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臺南市「岸內糖廠影視基地」

 

臺南市政府影視支援中心      https://asc.tainan.gov.tw/


「岸內影視基地」參訪暨座談會凝聚共識 創造地方與影視共榮新典範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25 10:00:25)台灣首座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發展的「岸內影視基地」坐落於本市鹽水區,今日於基地內圓滿舉辦「2025岸內影視基地參訪暨座談會」。

本次活動邀請了臺南市民意代表,包含立委、議員,以及鄰近各區公所、各級學校校長、台糖公司、市府各局處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由文化局簡報說明岸內影視基地目前的建設成果,也實地現勘各時代場景與後場空間(劇辦、媒體採訪室、道具工坊、室內攝影棚等),旨在加強中央、地方、影視產業三方之間的政策溝通與實務交流,同時深度展現岸內影視基地在促進在地發展與推動臺灣影視產業升級上的成果。

岸內影視基地發展計畫自107年至113年獲文化部前瞻計畫大力支持,為台灣首座由中央與地方合作發展的影視基地,中央與地方共投入6.1億元成功將閒置的岸內糖廠活化改造為國家級影視基地,6年多來產製出多部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成為孕育臺灣故事的重要推手。

「2025岸內影視基地參訪暨座談會」榮町場景參訪,現場邀請臺南市民意代表,包含立委、議員,以及鄰近各區公所、各級學校校長、台糖公司、市府各局處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由文化局進行簡報說明。

為使岸內影視基地更臻完備,臺南市政府再提出114年至117年第二階段的計畫,獲行政院核定公建計畫總經費16億800萬元(中央補助款11億2,500萬元,地方配合款4億8290萬元),累積至今已協拍34部作品,包括已上映的《斯卡羅》、《嘉慶君遊台灣》、《牛車來去》、《火車來去》、《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等,即將上檔的片,包括電影《大濛》將於11月27日上映、《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將於12月24日上映等,明年也將有諸多岸內好戲與民眾見面,敬請期待岸內好片不間斷。

岸內影視基地金鐘強棒不斷,從《斯卡羅》、《嘉慶君遊台灣》、《牛車來去》到今年入圍金鐘獎戲劇類達16項的《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岸內影視基地可謂劇組的金鐘寶地。此外,第62屆金馬獎於22日晚間隆重登場,由導演陳玉勳執導、集結臺灣優秀影視團隊打造的電影《大濛》,在激烈競爭中大放異彩,一舉奪下「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劇情片」四項大獎,更獲得會外賽「觀眾票選獎」,共抱回五座金馬獎,成為本屆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

劇組獲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12-113年度岸內影視基地搭景拍片團隊徵選計畫」補助,於岸內影視基地進行搭景與拍攝。拍攝期間,劇組與市府密切協作,無論場景需求或行政支援皆保持緊密聯繫,使作品順利完成。

為支持優秀影視作品,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也將於電影上映期間主動包場邀請市民觀賞,希望讓更多觀眾感受臺灣電影的深厚能量,同時向努力不懈的影視工作者致敬。文化局表示,此舉不僅是鼓勵作品本身,更期盼持續營造友善的拍片城市,吸引更多團隊來臺南創作。

「岸內影視基地」參訪暨座談會凝聚共識,創造地方與影視共榮新典範。

岸內影視基地營運期間,累計服務劇組人數計51,908人,劇組在正式拍攝前置作業時需要採購搭景材料、道具、服裝、相關設備租用等,同時也需要大量木工、泥做、水電師傅等專業人力,到了拍攝期劇組大隊人馬(導演組、製片組、燈光組、美術組、攝影組等)進駐基地拍片,同時需要大量招募環境演員,為此文化局今年也首次開辦了環境演員培訓工作坊,提供劇組更完善的服務,也為在地居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影視拍攝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業的需求,為在地居民創造了從臨時工到專業服務提供者等多樣化的就業機會。

此外,在拍攝完成後,基地配合劇組上映所規畫之行銷宣傳活動、產學合作及基地行銷推廣等開放活動所帶來的觀光參訪人數計38,578人。整體而言,未計算個人薪資所得收入,僅就促進在地經濟活絡上,保守估計至少為地方創造了超過2.1億元的經濟效益。

文化局表示:「岸內影視基地不僅是硬體設施的建置,更是國家級影視產業政策在地方的具體實踐。它肩負著活化在地、帶動區域發展、並為國內影視工作者提供最優質創作環境的使命。透過今日的座談會,我們再次見證了中央與地方共同以開放的態度與前瞻的視野,為臺灣影視產業築夢踏實。」

目前「岸內影視基地」對外開放參觀以不影響劇組拍攝及工程進度為前提,配合劇組行銷宣傳,辦理短期開放參觀活動,基地定位以「發展影視產業製片機能」為主,推廣「影視體驗」為輔,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以16級強陣風造成基地內大量景片損壞拆除,然時代場景中的鋼構骨架皆完好無損且安全無虞,可提供劇組繼續搭設景片進行拍攝,基地內的場景原本就會隨著劇組的拍攝需求而更迭,展現不同的樣貌,目前基地內最新的場景為韓戰的戰俘營及醫療場景,已有多個劇組排隊等待申請使用這些新的場景,足見岸內影視基地多元而豐富的拍攝內容。市府將持續提升優化影視基地專業服務機能,服務更多國內外的劇組,期能創造地方與影視共榮的新典範。

今日參訪暨座談會行程,王宣貿議員及陳亭妃立委服務處代表、林俊憲立委服務處代表、蔡育輝議員等服務處代表也到場關心。

「2025岸內影視基地參訪暨座談會」與會貴賓大合照。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 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31 17:34:10)配合客家電視台年度旗艦大戲《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已於3月底播映,臺南市政府特別攜手客家電視台與台灣高鐵,共同規劃一系列結合影視與觀光的導覽參訪活動,將戲劇魅力延伸至現實,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活動開放報名後反應熱烈,多場次一開放即秒殺,吸引近千名影迷共襄盛舉。

4月至6月期間,《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主要拍攝地之一,岸內影視基地不僅由劇組同步進行新場景搭設,也迎來大量劇迷造訪劇中拍攝場景,包括醫務室、廚房、司令台、第一大隊等經典畫面,讓人彷彿走入戲劇世界。此次「岸內小旅行」系列活動共規劃18場次,除場景導覽外,更邀請劇組製作人、導演與美術指導等親臨現場,與參與民眾分享拍攝幕後的點滴。

其中,美術指導尤稚儀特別現場展示道具製作與仿舊技巧,讓參與者親手體驗木料、布料與書冊的做舊工法,引發現場一陣驚嘆。適逢端午連假迎來活動尾聲,主辦單位更準備來自綠島的魚粽,與民眾一同歡慶佳節。

臺南市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除了假日的「岸內小旅行」,平日亦與學校合作,邀請學生走入影視基地,了解拍攝場景與影視產業運作,深化文化教育。同時配合《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的播映,臺南市政府促成台灣高鐵與客台合作推出「高鐵假期」專案,「台南岸內秘境.花魁車月津港一日遊」共同推動臺南觀光與影視文化。

市長黃偉哲則指出,臺南擁有豐富多元的地理風貌與歷史人文資源,不僅是理想的拍攝場域,也能提供劇組完善的生活配套。鹽水地區的岸內影視基地更具備時代場景搭建與空地拍攝優勢,市府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完善基地設施,透過影視補助與協拍機制,打造更加友善的拍攝環境,吸引更多優質劇組前來取景,活絡地方經濟與文化產業。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台南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台南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台南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台南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


影視產業結合文化與觀光,台南岸內影視基地魅力再升級,開拓影視行銷全新模式。

2022-11-08黃偉哲積極推動岸內影視基地發展 打造南台灣專業影視工業聚落

位於鹽水區市中心的「岸內糖廠影視基地」,為百年製糖工廠遺址,緊鄰橋南老街、月津港等熱門景點,107年由南市府與文化部攜手合作,是首座中央與地方合作打造的影視基地,今(8)日市政會議中也由文化局呈報岸內影視基地發展計畫。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修復岸內糖廠並活化為影視基地,是台南未來最重要的文化建設之一,除了文化局之外,南市府各單位也會共同積極爭取中央補助,並輔導更多劇組使用。他請工務局持續推動聯外道路的拓寬,提高劇組前來拍攝的意願。此外,岸內影視基地是台南的公共建設,必須加強與民間互動,讓更多市民認識台南的歷史與文化,提升基地的知名度。

 

黃偉哲市長也責請文化局與教育局共同推動產學合作與實作課程,並與公所合作培育導覽員,規劃市民參訪活動,吸引更多人投入影視文化產業,另外也可利用藏金閣的舊家具及文資建材銀行典藏的古物,作為拍攝道具使用。

 

文化局指出,岸內影視基地計畫經費自107年至111年,第一期至第三期共投入4.53億,預計爭取第四期經費約5.58億。園區依功能規劃三個區域,分別為時代場景區、影視製作服務區及文化體驗服務區。時代場景區主要為影視拍攝場域,包括「清代漢人市街」、「日治時期街景」等,其中日治時期榮町片場,也是目前全台唯一日治商業街景。



 

此外,清代漢人街市自《斯卡羅》拍攝完成點交後,於110年1月起開放其它劇組借用拍攝,截至111年4月止,共計有8部電視劇及2部電視節目於本基地 取景拍攝,其中《嘉慶君遊台灣》榮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斯卡羅》榮獲金鐘最佳戲劇節目獎;《零下197》預計2023上檔;公視《牛車來去》預計2023 上檔,未來南市府也將持續推動產學合作及社區參與,打造南台灣專業影視工業聚落,達成整合影視資源、提升拍片環境、型塑基地品牌、帶動地方發展等效益。


2022-08-08台南包山包海加上岸內影視基地持續壯大 市長黃偉哲邀大家來取鏡

台南岸內影視基地為專業影視拍片用,除了第一座「清代漢人市街」場景因拍攝公視夯劇《斯卡羅》聲名大噪,第二座時代場景—「日治時期榮町片場」也於今年完工,是目前全台唯一日治商業街景。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除了有岸內影視基地提供專業場景,「台南山海城鄉什麼景色都有」希望有更多優質的製片團隊來台南拍片。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岸內影視基地為專業影視拍片用場域,核心開發區域佔地約10公頃,以時代場景為基地的主要特色,目前已完成的首座時代場景「清代漢人市街」約1公頃。公視影集《斯卡羅》在「清代漢人市街」取鏡,《斯卡羅》美術指導許英光表示,該劇使用「清代漢人市街」的部分包括三條大街、三條巷弄、三個廣場及一座城門,加上安平港的意象,合計40多棟,最多可陳設60多個店面。目前陸續有其他劇組改景後,持續利用此片場拍攝。

 

《斯卡羅》開播後,收視率創下公共電視節目21年來新高,讓「清代漢人市街」參觀詢問度爆表。配合戲劇熱播,去年首度開放預約參觀,吸引民眾爭相申請一睹片場實況。

 

岸內影視基地第二座時代場景—「日治時期榮町片場」也於今年完工,是目前全台唯一日治商業街景,還原了台北榮町通、本町通的交叉路口(今重慶南路、衡陽路口)以及4棟商店經典建築;可支援日治後期至國民政府遷台重要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未來也將持續擴增榮町商店街及巷道街道場景,並彈性調整增建場景所需道具及建築,使場景更加貼近劇組實際使用需求。

 

市長黃偉哲期盼岸內影視基地能夠持續壯大,提供更多劇組拍攝台灣重要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成為台灣的影視工業聚落;台南市政府也將繼續打造、整備劇組的後勤空間,包含木工坊、漆工坊、道具景片庫房、梳化間、劇組辦公室等,使基地內的基礎設施及設備更加完善,創造更優質、友善的影視拍攝環境。

 

黃市長進一步說明,台南市政府協助並補助影視業者到台南拍片,10年來已補助35部影片,總經費超過5000萬元,包括《想見你》、《俗女養成記》、《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孤味》等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台南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更有專屬府城特有的城市氛圍,「山海城鄉什麼景色都有」希望有更多優質製作團隊來台南取鏡。







2022-03-18岸內影視基地日治榮町場景完工 黃偉哲力邀影視業者台南取景創四贏

鹽水岸內影視基地,繼《斯卡羅》清代漢人市街片場後的第2座時代場景-日治時期榮町片場完工,今(18)日南市府特別舉行完工說明會,向外界說明前兩期計畫進度及後續規劃,議員李宗翰也到場聽取簡報。市長黃偉哲期許岸內影視基地,成為一處兼具影視拍片、文化教育與休閒娛樂功能的影視工業聚落,台南市政府也將與中央一起,為台灣影視產業發展努力。

 

甫於去(110)年12月完工的日治時期榮町片場,還原了台北榮町通、本町通的交叉路口(今重慶南路、衡陽路口)以及4棟商店經典建築,亦即當時台北城內建築最精彩的交匯處,可提供日治後期,至國府遷台重要歷史題材之眾多影視作品,做為拍攝場景,也是目前全台唯一日治商業街景。未來此處也將持續擴增榮町商店街及巷道街道場景,建構更加完整的日治時期街廓,並彈性調整增建場景所需道具及建築,使場景更加貼近劇組實際使用需求。

 

市長黃偉哲表示,岸內影視基地多元的歷史場景,將提供更多劇組拍攝台灣重要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成為史詩旗艦劇的最大後盾,支持我國影視產業說出更多動人的台灣故事。未來除拍攝場景外,南市府也將繼續打造電影放映廳、電影體驗館、文創商店、餐廳、旅店等特色空間,使基地內的基礎設施及設備更加完善,打造一處兼具影視拍片、文化教育與休閒娛樂功能的影視工業聚落。

 

台南市政府影視支援中心於2012年成立,協助並補助影視業者到台南拍片,提升南市能見度,迄今9年已補助30部影片,總經費約5,070萬元,近年補助《想見你》、《俗女養成記》、《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孤味》等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為提供劇組更多支援,自與公視合作史詩旗艦劇《斯卡羅》起,南市府跨足影視基地建設,2018年起鎖定岸內糖廠,將其活化為岸內影視基地,首座場景「清代漢人市街」即已吸引7部戲劇節目取景拍攝。

 

黃偉哲也再次表達,歡迎更多優質的影視團隊來台南拍攝取景,台南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更有專屬府城特有的城市氛圍,近年來吸引愈來愈多電影及電視劇到台南拍攝取景。他表示「台南山海城鄉什麼景色都有,不僅方便劇組找到合適的拍攝點、也能帶動在地影視觀光行銷」,未來希望有更多優質的製作團隊來台南取景拍攝,創造觀眾、市民、劇組、市府四贏。










〔文化部〕國立臺灣博物館

 

1124

國立臺灣博物館「島嶼飛行-臺灣蝶蛾生存記」特展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9512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布達 陳登欽宣誓接任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12 16:45:52)  國立臺灣博物館今(12)日舉行卸任、新任館長交接典禮,在文化部長李遠監交下,前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從卸任館長洪世佑手中接任館長職務,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副總館長胡哲明、土地銀行副總經理陳昭輔、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退休教授郭肇立、建築師林洲民、黃聲遠、許伯元等人共同與會,場面熱烈。

「這一刻是歷史的時刻」,文化部長李遠監交致詞時表示,卸任館長洪世佑在任8年期間完成臺灣博物館首都核心區系統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建立綿密的博物館國際鏈結、館藏跨域活化,奠定了臺博系統未來的方向。而在18年前開啟臺博系統計畫的就是當時的臺博館秘書、今日新任館長陳登欽,18年來歷任館長一棒一棒完成臺博系統的土地及館舍交涉、古蹟修復等複雜的歷程,如今那位秘書接掌臺博館館長,「這是命運的安排」。

李遠說,陳登欽擔任文化部主任秘書6年,輔佐歷任部長及自己,「是與我關係很密切的同事」,也因為建築師背景,陳登欽負責督導文化部各項重要工程,包含近期的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8個月成立、國家兒童未來館完成建築師徵選等。「就因為太能幹了,歷任的部長們都捨不得他離開這個位置,也因此被耽誤了6年」,李遠說,雖然捨不得陳登欽、洪世佑兩位優秀的公務員離開現職,但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新的地方、有新的發揮,相信兩位館長都能在新職,繼續帶領2個博物館繼續前行。

臺博館新任館長陳登欽表示,期許未來能讓國立臺灣博物館更加「outstanding」,與所有臺灣的博物館夥伴,一起述說博物館的故事。同時也希望能讓臺博館更公共化,在維持博物館知識、專業上自主性的同時,跟社會大眾進行知識共享、共同論述,以及進行館藏活化,都是未來重要的任務。

臺博館卸任館長洪世佑表示,臺博館成立已有百餘年,任何的成果都不是館長的偉大,而是歷任館長、全體同仁及專家委員們一棒接一棒的傳承與付出。臺博館系統除了建築系統之外,還是博物館人才培養系統,不斷地開枝散葉,感謝所有曾經為臺博館付出心血的前輩及同仁們。

文化部表示,臺博館新任館長陳登欽,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建築師高考及格、也通過公務員建築工程科高考;歷任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代理局長、環境保護局局長、國立臺灣博物館秘書等職,行政經歷豐富多元,此次接任臺博館館長,將為博物館界注入新能量。擔任文化部主任秘書任內,完成如國家兒童未來館建築師徵選、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8個月內開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本館整建及展覽工程、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與海音中心軟硬體工程及營運計畫管控等重要工程階段性任務,擔任宜蘭縣文化局長時,負責臺灣第一個地方公立生態博物館,蘭陽博物館的籌建等,均著有績效。
(廣告)

國立臺灣博物館卸任館長洪世佑(左)與新任館長陳登欽(右)交接印信,由文化部長李遠(中)監交。

國立臺灣博物館新任館長陳登欽今(12)日宣誓就任。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左4)今(12)日就任、由文化部長李遠監交(左5),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洪世佑(右4)、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右3)、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副總館長胡哲明(右2)、景觀建築師郭中端(左3)、建築師林洲民(左2)等共同見證。

臺博館館長交接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左5)、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左6)、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洪世佑(左4)、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副總館長胡哲明(左2)、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左3)、景觀建築師郭中端(右5)、建築師林洲民(右4)、黃聲遠(右1)等合影。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右2)、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洪世佑(左2)於今(12)日就任,文化部長李遠(中)期許兩位館長都能在新職,帶領2個博物館繼續前行。


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


本展以十九世紀以來的公共住宅發展為主軸,呈現國際上各國發展多元公宅設計的努力,以及對照臺灣自日本殖民時期、戰後至美援等不同階段的嘗試,探討臺灣與世界公宅設計歷史關係,由歷史中反省未來新公宅所代表的時代意涵,以及下世代對於新公宅設計的可能性與機會,帶動大眾對於未來公宅或居住生活的想像。

*本展同時為文化部「淨零排放示範展覽計畫」示範展,以「循環使用、減少使用」為策略,展場的展架以可逆式設計,拆解後可移地再使用,同時減少塑化材料使用及印刷品印製數量,為展場設計製作的減碳製作嘗試,也為2050淨零碳排放之國家政策具體實踐。


文化部所屬機關(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s://www.ntm.gov.tw/

網站導覽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Facebook


TWARCHINDEX國立臺灣博物館《臺灣博物》季刊





嘉義縣原鄉文化旅遊

 

來吉遇見鄒族、奮起湖尋味山城 嘉義縣推2日部落文化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9486


嘉義縣推薦親子共遊新美部落 小獵人體驗學習鄒族智慧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9242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 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9 16:10:08)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廣原鄉文化旅遊,推出以鄒族文化為主軸、結合山林生態與在地風味的「茶山部落-大埔曾文水庫2日遊」主題行程,串連阿里山茶山部落與壯麗的曾文水庫,邀請旅人感受山水間流動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文觀局表示,位於阿里山的「茶山部落生活文化園區」是推動鄒族文化觀光的重要據點,園區以傳承鄒族文化為核心,設計了多樣體驗活動,包括傳統團康舞、搗麻糬、射箭、吹月桃鳥笛與甩風笛等,遊客以互動方式深入了解部落生活與文化精神。

園區內「珈雅瑪部落廚房」以在地食材入菜,提供豐盛的風味餐點,呈現鄒族飲食的樸實真味,同時推出多項手作體驗,如月桃編織與香氛蠟燭DIY,旅人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化紀念品,這些活動不僅展現鄒族工藝智慧,更讓文化在生活體驗中自然傳遞與延續。

第2天行程走訪大埔曾文水庫,這座全台最大水庫甫於11月11日榮獲交通部觀光署「十大觀光亮點獎」及「最佳人氣獎」,以壯闊湖光山色與豐富生態聞名。

遊客可搭乘「曾文水庫觀光遊艇」,航行於湖面間,沿途欣賞山豬島、釣魚平台與老鷹叼食秀等自然奇景,從不同視角探索水庫生態之美,周邊景點如觀景樓、湖濱公園、情人公園與同心橋,也是不容錯過的拍照熱點。

除了自然風光,大埔地區還有富含創意的手作文化,「漂流木小提琴村」與「色咪咪漂流木工作室」展示獨特的漂流木藝術,遊客可於「和平社區發展協會」參加「彩繪提琴時鐘」DIY,創作專屬紀念作品;在漂流木工作室體驗吊飾手作,感受工藝的溫度與故事。

若想放慢腳步,「歐都納山野渡假村」提供被群山圍繞的住宿環境,是旅人放鬆身心的理想之地,不可錯過的在地名菜「大埔砂鍋魚頭」,以新鮮魚頭、芋頭與魚丸等食材熬煮而成,湯頭濃郁、香氣四溢,是旅人一致推薦的「白飯殺手」。

文觀局誠摯邀請全國旅人,親自走進嘉義,吃在地、玩在地,發現最真摯的山林人文風景,更多旅遊資訊請上「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或加入「慢遊嘉義」Line@(@chiayitravel)查詢。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走進茶山、漫遊曾文湖畔,嘉義2日遊玩出原鄉風情與山林風光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25「慢村臺東。山海日常」台東慢村生活節。南迴尋味節

 

「南迴尋味節」今登場!30攤特色物產與山海打卡點一次玩透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938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22 18:07:13)

「南迴尋味節」今登場!30攤特色物產與山海打卡點一次玩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22 18:06:45)推廣南迴農遊品牌,展現山海風貌與人文特色,臺東縣政府今(22)、明兩天在台汽大武站遺址公園舉辦「臺東南迴尋味節 玩轉農村」活動,集結農村組織、農會與特色品牌,民眾透過「吃、喝、玩、樂、購」體驗,走進南迴、愛上南迴。

臺東縣政府表示,近年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南迴建設與觀光,不論是交通改善、特色產業輔導,或是農遊品牌推廣,希望讓更多人走進南迴。南迴是連結山海文化的重要寶藏,「南迴尋味節」就是最好見證。

南迴最珍貴的是在地鄉親的熱情與堅持。無論是山上小農,還是海邊漁村,大家用心守護,種出最安心農作物、捕撈最鮮甜漁產,創造最有故事的手作與美食。

農業處指出,活動以「山海超有市」為主題,包括「山線野地良作」與「海線潮間集匯」兩大展區,約30攤農產、漁產、美食小吃與文創品牌展出。除了展售市集,還有音樂表演、親子互動遊戲「山海疊疊樂」,以及「有市集集 BINGO」挑戰,讓大小朋友玩得盡興,感受玩轉台東樂趣。透過玩樂體驗南迴,看見農村與漁村活力,逛市集感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風土智慧。

農業處進一步強調,活動不僅是市集,更是一個推廣南迴農遊品牌的平台。期望讓更多遊客願意走進南迴,帶動地方經濟,落實友善耕作與永續觀光。誠摯邀請民眾參加「南迴尋味節」,在台汽大武站遺址公園體驗「玩轉」南迴樂趣。

「南迴尋味節」今登場!30攤特色物產與山海打卡點一次玩透

「南迴尋味節」今登場!30攤特色物產與山海打卡點一次玩透



「南迴尋味節」今登場!30攤特色物產與山海打卡點一次玩透


臺東南迴尋味節11/22繽紛登場 玩味山海樂、沉浸式體驗、集點闖關抽好禮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9154


漫漫山海・慢村臺東 讓臺東山海氣息走進城市味蕾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8408


「慢村生活節」登場! 饒慶鈴邀民眾感受臺東農村魅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808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0 12:08:21)

「慢村生活節」登場!饒慶鈴邀民眾感受臺東農村魅力

「慢村生活節」登場!饒慶鈴邀民眾感受臺東農村魅力

臺東縣政府主辦「2025臺東慢村生活節-食光倒轉」8日在臺東新生廣場登場,活動為期兩天,以「慢村生活」為核心精神,透過復古市集、懷舊體驗與農漁文化展現,集結社區手作、傳統美食與農漁文化展演,營造濃厚懷舊氛圍。縣長饒慶鈴邀請民眾體驗80、90年代農村日常,感受臺東的純樸與慢韻。

饒慶鈴表示,社區與部落是臺東多元產業發展的根基。推動農村再生計畫迄今已核定40個社區,今年更有20個社區提出43項計畫。其中,勇奪首屆全國金牌農村的鹿野永安社區,於2626市集結合紅烏龍推出茶席活動;榮獲第3屆金牌農村優等獎的富岡社區,以「富岡港港好」品牌結合漁港食魚體驗與街區改造,成功打造旅遊亮點。

饒慶鈴指出,持續積極輔導南迴地區農業體驗遊程,目前已設計16項農村體驗內容,涵蓋22種農業知識操作與導覽,串聯35個農村據點,讓遊客「慢慢玩、有效停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饒慶鈴強調,臺東農村擁有最美風景,更蘊藏豐沛能量。許多返鄉青年與社區夥伴攜手守護土地、傳承文化,展現農村活力與溫度。透過慢村生活節,讓更多人重新看見農村價值。

為期二天的活動打造多元展區,設有「復古菜市場」、「食光Disco歌舞廳」、「農來柑仔店」與「漁市摸魚趣」等展區,並舉辦「慢村講堂」、「DIY體驗」與「週末時光」等活動。現場推行環保餐具租借、慢村打卡禮、集點抽獎與雙倍券換購,推廣減塑生活,帶動循環消費。

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今年慢村生活節不只是市集,更是一場臺東農村派對。透過「食光倒轉」,讓民眾走進懷舊時空,重溫農村飲食與生活,為社區品牌創造能見度。

「慢村生活節」登場!饒慶鈴邀民眾感受臺東農村魅力

「慢村臺東。山海日常」啟動 邀您看見臺東山海之間的真善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7396

11月8、9日 台東市新生公園廣場「台東農村生活節」

11月22、23日 舊台汽大武站「南迴尋味節」



2025 區域觀光圈市集日 4 中區&金門

 


2025區域觀光圈市集日   (中區&金門)    圓滿落幕 51家業者榮獲觀光圈大賞殊榮 展現地方觀光創新能

https://www.motc.gov.tw/ch/app/news_list/view?module=news&id=14&serno=12380dad-c8da-44a7-8986-a3cca07ea82c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地方創生》核定計畫 2025


LOCALCULTURETW【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工作會議


FORMOSARACE: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

地方創生資訊共享交流平臺    https://www.twrr.ndc.gov.tw/

大事紀   https://www.twrr.ndc.gov.tw/message/big-events

 

LOCALCULTURETW:推動地方創生相關訊息 

LOCALCULTURETW:《地方創生》創生計畫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51次工作會議   114年11月17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11/17召開第51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花蓮縣、嘉義縣、臺中市及新竹縣等7件地方創生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花蓮壽豐鄉 2025

RICELOHAS 2花蓮壽豐鄉2.0地方創生計畫 樂活長青鄉鎮亮點

🌱花蓮縣壽豐鄉2.0地方創生計畫「樂活長青鄉鎮亮點計畫」,由門諾會醫療財團、原生好物及壽豐鄉公所共同推動,透過健康自行車道與友善步道建設,營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花蓮瑞穗鄉、玉里鎮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花蓮瑞穗鄉、玉里鎮縱谷連線計畫

🌱花蓮縣瑞穗鄉、玉里鎮「縱谷連線計畫」(多元徵案),由虎爺溫泉、羊仔厝生態庭園、九日良田及瑞穗鄉公所共同推動,透過溫泉故事書屋、市集與導覽路線,串聯農業、文化與觀光資源,並以選物大廳與改善火車站環境提升品牌能見度。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花蓮卓溪鄉 2025

RICELOHAS 2花蓮卓溪鄉 Kipahpahima 家在山那邊計

🌱花蓮縣卓溪鄉地方創生計畫「Kipahpahima家在山那邊計畫」,由卓溪鄉公所推動,串聯崙山與伊入柑部落,結合苦茶油與小米特色作物,推動產業升級與品牌共好。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嘉義番路鄉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嘉義柿季茶鄉 - 番路鄉地方創生計畫

🌱柿季茶鄉-嘉義縣番路鄉地方創生計畫(多元徵案), 將閒置穀倉活化為「閑柿喫茶館」,結合柿茶餐飲、小農展售及文化體驗,形成產業與社區共好的平台。建立「農產加值X工藝文化」的地方創生模式,吸引青年返鄉,活化社區,為山城注入更多生命力與產業價值。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嘉義布袋鎮 2025 

RICELOHAS 2嘉義布袋鎮地方創生計畫

🌱嘉義縣布袋鎮地方創生計畫,以「創造產業良性循環」與「營造主題性空間環境」為核心,推動農漁產業轉型、文化復興及社區共好。期望以「農漁產X體驗經濟X永續旅遊」模式展現地方故事與自然風貌,同時創造多元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活絡,為青年留鄉與區域永續發展奠定穩固根基。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中市大肚區 2025 

RICELOHAS 2臺中市大肚區健康農食旅創新產業地方創生計畫

🌱臺中市大肚區「健康農食旅創新產業」地方創生計畫,為打造結合科技農業、食農旅遊以及永續休閒環境的聚落,整合在地農會與企業,規劃糧倉空間活化與整體行銷,帶動農會之間的新品牌文化與產業商機,提升大肚區優質農產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新竹五峰鄉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新竹五峰鄉地方創生計畫

🌱新竹縣五峰鄉地方創生計畫(多元徵案),以新竹縣五峰鄉為核心,結合林下經濟、文化記憶保存與深度旅遊發展三大面向,重建部落產業鏈結,並回應青年返鄉、文化傳承及永續生活模式等長期課題。

國發會將持續整合資源,為這些動人的地方故事搭建更大的舞台,讓地方創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50次工作會議   114年9月24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9/24召開第50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屏東縣、高雄市、臺南市、宜蘭縣及基隆市等7件地方創生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屏東縣恆春半島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
屏東半島新環2.0地方創生計畫:打造恆春半島創新產業廊帶 2025

🌱屏東縣「半島新環2.0地方創生計畫:打造恆春半島創新產業廊帶」 (恆春鎮、車城鄉、牡丹鄉、滿州鄉)多元徵案,延續1.0計畫之目標願景,以文化產業升級、海洋資源整合、特色節慶打造及遺址保存應用為發展策略,推動恆春半島永續發展。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屏東縣屏中三鄉 2025

RICELOHAS 2屏東崁頂鄉、新埤鄉、南州鄉 悠悠河畔農村情打造南國宜居新生地 2025

🌱屏東縣屏中三鄉崁頂鄉、新埤鄉、南州鄉「悠悠河畔農村情打造南國宜居新生地」,結合文化歷史、生態環境與農產資源,透過自行車路線串聯觀光與藝文,並以食農教育及生態旅遊,串聯合作模式,推動地產、地製、地銷,提升品牌價值與農民收益,共同打造低碳永續農村生活圈。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高雄市茂林區 2025

RICELOHAS 2
高雄市翩翩茂林山林療育創生計畫

🌱高雄市茂林區「翩翩茂林山林療育創生計畫」,茂林區以世界級越冬型蝴蝶谷及多樣自然生態聞名,同時擁有獨特魯凱文化,展現傳統信仰、祭典與建築工藝之美,並盛產純淨無毒的多元農特產,兼具生態、文化與農業價值;未來將串接溫泉觀光資源,以「觀光 × 農業 × 文化」跨域整合推動地方發展。

RICELOHAS 2臺南下營區「青銀攏A贏」地方創生計畫 2025

🌱臺南市下營區「青銀攏A贏」地方創生計畫,以地方特色農業為主,近年在下營觀光休閒農業協會推動下,成功劃設休閒農業區,並通過多項特色場域與有機認證,推動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宜蘭縣南澳鄉 大同鄉 宜蘭市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
宜蘭縣蘭陽聚落產業-流域文化發展計畫 2025

🌱宜蘭縣南澳鄉大同鄉宜蘭市「蘭陽聚落產業-流域文化發展計畫」多元徵案,透過蘭陽原創館作為實體通路、串聯各部落力量,依特質發展在地品牌,打造農村旅遊、工藝旅遊等特色遊程,並透過教育訓練與證照輔導,培養具備導覽、行銷與商品開發能力的青年,促進返鄉與長期投入。達成縮短城鄉距離、凝聚部落共識,促進企業與部落合作,共創價值。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基隆市河港廊帶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基隆市基隆河港廊帶創生計畫 2025

🌱基隆市「基隆河港廊帶創生計畫」多元徵案,將海洋文化、低碳減塑與文化事業發展議題串接,並透過廊帶串聯,將各場域打造為地方青年關注與可放鬆、舒緩壓力之生活場域,讓更多地方青年與關心基隆的觀光遊客,對於基隆的認識與浸潤於此海港城市。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基隆市中正區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基隆市湧浪重生雙港原力啟航創生計畫 2025

🌱基隆市「湧浪重生雙港原力啟航」創生計畫多元徵案,以中正區的正濱漁港及八斗子漁港為核心,另有基隆嶼為海上基地,從「雙港出發」帶入「海上視角」的探索模式。

國發會將持續整合資源,為這些動人的地方故事搭建更大的舞台,讓地方創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9次工作會議   114年7月30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7/25召開第49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臺南市、南投縣、彰化縣及苗栗縣等7件地方創生與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柳營區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南市「柳住幸福·營得快樂」地方創生計畫 2025

臺南市柳營區「柳住幸福·營得快樂」地方創生計畫,以酪農永續、綠能循環與藝文觀光為三大核心主軸,形塑宜居永續的幸福農村樣貌;其中以桂芳畜牧場為基地,從牧場參訪、乳牛認識到資源循環,深化民眾對酪農價值的理解。

RICELOHAS 2南市善化區地方創生計畫 2025

臺南市善化區地方創生計畫,由善化區公所主導,整合農業創新、文化科技與環境營造,攜手「善糧不二農產」與「思偉達創新科技」,發揮多元專業合作綜效,勾勒出永續農村生活的全新藍圖。

RICELOHAS 2臺南市「大內品牌 酪地深根」地方創生計畫 2025

臺南市大內區「大內品牌 酪地深根」地方創生計畫,設立農村社區小舖,實踐地產地銷理念,並串聯農產展售、文化導覽與人才培育,規劃如「春採芭樂、秋訪酪梨」等輕旅行路線。

RICELOHAS 2南投南投永續生活美學暨廊帶創生發展計畫 2025

南投縣南投市「南投永續生活美學暨廊帶創生發展計畫」(多元徵案),由南投市公所、南投戲院及地方協會以「慶典文化復興」、「文化事業賦能」及「人才培力」三大策略提出,以舊城區為核心,延伸至中興新村省府行政特區,將歷史文化傳承、空間美學改造、創新產業與旅遊觀光廊帶資源整合,轉化為一個能夠吸引外部目光與內部活力的新型態城市核心區。

RICELOHAS 2彰化鹿線共構‧從鹿港出發的跨鎮創生行動-鹿港鎮線西鄉多元創生計畫 2025

彰化縣鹿港鎮 線西鄉「鹿線共構‧從鹿港出發的跨鎮創生行動-鹿港鎮線西鄉多元創生計畫」(多元徵案),以文化傳承、青年參與、永續設計與社區美學為核心,整合歷史街區、生活技藝與社區資源,推動地方創新與永續發展。透過街道博物館策展、傳統技藝活化與再生設計導入,串連老舖職人故事與社區美感教育,引導青年參與文化實踐。

RICELOHAS 2彰化幸福共鄉‧從大村到花壇的創生路徑—大村鄉花壇鄉地方創生計畫 2025

彰化縣花壇鄉大村鄉「幸福共鄉‧從大村到花壇的創生路徑—大村鄉花壇鄉地方創生計畫」,以農業活化、青年參與、食農教育與空間再生為核心,整合地方特色與資源,推動永續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加值策略,結合葡萄與茉莉等特色農產,吸引青年投入產業。

RICELOHAS 2苗栗卓越小鎮青年共學培力計畫 2025

苗栗縣卓蘭鎮「卓越小鎮青年共學培力計畫」(多元徵案),透過系統性的青年培育與創生提案支持,強化在地社群連結,促進青年返鄉與人才扎根,為地方注入活力。結合產業升級、人才培力與環境友善等策略,強化地方自主發展動能,形塑出一個具韌性與永續性的農村未來。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8次工作會議   114年6月3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6/3召開第48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臺中市、雲林縣及臺東縣等3件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中市海線文化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臺中市雙溪流域稻禾文藝永續共好計畫 2025

🌱臺中市「臺中市雙溪流域稻禾文藝永續共好計畫」(多元徵案),串聯大甲、大安、外埔地區的海線文化,整合產業與生態資源,表演藝術演繹在地故事、推廣海洋生態與藝術創作、結合在地農產,翻轉麵食文化以及深化特色地酒產業,同時引入企業社會責任與ESG永續發展議題,推動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雲林縣西螺鎮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雲林縣食農百寶箱廊帶創生計畫 2025

🌱雲林縣「西螺鎮食農百寶箱廊帶創生計畫」(多元徵案),因應農村人口流失、產業價值鏈斷裂與青年外移等課題,推動農村六級產業轉型,以產業一條龍服務為廊帶策略,結合在地農業特色與人文資源。聚焦於農產品的「產品研發」與「加工企業媒合」,透過創新加工技術與市場鏈結,有效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並進一步協助農民與青創團隊打造具有識別度的地方品牌,強化市場能見度。


RICELOHAS 2臺東池上永續創生計畫 2025

🌱臺東縣「臺東縣池上鄉池上永續創生計畫」(多元徵案),由熊良心有限公司、土足生活有限公司、臺東縣農創協會、源天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提案,以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好,永續池上為願景,以深度旅遊發展、文化場域活化、永續農業發展、魅力市集營造為發展主軸。建立生態旅遊平台、活化文化場域,推動行銷在地農產,配合事業夥伴計畫開發特色伴手禮,建立商業合作機制,串聯池上客庄店家與小農,提升整體經濟。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7次工作會議   114年4月17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2025 / 04 / 17 國發會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7次工作會議,討論高雄市「大庄牽小庄右堆」、臺南市安定區、臺南市後壁區打造「農、純、香」農村博物館觀光城鎮、「鹽地裏海地方發展」、雲林縣口湖鄉「二代青年返鄉投資創生暨環境優化提案」、 北港鎮「宗教文化資產場域活化及跨領域之產業整合創生發展」等地方創生計畫。PDF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日前(4/17)召開第47次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高雄市、臺南市及
雲林縣等5件地方創生計畫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高雄市美濃區 杉林區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高雄市大庄牽小庄右堆地方創生計畫 2025

(多元徵案以高雄市美濃區、杉林區為主要場域,透過「右堆」歷史與地域文化連結周邊客庄資源,攜手產業基礎已具規模的杉林區築夢新故鄉協會,推動「大庄牽小庄」模式,促進區域產業共榮與地方活化。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安定區 2025

RICELOHAS 2臺南市安定創生,創生安定 2025

以「安定創生,創生安定」為核心願景,致力於打造一座從0歲到80歲居民皆能安心生活、世代共榮的美好城鎮。透過增加居住人口、吸引觀光人潮、帶動產業發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全面提升安定區的生活環境與城市競爭力。



RICELOHAS 2臺南市打造「農、純、香」農村博物館觀光城鎮 2025

(多元徵案)以「農、純、香」為主軸,結合文化、教育、觀光與產業,打造宜居永續的農村博物館型觀光城鎮,並從人才培力、產業推動與文化城鎮三大方向著力。



RICELOHAS 2臺南市鹽地裏海地方發展創生計畫

(多元徵案)以打造臺南七股地區的永續環境與在地活力為核心,透過多面向事業提案推動地方創生。不僅活絡地方經濟與產業,亦重視生態保育與文化再生,進而提升地方教育與社會支持系統,為鹽地裏海注入創生新動能。



RICELOHAS 2雲林縣地方創生計畫2.0 

奠基於第一期地方創生計畫之基礎,持續建立與周邊景點和社區的有機連結,形成旅遊路線和活動帶,讓遊客可以深入體驗當地的豐富文化和自然資源。

。。。。。。。。。。。。。。。。。。。。。。。。。。。。。。。。。。。。。。。。。。。。。。。。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6次工作會議   114年1月22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2025 / 01 / 22  國發會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6次工作會議,討論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桃園市「蚵間漁農創生計畫」、嘉義縣「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嘉義市地方創生2.0 計畫」、金門縣「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南投縣信義鄉、新竹縣峨眉鄉等地方創生計畫。 PDF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1/22召開第46次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通過基隆市、桃園市、嘉義縣、嘉義市、金門縣、南投縣及新竹縣等7件地方創生計畫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基隆市】
山海港城 2025

RICELOHAS 2【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創生計畫 2025

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創生計畫」,由基隆市山海港城產業發展協會、大方合展有限公司與海格創藝有限公司共同提出,在結合農漁業、飲食文化、旅遊、藝術創作與地方創生,推動區域共好圈,刺激產業發展。

RICELOHAS 2桃園市】新屋區蚵間漁農創生計畫 2025

桃園市「蚵間漁農創生計畫」,由桃園市新屋區蚵間社區發展協會、桃園石滬協會及知享有限公司共同提出,以桃園市新屋區蚵間里為核心,結合在地特色漁農、自然生態與閩客文化,推動地方創生。


RICELOHAS 2嘉義縣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創生計畫 2025

嘉義縣
「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創生計畫」,結合產、官、學多方資源,促進鄒族文化復興、部落產業升級及永續發展,為阿里山部落注入全新活力。計畫涵蓋人才培育、觀光共榮與文化傳承三大面向,藉由多元策略實現永續創生的願景。




RICELOHAS 2嘉義市】地方創生2.0計畫 重現木都美名 2025

「嘉義市地方創生2.0計畫」,以「重現木都美名」為核心願景,聚焦產業復興、文化保存與宜居城市,透過「傳產木藝再生與教育扎根」、「老屋活化與街區創生」、「城市品牌塑造與文化活動」、「世代宜居」四大面向推動地方創生,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典範城市。




RICELOHAS 2金門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計畫 2025

金門縣
「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計畫」,由金門縣金寧鄉公所、金門縣社區產業創生協會共同提出,以金門縣金寧鄉古寧頭為核心,結合在地石蚵文化、資源循環與閒置空間活化,推動地方創生。



RICELOHAS 2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線綠色經濟產業推動計畫 2025

南投縣
「信義鄉濁水溪線綠色經濟產業推動計畫」,提案將原民特色、林間遊憩及產業經濟等既有資源和各部會推動原民部落發展政策,與公所、社區協會及地方團隊的資源整合及運用,為信義鄉未來的產銷、旅遊及原民傳統文化帶來轉型及永續發展之願景。



RICELOHAS 2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時光村生態產業升級計畫 2025

新竹縣
「時光村生態產業升級計畫」,由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商圈協會、社團法人新竹縣文創藝術觀光發展協會及天成萬通有限公司共同提出,以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為核心,結合在地客家民俗植物文化、復育及商品加值開發、生活節策展及遊程導覽服務,推動地方創生。

。。。。。。。。。。。。。。。。。。。。。。。。。。。。。。。。。。。。。。。。。。。。。。。。

核定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