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24 臺中市農業局「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系列活動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https://fae.moa.gov.tw/


農業大臺中 | Facebook






中市農業局「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活動 帶領民眾認識霧峰香米及菇類

霧峰除了是香米的故鄉,也是全台杏鮑菇、秀珍菇及金針菇等食用菇類的重要生產地,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舉辦「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活動,今(22)日帶領民眾至霧峰菇類產學館及台灣農漁業物產館,認識霧峰在地香米及菇產業的發展與全食物利用的概念。農業局表示,期望透過活動讓民眾重新認識在地農產業,支持地產地消。

農業局表示,今日由專業的講師帶領民眾深入霧峰菇類王國,認識台中市菇類產業,了解食用菇的栽培技術,並探討如何利用現代農業科技提高種植效率,此外,與參與的民眾分享食材如何從生產、加工到餐桌的完整旅程,理解每一口食物都與自然和農業息息相關,鼓勵大家把「食」當作與農業、永續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橋樑。

活動中,也透過米糠漬食材保存技術的介紹與實作,讓大小朋友親手製作發酵漬物,從中探索食材變化的無限可能,為日常餐桌增添更多營養與風味,並呼籲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全食物利用」的理念,減少浪費,珍惜每一分食物,同時激發大家對食材轉化和創新料理的熱情,並重新思考食物與土地之間的珍貴聯繫。

農業局指出,「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系列活動透過五感體驗加深民眾印象,讓食農精神實踐於生活日常中,與民眾共同推動飲食、農業及環境的永續發展,達成2030永續發展目標!

  






中市農業局大豆及林產業食農教育推廣活動 提倡永續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

為加深民眾對農食文化、國產大豆及林業永續發展的認識,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舉辦「台中幸福城市 食光相遇」系列活動今(21)日來到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及木匠兄妹木工房辦理「豆與味噌」及「永續林業」食農教育推廣活動。農業局表示,希望透過活動激發民眾對農業永續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的關注,更進一步體會並珍惜擁有的自然資源。

農業局表示,在「豆與味噌」的活動中帶領民眾認識台中市在地生產的大豆,瞭解食材如何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並透過五感體驗親手製作原料為大豆的味噌,品嘗農田中的豆香,使參與的大小朋友對地產地消、農食文化的深刻感悟與認識;另活動邀請食農教育推手孫崇傑老師以實際案例介紹「五食六農」的理念,強調食物與自然、農業的緊密聯繫,並呼籲關注農業的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護,響應「2030永續發展目標」。

木匠兄妹木工房由專業木工師傅介紹不同木材的特性,深入分享永續林業的重要性及本市木作工藝的悠久歷史,讓民眾瞭解FSC永續林地木材的魅力,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支持永續林業的發展,達到保育天然林的生態維持,在師傅的引領下,參與的大小朋友從親自挑選循環利用的檜木材料、打磨、組裝,到最終完成屬於自己的檜木筷,並將作品帶回家,為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溫暖與心意。

農業局表示,「台中幸福城市 食光相遇」系列活動吸引了許多對在地農食文化有興趣且熱愛手作的大小朋友共同參與,期望在一系列解說與親手實作的過程中,讓更多民眾了解在地農業與傳統文化。









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巧芋你」 傳遞農業與美食的幸福滋味

由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主辦的「台中幸福城市食光相遇」系列活動,首場活動於昨(15)日在阿聰師芋頭文化館隆重登場,邀請食農教育推手-孫崇傑(小毛)老師,為大家深入解說「五食六農」的教育理念。孫老師以生動的實例與精彩的故事,引領大家瞭解食材從生產到加工、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並強調每一口食物都蘊藏著自然與農業的深厚連結,同時更進一步的鼓勵參與者,以「食」為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農業的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護。透過老師的分享,現場民眾不僅對食農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受啟發,收穫滿滿,感受到食物與大地連結的珍貴意義。

農業局表示,阿聰師團隊當天也分享了台中特色農產品-芋頭的生產背景,向參與者解說芋頭如何在獨特的種植環境與用心栽培下成長,成為台中農產業的重要代表作物之一,透過互動式講解,不僅讓民眾重新認識芋頭這個日常食材,更深入的理解其農產文化價值。最後,帶領民眾體驗親手製作芋頭酥,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從揉麵團、包餡料到捏製成型,每一個步驟都新鮮有趣,現場氣氛輕鬆歡樂,大家一邊專注製作,一邊看鄰桌的創作,笑聲此起彼落,當香氣四溢的芋頭酥新鮮出爐時,民眾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感受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滋味。

農業局表示,透過農業知識與互動體驗的結合,讓民眾不僅感受到手作的樂趣,更拉近了與農業的距離,藉由親身的參與,深入認識與支持在地農業,共同攜手打造台中幸福的農業好食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