒! 



馬祖不只有藍眼淚,更是一年四季都精彩的慢活島嶼 ! 交通部觀光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馬管處)規劃「2025微光馬祖系列活動」,結合戰地風光、閩東風俗、宗教文化與生態景觀,串聯馬祖四鄉五島,打造獨特旅遊體驗,邀請旅客深入探索馬祖之美。

今日(3月26日)馬管處於觀光署旅遊服務中心辦理宣傳記者會,正式揭開年度精彩活動序幕,「2025微光馬祖系列活動」涵蓋「媽祖在馬祖」、「微光音樂會」、「青春島嶼嘉年華」、「鐳戰生存遊戲」及「2026迎晨曦」等五大活動,透過豐富的觀光資源、在地特產與周邊旅遊產業,讓旅客以不同的方式沉浸於馬祖的獨特風情,體驗專屬於這片海島的魅力。

活動現場有交通部觀光署企劃組吳潔萍組長、連江縣交通旅遊局陳如嵐局長、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駱炫宏理事長、台灣國際觀光產業發展協會林玉華理事長、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楊靜儀秘書長、社團法人台灣入境旅遊協會張詩怡理事長、立榮航空陳永裕總經理、華信航空張程皓副總經理、馬祖觀光協會孫孝豪理事長、馬祖地質公園協會莊順福理事長、連江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王傳浩秘書、采盟股份有限公司周招霖總經理、全港通航業公司蔡宗勛總經理、長汎旅行社吳建興協理、易飛網國際旅行社曲杰策略長及馬管處洪志光處長齊聚一堂,共同製作極具馬祖特色的風味冰品,邀請大家一同提早感受即將邁入夏日的馬祖沁涼風情。

微光馬祖融合了許多不同的光系列活動,今年五大亮點:「佛光」、「奇光」、「潛光」、「鐳光」及「曙光」,以微光之旅創造更多元的馬祖旅遊觀光魅力全年活動精彩不停歇。

第一道「佛光」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馬祖境天后宮擁有世界唯一媽祖得道昇天的靈穴,每年農曆3月23日都會按照古禮安排系列活動,恭祝天上聖母媽祖聖誕,以佛光象徵著媽祖為眾生帶來光明,庇佑大家,邀請大家來馬祖瘋媽祖,體驗獨特的朝聖之旅!

第二道「奇光」是7月11日(五)在南竿北海遊憩區集合馬祖最亮眼的月光、星光所辦理的「微光音樂會」,炎炎夏日裡在馬祖的星空下有知名歌手以及演出團體輪番表演,週邊的微光市集也推出多款馬祖特色美食,今年配合觀光署台灣仲夏節「吃冰」主題,也推出「阿冰哥大集合」包含老酒冰沙、高粱酒冰淇淋、五行地瓜餃等許多清涼、消暑的特色冰品,活動更攜手與「立榮航空」、「華信航空」共同辦理摸彩活動,最大獎就是華信航空的馬祖來回機票、還有立榮航空與華信航空的飛機模型、住宿券等多項好禮,七月夏季就是要邀請大家來馬祖微醺一夏。

第三道即將綻放光采的「潛光」,將於7月至8月每週五、六、日,於馬祖四鄉五島輪流演出,每週一島,邀請各大學音樂系或音樂社團學生、擴大至街頭藝人等踏上馬祖為注入多元藝術氣息與青春活力的「青春島嶼嘉年華」,採報名制,受邀演出之團隊除了在馬祖演出,還能夠遊覽,感受這個獨特的海島之美,絕對是一個難得的體驗。

第四道「鐳光」來體驗馬祖獨特的戰地文化,今年鐳戰生存遊戲擴大辦理,從9月13日至9月26日連續14天熱血開戰,加入了闖關、精神喊話、定點打靶、地質解說等等,讓旅客在馬祖戰地場景中,親身體驗刺激的對戰樂趣,感受馬祖獨特的軍事文化氛圍。採報名制,團客可洽各大旅行社、自由行者可上網報名。

第五道「曙光」也是每年一開始大家所追求的那一道光,馬管處今年首次登上離島第一高峰-北竿壁山辦理迎晨曦活動廣受好評,也將與大家相約2026年再登高峰迎接第一道晨曦,為新的一年注入了活力和動感。

馬管處自2020年起積極推動微光之旅,顛覆了以往馬祖僅有藍眼淚的刻板印象。面對旅遊趨勢與型態的轉變,馬管處深度挖掘馬祖在地魅力,讓馬祖成為一年四季皆適合旅遊的度假勝地,邀請大家來到馬祖相聚,忘卻喧擾煩憂,重新綻放自身的光芒。

相關活動詳細訊息請至以下網站查詢:

交通部觀光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

官方FB粉絲團-馬祖愛趴GO



好客民宿


交通部觀光署為提升國內整體旅遊住宿品質,自民國100年打造好客民宿品牌,113年度再遴選出329家好客民宿,全台累計已有1,922家取得好客民宿標章,為歷年新高。好客民宿具備「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心、素養」6大精神,113年更首度舉辦金質好客民宿,嚴選自然生態、特色建築、文化漫遊、友善親子寵物、美食饗宴等多元民宿風貌,提供本國旅遊及住宿穩定品質及呈現多元有趣體驗。



交通部觀光署周永暉署長表示,好客民宿經由專業課程培訓且每3年進階課程回訓,除持續性與國際趨勢接軌,亦穩定提升經營品質,近年課程除房務品質、顧客經營等必修內容,新增永續旅遊、數位行銷等課程,因此合法民宿業者每年皆有意願投入好客民宿品牌。

好客民宿不畏疫情影響,從108年1,127家持續成長至近113年近2,000家歷史新高,顯示民宿業者具品質提升自發性及品牌優勢,有助於業者永續穩定經營。

交通部觀光署表示,好客民宿品牌在觀光署及各地方政府努力推廣下,部分縣市好客民宿近5年已有顯著成長,例如:連江縣、澎湖縣、臺南市、彰化縣、高雄市皆成長2倍以上,另宜蘭縣、台東縣獲得好客民宿認證家數皆已達200家以上,顯示好客民宿為民宿業者所重視,且為國內旅遊住宿之典範。

「好客民宿」是觀光署從全臺1萬多家合法民宿中遴選出來的,皆符合「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心、素養」等六大品牌精神;「好客民宿」集結臺灣不同類型的優質民宿!未來觀光署也將持續行銷「好客民宿」品牌,讓好客民宿成為體驗在地生活與文化的交匯點,為旅人帶來充滿熱情與感動,享受旅行臺灣的精彩時刻。



觀光署為創意行銷「好客民宿」品牌,今年特別辦理金質「好客民宿」票選活動,依民宿特性分為【自然生態】、【特色建築】、【文化漫遊】、【親子寵物】、【美食饗宴】五大主題,吸引310家業者角逐PK;歷經2個月,由破萬民眾網路投票及產、官、學及媒體組成的專家委員嚴謹審查,103家「好客民宿」金質獎得主終於出爐!

金質「好客民宿」的網路票選期間,許多民宿主人全力動員拉票,也有很多老客人主動幫忙投票給支持的民宿,還有當地的民宿協會及地方政府力挺宣傳轄區內的參賽民宿。

觀光署表示,這次選拔非常艱難,因為每家參賽者都已經是全臺優質的「好客民宿」,評審委員必須針對每筆投稿資料進行詳細閱覽,決選指標包括主題特色、國際視野、多元旅遊、CSR、數位科技等評分項目,讓評審委員直呼參賽的民宿資料實在太精彩,難分軒輊!

例如有參賽者的主廚為精進廚藝,在2023年取得藍帶高級料理證照,讓好客民宿的美食變成文化藝術饗宴,獲得委員綜合評量的最高青睞;或有參賽者積極自我推銷,創造人氣,榮獲網路票選最高分的殊榮。

署長周永暉表示:「好客民宿」是觀光署從全臺1萬多家合法民宿中遴選出來的,皆符合「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心、素養」等六大品牌精神;「好客民宿」集結臺灣不同類型的優質民宿,獲得金質獎的「好客民宿」更是菁英中的菁英!

未來觀光署也將持續行銷「好客民宿」品牌,讓好客民宿成為體驗在地生活與文化的交匯點,為旅人帶來充滿熱情與感動,享受旅行臺灣的精彩時刻。

本次的票選活動也針對獲獎的好客民宿業者推出【買1送1優惠方案】、臺灣好客民宿協會【會員聯合優惠】、好客民宿【花東限定方案】等優惠方案,讓更多國內外旅客體驗「好客民宿」動人而精緻的溫馨服務。

金質「好客民宿」獲獎名單及系列優惠方案詳情,請上活動網站


金質好客民宿      https://taiwanhost.taiwan.net.tw/

當旅宿不僅是一個住宿場所時,好客民宿成為台灣生活與文化的交匯點,旅客都能在好客民宿中找到陪伴的在地導遊。因此,為了讓旅客更清楚挑選合適的民宿,在全台1700多家的好客民宿中,精選拔尖出金質「好客民宿」,成為台灣民宿的住宿精選指南。

針對全台1,700多家好客民宿再精細遴選,依照民宿特性與類型,將金質好客民宿區分為 自然生態、特色建築、文化漫遊、親子寵物、美食饗宴五大主題,依照30%人氣票選+70%專家審查的方式作為初審依據,並邀請專家評委團就民宿服務及品牌價值等綜合項目來評分,最終召開專家決選審查會議,選出最終具有特色及品質兼優的金質好客民宿。期許統合民宿同業拓展更多商機,讓「好客民宿」成為讓國內外旅人信賴的優質品牌。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21 18:29:45)  交通部觀光署今113年首度舉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活動,將在全台1,700多家好客民宿中,精選出「金質好客民宿」,成為台灣民宿的住宿精選指南,文化觀光局指出,嘉義縣共計6家好客民宿參加票選,縣長翁章梁邀請大家一起踴躍投票,支持業者。

翁章梁表示,觀光署100年起推出「好客民宿」遴選,輔導民宿業者服務升級,並依據「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心、素養」等6大品牌精神,頒予「好客民宿」標章,期望旅宿不僅是一個住宿場所,更能成為台灣生活與文化的交匯點,旅客都能在其中找到陪伴的在地導遊,至今全台共有1,700多家好客民宿,其中嘉義縣已有56家民宿取得好客標章。

文觀局長徐佩鈴表示,金質好客民宿票選依照民宿特性與類型,區分為自然生態、特色建築、文化漫遊、親子寵物、美食饗宴5大主題,透過民眾上網投票及專家評選,選出最具有特色、品質兼優的100家金質好客民宿。

文觀局指出,即日起至8月28日開放線上投票,透過Facebook、Google或者Line等帳號登入「金質好客民宿活動網站」(網址:https://taiwanhost.taiwan.net.tw/Vote),在人氣票選專區每個帳號每日投5票,即有機會獲得好客民宿體驗券、7-11禮物卡等限量200份好客好禮,投越多,中獎機會越高。

嘉義縣6家好客民宿參與票選,包括梅山鄉阿漢的家民宿、大山自在民宿、高帝園茶業民宿,中埔鄉的詩情夢幻城堡民宿,阿里山鄉的慕噶納娜民宿,以及番路鄉的生力農場民宿,翁縣長強力邀請大家一起把嘉義縣的好客民宿推廣到全國,共同探索嘉義魅力。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交通部首辦金質好客民宿票選 邀您投票支持嘉義縣民宿!


全民投票金質「好客民宿」 觀光署邀請您投下心目中最「金」好客! > 交通部觀光署



百大金質「好客民宿」等您來選出,自本(113)年8月12日至8月28日,邀請民眾上網票選出心目中最優質的好客民宿,每次投票更有機會獲得好客民宿住宿卷等豐富好禮! 當旅宿不僅是一個住宿場所時,好客民宿成為臺灣生活與文化的交匯點,無論是來自哪裡的旅人,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客民宿,在旅程中感受民宿主人真誠關懷與貼心服務。「好客民宿」是觀光署從全臺合法民宿中遴選出來的,皆符合「親切、友善、乾淨、衛生、安心、素養」等六大品牌精神;為了讓更多旅客了解「好客民宿」優質且獨特的服務魅力,並帶動民宿業者品質再優化之風潮,觀光署推出【金質「好客民宿」票選活動】,透過民眾上網投票及專家評選,拔尖百大金質「好客民宿」,成為國內外旅客住宿的精選指南。 觀光署表示2024年金質「好客民宿」活動依照民宿特性與類型,區分為【自然生態】、【特色建築】、【文化漫遊】、【親子寵物】、【美食饗宴】五大主題,民眾可進入「金質好客民宿活動網站」人氣票選專區投票支持喜愛的好客民宿,每一次投票除了是對業者優質服務的肯定,更有機會獲得特色好禮及好客民宿住宿券等,體驗好客民宿恣意舒適的美好時光! 更多金質「好客民宿」票選活動詳情,請上活動網站;欲查詢全臺合法的旅館及民宿,歡迎至臺灣旅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