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2025 桃園魯冰花季


桃園市0228。2025桃園魯冰花季登場 張市長邀民眾感受龍潭客庄文化魅力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8)日上午前往龍潭區,出席「2025桃園魯冰花季開幕活動」。張市長表示,2025魯冰花季自今日起至3月7日在龍潭盛大展開,範圍涵蓋大北坑、三洽水社區及臺灣客家茶文化館,總種植面積達12公頃,為全臺最大魯冰花海,歡迎民眾前來龍潭賞花,感受客庄文化魅力,喜愛客家文化、美食及自然景觀的民眾更是不容錯過。




張市長指出,魯冰花不僅是龍潭最美的花卉,也是著名作家鍾肇政小說《魯冰花》的核心主題,該小說膾炙人口,後來更改編成電影與歌曲,使魯冰花成為龍潭及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魯冰花》代表純潔與希望,如同新生代也是客家文化未來的希望,歡迎花季期間親子共遊賞花,展現客家文化的傳承。

客委會常務副主委范佐銘表示,感謝鍾肇政先生寫出風靡一時的《魯冰花》,讓魯冰花能被更多人認識,扮演客家文化重要象徵,魯冰花季也成為桃園年度盛事,而客家文化的傳承,語言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花季活動促進客語及文化持續傳承,並推動在地觀光發展。

本次活動規劃生活、產業、客家、米食及茶文化5大主題園區,結合客家音樂展演、擂茶體驗、客家米食展、親子闖關遊戲等多元活動,且今年特別與在地社區及創生團隊合作推出6條魯冰花主題小旅行,透過遊程帶領民眾體驗客庄風情。

客家局表示,為讓遊客便利前往賞花,今日起至3月2日提供免費接駁車,民眾可自龍潭運動公園及楊梅火車站後站搭乘前往大北坑展區,並轉乘至客茶館展區及各園區,活動詳情請參考魯冰花季官網(https://hakkadata.tycg.gov.tw/20076/)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bkcom)。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徐玉樹、劉熒隆、張肇良、客委會常務副主委范佐銘、行政院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北分署副分署長蘇怡維、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主委周羿希、新北市客家局長劉冠吟、市府客家局長范姜泰基、農業局長



2025桃園魯冰花季登場 迎春賞花樂遊客庄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8 14:59:51)  由客家委員會補助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辦理的「2025桃園魯冰花季」,今(28)日在龍潭大北坑休閒農業區正式揭幕,今年以「花漾茶山,春遊賞花」為主題,結合客家茶文化與在地產業特色,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表示,期盼透過魯冰花季,讓更多民眾認識客庄的人文歷史與文化。

范副主委指出,魯冰花季已邁入第8年,今年更與臺灣客家茶文化館結合,展現在地產業特色,促進文化觀光。

《魯冰花》是臺灣客籍作家鍾肇政撰寫的長篇小說,後來改編成電影,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的人文故事,也希望魯冰花季的舉辦,除了推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之外,大家能夠進一步認識客庄的人文歷史與文化。

桃園市張善政市長則提到,魯冰花季每年皆在龍潭舉辦,因為《魯冰花》作者鍾肇政就是龍潭人,魯冰花不僅是龍潭的代表,也是客家的代表,象徵著「純潔」與「希望」,歡迎民眾趁著春暖花開時前來賞花。

包括范副主委、桃園市長張善政、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范姜泰基、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周羿希、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劉冠吟、農業部水保署臺北分署副分署長蘇怡維及立法委員呂玉玲等皆出席今日的開幕活動。

桃園魯冰花季舉辦迄今已邁入第8年,每年皆吸引大量遊客慕名而來。今年活動自2月28日至3月7日,賞花景點涵蓋大北坑、三水社區及臺灣客家茶文化館,總面積達12公頃。

目前魯冰花已陸續綻放,其中大北坑展區的「產業文化園區」花況最佳,滿山黃澄澄的花海已進入最佳觀賞期;而客茶館展區則預計約1週後達到盛開,民眾可依花況規劃最佳賞花時機。

今年活動以大北坑與客茶館兩大展區為主軸,並規劃五大主題園區,讓遊客從不同面向認識客家文化與產業。在大北坑主會場的「生活文化園區」,可體驗茶席、粢粑手作;「產業文化園區」位於大北坑茶園,能體驗客家擂茶;「客家文化園區」 設置於百年眾伯公附近,結合伯公平安絭製作及導覽;「米食文化園區」 於三水市民活動中心,可親手製作傳統客家米食;而「茶文化體驗園區」則設於臺灣客家茶文化館,推出茶香手作與茶館探險闖關活動,適合親子共遊。

詳情請至活動官網「2025魯冰花季」( https://hakkadata.tycg.gov.tw/20076/)查詢,或至臉書搜尋「魯冰花季-客庄生活・美學・文化復興事」。


范副主委致詞


張市長致詞


桃園魯冰花季開幕,歡迎民眾前來賞花


眾人合影


魯冰花盛開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2025 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

 

春遊最強推薦!「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3/29震撼登場,夕陽鹽田×古典樂×京劇 精彩揭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訊息來源:晉基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7 17:29:28)


春遊最強推薦!「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3/29震撼登場,夕陽鹽田×古典樂×京劇 精彩揭幕!

搶攻春末旅遊熱潮,全臺年度最受矚目的地景藝術盛事,口碑爆棚、萬人敲碗期待的「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將於3月29日(六)震撼登場。屆時春暖「鹽」花開,正是出遊賞鹽田的好時機!邁入第三年的鹽田藝術節,每年都以突破性的演出顛覆想像,從「秋22 白金之舞」到「秋24 聽海之心」,場場經典、口碑炸裂,讓無數遊客驚嘆。

今年更邀請國際級大提琴家-張正傑攜手國內京劇第一把交椅-美猴王朱陸豪「鬧嗨鹽田」,結合音樂、戲劇與鹽田夕陽,打造最獨特的文化體驗,勢必再創藝術節巔峰!



秋22 白金之舞演出照片


秋22 白金之舞演出照片

「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打造全臺最具特色的地景藝術節!

由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嘉南管理處)、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自2022年首度舉辦以來,皆帶來顛覆想像的藝術體驗。第一屆「秋22 白金之舞」,由享譽國際的「藝姿舞集」讓傳統藝陣、現代舞蹈在鹽田夕陽中共舞,詩意場面深植人心;2024年「秋24 聽海之心」由「優人神鼓」將鼓樂融合靜坐、武術,打造令人屏息的音樂饗宴。觀賞民眾產生巨大迴響,讓藝術節成為雲嘉南旅遊、藝術與文化結合的代表性活動。

今年「春25 張正傑鹽田夕陽音樂會」以古典樂曲結合京劇形式打造別開生面的「古典音樂會」,為親子家庭、旅遊愛好者與文化體驗玩家帶來最獨特的鹽田藝術盛宴。


秋24 聽海之心 吟唱詩詞


秋24 聽海之心演出照片

3/29井仔腳鹽田等你來!感受春日最幽默的藝術饗宴!

井仔腳瓦盤鹽田經營者——台灣守護文創董事長陳仁昌表示:井仔腳鹽田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每一次造訪都能感受不同風貌。更隨著季節變化,孕育出珍貴的鹽花與二層鹽,誠摯邀請民眾前來親身體驗,感受鹽田四季的美麗與韻味。

雲嘉南管理處處長徐振能也分享:無論是親子共遊、好友出走,還是文化探索,「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都能滿足你,今年由藝術界名嘴張正傑教授攜手樂團弦外之音鬧嗨鹽田的獨特內容,絕對讓你顛覆感官。這個春天,就讓我們相約井仔腳瓦盤鹽田,體驗全臺最獨特的地景藝術節,共同見證這場令人驚艷的鹽田盛事!3月29日,不見不散!


更多訊息

藝術大師李國殿攜手書法名家齊聚北門,共創鹽鄉藝文盛事

鹽與冬季節慶的跨國盛宴!《歲時之冬》劇場淨化儀式驚豔全場

跨越七年的「四季」之旅!晉基建設攜手三國舞團,邀您走進《歲時之冬》

鯤鯓王平安鹽祭吸引數萬人朝聖,再創世界最大鹽祭典新篇章!

地景劇場擠爆鹽田,平安鹽祭接力登場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2025 布袋候鳥季~聽春雨.看春羽

 

2025布袋候鳥季3月8日登場,候鳥經濟帶動生態與地方發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6 17:01:03)  布袋鹽田濕地是候鳥來台度冬的重要棲息地,為了讓民眾能欣賞候鳥北返前換上繁殖羽的美麗姿態,嘉義縣政府3月8日將在布袋濕地生態園區舉辦「2025布袋候鳥季~聽春雨.看春羽」活動,邀請大家欣賞春季水鳥的迷人風采。

活動當天設置超過40個攤位,包括在地美食、文創商品、光電相關資訊及生態宣導等,還安排專業解說員賞鳥解說、濱海植物導覽及生態保育短講等豐富活動,寓教於樂,適合親子一起來體驗。

為了推動「候鳥經濟」,今年特別結合布袋、太子與東石商圈,以及濕地標章店家,推出「消費即享優惠」活動,消費者在貼有「候鳥經濟生活圈」LOGO的店家消費,可獲得店家專屬優惠,賞鳥也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布袋濕地生態園區1938年開闢為鹽場,隨著產業變遷,2001年結束曬鹽,因長期荒廢而形成良好的濕地環境,200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成為臺灣西岸重要的生態廊道。

根據去年11月普查結果,布袋地區單日曾記錄1,520隻黑面琵鷺現身,顯示布袋濕地對於保護國際瀕危鳥種的棲息地具有重要意義。


2025布袋候鳥季3月8日登場,候鳥經濟帶動生態與地方發展


2025布袋候鳥季3月8日登場,候鳥經濟帶動生態與地方發展


2025布袋候鳥季3月8日登場,候鳥經濟帶動生態與地方發展


《山林鄒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

 

《山林鄒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新書發表 創意料理綴點鄒族林業新篇章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6 13:49:05)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今(26)日於嘉義文化創意園區舉辦《山林鄒族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新書發表會,由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嘉義分署副分署長李定忠及鄒族長老高德生等人共同轉動阿里山林業史及鄒族年輪,更以鄒族創意料理,以鄒族傳統智識驅動山林治理新篇章。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原住民傳統智慧及文化,不僅是族人與自然長時間互動的智慧結晶,也是自然資源永續的重要關鍵。倚賴山林而生的原住民及山村居民是自然資源治理的核心,這也是當前森林保育的國際趨勢。

林業保育署近年來將山林治理政策與原住民傳統文化融合,不僅記錄和學習原住民傳統智慧及山林文化,還結合當代科學管理,作為森林保育與林業管理的決策基礎。

嘉義分署副分署長李定忠則表示,自110年起嘉義分署進行阿里山林業史原住民篇資料調查與編纂,透過田野調查及訪談彙整超過50位受訪者涵蓋近半世紀的寶貴鄒族智慧,《山林鄒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不僅闡述林業政策與鄒族之間轉化為緊密夥伴關係的發展歷程,更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阿里山林業及鄒族百年歷史。

發表會以鄒族祈福儀式揭開序幕,由鄒族女歌手高蕾雅演唱現今仍傳唱不息的歌謠「塔山之歌」與「登山火車」,鄒族長老高德生述說阿里山林業與鄒族從過去到現在不同角度鄒族觀點與歷史,更以創意料理,運用書中的鄒族神花-金草蘭、鄒語及植物為靈感設計餐點
代表林下經濟之段木塔、印製鄒族語之植物餅乾及金草蘭意象造型蛋糕等,以舌尖語彙串聯「阿里山林業與鄒族」之緊密關聯。

《山林鄒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是阿里山林業與鄒族歷史的精華,體現百年阿里山林業史與鄒族間之互動感知及多元史觀視角,林業保育署邀請大眾親身體驗山林鄒足跡的時光脈絡與智慧傳承,可在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友善書業合作社及勇氣書房等門市通路購買。

《山林鄒足跡-阿里山林業史鄒族篇》購買通路

國家網路書店
:  https://www.govbooks.com.tw
國家書店實體門市 台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https://www.wunanbooks.com.tw/
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https://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勇氣書房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6號K棟2樓


鄒族女歌手高蕾雅演唱傳統歌謠「塔山之歌」與「登山火車」


林業保育署林華慶署長表示,原住民傳統智慧及文化不僅是族人與自然長期互動的結晶,也是自然資源永續的重要關鍵


林業保育署林華慶署長、嘉義分署李定忠副分署長及鄒族高德生長老共同轉動阿里山林業史與鄒族史的年輪


林華慶署長將新書贈予高德生長老,感謝鄒族夥伴一同協力將寶貴的傳統智慧與文化出版成書,同時也贈予阿里山鄉圖書館,與鄒族夥伴一同推廣將傳統文化智慧傳承下去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2026 臺灣燈會在嘉義縣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5 16:18:57)  台灣文化祭自2019年起已經邁入第4年,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首次與該執行委員會合作,於2月22日至24日,在東京丸之內的KITTE大樓地下1樓「TOKYO CITYi」舉辦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分享活動,向日本遊客介紹台灣獨特的節慶氛圍和慶祝方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4 14:28:33)  台灣燈會於23日圓滿落幕,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率領縣府一級主管前往桃園市,參加接燈儀式,正式接下2026承辦的重任,明年3月3日至15日,嘉義縣將再次迎接來自全台與世界各地的遊客,帶來全新的賞燈體驗。

在閉幕儀式上,嘉義縣街舞培訓代表隊帶來精彩演出,為現場增添活力。桃園市長張善政將象徵台灣燈會傳承的燈藝交接給劉培東,並與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共同帶領現場民眾,欣賞主燈的最後展演,歷時12天的台灣燈會,在璀璨燈影中正式畫下句點。

劉培東感謝中央部會及交通部觀光署的肯定,並表示今年燈會亮點眾多,縣府團隊也特地前來觀摩學習,嘉義縣曾於2007及2018年成功舉辦台灣燈會,明年將再次承辦,希望能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嘉義印象。

周永暉指出,台灣燈會已發展36年,不僅獲Discovery頻道評選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也四度獲得「十大夜景遺產」的殊榮,更被國際媒體譽為「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如今台灣燈會已成為全球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透過舉辦台灣燈會的機會,得以展現城市的魅力與新風貌。他也邀請大家,共同期待2026年台灣燈會在嘉義縣的精彩盛況。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縣府已積極籌辦燈會,初步規劃場域範圍涵蓋縣府前廣場、台糖用地、太子大道並串聯至故宮南院;燈會主題訂為「點亮嘉義,光『躍』台灣」,活動將持續13天,一定「天天都精彩」,希望透過台灣燈會,展現嘉義縣的發展與蛻變。


2026台灣燈會嘉義縣接棒 點亮嘉義


2026台灣燈會嘉義縣接棒 點亮嘉義


2026台灣燈會嘉義縣接棒 點亮嘉義


2026台灣燈會嘉義縣接棒 點亮嘉義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13 17:04:13)  為迎接2026年嘉義縣主辦的台灣燈會活動,縣府積極籌備相關工作,今(13)日由教育處長李美華率領終身教育學習科及辦理花燈競賽研習的學校代表,到桃園市觀摩,學習燈會策劃與執行經驗。

這次參訪團深入燈會主要展區,了解燈會的規劃理念、動線設計、燈組製作與科技應用等細節,並與主辦單位進行交流,探討如何提升燈會的藝術性與觀賞體驗。

李美華表示,透過此次觀摩學習,期望能將燈會與在地特色結合,打造獨具嘉義風格的燈會盛事,吸引更多遊客。

縣府將持續與學校及相關單位合作,強化學生及民間團體對花燈創作的參與度,並積極規劃2026燈會活動內容,讓嘉義縣燈會展現創意與傳統之美,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觀光亮點。


嘉義縣府赴桃園觀摩,為2026燈會做準備


嘉義縣府赴桃園觀摩,為2026燈會做準備


嘉義縣府赴桃園觀摩,為2026燈會做準備


嘉義縣府赴桃園觀摩,為2026燈會做準備


2026台灣燈會在嘉義縣,再次讓世界看見新嘉義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12 13:44:26)


2026台灣燈會在嘉義縣,再次讓世界看見新嘉義

交通部觀光署12日宣布2026台灣燈會將在嘉義縣璀璨登場!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台灣燈會是國家級大型亮點觀光盛會,2026台灣燈會主軸將以「新嘉義」為概念,展現農工科技大縣逐步實現的願景,以無人機、數位科技藝術和多媒體打造嘉義縣獨特的魅力,讓世界看見新嘉義。
嘉義縣6年前承辦2018台灣燈會,當年曾創下多項紀錄,讓許多遊客留下深刻印象,2026將再次藉由國家級盛事向外界宣告「嘉義的蛻變」,展現進行式中的新嘉義,一定會越來越好。

縣府初步規劃主展場燈區位於鄰近高鐵嘉義站的縣府特定區,以「新嘉義」為概念,融入獨有的元素,結合無人機展演、數位科技藝術及多媒體應用,打造獨有的山林風情、文化藝術及特色產業,象徵嘉義縣邁向嶄新的一頁。

2026台灣燈會暫定115年3月3日(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開燈,為期13天的展期至3月15日閉幕,場域空間有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太子大道、縣治特區,以及府前廣場做空間串聯,結合水域、空域及特色景觀建築,呈現燈藝、表演藝術及無人機展演,突破水陸空概念,帶給遊客截然不同的賞燈體驗。
翁章梁強調,嘉義縣已有兩次承辦台灣燈會經驗,縣府團隊準備好了,將再次擦亮國際級燈會招牌,吸引國內外旅客造訪,展現新嘉義無人機國家隊、智慧農業、在地特色和文化藝術,讓台灣和全世界遊客看見新嘉義。



2025 嘉義縣花季「慢遊嘉義,賞花浪漫」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5 16:05:43)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賞櫻勝地-阿里山櫻花陸續綻放,今年228連假,正是沉浸粉色花海的最佳時機。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薦三大熱門賞櫻點,「中興製茶所」的櫻花現正盛開,成為情侶漫步最佳場景;嘉130鄉道9K前後的昭和櫻絕美盛開;漫步於粉色夢幻的「石棹櫻之道」,夜賞櫻光饗宴,欣賞白天與夜晚不同風貌。

文觀局表示,阿里山賞櫻絕不能錯過「石棹櫻之道」,目前花開約6-7成,沿途種滿山櫻花、吉野櫻等不同品種,在步行之間被浪漫櫻花包圍,感受春天限定的粉色魅力。白天的櫻花在陽光下耀眼盛開,到了夜晚,燈光點綴更添夢幻色彩,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致。

石棹地區夜櫻頗具特色,每年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與遊客拍攝觀賞,就連英國遊客也前來朝聖,點燈時間自2月21日起至3月23日,晚上6至9點都能欣賞夜櫻美景。石棹社區協會3月4日晚間還特別舉辦「茶香映春、春湯再品」2場茶席體驗,一邊賞夜櫻一邊品茶香很浪漫。

「中興製茶所」櫻花盛開,粉色櫻花海與翠綠茶園及遠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迷人的自然畫卷。賞櫻之餘,阿里山的茶文化也不容錯過,可參加茶席體驗,在職人帶領下學習正統茶道,細品高山茶的甘醇風味,還能親自走入茶園採摘茶葉。

想要深度體驗阿里山,文觀局推薦入住石棹地區特色民宿,近距離欣賞清晨雲霧繚繞,也有民宿主人精心安排的活動。例如龍雲農場民宿能體驗最具台灣味的搗麻糬,動手將糯米搗成香Q的麻糬,搭配花生粉、紅豆餡,享受熱騰騰的美味,增添旅程趣味與溫度。

228連假,最適合安排一趟櫻花美景+茶文化+特色美食的輕旅行,歡迎全國遊客一同踏上阿里山,感受最唯美的春日時光,更多春日旅遊推薦可至「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查詢,或加入「慢遊嘉義」Line@(@chiayitravel)查詢。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阿里山賞櫻之旅 日夜櫻花美景、茶席體驗、美食與民宿慢旅行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17 09:29:38)  隨著春天腳步逐漸靠近,嘉義縣今年的花季將帶來一連串美麗花海,文化觀光局特邀來自日本的人氣網紅娜娜,到嘉義拍攝觀光形象影片。娜娜表示,身為日本人從小就對賞花文化十分熟悉,來到嘉義,發現花季美景太漂亮了,其實不一定要飛到日本,嘉義縣就是最美的花之國度!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3hk8rXUx3Zs

文觀局說,從2月起綻放的阿里山櫻花,還有將於3月開跑的瑞里紫藤花,以及4至5月的黃花風鈴木與花旗木,都將為大家呈現一場視覺饗宴,每一位來嘉的旅客,都能沉浸在自然與浪漫之中,邀請全國民眾前來「慢遊嘉義,賞花浪漫」的饗宴。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2月的櫻花正開花,3月的紫藤花即將登場,無論是與情人、朋友或是家人一起漫步在櫻花樹下,還是欣賞紫藤花垂落的浪漫氛圍,嘉義的春天將是您最美的回憶,而在4至5月,嘉義的淺山區以及平原區也有黃花風鈴木與花旗木可賞遊。

文觀局表示,櫻花與紫藤花的浪漫,黃花風鈴木與花旗木的金黃美景,讓整個春季都充滿色彩與生命力,無論拍攝美照,還是來喝杯阿里山冠軍咖啡、高山茶、品嘗山區美食,嘉義都是您的最佳選擇。

想了解更多旅遊資訊,只要加入慢遊嘉義LINE@ https://page.line.me/chiayitravel 就能馬上查詢,歡迎遊客多加使用。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慢遊嘉義與情人一同賞花,春天美景不容錯過!



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5 13:29:29)   高雄市立特殊教育學校獲得2024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深耕校園類中學師生組的首獎,以「社區共融的母雞好朋友」計畫,促進了特教學生與社區居民的深度互動,也讓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的理念落實於校園生活中,進一步推動社區的共融與關懷。

此次獲獎的計畫,從2019年起結合高雄特教學校與道明中學兩所學校的力量,以「母雞食農教育」為主題,創建了以友善飼養母雞為核心的食農教育基地,並邀請特教學生、社區民眾以及鄰近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開創一個以「友雞」為主題的綠色教育空間。

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指導老師吳汀原在頒獎典禮致詞中提到,此次與另一夥伴道明中學合作,他們結合農業部食農教育,在校園裡創造以母雞為主題的永續作為,包括解放格子籠雞、放牧飼養,也帶著高雄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一起養雞,掃落葉做母雞的堆肥,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也有益推動校園的永續發展。

吳汀原表示,此計畫特別邀請社區中的年長者及鄰近學校的學生來校參與。這樣的互動不僅促進了跨世代的交流,也為長者提供了一個關懷弱勢群體的機會。老師表示,許多特教學生因為身心障礙,無法輕易走出校園,而透過這項計畫,他們不僅能夠與其他學生、社區民眾建立連結,還能夠從中學習到社會互動和職業技能,也有助於他們的未來發展。

信義房屋表示,高雄特教學校希望透過這項計畫,將食農教育與社區共融的理念拓展到更多人群中,並且讓身心障礙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的融入社會,具備自主生活的能力。學生們除了學習如何照顧母雞和種植作物,還能夠參與商品的銷售和市場體驗,這對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自信心大有幫助。

信義房屋表示,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招收為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提供特殊教育讓學生畢業後能獨立自主與自我照護,此提案計畫目標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建立與社區共好的永續校園。藉由擴大參與對象,擴大影響力,將特教學校執行「友雞食農教育」的經驗,分享到社區、鄰近或有興趣體驗的學校及身障生畢業後安置的相關場域。

2025年社區一家徵件計畫即將於3月啟動,不限主題、不分年齡,只有凝聚人心讓社區變好、家鄉更好的創新想法,都可以來提案,有機會獲得最高50萬元社區圓夢金。詳細活動內容請上社區一家官網查詢。


高雄特殊教育學校與道明中學合作,在校園裡飼養母雞並掃落葉製作堆肥,建立永續循環校園。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1 15:01:12)  高雄市立特殊教育學校獲得2024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深耕校園類中學師生組的首獎,以「社區共融的母雞好朋友」計畫,促進了特教學生與社區居民的深度互動,也讓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的理念落實於校園生活中,進一步推動社區的共融與關懷。

此次獲獎的計畫,從2019年起結合高雄特教學校與道明中學兩所學校的力量,以「母雞食農教育」為主題,創建了以友善飼養母雞為核心的食農教育基地,並邀請特教學生、社區民眾以及鄰近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開創一個以「友雞」為主題的綠色教育空間。

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指導老師吳汀原在頒獎典禮致詞中提到,此次與另一夥伴道明中學合作,他們結合農業部食農教育,在校園裡創造以母雞為主題的永續作為,包括解放格子籠雞、放牧飼養,也帶著高雄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一起養雞,掃落葉做母雞的堆肥,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也有益推動校園的永續發展。

吳汀原表示,此計畫特別邀請社區中的年長者及鄰近學校的學生來校參與。這樣的互動不僅促進了跨世代的交流,也為長者提供了一個關懷弱勢群體的機會。

老師表示,許多特教學生因為身心障礙,無法輕易走出校園,而透過這項計畫,他們不僅能夠與其他學生、社區民眾建立連結,還能夠從中學習到社會互動和職業技能,也有助於他們的未來發展。

信義房屋表示,高雄特教學校希望透過這項計畫,將食農教育與社區共融的理念拓展到更多人群中,並且讓身心障礙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的融入社會,具備自主生活的能力。學生們除了學習如何照顧母雞和種植作物,還能夠參與商品的銷售和市場體驗,這對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自信心大有幫助。

信義房屋表示,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招收為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提供特殊教育讓學生畢業後能獨立自主與自我照護,此提案計畫目標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建立與社區共好的永續校園。藉由擴大參與對象,擴大影響力,將特教學校執行「友雞食農教育」的經驗,分享到社區、鄰近或有興趣體驗的學校及身障生畢業後安置的相關場域。

2025年社區一家徵件計畫即將於3月啟動,不限主題、不分年齡,只有凝聚人心讓社區變好、家鄉更好的創新想法,都可以來提案,有機會獲得最高50萬元社區圓夢金。詳細活動內容請上社區一家官網查詢。


高雄特殊教育學校與道明中學合作,在校園裡飼養母雞病掃落葉製作堆肥,建立永續循環校園。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6 18:33:45)  信義房屋在2004年發起以凝聚人心、促進鄰里互信為核心的「社區一家計畫」,20年來不間斷,被譽為「寧靜又深遠的社會工程」;適逢社區一家推動20週年,信義房屋於10月26日於信義學堂舉辦二十週年暨2024年頒獎典禮,現場除了今年度社區與個人得主齊聚一堂,更有20年前的第一屆得主代表「回娘家」慶生,與社區一家擁有深厚淵源的文化部李遠部長、教育部青年署陳雪玉署長、農業部黃秀美參事也親自蒞臨,共同見證社區一家20週年的豐厚影響力。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社區營造為何重要?他認為真的看到社區一家也展現台灣社會由下而上的力量;他也宣布,文化部將推動「百大文化基地」計畫,整合文化部社區營造、再造歷史現場、獨立書店、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表演藝術、展覽場館等據點,成為提供共享、共創,並且具備文化觀光、經濟效益的文化聚落。期待讓大家藉由親近社區周邊的文化,「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

農業部參事黃秀美表示,很感動社區一家計畫串聯整個台灣,不分東南西北、男女老少串聯在一起;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表示,民間單一企業願意投入資源,不忘初心,一做就是20年,信義房屋40周年時更支持設立了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單一企業做這件事情,公信力最重要,要讓社區信任企業,很不簡單。

柴松林教授表示,20年前,周俊吉跟他說,想捐一筆錢成立一個計劃,讓社會可以和諧、仇恨對立都消失,每個人不論有錢沒錢,在他的社區都能安樂居住下去;他協助找義工,也跟王本壯老師,一起設計一套制度,安排學習工作坊讓社區學習,多年來社區自立幫助別人,讓社區意識永續長存。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同時也是社區一家計畫發起人周俊吉先生表示,今年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30年,也是社區一家20週年,意義特殊。20年前為了讓台灣社會重拾里仁為美的初心,信義房屋提出了「社區一家計畫」,幫助大家實現改變社區的夢想,讓人心重新凝聚。一路走來,社區一家已經擴散到全台各地,不僅是單一民間企業投入時間最長、投入金額最多的社造行動,累計投入金額逾五億元,也協助台灣3464個社區圓夢,全台鄉鎮市區的提案涵蓋率更達100%。

由柴松林教授所率領的社區一家評審團表示,20年來社區一家計畫累計收到逾1.6萬件提案,尤其近兩年的提案件數皆超過千件,今年提案件數更高達1106件,可見其社會影響力。最難能可貴的是社區一家始終維持著公益初心來協助城鄉均衡發展,不以企業分布較密集的都會區進行重點式的資源投注,不論提案者是來自都會或鄉村,完全以社區的需求與計畫適切性為主體,經評審專業評核後再提供獎助。此外,到社區一家提案者樣貌日趨多元,除了學生類組的提案日益成熟外,更有許多新住民和外國人也紛紛加入社造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最大獎《幸福社區類》的首獎得主是苗栗縣苑裡鎮公所,這也是社區一家20年來首見,第一個地方自治行政單位獲得首獎,更顯示社區一家鼓勵邁向公私協力的典範社會。而苑裡鎮長劉育育和團隊也特地北上領獎,他們期望透過教育讓兒童能夠從小接觸民主的運作模式,進而建立公民意識與鄉土認同,希望十年後能為苑裡培育一批認識家鄉而留鄉,以及願意投身苑裡公共事務的現代公民。《築夢個人類》首獎得主為來自宜蘭的陳子揚,以傳承村落文化為核心,藉由當地開安宮重建一甲子的時機,以教育及設計的雙軸線切入,重新燃起居民和當地師生的凝聚力。

《深耕校園類》「國小師生組」首獎得主為桃園市長庚國小,提案結合鄉土教育課程,關注桃園最具特色的埤塘地景保育,讓身邊被忽略的文化重新被下一代認識與珍視。同時擴大影響力,擾動周遭里長與居民共同推動。獲得「中學師生組」首獎的是高雄市立特殊教育學校,希望透過提案支持學生體驗學習友善飼養與智慧農業,以母雞為標的,並結合食農教育,讓社區居民與學校師生能有一個中介的載體,形塑共融、共好的生活體驗。此次《大專青年組》首獎是由逢甲大學「再寵生活」團隊獲得,有鑑於快時尚帶來的環保議題,思考結合寵物產業的需求,製作寵物衣,不僅賦予二手舊衣物新的生命,更產生經濟的價值,適切聯結問題與對策。

「信義立業,止於至善」,是信義房屋始終如一的理念,更是20年來持續推動「社區一家」的信念。未來信義房屋仍將秉持初心、回應社會需求,透過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相互交流與行動實踐,讓社區一家成為創生的基礎,不只創造生計,更要創造美好生活,成為台灣永續發展的後盾。

文化部長李遠於2024社區一家計畫頒獎暨二十周年典禮上表示,將推動百大文化基地計畫,讓民眾可以親近社區的周邊文化。

2024社區一家計畫頒獎暨二十周年典禮,社造團隊齊聚一堂祝賀。



信義房屋支持社造20年 帶民眾進入社區生態小旅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926 11:47:53)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帶領民眾前往高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見證社區營造成果


信義房屋自2004年起推動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以凝聚人心為核心,長期支持社區營造,如今社區一家計畫已邁入第二十年,為強化民眾與地方社區連結,推出20週年系列活動。日前於9月18日與長期深耕高雄的小鄉社造志業聯盟合作推出「美濃夏日行腳─濃time濃see」,一場兼具生態與藝術的小旅行,帶領民眾走訪美濃,感受當地水雉棲地改造成果與農地藝術的推動。

本次小旅行第一站造訪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為2023年社區一家《幸福社區類》首獎得主,首度開箱將由廢棄鱉池改造而成的水草樂園,讓參與民眾認識當地水雉復育工作的發展歷程,以及水雉棲地所具有的動植物生態;透過採洗野蓮的體驗,了解當地經濟作物與生態保育間的共好,最後進行水草池浮潛活動,讓民眾下水體驗與觀察棲地所種植的水生植物,從五感感受水雉復育與棲地改造的成果。

首度開箱改造成果給民眾參訪體驗,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主任陳柏豪指出,有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的肯定與支持,才得以在這一年間進行鱉池改造計畫,打造出屬於水雉的水草樂園,透過這次在地的行程,希望讓大家了解各地發生的故事,並實際走訪見證各地區為了打造更好的環境與生活所做的努力,進而影響更多人關注周遭發生的改變。

小旅行第二站造訪的是連續四年獲得社區一家肯定(2018年個人類首獎、2019年社區類首獎、2020~2021年社區類楷模獎)的果然紅工作室,在創辦人羅元鴻及蔡佳蓉夫妻檔的介紹下,帶著民眾漫步於園區,了解農地內一件件地景藝術創作的素材與靈感來源,欣賞在地素材與原料搖身一變成為地景創作;透過稻草編織體驗活動,實際利用在地素材進行體驗創作。參與民眾得以看見返鄉青年多年來的努力,將農業與藝術結合,讓美濃農村土地上長出藝術,為當地帶來改變與正面影響。

果然紅工作室創辦人羅元鴻有感發而發表示,社區一家的支持,讓他在執行提案計畫時,感覺背後有一個助力,推動與支持他持續成長,並且與在地社區的居民、返鄉青年、在地團體等等,可以有所連結與合作,最終不會因為計畫執行結束,或是沒有社區一家獎助後,就無法持續進行。這幾年也體認到社區一家希望地方能夠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所以透過這次行程,希望帶給大眾了解社區營造的努力,不會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做自己的事,而是透過你所做的事,去影響你身邊的人,你所在的社區,才會推動整個社區的發展與影響力。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邁入第20年,長期支持全台各地社區營造,信義房屋除了扮演社區天使投資人的角色協助社區圓夢外,也期望將社區所倡議的理念、故事分享給大眾,持續帶領民眾走入社區、認識地方,見證各地社區營造的努力與成果,協助擴大影響力。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透過小旅行,深入高雄美濃,帶民眾感受農地藝術帶來的社造影響力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臺東縣「慢活創深 DIG DEEP TAITUNG」計畫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4 17:27:27) 


臺東縣府「慢活創深」計畫招募說明會 徵求地方創生影響力人物 共同挖掘臺東風土魅力

臺東縣政府致力推動地方創生,今年再度辦理「慢活創深DIG DEEP TAITUNG」產業創生與跨域輔導計畫,並於今(24)日舉辦招募說明會,由財政及經濟發展處長章正文主持,吸引不少有志參與地方創生者。臺東縣政府表示,今年將再度招募5組臺東地方創生團隊、個人,提供專業輔導與補助金,協助團隊或個人強化「倡議、行動、組隊」能量,以「產品、服務」開發作為媒介,期串聯夥伴、活化地方,共同打造永續產業生態圈。

饒慶鈴縣長表示,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縣府自109年以來,以產業的角度切入地方創生,這幾年持續輔導業者發展出屬於在地的商業模式,至今已經累積輔導25家在地業者的成功經驗 (例如山下生活、環山雅築、小村遠遠等)。此計畫以「慢活創深」為核心概念,協助創生團隊或個人挖掘在地文化特色,今年我們希望進一步招募有在地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隊,協助大家深化倡議、強化行動力、促進夥伴合作,透過「產品/服務」開發串連地方資源,讓創生行動更具永續價值。希望透過這次計畫,讓更多優秀的地方創生團隊,能夠站上舞台、獲得資源支持,並發揮自身的創意與行動力,為臺東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臺東縣府財經處長章正文指出,「慢活創深」延續縣府推動「慢經濟」概念,並以” DIG DEEP TAITUNG” 精神深掘臺東在地魅力,過去「慢活創深」計畫已成功輔導多個地方品牌,例如山下生活的「米思紅烏龍奶茶」,結合鹿野紅烏龍與在地有機米,展現臺東農產魅力;野菜皇后的「愛那香名物」,運用部落草本智慧,開發現代足浴藥草包;以及浮定生活的「藍色森林·最後秘境」,從阿美流水席發展出的VIP體驗遊程,展現臺東山海魅力。透過計畫的輔導與資源支持,這些團隊不僅成功推出市場化產品,更讓地方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認識。

財經處進一步說明,今年度的招募對象範圍更加擴大,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無論是否設籍在臺東,只要擁有創新產品或服務概念,且能融合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永續經營理念,並且有能力串聯多方資源人力一同「團體作戰」,都能夠申請此次計畫,並自即日起至3月19日止受理報名,縣府不僅提供專業輔導與跨域交流機會,還有補助金資源,幫助大家從概念落地實踐,邀請熱愛臺東地方文化,具創新精神的團隊加入,一起發掘臺東的獨特風貌,推動地方創生,共創永續發展的未來。

《申請資訊》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 114/3/19 (三) 24:00
申請方式:
(1) 下載簡章和申請表(https://reurl.cc/nqd5Xl
(2) 填寫申請表並提交至本計畫Email (ttcalling13@gmail.com)


臺東縣府「慢活創深」計畫招募說明會 徵求地方創生影響力人物 共同挖掘臺東風土魅力


臺東縣府「慢活創深」計畫招募說明會 徵求地方創生影響力人物 共同挖掘臺東風土魅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0 16:45:58)


臺東縣政府「慢活創深」計畫徵求地方創生影響力人物 共同挖掘臺東風土魅力

臺東縣政府致力推動地方創生,持續辦理「慢活創深DIG DEEP TAITUNG」產業創生與跨域輔導計畫,今年度再度招募5組臺東地方創生團隊、個人,提供專業輔導與補助金,協助團隊或個人強化「倡議、行動、組隊」能量,以「產品、服務」開發作為媒介,並將於24日舉辦招募說明會,歡迎有志參與地方創生者踴躍報名,期串連夥伴、活化地方,共同打造永續產業生態圈。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此計畫以「慢活創深」為核心概念,協助創生團隊或個人挖掘在地文化特色,轉化為具市場價值的創新商品或體驗服務,同時透過賦能培訓、跨域交流以及專業課程和工作坊等,協助建立長期發展能力;並提供補助金支持,讓團隊、個人能夠順利落實創生行動,強化地方倡議與行動支持影響力,促進在地夥伴的串聯與合作,亦透過在外縣市的快閃展售活動以及成果發表市集的舉辦、媒合產業資源,共同進行市場拓展與行銷推廣,提升各團隊曝光度,推動地方活化與永續發展。

縣府財經處說明,過去「慢活創深」計畫已成功輔導多個地方品牌,例如山下生活的「米思紅烏龍奶茶」,結合鹿野紅烏龍與在地有機米,展現臺東農產魅力;野菜皇后的「愛那香名物」,運用部落草本智慧,開發現代足浴藥草包;以及浮定生活的「藍色森林·最後秘境」,從阿美流水席發展出的VIP體驗遊程,展現臺東山海魅力。這些團隊透過計畫的輔導與資源支持,不僅成功推出市場化產品,更讓地方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認識。

今年度的招募對象範圍更加擴大,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無論是否設籍在臺東,只要擁有創新產品或服務概念,且能融合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永續經營理念,並且有能力串連多方資源人力一同「團體作戰」,都能夠申請此次計畫。

為使有志參與地方創生者充分掌握計畫內涵,臺東縣政府訂於24日上午10時舉辦招募說明會,並自即日起至 114年3月19日止受理報名,邀請熱愛臺東地方文化、具創新精神的團隊加入,一起發掘臺東的獨特風貌,推動地方創生,共創永續發展的未來。

《徵件說明會》

時間:114/02/24(一)10:00-12:00
地點:臺東縣政府五期辦公大樓 501會議室(台東縣台東市更生路13巷8號)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zpRjmk)

《申請資訊》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 114/3/19 (三) 24:00
申請方式:
(1) 下載簡章和申請表(https://reurl.cc/nqd5Xl
(2) 填寫申請表並提交至本計畫Email(ttcalling13@gmail.com)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01 18:09:31)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

臺東縣政府致力於推動地方創生,今年度辦理「慢活創深DIG DEEP TAITUNG」計畫,輔導5組在地團隊,規劃多場跨域交流聚會,並在日前舉行成果發表會。饒慶鈴縣長表示,今年透過輔導在地業者、開發創新產品及旅遊路線等,將在地的文化、故事與資源轉化為有形,更串起了社區的共識與情感,進而達到地方創生,期盼建構共好的產業支持生態圈,達到地方永續經營的目標。

臺東縣政府表示,縣府自109年起,以產業發展為切入點推動地方創生,持續輔導業者發展獨具在地特色的商業模式,包括今年輔導的5家業者,迄今已累積支持25家在地業者創生成長的成功經驗(如達興山號、環山雅築、小村遠遠、關點工作室等)。今年則延續「慢經濟」的概念,將地方創生深化為「慢活創深」,輔導與協助地方創生團隊產品開發,找出商品的特色與故事,深掘臺東在地DNA,更重要的是為業者培養長期發展的自我生存能力。

臺東縣財經處指出,此次參與輔導的5家團隊一起實踐、深掘在地特色,打造富含臺東風土特色的產品,輔導期間不定期舉辦交流小聚,提供跨域交流機會啟發業者,同時安排賦能課程規劃,以「永續」和「影響力」為切入點,協助業者於市場上的連結與資源運用。

其中,「山下生活」將自然農法種植的鹿野紅烏龍、南島秧滿田有機米,揉和成「米思紅烏龍奶茶」,傳達臺東稻米香氣與在地農業的故事;「出力釀」將阿美族從人土關係展開的傳統酒麴文化,與生長在大武山腳的可可果熟成一顆顆「粕風巧克力」;「野菜皇后」將阿美族的草本智慧融入現代足浴,推出「愛那香名物」足浴藥草包;「角琉璃」將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美學,發展屬於臺東的花紋、色彩的「琉璃金屬飾品」,讓傳唱千百年的勇士故事有了新的起點。除了產品以外,以阿美族部落文化為基底的「浮定生活」,將臺東山海體驗,從最經典的「阿美流水席」發展成「藍色森林·最後秘境」的VIP體驗遊程,不僅帶領遊客探索地方風貌,更傳遞出他們對於在地文化和風土的深刻理解。

財經處進一步說明,「慢活創深」輔導5家團隊開發的5樣產品與體驗,預計在11月正式上市開賣,也將於11月8日至12月12日在台北華山中一館未來市舉辦「慢活創深:挖掘台東地方創生風土特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共襄盛舉,一同品味慢活臺東。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

饒慶鈴推「慢活創深」挖掘地方魅力 臺東展現產業創生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