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界的發光體 帶你用愛解碼台灣 「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中正紀念堂感動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8 10:37:47) 「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即日起於中正紀念堂1樓2、3展廳盛大開展,今(17)日開幕記者會,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藝術家林磐聳、策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外交部NGO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辦公室執行長陳剛毅、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財政部前次長楊子江、經濟部前次長謝發達、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看見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文堂、創價文教基金會副理事長洪玉柱、國家文藝獎及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廖修平與李敏勇、以及許多專程從國外來臺參加的貴賓,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設計師白金男、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設計師野老朝雄等人皆出席盛會。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林磐聳作品能勇敢、恆常地敘述對臺灣的深摯感情,在今天臺灣社會更顯珍貴。中正紀念堂這個特殊場域,同時承載臺灣不同階段歷史過程,也是民眾生活使用的空間,本次展覽除了有助中正紀念堂走向更開放、更貼近民眾,更重要的是讓大家能重新看到臺灣及自己對臺灣的感情。王時思感性地說,臺灣是個值得我們驕傲、也能把我們連結在一起的地方,在這麼衝突而矛盾的環境中,就是因為這份對臺灣的愛,大家仍然選擇站在一起,期許大家用愛來迎接2025新的一年。
策展人廖仁義也表達對林磐聳充滿「豐沛生命力」、「活潑創造力」、「熱情行動力」的藝術實踐的感動,其創作與生命已經與臺灣這塊土地連結,每一時刻無不在繪製臺灣、寫下他對臺灣的情感,並身體力行的扛著臺灣走向全世界。
藝術家林磐聳指出,展覽名稱「就是愛,台灣」,反過來是「台灣,就是愛」,臺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不管是自然生態的多樣化、還是各個族群的多元融合,都激發創作的靈感;這次展覽可以看到臺灣島嶼造型有許多不同元素的組合,期盼透過藝術力量,讓臺灣走向世界,也讓世界看見臺灣的非凡價值。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特別感謝合辦單位創價美術館無償出借近80件典藏林磐聳作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表示,交通部及轄下單位長期與林磐聳合作積極把臺灣帶到全世界,希望這股力量能持續擴散發揚。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則細數與林磐聳相識結緣及合作過程,對林磐聳熱愛臺灣及其藝術能量深受感動。特地遠從韓國來臺的設計界大老白金男相當佩服林磐聳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同時感謝林磐聳夫人長年的奉獻犧牲。
文化部表示,本次展覽完整呈現臺灣設計界導師林磐聳在「台灣形象」CI設計、「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及「台灣意象」藝術創作方面的傑出成果,以林磐聳長久以來的創作核心理念「就是愛,台灣」為名,現場超過2000件的展品,依策展脈絡呈現在370坪的展場空間,充分展現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及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更讓人看到臺灣藝術家如何從這塊土地汲取養分、展現獨特風貌,進而將臺灣意象與設計推上國際舞臺,令人動容讚嘆。
中正紀念堂期盼透過林磐聳獨特的藝術視角,邀請國內外遊客齊來欣賞臺灣藝術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活力。展覽期間也將舉辦多場座談與講座活動,相關活動資訊請見中正紀念堂官網(https://www.cksmh.gov.tw),歡迎各界前來參與這場結合藝術設計與在地文化的豐美饗宴。
「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3月10日(除夕、初一與228紀念日休館)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一樓2、3展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文化部表示,本次展覽完整呈現臺灣設計界導師林磐聳在「台灣形象」CI設計、「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及「台灣意象」藝術創作方面的傑出成果,以林磐聳長久以來的創作核心理念「就是愛,台灣」為名,現場超過2000件的展品,依策展脈絡呈現在370坪的展場空間,充分展現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及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更讓人看到臺灣藝術家如何從這塊土地汲取養分、展現獨特風貌,進而將臺灣意象與設計推上國際舞臺,令人動容讚嘆。
中正紀念堂期盼透過林磐聳獨特的藝術視角,邀請國內外遊客齊來欣賞臺灣藝術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活力。展覽期間也將舉辦多場座談與講座活動,相關活動資訊請見中正紀念堂官網(https://www.cksmh.gov.tw),歡迎各界前來參與這場結合藝術設計與在地文化的豐美饗宴。
「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3月10日(除夕、初一與228紀念日休館)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一樓2、3展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開幕記者會貴賓合影。(左起:澳門設計師協會馮文偉、澳門設計師協會前會長朱焯信、香港設計創意總會秘書長劉小康伉儷、創價文教基金會副理事長洪玉柱、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藝術家林磐聳等)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欣賞「就是愛,台灣:2025林磐聳台灣意象展」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致詞


藝術家林磐聳致詞


開幕記者會剪綵貴賓合影。(左起:外交部NGO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辦公室執行長陳剛毅、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策展人廖仁義、藝術家林磐聳、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

林磐聳1957年生於台灣屏東東港鎮,198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1984年同校美術研究所畢業,現任亞州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座教授、台灣設計聯盟前理事長、台灣美術院副院長、台灣教育部「設計戰國策/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劃、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計畫主持人,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教授、美術系主任、文創中心主任、副校長,獲獎無數,享有台灣設計界導師的美譽。
廖仁義說,林磐聳成長於南臺灣的屏東,生命經驗充滿著全家人甘之如飴的共同藝術薰陶及從自然與地方風情建立起來的土地親情。他從事美術創作的歷程中,帶著一份深摯的臺灣心,同時在三個核心軸線實踐他的理想。
第一個核心軸線,是臺灣這個島嶼給他的心靈元素與造型元素,陪伴著他持續從事繪畫與藝術創作。長期以來,他在紙上繪圖的臺灣造型已經累積成許多的畫冊及立體作品。近日在屏東縣潮州鎮臺灣鐵道文化園區完成的不鏽鋼結合馬賽克的公共藝術也是臺灣島嶼的造型。
第二個核心軸線為林磐聳對於臺灣的情感,讓他始終以生命相許,奮鬥不懈從事美術設計創作與美術設計教育。為讓美麗優雅的視覺品質改造大眾生活的視野,他積極投入公共領域的視覺識別系統的改造,長期投入企業識別系統設計以及海報與品牌設計工作,目的正是期待建立一個具有成熟的美學品質的公共領域。
第三個核心軸線,就是臺灣成為林磐聳觀看世界的位置與觀點,臺灣不但是造型,也是他觀看世界的觀點,他致力於透過臺灣觀點建構世界,獻身於社會實踐。林磐聳長期以來每當他行腳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他都會在明信片繪畫臺灣、書寫臺灣,並且寄回臺灣給他自己,成為他稱為「臺灣家書」的系列作品。
廖仁義說,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利用中正紀念堂兩個展覽廳的空間條件,把林磐聳這三個核心軸線的藝術作品與相關物件規畫成為展覽。第三展覽廳展覽內容的主題有「臺灣形象」,主要是海報設計作品。第三展覽廳通往第二展覽廳的通道,展覽內容的主題是「臺灣,觀自在」,主要展出林磐聳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將流浪的臺灣撿拾並拍攝紀錄的文獻檔案的輸出圖片。
第二展覽廳,展覽主題是「臺灣家書」系列,展出林磐聳自2007年持續至今從世界各地繪製寄回臺灣的明信片以及「臺灣意象」的繪畫作品。另一主題「台灣印象」有林磐聳年表,包括他在藝術與設計的推廣活動紀錄檔案。第三個主題展覽內容是林磐聳「我的臺灣,看見心靈的故鄉」授權開發的文創商品。
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 設計界導師林磐聳創作展明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4 15:49:41)
圖說:藝術家林磐聳(右)跟策展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前館長廖仁義教授,背後是本次展覽最為壯觀的90幅「台灣練習曲」系列作品。從2005~2024將近20年以台灣島嶼圖象的作品。圖/策展人廖仁義提供
擁有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林磐聳,明日(15日)起到3月10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Simply Love / Taiwan 就是愛,臺灣:2025林磐聳臺灣意象展」,策展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前館長廖仁義說,展覽主題來自於藝術家林磐聳從萌芽、茁壯到傳承的臺灣心,展覽呈現林磐聳藝術生命的整體面貌。在前衛與現代的設計領域中,林磐聳以洗鍊的海報視覺語言與台灣島嶼圖像做為創作題材等系列作品,將台灣設計界推上國際舞台。
擁有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林磐聳,明日(15日)起到3月10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Simply Love / Taiwan 就是愛,臺灣:2025林磐聳臺灣意象展」,策展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前館長廖仁義說,展覽主題來自於藝術家林磐聳從萌芽、茁壯到傳承的臺灣心,展覽呈現林磐聳藝術生命的整體面貌。在前衛與現代的設計領域中,林磐聳以洗鍊的海報視覺語言與台灣島嶼圖像做為創作題材等系列作品,將台灣設計界推上國際舞台。
林磐聳1957年生於台灣屏東東港鎮,198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1984年同校美術研究所畢業,現任亞州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講座教授、台灣設計聯盟前理事長、台灣美術院副院長、台灣教育部「設計戰國策/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劃、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計畫主持人,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教授、美術系主任、文創中心主任、副校長,獲獎無數,享有台灣設計界導師的美譽。
廖仁義說,林磐聳成長於南臺灣的屏東,生命經驗充滿著全家人甘之如飴的共同藝術薰陶及從自然與地方風情建立起來的土地親情。他從事美術創作的歷程中,帶著一份深摯的臺灣心,同時在三個核心軸線實踐他的理想。
第一個核心軸線,是臺灣這個島嶼給他的心靈元素與造型元素,陪伴著他持續從事繪畫與藝術創作。長期以來,他在紙上繪圖的臺灣造型已經累積成許多的畫冊及立體作品。近日在屏東縣潮州鎮臺灣鐵道文化園區完成的不鏽鋼結合馬賽克的公共藝術也是臺灣島嶼的造型。
第二個核心軸線為林磐聳對於臺灣的情感,讓他始終以生命相許,奮鬥不懈從事美術設計創作與美術設計教育。為讓美麗優雅的視覺品質改造大眾生活的視野,他積極投入公共領域的視覺識別系統的改造,長期投入企業識別系統設計以及海報與品牌設計工作,目的正是期待建立一個具有成熟的美學品質的公共領域。
第三個核心軸線,就是臺灣成為林磐聳觀看世界的位置與觀點,臺灣不但是造型,也是他觀看世界的觀點,他致力於透過臺灣觀點建構世界,獻身於社會實踐。林磐聳長期以來每當他行腳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他都會在明信片繪畫臺灣、書寫臺灣,並且寄回臺灣給他自己,成為他稱為「臺灣家書」的系列作品。
廖仁義說,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利用中正紀念堂兩個展覽廳的空間條件,把林磐聳這三個核心軸線的藝術作品與相關物件規畫成為展覽。第三展覽廳展覽內容的主題有「臺灣形象」,主要是海報設計作品。第三展覽廳通往第二展覽廳的通道,展覽內容的主題是「臺灣,觀自在」,主要展出林磐聳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將流浪的臺灣撿拾並拍攝紀錄的文獻檔案的輸出圖片。
第二展覽廳,展覽主題是「臺灣家書」系列,展出林磐聳自2007年持續至今從世界各地繪製寄回臺灣的明信片以及「臺灣意象」的繪畫作品。另一主題「台灣印象」有林磐聳年表,包括他在藝術與設計的推廣活動紀錄檔案。第三個主題展覽內容是林磐聳「我的臺灣,看見心靈的故鄉」授權開發的文創商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