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22 臺中國際花毯節

 

2022-11-29台中國際花毯節12/3登場 盧市長:打造「台版普羅旺斯」

年末最令人期待的花卉慶典「2022台中國際花毯節」,將在12月3日至18日於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登場,此次主題為「心花開」將以20萬花草點綴大片主題花毯,展區周邊種苗場正種植大片玉米田形成另類景觀,並攜手各局處和在地小農、觀光協會合作多項活動、特惠。市長盧秀燕表示,受市民期盼的國際花毯節,去年活動雖因疫情停辦,但今年重磅回歸,週六將繽紛登場,打造「台版普羅旺斯」。 


2022-11-28台中國際花毯節12/3重磅回歸! 盧市長邀全民新社賞花

年末最令人期待的花卉慶典「2022台中國際花毯節」,將在12月3日至18日於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登場,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28)日於台灣大道市政大樓9樓台中廳舉辦記者會,為活動揭開序幕。市長盧秀燕表示,去年活動因疫情停辦,今年重磅回歸,此次主題為「心花開」,民眾可參觀大片主題設計的花毯,還有周邊的玉米田特殊景觀,更有多項合作特惠,歡迎民眾來台中旅遊,消費還可參加購物節抽大獎!

 

557次市政會議專案報告(1111129日) 

觀旅局「2022臺中國際花毯節 心花開」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2022 花蓮太平洋溫泉季

 

花蓮觀光資訊網 - 2022太平洋溫泉季


活動日期:111/10/15 (六) - 11/14 (一)


活動時間:每日18:00-22:00


活動地點:


一、瑞穗溫泉展區 : 瑞祥公園對面草坪

二、安通溫泉展區 : 安通露天野溪溫泉


2022花蓮太平洋溫泉季 - 溫泉專車

 活動簡介 

活動時間: 

(1)活動時間:111年10月15日~11月14日止。

(2)報名時間:111年9月28日起開放預約報名。

(3)報名專線:03-8533231

★ 活動介紹:

「溫泉專車」為1日遊行程,每日從花蓮轉運站發車至花蓮兩大溫泉區,八人成行,共有4條路線可供遊客選擇(請見下方每日溫泉專車行駛路線及泡湯店家資訊)。提供隨車專業導覽、特色午餐、DIY活動、伴手禮及保險等,享受最完整的旅遊體驗,方便民眾前往花蓮南區旅遊。 

 收費方式:每人750元。

✦  溫馨小提醒:報名參加的遊客,請自行攜帶飲水、泳帽、泳衣及雨具

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觀光處    執行單位:花蓮縣觀光協會   協辦單位:瑞穗溫泉觀光產業發展協會、花蓮縣安通溫泉觀光協會、花蓮縣導遊領隊協會、花蓮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




【臺東縣】地方型SBIR

 

2022-10-29推動地方產業創新研發 臺東縣政府今帶領業者前進中台灣 行銷計畫成果

 

2022-10-27臺東SBIR縣內縣外成果展今登場 饒慶鈴促進在地產業持續創新升級 擦亮臺東品牌

 

臺東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新版官方網站〕  https://taitungsbir.taitung.gov.tw/

 

臺東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網 | Facebook





發現臺東慢食

 

發現臺東慢食 | Facebook


 

發現臺東慢食|方格子 vocus    https://vocus.cc/user/@slowfoodtaitung 



▍跟著 2022 臺東慢食評鑑,開始規劃新年度慢食之旅! ▍

在世界各地找餐廳,可參考米其林指南;到臺東找餐廳,一定要參考「臺東慢食評鑑」!

2022 年是臺東推動慢食運動的第十年,今年也舉辦了第四屆的臺東慢食評鑑。經過書面審查、初審、複審三階段,八位專業評委上山下海,歷經四個月走訪、評分、討論,提供參與店家各種診斷與建議,共選出 31 間最具指標性的臺東慢食星等店家,分別給予三星、二星、一星、明日之星的肯定。
評選結果公布後,後續工作也立刻默默展開。過程中我們絲毫不馬虎,因為這承載著每一個店家的榮耀與驕傲,那就是--獎牌設計製作,以及《2022臺東慢食指南》的出版! ​ ​ ​ ​ ​ ​

✦ 每個細節都顧到的獎牌 ✦

獎牌選用質地堅硬的楓木,每塊木頭上的美麗紋理都不同,有如每個獲獎店家各自所代表的文化風景;搭配穩重踏實的深褐色胡桃木作為獎牌座,再經過可能創藝 Potentials孫瑞隆老師細緻的雷射雕刻、打磨.....等等工序,最後由縣長親手頒至店家手中。

✦ 中英對照《2022臺東慢食指南》✦

除了31間店家的料理與環境,更呈現廚人與在地生產系統的連結,以及隱藏的家族與族群生命故事。廚人的努力、餐廳的堅持,絕不只發生在餐桌或廚房,到市場採買、走進田裡照看作物、深入山林間採集的幕後故事,與家人、農友和大地之間的互動,也都被一一記錄下來。

這不僅是一本遊客的慢食指南,更是星等店家們一步步走上慢食之路的臺東故事書!歡迎民宿、咖啡店、書店或營業據點及公共空間來訊索取、放置推廣。


歡迎點閱線上版,響應環保無紙化!




臺東聚落回聲

 

臺東聚落回聲    http://www.echotaitung.tw/

 

Echo Taitung 臺東聚落回聲 | Facebook

臺東聚落回聲,是一個串連起臺東藝術文化與生活美學資訊的媒體平台,在這裡,我們關注地方手創工藝與文化創意園區的群聚,並提供各式臺東文化情報與生活快訊,「回聲」,是雙向反射路徑的文化軌跡,邀請您一同成為聚落回聲的一員,一同刻劃出屬於臺東特有的文化采風!


全新【台東藝文平台】即將上架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國家人權博物館    https://www.nhrm.gov.tw/w/nhrm/index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 Facebook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 國家人權博物館

https://www.nhrm.gov.tw/w/nhrm/JIParks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綠島人權藝術季

https://gihraf.nhrm.gov.tw/home/zh-tw 



蘭嶼觀光旅遊

 

蘭嶼觀光旅遊


臺東縣蘭嶼鄉公所 - 印象蘭嶼


蘭嶼鄉 | 台東觀光旅遊網

蘭嶼,臺灣第二大島,達悟族語「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舊稱紅頭嶼,後因白色蝴蝶蘭響譽國際,而改名為「蘭嶼」。島上居住唯一的海洋民族-達悟族人,其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皆繞著飛魚文化,重視自然共生的理念;每年春夏的「飛魚季」也成了旅人們探訪蘭嶼的最佳時機。


蘭嶼鄉 - 維基百科


達悟族 - 維基百科



潛進綠島

 

潛進綠島 | Facebook

綠島原名火燒島,擁有潛水客的天堂三大潛水區,其中位於石朗潛水區11米深的豆丁海馬海底郵筒,更是全世界最深海底郵筒,趕快來綠島寄出最深的祝福和一覽優美風景吧

 

100-10-03全球10大潛水勝地 網美新地標 臺東縣府協助爭取設置綠島尖翅燕魚海底母子郵筒 今正式啟用

 

107-05-04世界最深海11綠島豆丁海馬海底郵筒正式啟用 黃縣長期創造綠島新的旅遊方式

 

105-05-11到綠島也能到海底寄信喔! 傳遞潛水旅遊心情與環保功能兼具的海底郵筒



Discover Taitung 發現台東

 

臺東縣政府 - 發現台東    https://discovertaitung.com/

〈Discover Taitung – 發現台東〉多語網站,是喜歡臺東、嚮往東漂臺東的你不能錯過的平台

 

HelloTaitung | Facebook

 

臺東英語學習資源網 - English-Learning    https://english-learning.discovertaitung.com/

 

津和堂 | Taitung | Facebook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2022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臺北繞個路


2013年開始,「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從點(招牌、店家、住民故事)、線(街道、橋墩、公共場域)到面(設計串連、藝術主題策展),十年來不斷透過「設計」的切入,細膩的、深入的幫臺北創造更多的溫度與視角,提供大家一個獨特城市生活的觀點。邀請大家跟著藝術家、創作者的腳步,打破既定的日常路線,「繞」進巷弄之中。


2022-11-132022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11月信義區揭幕  繞進信義三角街區 發掘各種愛的可能

文化局主辦的「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今年已邁入第10年,從觀察城市的紋理出發,由「設計」角度切入街頭,創造更多的溫度與視角。今年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以「臺北繞個路」為策展核心,繼首波作品10月現身士林區後,信義區作品即日起至12月11日接力登場,邀請5組橫跨劇場、音樂、視覺、花卉等領域的創作者,在信義街區中帶來7件微改造作品。展期間更與音樂平臺「街聲」合作規劃不插電展演,另有文史導覽、街拍、絹印體驗及劇場遊戲工作坊,邀請民眾持續發現臺北充滿溫度的城市風景。


你、我和街角的三角戀愛

文化局表示,信義展區的策劃,選擇國父紀念館以南、光復南路以東、基隆路以西,緊鄰繁華信義計畫區的三角區域,有四四兵工廠眷屬安居的四四西村(今忠駝國宅)、因四四兵工廠而生的光復市場,與光復南路後段的住商混合區內新興的特色餐廳酒吧,是充滿生機與趣味的日常場域,充滿你、我熟悉的街道風景。策展單位左腦創意說明,走在這樣日常的場景中,更可以感受到生活在此的情意,因此信義展區以「你、我和街角的三角戀愛」為主軸,從中興公園出發,邀請創作者拆解「愛」的元素,創作出不同類型的微改造作品,讓民眾在街角發現各種愛的可能,也進一步認識並喜歡這洋溢人情溫暖的所在。

美麗花卉看見在地故事 限量扭蛋邀你種下友情種子

為照顧隨國民政府來臺的四四兵工廠員工,聯勤總部早年於營區周邊場域建四四東村、西村、南村。民國72年,四四西村因應政策就地改建為忠駝國宅。花卉及植栽創作團隊「溫度物所」特別在國宅社區通往中興公園的過道打造作品〈友好發生〉,透過親切、易理解的花卉素材,呈現在地的歷史與關懷。24小時的花卉展示裝置搭配4款限量扭蛋,裝載採集自社區的植物種子,與刊載在地小故事的花籤,傳遞從微小種子散發的愛與關懷,都能在民眾細心照顧下開出友好花朵的意涵。

名人重磅登場,跟著孫中山一探巷弄間的美食據點

開展期間,恰逢國父紀念館建館50週年,令人不禁想像孫中山是否也會趁此良機遛出門走走,一探附近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所在?曾獲文化部文協獎章的荷裔畫家羅斌,以繽紛的用色,活潑、樂觀的繪畫風格重新詮釋這位歷史人物,並加入古早玩具「尪仔標」的圖案,與計畫街區內3家店面串連,創作出共8幅〈國父遊臺北〉系列作品,看孫中山如何從嚴肅的肖像中走出來,和民眾一同享受美食與生活。

公園涼亭變身愛情車站,最潮音樂社群街聲,邀你對號入座

在這座城市的街道裡,一個轉角,就有機會碰上一首情歌!取鐵道三張犁支線曾途經信義區的過往,策展單位在鄰里日常休憩場所的中興公園,協同最潮音樂社群平台「StreetVoice街聲」將公園涼亭化身〈愛情車站〉,打造「初戀、熱戀、失戀」三座不同感情狀態的月臺、透過三座叩問心扉的歌詞跑馬燈,歡迎每位行人對號入座,找到那首打動人心的曲子。愛情車站還有一個隱藏彩蛋,特別與東南亞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合作,挑選來自印尼的 Mandala所創作的〈Taipei Main Station〉,讓時常在社區照顧長輩的外籍朋友,在這也能找到熟悉的歌曲。

動物齊聚看煙火?繽紛壁畫暗藏欣賞101的秘密點位

筆觸清新的插畫家李瑋恩,採集信義區的動、植物作為創作素材,在光復南路靜巷轉角牆面創作壁畫〈動物歡樂會〉,不僅有住在公園的赤腹松鼠和他的好朋友紅尾伯勞、巷子口的毛小孩,連住在松山文創園區的貴客鴨子都趕來齊聚一堂。畫面右方還有邀請民眾拍照互動的座位,讓這個能眺望臺北101的秘密景點,增添了來自動物的純純情感。

一起跳舞吧!點亮單行道的繽紛燈箱,打破日常規則動起來!

於城市街道通行時,會遇到許多交通標誌提醒通行者該注意什麼、什麼可以做?這些標誌保障了人們的安全、維持了城市的秩序,但有時候也需要打破某些規則與枯燥的規定。1998年成立的河床劇團,持續以「意象劇場」的創作理念,探索跨越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的界線。本次與插畫家kowei跨界合作,透過巷弄中一座座發亮的燈箱,盼為都市景觀增加歡快的色彩,同時也鼓勵人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在生活的單行道中笑一下!

2022臺北街角遇見設計除了在信義區街頭設置藝術作品,讓民眾來場三角戀愛外,也推出文史導覽、街拍、絹印體驗及劇場肢體互動等4場工作坊活動,同時也與街聲攜手,11月13日下午在信義區中興公園舉辦不插電音樂演出,由趙廣絜 KJ、張仁與、打倒三明治和沒有才能等四組音樂團隊輪番上場,帶來民謠、饒舌、流行等多元精采表演,讓觀眾從午後嗨到傍晚!更多臺北市藝文活動可上文化局臉書專頁查詢。


2022-10-04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臺北繞個路」 首波12件驚喜創作藏身士林巷弄

由文化局主辦的「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劃,今年已邁入第10年,從觀察城市的紋理出發,由「設計」角度切入街頭,創造更多的溫度與視角。今年計畫以「臺北繞個路」為策展核心,首波作品10月現身士林區巷弄,邀請6組創作團隊帶來12件街區創意作品,透過燈光裝置、創意街牌、插畫、馬賽克磚為街頭帶來驚喜創作,更邀請知名DJ林貓王在慈諴宮戲台辦理2場音樂派對,以及導覽、速寫、街拍等3場體驗活動,邀請民眾「繞」進士林街角體驗在地故事。計畫後續11月將走入信義區街道巷弄,讓臺北街頭到處都可遇見獨特的設計驚喜!

在士林遇見東南西北

即日起至10月30日,在士林的主題策劃以「在士林遇見東南西北」為題,選擇士林慈諴宮周邊重要的四大路及四小街作為策展地點。此街區鄰近基隆河舊河道,以慈諴宮為核心,方正的防衛格局向外擴散,形塑出「井」字型的街道輪廓。此處不僅有北臺灣重要的信仰中心,日夜皆有熱鬧的市場聚落。本計畫以街區故事為底蘊,透過設計帶領大家深入充滿生活感的場域,一起在士林享受繞個路的樂趣。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蔡依婷研究員表示,臺北街角遇見設計邁入第10年,過去10年很感謝所有參與計畫的設計師、藝術家、在地夥伴、創作及策展團隊,用創意讓民眾看見臺北有無限的可能,也讓臺北實踐美學和公民參與又往前一步。策展團隊左腦創意鄭皓升總監分享,今年士林展區的創意文宣,也特別結合「在士林遇見東南西北」主題,以大富翁為概念,設計棋盤格地圖,歡迎民眾帶著文宣,一起在士林繞一下。

東!設計士林專屬磚飾,大東路百年許聚茂中藥房換新裝

有百年歷史的許聚茂中藥房,昔日曾為街區最高的樓房,見證了街區的發展。由藝術家周學涵創作的〈履寶磚:士林系列〉,透過路上觀察、物件採集及轉化,取樣在地的舊磚飾輪廓,以許聚茂中藥房為載體,將採集的士林圖像、物質與故事轉換為一片一片的馬賽克磚,為藥房換上新裝,讓大家重新看見百年中藥房,也透過不同的磚飾圖像,得以閱讀巷弄生活堆疊的痕跡。

南!還記得基隆河道?大南路士林福德宮波光嶙峋

如今車水馬龍的基河路,過去曾是基隆廢河道,上頭還有如今已變成劍潭捷運站造型的士林吊橋。由藝術家劉致宏創作的〈浮現 RELOAD〉,以座落於大南路與基河路交叉口的士林街福德宮為載體,以「水」的元素意象重新繪製水紋圖樣的燈箱、佈告欄與階梯立面,劃分為「多格視窗」,並印刷三款限定版水籤詩,淺顯易懂地傳遞過往的故事。

西!大西路上的店家串聯,看見西服一條街的發展軌跡

在大西路上,有多家傳統西服店林立,是過去士林人嫁娶、升遷、面試等重要場合訂製西服的場所,就連當時的學生制服也都會來這裡訂製,可以看出過往人聲鼎沸的街區生活。藝術家賈茜茹以〈回家前的小時光〉為題,以士林夜市燈火通明的景象,在玻璃櫥窗上重現身著西服的人影,並使用臺灣傳統花布跟格紋布料的圖樣回應過往熙熙攘攘的人群,變形、拉長的人物形象,如同夕陽餘暉下從大西路返家的各式身影。

北!走進神秘穿屋巷,在小北街22巷尋找幸運桃花

隱藏在小北街洋樓後側的22巷,有著傳統的穿屋巷結構,乍看狹小的窄巷,繞進去原來別有洞天。設計師Misc走訪時,覺得穿進小巷的感覺很像走進桃花源,因此打造作品〈探探桃花巷〉,以桃花的意象,透過霓虹燈管和壓克力等具青春感的材質,為巷內注入光與色彩,也透過趣味點綴傳統紅磚牆,而小花展開的微笑,也揚起溫暖的善意,邀請大家走進這條安靜小巷,尋覓自己的幸運桃花。

十字路口的創意路牌,看見東南西北路的在地特色

以慈諴宮為核心,向外擴散的方正街區,是士林街道的特色。擅長用設計與生活對話的貳步柒仔,透過士林東西南北路的特色店家及標誌建築,將百年老店士林名刀及許聚茂中藥房、百年古蹟慈諴宮、西服一條街,以極簡精練的手繪方式,在四個十字路口處創作出創意路牌〈This Is A Sign〉,也引領民眾憶起街區的往日風華。

來探索吧!昔日交通轉運站,士林圓環成為出發的起點

士林圓環是昔日重要的交通轉運空間,南來北往的人們在此聚集,出發前往不同的方向。在過去是庄役所(如區公所)的士林公民會館廣場,藝術家張騰遠以此為概念,創作〈鸚鵡人-人類研究報告(士林篇)〉,設計與士林圓環有關、不同職業、不同年紀的角色,從這個圓環出發前往各自目的地,暗示此場域曾經具有轉運功能,而除了物理距離的轉運,也是許多在地民眾人生的轉運站。

從2013年開始,「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十年來不斷透過「設計」切入,深入臺北街頭創造更多的溫度與視角,提供獨特城市生活的觀點。邀請大家跟著藝術創作者的腳步,打破既定的日常路線,「繞」進巷弄之中,導覽及工作坊活動請至活動報名連結報名,更多臺北市藝文活動可上文化局臉書專頁查詢。


2021-11-052021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中山雙連、中正同安街道文藝策展 7組藝術團隊、17件作品在街角帶來驚喜文學作品 追尋文學線索遇見最有「厚度」的臺北

 

2020-12-11臺北街角遇見設計深入老萬華生活街區 18件幽默作品讓臺北變得很促咪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台東部落工作假期

 

台東部落工作假期 Working Holiday    https://www.jacreative.com.tw/taitungWH/

 

台東部落工作假期 | Facebook

將讓大家用視覺、聽覺感受,以「一起」工作、生活的形式,讓大家同時體會五感滿足的生活美學。「一起」在台東成為揮灑熱情、熱血的一份子。




由臺東縣政府推出為期四天三夜的「一起parayapay巴拉雅拜部落工作假期」活動,邀請全臺各地的志工與巴拉雅拜的部落族人一起工作,共同整理中興崗哨前的空地,成為未來提供部落居民公用的活動場地,並於今(17)日舉行結業式,縣長饒慶鈴提到,部落工作假期不只讓志工認識臺東,更深入參與在地生活,成為部落的朋友、家人,並與族人一起築夢。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部落工作假期是縣府每年持續舉辦的部落志工文化體驗活動,邀請志工共同投入部落環境營造,例如一起鋪階梯修復舊部落步道,或與族人製作傳統農具等,認識部落文化知識,感受住在當地的生活,讓志工成為社區發展的一份子,透過不同族群文化的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這4年來完成7個公共設施空間改造,動員近100位部落居民參與,吸引160名志工,活動期間在部落中學、吃、玩、住,透過和部落一起完成一件事,讓部落成為跨文化學習的重要場域。

 

巴拉雅拜部落是今年第一場次,在部落工作假期中,成員不分臺東人、外地人、新朋友舊朋友,彼此互助、生活在一起,走入家庭和Ina學習阿美族的野菜知識、烹煮特色佳餚、成為巴拉雅拜的一分子,既投入工作付出又能享受這麼療癒的生活體驗,是最令人感動的一種參與部落的方式。

 

原住民族行政處指出,每個部落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與活動內容,透過部落工作假期,與在地族人一起整理環境、活化閒置空間或學習部落傳統工藝、品嚐在地料理等,展現部落的多元特色,也希望讓參與的志工不只是在臺東旅遊,更能玩得不一樣又有意義。巴拉雅拜部落族人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辦理工作假期,大家都很擔心緊張,但透過一起工作、生活,不只凝聚族人的感情,也讓大家看見部落的文化與美好。

 

昨日是工作假期最後一天晚上,志工和部落夥伴共同打造非常棒的音樂市集氣氛,現場不僅可以品嚐志工與部落耆老料理的阿美族佳餚,以及當地族人的隱藏版美食及農特產好物,志工們也與部落長輩學習,共同表演阿美族傳統歌曲,最後大家手牽著手圍成圓圈歌舞,現場歡樂與感動不斷。

 

今年還有3場部落工作假期,分別在歷坵部落、大王部落及武陵部落,等著您來不只有認識,更是參與成為臺東部落的一家人。詳細情形請上「台東部落工作假期」官方網站 ( https://www.jacreative.com.tw/taitungWH/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WH/ )或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ttworkingholiday/ )查詢。











台東暖湯季

 

溫泉 | 台東觀光旅遊網

台東擁有最豐富、多元的溫泉寶藏

在野溪、海畔、山間、峽谷,泉水伴隨自然美景流瀉

走訪台灣後花園的台東,讓美景與溫泉紓解您身心靈的壓力

啟發與大自然氣息相通的無限能量


台東暖湯季    https://taitunghotspring.com/travel-itinerary/

 

台東暖湯季 | Facebook





⊙【臺東縣】社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知訊網>學習資源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http://www.napcu.org.tw/


臺東縣社區大學    http://tcu.nttu.edu.tw/





南島社區大學促進終身學習、推動公民社會及重建南島文化    https://www.ancc2001.org.tw/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2022 Taiwan Open of Surfing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https://www.taiwanopenofsurfing.org/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Taiwan Open of Surfing | Facebook


 2022-11-12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今盛大開幕 饒慶鈴歡迎130位浪人激戰臺東金樽

備受國際矚目「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今(12)日在臺東金樽漁港盛大開幕,展開為期9天的衝浪賽事,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國外選手無法來臺參賽,今年臺東縣政府與世界衝浪聯盟(World Surf League,簡稱WSL)再次合作,在賽事邁入第十二年之際迎回國際選手來臺參賽。副縣長王志輝表示,本次賽事除了男子短板QS3,000積分賽,首次在臺灣舉辦女子短板QS5,000積分賽,吸引來自13個國家地區、123位頂尖及新秀選手參賽,比賽精彩可期,歡迎大家前來觀賽。参賽選手也入境隨俗,接受東河地區部落耆老以阿美族傳統儀式進行祝禱,祈求賽事圓滿順利。


今日下午兩點開幕邀請在地阿美族部落耆老為活動進行祈福、獻酒祝禱儀式,祈求賽事圓滿順利,並歡迎遠道而來的國外選手。副縣長王志輝歡迎所有參賽的國內外選手及眷屬蒞臨臺東,並表示臺東具備發展水域活動優勢,強勁的東北季風為東部海岸帶進許多優質好浪,從臺東金樽、東河、基翬到長濱,無論是浪的大小、推力、形狀、品質都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金樽穩定的浪況更是備受國際肯定,是全臺唯一國際衝浪賽事比賽場地,更曾連續三年被選定為世界長板總冠軍的比賽場域,是國際衝浪積分賽的重要一站,這就是縣長饒慶鈴推動的「慢經濟」,強調發展自然真實的經濟模式。未來縣府持續發揮在地優勢,歡迎全球旅人前來體驗臺東海洋城市魅力。


縣府交觀處指出,「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11月12日至20日在金樽漁港舉行,為期9天,此次賽事是WSL今年全球的最後一場高積分賽,將決定選手能否進入2023年WSL,全球僅8場,僅次於世界總冠軍賽的CS挑戰賽(Challenger Series)資格,吸引包括亞洲區女子QS積分排名前4名選手、亞洲區男子QS積分排名第一及第二選手、澳洲區男子QS積分排名第一選手等全球頂尖好手參賽搶分;臺灣衝浪國手邱晉豪和出身蘭嶼達悟族的選手王之光,本次也將站上國際衝浪舞臺與各國選手同場較勁。


除了精彩賽事,現場還有代表臺東慢食文化、品嘗道地海洋風味美食的「Surfing fast, Eating slow 金樽浪慢食集」,以及「臺東挺好的」和「衝浪好好玩」多種海洋生活與在地原民手作工藝的體驗活動,在刺激觀賽時也能深入體驗臺東多元豐沛文化與生命力。參與活動的陳同學分享,因為不會游泳,過去從來沒想過能嘗試衝浪,這次透過模擬海上衝浪的「女性衝浪滑板體驗」感受到乘風破浪的感覺,非常過癮。


活動資訊請上「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官方網站及FB粉專、IG。

官方網站:

https://www.taiwanopenofsurfing.org/


FB粉專: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Taiwan Open of Surfing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openofsurfing


Instagram:taiwanopenofsurf

 

2022-11-09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12日登場 120位選手齊聚臺東金樽 特邀澳洲明星選手精彩戰浪

「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將於11月12日至20日在臺東金樽漁港盛大登場,今年賽事邁入第十二年重新回歸國際等級,臺東縣政府與世界衝浪聯盟(World Surf League,簡稱WSL)共同合作舉辦男子短板QS3,000積分賽及女子短板QS5,000積分賽,兩場積分賽總獎金達8萬美元。臺東縣政府12日(六)下午14時於金樽漁港舉辦「永續臺東藍、閃耀金樽海」開幕儀式,歡迎來自亞洲、大洋洲及歐洲等國家地區的選手新秀選手與善戰多年的職業選手齊聚臺灣唯一的國際衝浪賽事!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社區營造地方亮點計畫

 

2022-11-15青年行動力 社造新未來「111年社造地方亮點計畫-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成果發表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今(15)日於華山文創園區小客廳發布「社造青世代:故事,轉動社區」北台十組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成果。透過盤點並深度採訪青年社造人才的方式,以具有溫度的故事報導,呈現青年社造的心路歷程,並結合地理資訊系統之應用,建置十個青年社造焦點人物的故事地圖,以提煉亮點、深化推廣。

15日成果發表會上,包括文化部文化資源司林郁欣科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臺灣大學城鄉與建築研究所賴仕堯教授、資深社區規劃師林士堅、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技術總監鄧緯傑、計畫主持人王品涵博士、計畫協同主持人張琬琳研究員,青年社造故事焦點人物等出席與會,現場除了發佈10組社造青年故事專輯外、並以策展形式展示故事內容,也邀請社造焦點人物之一成瑋盛所帶領的「逆風劇團」現場演出青年逆風成長、轉變投入青少輔導與社區營造的生命故事,透過現場交流分享,讓大眾更加了解新世代青年投身社造的心路歷程。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林郁欣科長表示,社造是深化民主的實踐力量,自1994年國家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也透過社區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過程,推動台灣走向民主化。文化部的公部門角色是支持體系,是讓民間可以凝聚共識、實踐想要做的事情,以營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長葉于正表示,十位焦點人物的故事,是青年人參與社造的亮點,而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是負責打光,讓青年世代的精彩發光。從青年的故事中,讓大眾看見社造行動因新世代的參與而改變,讓人們和土地的連結不僅著力深耕,也更有創意。

葉于正館長以新竹北門街的社造青年林子晴為例,林子晴為正在推動自力修復的新竹市周益記古宅策劃系列深入社區的社造行動,讓古蹟從修復階段的1.0「私宅的新竹市周益記」、邁向2.0版「老城區的新竹市周益記」,團隊成立「古蹟學校」,透過北門舊城區文化記憶的探源、與老城區空間的共學與互動,把古蹟和老街重新串連起來。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致力於北臺灣九縣市之生活美學、社區營造及文化創意產業之推廣。為貫徹「社造4.0」政策,並實踐李永得部長強調歷史感、價值感、國際感及創造力之「三感一力」文化方針,於111年推動「社造地方亮點計畫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透過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推薦,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召開專家學者諮詢會議,以行動力、故事性、啟發性、創新性、獨特性、運用新科技、新媒體、在地影響力及鏈結國際觀等社區營造價值核心為指標,進行北區青年社造焦點人物之盤點。故事地圖以精緻的圖文編輯和生動的手繪插畫,來呈現青年社造的案例,啟發更多青年對於社造的想像。

成果發表會聚焦社造青世代,現場出席的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主角,有宜蘭龜山島社區「海波浪」黃建圖、台北松山健康社宅「共耕食代」詹凱毓、台北大稻埕「逆風劇團」成瑋盛、新北永和「綠書店」楊宗翰、桃園青埔「由米創意工作室」楊禮琳、新竹北門街「新竹市周益記老宅」林子晴、苗栗竹南中港蕃社「陳家古厝」張海翎。在十位青年精采的故事中,有堅毅不撓、意志堅定的社造者身影,也有面對社造挑戰與困境的解決過程。不盡然故事都是完美的片段和結局,有淚水、有汗水,有艱難,但也有令人欣慰、值得分享的喝采。盼能讓大眾認識新一代社造青年們,那些看似溫厚,卻深具公民實踐力,充滿韌度的生命故事。

十位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想更深入認識十位社造青年,可瀏覽故事手冊全文:https://reurl.cc/06X5kY 社造焦點人物社造地點,可至GIS 系統https://reurl.cc/OEp4Wy 查詢。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萬物糧倉 大地慶典

 

《萬物糧倉 大地慶典》 https://www.pioneeringeastriftvalleygranaryfestivities.com.tw/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 Facebook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於2017年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發起,以花東縱谷作為地域範疇,實踐翻轉在地經濟,打造立基於生態美學之上的縱谷新品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  https://taitung.swcb.gov.tw/


台東樂山水 | Facebook



台東紅藜官方網站 Taitung Quinoa    http://www.taitungquinoa.com.tw/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2022 台東光祭

 

2022 台東光祭 TAITUNG LIGHT FESTIVAL    

https://www.taitunglightfestival.com/


台東光祭 Taitung Light Festival | Facebook



2022-11-03帶孩子看藝術展覽有撇步 2022台東光祭落實在地藝術教育

 

2022-10-16點亮知本 藝術療癒人心!【台東光祭】10/15驚豔展開 饒慶鈴:聲光藝術結合在地力量

 台東光祭在知本

-展覽時間:2022/10/15-2022/11/13

-展區地點:台東縣卑南鄉溫泉路376巷18號周邊

-參與藝術家及作品:

1. (法國)Groupe Laps【關鍵影格】keyframes

2. 大聲光電(姚仲涵、曾睿彬)【光電獸#23】

3. 有用主張【金勵湯】

4. 伊命•瑪法琉【Ruma‧家家有火】

5. 禹禹藝術工作室【光盾】

6. 南藝大建築所B群【讓我們圈在一起】

7. 陳怡潔【與光漫步】

8. 陳浚豪+打鬼工作室【珍珠鳳螺】

9. 都市藝術工作室【星星點燈】

10. 游文富【粉紅色浪漫】

11. 謝佑承【實光旅行】

12. 饒愛琴【台灣海棗‧能量連線】


2022-10-072022東部首屆聲光藝術節「台東光祭」15日起點亮知本溫泉 饒慶鈴邀你體驗藝術的療癒能量

「以燈點亮,用光串聯,希望展現全然不同的知本溫泉風貌」,臺東縣政府推陳出新,在百年歷史的知本溫泉區舉辦2022「台東光祭」活動,以極具未來感的光影、聲音裝置藝術展覽,為民眾帶來嶄新的溫泉旅遊及藝術體驗,今(7)日舉行倒數啟動儀式,縣長饒慶鈴表示,這是東部首次舉辦聲光藝術節,活動從10月15日至11月13日,期待藉此活絡帶動知本地區的發展,也為人們帶來溫暖與療癒的力量,也歡迎到知本溫泉泡湯之餘,也能順道參觀。


饒慶鈴提到,臺東縣白天的活動如熱氣球、衝浪、鐵人三項等已經耳熟能詳,且吸引不少民眾參與,上任後一直思考臺東夜間的活動,除了延續最美星空的熱度外,也因於近兩年受到疫情因素,百年歷史的知本溫泉觀光受到影響,因此推出此一2022「台東光祭」活動,感受知本不一樣的夜晚風情,也非常感謝東遊季及在地業者的配合,歡迎民眾來知本泡溫泉,也看見不一樣的藝術知本。


近年臺東縣在藝文方面表現亮眼,推動藝術下鄉、打造整個臺東成為大美術館環境,在《遠見雜誌》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的「教育文化」指標奪全臺第二,更在《天下雜誌》幸福城市調查中獲選「藝文王」。此次縣府打造第一屆「台東光祭」品牌節慶,為期30天,以「集結能量」為信念,希望藉由藝術作品團結人心,再藉由與溫泉的串連,讓來訪遊客的身心補充滿滿能量與活力;「台東光祭」更是難得的國際藝術節,邀請12組來自法國、澳洲及臺灣的頂尖藝術家及團隊共襄盛舉,展出12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為知本地區帶來全新的風貌。

 

文化處指出,這次活動中,Groupe Laps將其相當受歡迎的作品《Keyframes》(關鍵影格)帶到「台東光祭」,其特色就是以定格般的人型骨架燈管裝置,在結合音樂的燈光程式設計下,呈現如同逐格動畫一樣的動感畫面,作品故事性與幽默感十足,傳達超越語言的趣味與溫暖。而第一組受邀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臺灣團隊「有用主張」,為知本溫泉區場域量身打造全新創作《金勵湯》。以泉水為靈感,將片片飛染的金光點綴在叢葉林間,延著月光灑落草地照亮霧氣,希冀提供觀眾「精力湯」般的正能量,創造充滿暖意的光境與氛圍。


另,主作品之一「南藝大建築所B群」的《讓我們圈在一起》,同樣針對展出空間全新創作,作品由一層層圓形大平台建構而成,就像是在草地上冒出來的輕柔泡泡一般,B群也為此場域設置了一個長廊,就像一雙長長的手,伸出雙臂迎接大家,希望泡完溫泉的人來到這個長廊,大家一起坐在平台上看星星,讓身心全然放鬆。


「台東光祭」同時邀集活躍於國內外各重要藝術節、藝界舉足輕重的多位臺灣藝術家,包括:游文富、大聲光電(姚仲涵、曾睿彬)、陳怡潔、禹禹藝術工作室、陳浚豪+打鬼工作室、謝佑承等,將以感性又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療癒觀者的心。也特別邀請臺東在地藝術家參與展出,有卑南族藝術家伊命·瑪法琉將以全新的創作《Ruma.家家有火》,訴說原住民族家庭生生不息的溫暖;還有在知本生活逾20年的藝術家饒愛琴則將於常見的臺灣海棗樹上,以藝術創造《台灣海棗.能量連線》。 


2022-10-04點亮知本以藝術療癒人心 2022首屆「台東光祭」12件作品 6日試燈搶先預覽

後疫情時代的我們,都需要好好地被療癒。台東縣政府推陳出新,引進近年快速發展的聲光科技藝術與當代裝置藝術作品,於10月15日起至11月13日登場,為期30天,在有著百年歷史的台東重要觀光風景區知本溫泉推出首屆「台東光祭」,隆重邀請到12組來自法國、澳洲及台灣的頂尖藝術家、團隊,12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也將於10月6日裝設完成,進行試燈,並搶先預覽作品的最後「定裝」,「台東光祭」將是今秋全台最特殊又最受矚目的藝術活動之一,饒慶鈴縣長邀約全國鄉親一起來體驗光影能量。


   縣長饒慶鈴表示,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台灣堅定防疫有成,民眾卻也累積不少煩悶、疲憊的情緒, 縣府團隊打造「台東光祭」品牌節慶,期待以藝術作品的光,點亮台東知本,也點亮人們心中對未來的希望。此為東部第一次舉辦聲光藝術節,更是難得的國際藝術節,隆重邀請到12組來自法國、澳洲及台灣的頂尖藝術家或團隊共襄盛舉,以極具未來感的光影、聲音裝置藝術展覽,和台東自然山水進行對話,為民眾帶來嶄新的溫泉旅遊及藝術體驗,更讓大家看到一個全然不同的知本新風貌,為人們帶來溫暖與療癒的力量。


  第一屆「台東光祭」以「集結能量」為信念,在後疫情時代開展,就是希望藉由藝術作品團結人心,並為知本注入「營養素」;再藉由與溫泉業者的串連,讓遊客從「台東光祭」與知本溫泉,為自己的身心都補充滿滿能量與活力、煥然一新。


  文化處長顏志光指出,此次「台東光祭」邀請到不少國際頂尖藝術家或團隊呈現幽默與力量,其中,法國藝術團隊Groupe Laps將親臨現場,Groupe Laps將其相當受歡迎的作品《Keyframes》(關鍵影格)帶到「台東光祭」,其特色就是以定格般的人型骨架燈管裝置,在結合音樂的燈光程式設計下,呈現如同逐格動畫一樣的動感畫面,作品故事性與幽默感十足,傳達超越語言的趣味與溫暖。


   文化處進一步說明,第一組受邀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的台灣團隊「有用主張」,在這次活動也為知本溫泉區場域量身打造全新創作《金勵湯》。以泉水為靈感,將片片飛染的金光點綴在叢葉林間,延著月光灑落草地照亮霧氣,希冀提供觀眾「精力湯」般的正能量,創造充滿暖意的光境與氛圍。


  主作品之一「南藝大建築所B群」的《讓我們圈在一起》,同樣針對展出空間全新創作,作品由一層層圓形大平台建構而成,就像是在草地上冒出來的輕柔泡泡一般,B群也為此場域設置了一個長廊,就像一雙長長的手,伸出雙臂迎接大家,希望泡完溫泉的人來到這個長廊,大家一起坐在平台上看星星,讓身心全然放鬆。


  另外,「台東光祭」更邀集活躍於國內外各重要藝術節、藝界舉足輕重的多位台灣藝術家,包括:游文富、大聲光電(姚仲涵、曾睿彬)、陳怡潔、禹禹藝術工作室、陳浚豪+打鬼工作室、謝佑承等,將以感性又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療癒觀者的心。 


  也特別邀請台東在地藝術家參與展出,有卑南族藝術家伊命·瑪法琉將以全新的創作《Ruma.家家有火》,訴說原住民族家庭生生不息的溫暖;還有在知本生活逾20年的藝術家饒愛琴則將於常見的台灣海棗樹上,以藝術創造《台灣海棗.能量連線》。


活動資訊

官方網址:https://www.Taitunglightfestival.com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LightFestival/


台東光祭在知本

展覽時間:2022/10/15-11/13 (30天)

開幕時間:2022/10/15 17:00

展區地點:台東縣卑南鄉溫泉路376巷18號周邊

參與藝術家:(法國)Groupe Laps、游文富、大聲光電(姚仲涵、曾睿彬)、伊命·瑪法琉、饒愛琴、陳怡潔、有用主張、禹禹藝術工作室、都市藝術工作室、南藝大建築所B群、陳浚豪+打鬼工作室、謝佑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