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藝文平台|臺東縣文化處 https://culture.taitung.gov.tw/
臺東美術館 https://tm.ccl.ttct.edu.tw/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8 16:14:48)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臺東美術館於10月7、8日一連兩天舉辦「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邀請地方美術館相關專業人員共襄盛舉,在中小型美術館的發展策略中,如何突顯在地美術。文化處李吉崇處長在致詞時表示,臺東的多元藝術發展是臺東美術館最重要的根基,美術館的發展策略應該和在地文化相當密切,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論壇也邀請到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副館長辛友仁以「比較作為方法:藝術史的解殖、批判性的修復、全球南方再現的困境」為題,發表國際演講,呈現跨地方的藝術史比較方法。透過各個地方美術館的專業人員交流營運策略,前新竹市文化局局長分享小型美術館如何與地方協力,共同打造城市美術館;宜蘭美術館展覽組研究員林翰君發表研究地方藝術家與脈絡的重要性,是貫穿歷史與奠基現今美術館的寶藏。
論壇最後以共同與談的方式,在地方性、典藏發展、與資源串聯等議題,提供值得參考的策略方向,以期日後各地方美術館展現地方美術的多元面貌,在機構與地方之間向下紮根。李吉崇處長表示,臺東藝術的多元,應該讓更多觀眾看到,藝術作品也應該被欣賞,美術館就是民眾的生活館。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現正逢國內第二波美術館浪潮帶來的加劇競合關係,臺東美術館作為地方美術館的重要角色,以藝術公共性拓展與地方社群的緊密關係。未來第三期館舍興建完成後,臺東美術館作為地方的美術館,不僅深具發展地方美術的重任,更具推廣在地藝術的使命。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臺東美術館10週年回顧 - 台東所在 2017
臺東美術館的試驗與躍進: 徐敍國前科長談中小型地方美術館的營運模式 -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20 10:20:43)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臺東美術館18日熱鬧非凡,各界朋友共同慶祝沙桂花與安聖惠兩位魯凱族當代原住民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開幕。此展覽不僅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媒體的參與,更展示了臺東豐富的人文藝術與山海文化,體現了當代藝術在全球舞台上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獨特貢獻。
文化處表示此次開幕活動突顯對當地藝術文化的重視,歡迎大家來到臺東欣賞山海的美和多樣藝術的呈現。當代原住民藝術在當今社會中正逐漸成為重要的一環,沙桂花與安聖惠的作品便是最佳的詮釋。沙桂花以其精湛的陶藝及手工藝技巧,深入描繪女性的生命感受和自然環境,展現了強烈的文化根基和女性視角。
臺東美術館18日熱鬧非凡,各界朋友共同慶祝沙桂花與安聖惠兩位魯凱族當代原住民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開幕。此展覽不僅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媒體的參與,更展示了臺東豐富的人文藝術與山海文化,體現了當代藝術在全球舞台上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獨特貢獻。
文化處表示此次開幕活動突顯對當地藝術文化的重視,歡迎大家來到臺東欣賞山海的美和多樣藝術的呈現。當代原住民藝術在當今社會中正逐漸成為重要的一環,沙桂花與安聖惠的作品便是最佳的詮釋。沙桂花以其精湛的陶藝及手工藝技巧,深入描繪女性的生命感受和自然環境,展現了強烈的文化根基和女性視角。
她的作品不僅是對女性經驗的細膩呈現,更是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回顧與自豪。安聖惠則運用多樣媒材,探索雕塑及地景藝術,表達生命的韌性和廣闊視野,反映出當代原住民女性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力。
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在台灣藝術界獨樹一幟,更在國際間引發熱議,彰顯了原住民藝術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這些作品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展現了當代原住民藝術的蓬勃發展,並且在南島文化的背景下,凸顯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文化處指出,「家與家的距離」展覽將持續至3月11號,期間還將舉辦藝術講座及陶珠串結工作坊,邀請更多民眾參與,共同感受原住民文化的魅力與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期待更多人能在這裡以藝術的名義,探索女性、當代原住民藝術及其對於泛太平洋(南島)文化的深遠影響。更多展覽相關資訊,請上臺東美術館網站https://tm.ccl.ttct.edu.tw。
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在台灣藝術界獨樹一幟,更在國際間引發熱議,彰顯了原住民藝術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這些作品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展現了當代原住民藝術的蓬勃發展,並且在南島文化的背景下,凸顯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文化處指出,「家與家的距離」展覽將持續至3月11號,期間還將舉辦藝術講座及陶珠串結工作坊,邀請更多民眾參與,共同感受原住民文化的魅力與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期待更多人能在這裡以藝術的名義,探索女性、當代原住民藝術及其對於泛太平洋(南島)文化的深遠影響。更多展覽相關資訊,請上臺東美術館網站https://tm.ccl.ttct.edu.tw。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臺東美術館隆重開幕「家與家的距離」揭開魯凱女性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新篇章
臺東縣「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 發展地方美術多元面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8 16:14:48)

臺東美術館於10月7、8日一連兩天舉辦「機構與地方性:中小型美術館發展策略論壇」,邀請地方美術館相關專業人員共襄盛舉,在中小型美術館的發展策略中,如何突顯在地美術。文化處李吉崇處長在致詞時表示,臺東的多元藝術發展是臺東美術館最重要的根基,美術館的發展策略應該和在地文化相當密切,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論壇也邀請到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副館長辛友仁以「比較作為方法:藝術史的解殖、批判性的修復、全球南方再現的困境」為題,發表國際演講,呈現跨地方的藝術史比較方法。透過各個地方美術館的專業人員交流營運策略,前新竹市文化局局長分享小型美術館如何與地方協力,共同打造城市美術館;宜蘭美術館展覽組研究員林翰君發表研究地方藝術家與脈絡的重要性,是貫穿歷史與奠基現今美術館的寶藏。
論壇最後以共同與談的方式,在地方性、典藏發展、與資源串聯等議題,提供值得參考的策略方向,以期日後各地方美術館展現地方美術的多元面貌,在機構與地方之間向下紮根。李吉崇處長表示,臺東藝術的多元,應該讓更多觀眾看到,藝術作品也應該被欣賞,美術館就是民眾的生活館。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現正逢國內第二波美術館浪潮帶來的加劇競合關係,臺東美術館作為地方美術館的重要角色,以藝術公共性拓展與地方社群的緊密關係。未來第三期館舍興建完成後,臺東美術館作為地方的美術館,不僅深具發展地方美術的重任,更具推廣在地藝術的使命。



臺東美術館10週年回顧 - 台東所在 2017
臺東美術館的試驗與躍進: 徐敍國前科長談中小型地方美術館的營運模式 -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