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臺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臺北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臺北市中正區「歷史復活節」

BUILDINGFOCUS:臺北市。100【中正區】Zhongzheng District

TWBUILDINGTHEME彙刊【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


中正區「2024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人」 一起來當食、衣、住、行、育、樂 ,全方位的中正時空旅人!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每年以中正區地方特色、歷史與文化為線索,開展一系列的歷史復活節活動。中正區豐富的文化資產歷史故事就在你我身邊,113年度以中正區「食、衣、住、行、育、樂」全面向發想,帶領大家化身中正區的時空旅人,113年3月2日至10月5日一起坐時光機回顧過去,深耕挖掘地方的文化能量,與現代創新思維碰撞激盪,讓中正區的古城回憶與現今城市創意全面對話!

2024年中正區歷史復活節活動更多方結合「2024博物館旅遊年」、「2024台北燈節」、「2024寶藏巖光節」、「518國際博物館日」、「2024臺北古蹟日」、「2024臺北眷村文化節」,活動包含美食抽獎徵文、穿衣密碼單身聯誼、眷村住民文史踏查、古蹟藝術走讀導覽集章、培育青年力成年禮、親子昆蟲玩樂營、萬國博覽市集,還有每年熱門的集章兌換特製歷史復活節精美紀念品,歡迎時空旅人們一起來細細品味屬於中正區的故事!

「2024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人」活動簡介:

 5月1日至6月30日-旅人好「食」光-美食抽獎讚聲:

結合中正區內著名美食商圈,如東門市場、公館夜市、南機場夜市、南昌夜市、南門市場等,舉辦中正區商圈美食餐廳票選,藉由美食票選抽獎和社群貼文徵稿,讓時空旅人們實地體驗與傳承中正區的食尚潮流、美食文化與記憶中的老味道。

 3月2日、10月5日-旅人找「衣」伴-單身聯誼派對:

中正區是臺北城相當早開發的區域,演變至今仍是指標性發展的地帶,處處能發現新舊併陳的軌跡,中正區的聯誼活動相應發展出復古和創新兩種趣味,3月2日場次回溯1980年代的復古妝扮情懷,結合2024台北燈節,舉辦城隍廟搖元宵、商圈踩街賞燈解燈謎,再到明星西點咖啡館來場老派浪漫約會聯誼;10月5日場次則接軌國際的白色穿衣密碼,響應本年度由交通部訂定的2024博物館旅遊年,結合臺博館的知性實境解謎活動,開展熱鬧又浪漫的白色百人野餐派對。兩場活動讓歷史韻味含創新,古意妝點富新潮,結合本區人口政策鼓勵婚育,祝福中正區喜新念舊的旅人,都能尋覓衣伴,喜結良緣牽幸福!

 9月22日-旅人尋「住」居-眷戀光陰故事:

結合2024臺北眷村文化節活動,帶領時空旅人們踏查臺北城南三個代表性的眷村,嘉禾新村、寶藏巖聚落及蟾蜍山煥民新村,這些眷村訴說著一系列由軍眷、榮民、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的歷史記憶和遷徙印記,活動將由街區的歷史樣貌及空間利用的軌跡,結合文史、地景與DIY食農體驗,認識民國時期遷台的眷民生活文化。

 3月至9月-旅人留「行」跡-古蹟藝術走讀:

系列的六大活動,結合2024博物館旅遊年、2024寶藏巖光節、518國際博物館日、2024臺北古蹟日,以新住民導覽培訓班、公共藝術、博物館、古蹟尋章、實境解謎、古蹟日導覽等主題式和多元的走讀型態,結合古蹟和藝術,讓旅人們透過走讀留下行跡,悠遊探索中正區豐富的文化底蘊,美好的回憶讓歷史永續翻新!

 4月27日-旅人培「育」力-中正區成年禮:

為傳承古人的節禮智慧,以現代精神重新詮釋,讓禮生細細體會「成年」的意涵,活動設計從告別童年、受智慧巾、為人生定向、奉茶謝親恩、尺杯鏡印薪傳授記、勇於道愛、共同持家、贈送禮生後背包象徵負重等面向切入,融入中正區特色古蹟-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的樟腦歷史,於文化手作體驗中回到歷史現場。成年禮活動目的不僅是傳承歷史文化及傳統,這更是一堂沒有圍牆的教室,期望栽培青年學子邁向人生新篇章的同時,更致力培育青年力,進一步開創成年的亮麗人生!

 8月17日-旅人玩「樂」營-親子昆蟲共舞:

臺灣素有昆蟲和蝴蝶王國的美稱,在日治時期後,陸續展開昆蟲的觀察、防治和採集等工作,1908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成立,即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前身,館藏眾多臺灣昆蟲標本,本活動進入臺博館常設展廳,從了解生命演化開始,至標本展示、精選館藏介紹、植物標本 DIY 手作體驗,更提供活體昆蟲近距離接觸昆蟲課程,讓親子在有趣的互動中認識昆蟲,並進一步思索人與昆蟲和生態保育的關係。

 10月5日-旅人生活全記錄-萬國博覽市集:

今年度中正區歷史復活節的成果,將以日治時期日人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在臺建設成果的「萬國博覽會」為發想,匯集區內各博物館、藝文場館及各機關一起設置市集,以有趣多元的互動遊戲和紀念品展示今年度豐碩的活動成果!

中正區區長許純綺表示,中正區的歷史復活節活動已辦理超過三十餘年!本區自清代即建臺北城於此,係臺北市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故中正區最富盛名的特色就是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居臺北市之冠,不僅人文薈萃,博物館及藝文場館數量特別多,更是全臺的政治中心、交通樞紐和文教重鎮,因此,中正區每年即以「歷史復活節」為主題,今年度更帶領大家化身中正區的時空旅人,以文化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大主題活動開展,讓大家多面向的品味中正區的地方文化!

辦理歷史復活節的主要目的,是藉由每年創新且豐富的藝文活動,持續吸引不同的參與族群,古蹟最堅實的軟實力就是人文歷史意涵,而「人」更是歷史中的主角,人文的聚集和傳承,就是歷史復活節的重點所在。中正區公所目前正積極的扮演合縱連橫的角色,將區內各古蹟場館串連、資源整合、聚集人潮、凝聚情感意識。

推動藝文活動另一個重要意義,是為因應人口變遷,少子女化的趨勢、晚婚及不婚比例增加、老人福利的需求、新住民的人口漸增,為了宣導人口政策並增進文化交流,今年度藝文活動也關注親子間家庭和樂、單身者的聯誼活動、年長者的休閒娛樂,及新住民與本國人的文化交流,此亦成為本區推動藝文活動的預期效益,期待臻至藝文活動、文化政策及人口政策宣導三贏的局面!

相關活動詳細訊息及免費報名,請上中正區公所網站「基層藝文專區」https://zzdo.gov.taipei/News.aspx?n=DA8A8D352D57A5E8&sms=DB3151745C38ACEC 和「藝遊味境中正papago」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apagozhongzheng 查詢,或電洽02-23416721轉316張小姐。


基層藝文    歷史復活節

一、 中正區地方特色:

中正區為原城中區、古亭區及部分大安區及雙園區合併而成,以區中央的中正紀念堂作為新的區名。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清朝建臺北府城的區域就在中正區的西北,直到今日,本區一直是全臺政治中心,也是金融、商業和文化聚集地,三鐵共構的臺北車站更堪稱臺灣交通運輸樞紐。

中正區是一個交融傳統與現代、古樸與繁華的區域。本區人文薈萃,也是現今臺灣的政治權力與交通營運中心,這裡擁有許多全國知名的學府以及重要政府機關,舉凡總統府、行政院、司法院、監察院、建國中學、北一女中、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醫學院等等,這些建築物自日治時代便屹立於此,置身其中,彷彿穿越時空回到20世紀初期,不論總統府周邊的政府機關抑或南海學園的博物館區,中正區一直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及生活記憶的地方。

中正區舉辦歷史復活節系列活動已行之有年,區內的古蹟傳統建築、博物館、美術館遍布,堪稱為國內文藝氣息最濃厚的行政區;繁盛的古蹟正代表著中正區所擁有豐厚、多采、璀璨的歷史。藉著這得天獨厚的資源,辦理一系列導覽、親子課程、文學體驗及講座等活動,以喚起民眾在地歷史的記憶。

二、 活動內容:

中正區龐大的文化資產和豐富的歷史故事就在你我身邊,已不經意根深於平日常民衣食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是時空旅人,將一起挖掘歷史的文化能量,和當下的創意思維碰撞激盪,中正區的古城回憶將與現今城市創意全面對話。

歷史復活節以文化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面向發想,開展一系列活動,期待豐富市民藝文生活,讓文化得以向下紮根,獲得永續成長,將本區多元藝文特色介紹給更多市民朋友,達到串「聚」歷史古蹟場館、凝「聚」文化認同意識、匯「聚」人民情感與素養培植的終極目標。

歷年基層藝文活動成果報告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113年2月26日至10月5日辦理「2024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人」多項豐富系列活動,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於113年2月26日至10月5日辦理「2024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人」系列活動,採網路免費報名參加,最新消息請密切注意本網頁活動訊息: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基層藝文專區      藝遊味境中正papago FB粉絲團



「2024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人」,中正區數量龐大的文化資產和豐富的歷史故事就在你我身邊,已不經意根深於平日常民衣食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是時空旅人,我們將一起挖掘歷史的文化能量,和當下的創意思維碰撞激盪,中正區的古城回憶將與現今城市創意全面對話,113年度以文化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面向發想,開展一系列的歷史復活節活動。

一、 旅人好「食」光-美食抽獎讚聲

中正區境內美食眾多,美食的故事傳承不絕,本活動將藉由美食票選和社群貼文,由旅人們用味蕾品嘗各式中正區的特色美食,體驗中正區的食尚潮流、美食文化與記憶中的老味道。

中正區美食地圖電子書QR-code

(一) 美食票選來抽獎:

 活動方式:票選出中正區內10家美食餐廳(須為不在中正區美食地圖電子書內之店家),有投票給獲選的10家美食餐廳者,抽該店家招牌美食一客!

 活動時間:113年5月1日至6月30日

 參加方式:請上 https://forms.gle/nqwsBmVnxc3JaFii6 投票

(二) 美食貼文來讚聲:

 報名方式:113年5月1日起網路報名,並將自己的美食貼文放上個人臉書,並標記「#藝遊味境中正papago」,由本所協助將貼文轉發至「藝遊味境中正papago」粉絲團中,即完成報名。

 撰寫方式:撰寫對象須為「中正區美食地圖電子書」中的店家,可朝店家起源沿革、發展故事、在地飲食文化、食材口味、品牌行銷等方向撰寫,字數至少300字以上,並至少放上1張作者品嘗美食的照片。

 評分方式:報名完成後,於6月30日活動結束前,評分將統計在「藝遊味境中正papago」粉絲團貼文中獲得之讚數佔20%,和專家評分佔80%綜合評量。

 獎勵方式:將於10月受邀頒獎典禮,第一名可獲得圖書禮券3,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佳作8名各500元,並發給獎狀,如為學生可提供公共服務時數每篇4小時,作品將刊登於中正區美食地圖電子書。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5bKmkFJz5bo4vHkC9

二、 旅人找「衣」伴-單身聯誼派對

中正區是臺北城相當早開發的區域,演變至今仍是指標性發展的地帶,處處能發現新舊並陳的軌跡,中正區的聯誼派對活動相應發展出復古和創新兩種趣味,一場回溯1980年代的復古妝扮情懷,另一場接軌國際的白色穿衣密碼,讓歷史韻味含創新,古意妝點富新潮,祝福中正區喜新念舊的旅人,都能尋覓衣伴,喜結良緣牽幸福!

(一) 春戀綵燈愛情手搖-懷舊雅集派對(2024台北燈節系列活動)

參與的男女穿搭1980年代服裝,在流金歲月中化身文人雅士,提著燈籠漫遊中正區歷史街區,藉由燈謎闖關探索相機街商圈、皮鞋街、影音街、榮町商圈來個默契大考驗,並觀賞精彩台北燈會,在城隍爺的祝福下,一起體驗搖元宵,攜手搖出圓滿幸福的愛情!最後在承載豐富歷史文化的明星西點咖啡館享用藝文晚宴,老派浪漫的氣氛讓愛情無限延續。

 活動時間:113年3月2日(六)下午3時至9時

 活動地點:臺灣省城隍廟、北門元宵燈節廣場、明星咖啡館

 報名資格:年滿25歲(含)以上,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於臺北市(中正區者優先錄取)之單身男、女各20人,共計40人

 報名方式:113年1月8日(一)至2月16日(五)或額滿為止

(二) 白色萬國博覽市集-百人野餐派對

參與的男女均須以全身白色服裝為Dress Code出席野餐活動,以代表時尚、高雅與品味的白色服飾,一起在典雅希臘式壯麗外觀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前廣場野餐。活動響應白色野餐活動,與「2024年博物館觀光旅遊年」,在浪漫唯美的下午茶氛圍、加味的博物館知性推廣活動,與加料的中正區萬國博覽會市集闖關活動,讓單身男女們,攜手碰撞出新滋味與新趣味!

 活動時間:113年10月5日(六)下午1時至6時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前廣場(襄陽路2號)

 報名資格:年滿35歲以上至50歲以下,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於臺北市(中正區者優先錄取)之單身男、女各50人,共計100人

 報名方式:113年8月1日(四)9:30起至9月18日(三)或額滿為止,報名請上 https://forms.gle/HcLsUHEp4FPBZHJFA

三、 旅人尋「住」居-眷戀光陰故事(2024臺北眷村文化節系列活動)

臺北城南有三個代表性的眷村,這三個眷村原本都不是特意建成,而是有其歷史背景。嘉禾新村的前身是聯勤通信修理廠,寶藏巖聚落入口為台灣北部防守區司令部之駐地,蟾蜍山煥民新村前身為空軍作戰司令部,三個眷村訴說著一系列由軍眷、榮民、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的歷史記憶、鄉愁和遷徙印記,透過眷村文化小旅,由街區的歷史樣貌、空間利用的軌跡等,結合文史、地景與DIY食農體驗,踏查臺北城南一帶眷村文化,穿越古今常民的日常足跡,認識民國時期遷台的眷民生活文化。

 活動時間:113年9月22日(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30分

 報名方式:9月11日(三)9:30起,30位額滿為止,其中10位保留予新住民

 報名請上:https://forms.gle/UaWg8MzhKEm7qa3g9

四、 旅人留「行」跡-古蹟藝術走讀

中正區的古蹟居臺北市之冠,歷史故事也流傳不絕,中正區的公共藝術作品也體現著在地的情懷與人文,結合古蹟和藝術,中正區的旅人們透過走讀留下行跡,美好的回憶讓歷史永續翻新!以主題式和多元的走讀型態,悠遊探索中正區豐富的文化底蘊。

 報名方式:場次2、3、6依各場次開放報名後依序錄取,30位額滿為止,其中10位保留予新住民

 報名請上:https://forms.gle/YHD3TDNykTF14Sbe6

(一) 新住民導覽人員培訓班(2024博物館旅遊年)

培訓新住民擔任導覽員,藉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深入了解臺灣的自然與人文,透過自身的語言優勢,得以母語向家鄉遊客介紹臺灣的歷史文化,進而增進彼此的文化交流及認同感,並同時提升新住民創業能力及求職競爭力,輔導培訓習得一技之長。

 報名時間:2/1(四)9:00起限新住民報名參加

 集合時間:3/16-5/11

 活動時間:每周六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4時(其中4月20日及5月11日為上午9時至12時)。課程總計7堂課共36小時。

(二) 公共藝術.寶藏有光(2024寶藏巖光節)

公共藝術兼具藝術性和公共性的特質,隱含著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和在地性的意涵,透過公共藝術作品的走讀與介紹,讓我們能以藝術連結地方的歷史與文化,而進入寶藏巖光節的場域,更深刻體會藝術是串聯文化、居民,與歷史聚落的核心所在。

 報名時間:3/20(三)9:30起

 集合時間:3/30(六)14:50

 活動時間:15:00-18:00

(三) 解鎖臺博.藏之有物(518國際博物館日)

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以台灣在地自然及人文等蒐藏為主要特色,現存館藏地均為臺北市重要的地標性古蹟,各館各有其館藏特色,本路線將將開箱博物館精華內容與周邊歷史,解開歷史與文化藏品交織的神秘故事。

 報名時間:5/8(三)9:30起

 集合時間:5/18(六)8:45

 活動時間:13:00-17:00

(四) 時空旅人.古蹟尋章(2024臺北古蹟日)

事先下載蹦世界APP後,搜尋「2024歷史復活節」可開始智慧導覽中正區重要古蹟景點,當接近設定之景點時,手機即會感應自動跳出語音文字介紹,並同時蒐集到電子章,集滿可兌換「2024歷史復活節」紀念品。

 報名時間:免報名,7月1日起掃QR碼下載蹦世界APP,完成後再掃一次QR碼進入「2024歷史復活節:時空旅人.古蹟尋章」頁面 https://popworld.cc/guide/2451/preview

 集合時間:7/1-9/30

 活動時間:紀念品兌換採登記制,請於8月15日(四)、10月15日(二)9:30起上網登記 https://forms.gle/2dgDNx3TGjD5NHeB9

其他重要資訊請詳APP「2024歷史復活節:時空旅人.古蹟尋章」頁面

(五) 過關人生.史博新生(史博館開館館慶活動)

在傳統文化的鬼月中,玩家扮演假鬼假怪調查員,從史博館閻羅王版畫附近拾獲的資料袋中,以神秘手稿、館藏道具等線索交叉判斷,藉AR看透肉眼不見的隱藏資訊,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在中正區內城南歷史、地景、史博館藏間遊走,從象徵人生各關卡的謎題中體驗「關關難過關關過」的解謎樂趣。

 報名時間:7/17(三)9:30起

 集合時間:自行於8/1-8/31日安排時間前往

 活動時間:自行安排時間

(六) 古蹟大院.廳舍探秘(2024臺北古蹟日)

中正區內有數個院級機關,這些機關陸續在日治時期建造為辦公廳舍或學校之用,在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潮下,有些富簡潔優美的線條,有些含歐式巴洛克風格的華麗特徵,走進這些建築,身歷其境體會古蹟建築之美。

 報名時間:9/11(三)9:30起

 集合時間:9/21(六)8:45

 活動時間:9:00-12:00

五、 旅人培「育」力-中正區成年禮

為了讓潮流世代的學子,感受古人的節禮智慧意涵,特別擷取古禮儀式中的精神,以現代重新詮釋,讓禮生細細體會「成年」的意涵。活動設計從告別童年、受智慧巾、為人生定向、奉茶謝親恩、尺杯鏡印薪傳授記、勇於道愛、共同持家、後背包象徵負重等面向切入,融入中正區特色古蹟-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的樟腦歷史,於文化體驗中再造歷史現場。成年禮活動目的不僅僅是傳承歷史文化及傳統,這更是㇐堂沒有圍牆的教室,期望栽培青年學子邁向人生新篇章的同時,更致力培育青年力,也書寫下對未來責任的轉捩點,進㇐步開創亮麗人生!

 活動時間:4月27日(六)上午9時至12時30分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演廳(南昌路 1 段 1 號)

 報名資格:民國94、95、96年次出生,設籍臺北市或就讀臺北市高中職、大專青年,由1位家長陪同報名參加。(曾參加本區成年禮者不得再報名)

 報名方式:113年2月19日(一)9:30起至4月12日,或30位額滿為止,其中5位優先保留予新住民,報名請上: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1150634559510726940

六、 旅人玩「樂」營-親子昆蟲共舞

臺灣素有昆蟲和蝴蝶王國的美稱,在日治時期後,陸續展開昆蟲的觀察、防治和採集等工作,1908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成立,即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前身,館藏眾多珍貴的臺灣昆蟲標本,為讓親子進一步了解臺灣的昆蟲,本活動安排昆蟲課程,從進入昆蟲典藏庫房、昆蟲標本展示、精選館藏介紹、標本DIY手作,更提供活體昆蟲近距離接觸,讓親子在有趣的互動中,認識臺灣帶有殖民色彩的昆蟲歷史,並進一步思索人與昆蟲和生態保育的關係。

 活動時間:113年8月17日(六)下午1時至5時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襄陽路2號)

 報名資格:設籍、居住或就學於臺北市6至12歲孩童及1位家長陪同

 報名方式:7月31日(三)9:30起,18位額滿為止,其中5位優先保留予新住民,報名請上:https://forms.gle/Njjc8JySX5PWULgu5

活動海報 dm雲端連結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ourism, Taipei City Government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https://www.tpedoit.gov.taipei/

臺北旅遊網

台北旅遊網 | Facebook


熊讚BRAVO

熊讚Bravo | Facebook

台北探索館

新春假期不無聊「台北探索館虛擬展廳」360度線上看 超過50處解說及隱藏彩蛋 漫遊指尖上的城市故事

110-01-27

近年全球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旅遊或線上博物館已成為在家體驗的新趨勢。觀光傳播局為了因應新型態旅遊發展趨勢與疫情的不確定性,更強化推廣台北探索館展示內容,特別建置了「台北探索館虛擬實境展廳」,打破時間、空間與疫情下的種種限制,提供民眾多元觀展方式,透過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裝置,不須到現場即可身歷其境線上觀賞展覽,漫遊台北探索館。

台北探索館位於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內,館內不僅展示臺北的城市記憶,也展現城市的自然生態及藝術文化風情,展場以活潑、新穎、互動的展示方式,深受民眾喜愛。為延展實體展覽場域及有效推廣展覽,觀傳局運用720度環景攝影技術,實境拍攝呈現高畫質4億像素的展覽內容,並透過沈浸式的互動情境導覽,結合超過50處資訊解說熱點、語音導覽、影片介紹,以及隱藏在虛擬實境展廳中的趣味彩蛋互動,讓參觀者可以知性優雅漫遊於虛擬展廳,不出門也能探索台北城市故事。

新春期間,不妨打開電腦或是拿起手機,藉由螢幕漫遊指尖上的「台北探索館」,在家中來一趟不限時空的觀展體驗!詳情請上「台北探索館虛擬實境展廳」 https://discovery360.taipei


臺北廣播電臺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http://ssl.thcp.org.tw/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 Facebook


客家音樂戲劇中心    https://hmtc.thcp.org.tw/


2024-03-05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空間改善計畫執行過程未臻周妥,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下稱客委會)辦理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空間改善計畫,經審計部臺北市審計處查核發現,因先期規劃與變更設計作業未臻周妥,致工程預算擴編及計畫期程延遲,經函請檢討改善,已趕辦完工並重新開園營運,另訂定工程案相關標準作業流程,作為日後遵循準據,確保工程採購效率與效益。

審計處指出,客委會為推廣客家文化及打造公民性藝文場域,並考量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客家文化中心、客庄生活館及客家音樂戲劇中心等3棟建築物老舊、漏水,於106至109年度編列「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空間改善計畫」經費計2億元,規劃進行該等建築物之修繕、外觀更新及園區空間改善工程,預計109年完工啟用。
然而,審計處於111年7月查核發現,本計畫經先期規劃結果,建議以8億9,000萬元辦理拆除整建,嗣經市長裁示以2億元進行整修,惟客委會並未以2億元對全區修繕進行評估,亦未於委託規劃設計契約中明確規範需求細項,致工程履約期間多次辦理變更設計,工程預算擴增至3億4,700萬元,且部分內容遲未能與廠商達成協議,耽延計畫執行進度,審計處遂於111年8月函請客委會檢討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客委會已督促廠商完成變更設計,並積極趕辦完成3棟館舍修繕工程後,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於112年3月全面啟用營運,截至112年11月底止,總計入園參觀人數94萬餘人次,場地使用及舉辦活動收入共計1,216萬餘元;另客委會全面檢討工程採購規劃評估及履約管理機制後,於112年9月訂定「先期評估作業標準流程」、「工程案履約管理機制作業標準流程」及「工程案協議變更作業標準流程」,作為日後遵循準據,以加強重大建設計畫執行管控,確保工程採購效率與效益。

2022-10-16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五感客家特展盛大開展

2022-10-15出席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開幕式 柯文哲從這出發成為臺北客家文化的指標

2022-10-15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正式開館,文化藝術與休閒多功能新靚點 


2022-10-1110/15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重新開館

2022-10-05引領民眾走進都會客家,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五感客家展開幕


2022-09-28五大全新展覽,休憩飲食新去處,歷時三年客家公園慶開館

2022-09-1522場系列活動6大線上歡慶,精采好禮拿不完,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邀您來做客

2022-08-25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開館系列活動起跑,第一波開館歡慶妮妮與冬冬邀您來看戲

  

2021-07-272021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環境藝術展」登場! 5組藝術家詮釋「巢」定義 

2020-10-02巢在哪家就在哪,「臺北客家巢藝術展」邀請舊雨新知一起回巢看展 

2020-06-10臺北客家巢藝術創作展,6/13線上直播搶先看!

 

2018-03-08打造都會客家新面貌 形塑下一個客家社會 

2017-09-30針對106930日聯合報「客家園區漏不停 斗笠接水成奇觀」、自由時報「客家公園場館全都漏 掛斗笠接水」相關報導,說明如下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https://ncpi.ntmofa.gov.tw

文化部委託國立臺灣美術館營運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02 13:46:26) 2024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歡慶三週年館慶,「3.2.1喀嚓!—我們的攝影生活」精采活動將於4月份館慶月開跑!隨著照相機、手機在現代生活裡愈加普及,攝影不僅是攝影及藝術家們的創作媒材,同時也連結著我們的日常,紀錄生活每一個精采片刻。春意盎然的4月,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以3場座談、2場工作坊,展現攝影就在你我生活之中,與您一同分享交流攝影乘載的滿滿感動!

系列座談 展現攝影與生活的多種關聯

攝影參與我們的日常,無聊時日我們隨手捕捉生活即景;重要時刻我們藉照相記憶生命光景,影像捕捉我們生活的模樣,也豐富我們的生活。2024年館慶活動,從每個人的攝影日常出發,以系列座談探討「攝影與生活」的多元可能!4月13日「攝影家的玩美日常」座談邀請攝影家曾敏雄、張良一、汪曉青,分享他們的拍照日常,以及這些日常攝影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

藝術創作者如何藉由「拍照」這件事,關懷所處環境?4月20日「城市景觀的視覺反動:法國當代攝影的另一種視角」座談將邀請法國攝影學者赫法耶‧蓓朵(Raphaële Bertho),暢談藝術家如何以另類視角顯影都市景觀,展現攝影的豐富潛能。風格書店也是引領我們在生活中遇見攝影藝術的重要場域,4月27日「攝影風格書店的生活敘事」座談,將邀請未來市創辦人汪麗琴、moombook shop攝影書店董姿玲及舊香居藝空間經營者吳卡密,分享她們如何將攝影藝術書籍帶入大眾視野,推廣攝影與生活的多種風貌。

手作工作坊 聚焦照片乘載的美好片刻

相簿及照片讓我們重溫攝影所乘載的回憶,4月14日的「照片保存維護」工作坊邀請紙質修復師陳宜柳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鄭舒媛,從照片保存維護概念和清潔及裝裱照片的維護過程,帶領參與者了解如何自己動手守護珍貴的「回憶」。5月5日的「拍立得移膜工作坊」,引領參與者認識即拍即得的拍立得,將生活中的美好片刻化為實體保存,並透過拍立得媒材獨特的移膜體驗,豐富影像創作的可能與特色。

歡慶三週年 未來市推出優惠活動 當期展覽讓民眾在生活裡遇見攝影文化

響應本次館慶活動,臺北館1樓未來市展售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出版及文創品,四月期間全面享8折優惠,未來市部分攤車及Coffee To也將推出相關折扣,歡迎民眾前往選購。除了精彩系列活動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當期展覽「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展出攝影家李悌欽定格城市的鮮活氣息,以及邱德雲顯影農村家園變遷的精彩作品,邀請民眾見證攝影家們從生活中出發的創作形跡。三週年館慶系列活動,持續陪伴民眾在生活中遇見精采的攝影文化。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本館「當期活動」資訊與社群平台 https://reurl.cc/77OeL1。(廣告)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未來市-光域攝影書室,提供民眾在生活中遇見攝影藝術的閱讀空間。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未來市-光域攝影書室,提供民眾在生活中遇見攝影藝術的閱讀空間。四月館慶期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未來市,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出版及文創品,全面享8折折扣,未來市部分攤車及Coffee_To也將推出相關優惠,歡迎民眾前往選購。
四月館慶期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1樓未來市,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出版及文創品,全面享8折折扣,未來市部分攤車及Coffee_To也將推出相關優惠,歡迎民眾前往選購。當期展覽「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邀請民眾見證攝影家從生活環境出發的創作形跡。
當期展覽「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邀請民眾見證攝影家從生活環境出發的創作形跡。照片保存維護工作坊,帶領學員從原理知識的認識到實際手作過程,認識老照片的保存維護程序。
照片保存維護工作坊,帶領學員從原理知識的認識到實際手作過程,認識老照片的保存維護程序。「攝影家的玩美日常」座談講者之一攝影家汪曉青,以攝影反思母職及母子關係等議題,創作《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作品,轉化生活狀態記錄為創作。
「攝影家的玩美日常」座談講者之一攝影家汪曉青,以攝影反思母職及母子關係等議題,創作《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作品,轉化生活狀態記錄為創作。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界引頸企盼的盛事,現由文化部委託國美館籌備暨營運執行,梁永斐館長8記者會上代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宣布「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預計於324日舉行試營運記者會;如北市府的文資法因應計畫竣工查驗順利完成,預計於325日至418日試營運,歡迎民眾線上預約參觀;419日辦理開館典禮,於420日起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梁永斐館長特別感謝文化部給予的資源及臺北市政府在建築文資審議上的支持,並且感謝文資局對臺北館建築的文資修復、國立臺灣博物館對本計畫的前置推動執行致上謝意。國美館近期正緊鑼密鼓的針對臺北館各項營運面向積極進行最後整備。

臺北館今日舉行首檔國際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作品開箱記者會,由國美館梁永斐館長主持,現場嘉賓包括:前中華攝影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全會華、國立高雄大學副教授侯淑姿、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曹良賓等人共襄盛舉,共同見證六組精彩作品的開箱亮相「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展覽企劃總監、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劃。

「塵與時」展覽從一張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拍攝的神祕灰塵照(後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出發,此張照片以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 (Marcel Duchamp)工作室裡當時(1920)尚在創作的作品──蓋在一片玻璃上的灰塵──為拍攝主體。這幀令人費解的影像既是一份紀錄文件,也是一件藝術作品,同時又是一件藝術作品的紀錄文件,更於1922年首次發表時被稱作「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策展人卡帕尼於是從〈灰塵滋生〉所指涉的複雜寓意與扮演的多重角色汲取靈感,進而透過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以降的戰爭、災難影像與觀念藝術創作等66組的多元選件,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灰塵」的各種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

梁永斐館長致詞時表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是臺灣首座以攝影與影像藝術的「研究、典藏、展示、推廣」為宗旨的國家級中心,也可以說是眾所期待的「攝影家的家」,目前已珍藏11千多件典藏品,期許以國內外的典藏研究、主題策劃展覽,顯現攝影廣闊的面向,肩負傳承推廣的任務,讓臺灣與世界持續的交流與對話,並將攝影美學分享給全國民眾。「塵與時」展呈現攝影自二十世紀以來,在西方社會和藝術領域裡的發展;展覽以西方的攝影、藝術和時代脈絡為主題,但它對攝影的功能、角色,以及影像之於人類集體文化之重要性的思索,亦是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期待深化探討的重要議題。
前中華攝影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全會華表示:「攝影界20幾年來的期盼,終於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將開館之際願望成真,對臺灣攝影發展相當重要,這是臺灣攝影的第一步,也是最大一步。」國立高雄大學副教授侯淑姿則表示:「今日是臺灣攝影文化發展新的里程碑,攝影從19世紀傳入臺灣,很長的時間處於學術邊陲地帶,經過攝影界及文化部等機構漫長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主責搶救攝影資產的使命並發展影響力。」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曹良賓表示,今日開箱的三件精彩作品皆是世界攝影史上重要藝術家的攝影創作,以往只能在國外或書籍上看到,臺灣觀眾能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親炙鑑賞,是一件極為難得的幸事,鼓勵大家屆時親往體驗作品的張力,並思索諸多攝影創作的重要議題。

本次開箱的作品中,曼.雷(Man Ray)〈「橫渡大西洋」拼貼〉以俯瞰視角拍攝砂礫上的煙蒂、火柴和紙屑,呼應〈灰塵滋生〉中蔓衍的塵土。紀實攝影大師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則透過〈孩童之墓〉述說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沙塵暴侵襲下的艱苦生活。日本攝影大師東松照明鏡頭下帶有超現實色彩的扭曲物體,實為〈核爆後融解變形的啤酒瓶〉,隱喻核災之於長崎的影響。法籍攝影藝術家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以一張空拍戰後科威特沙漠的〈因灰塵滋生而起〉,延續自身創作中對於人為災害的關注,同時致敬曼.雷的〈灰塵滋生〉。記錄、反思災禍之餘,影像創作者亦致力於探索灰塵與攝影工業的微妙關係,本次開箱的另兩件作品分別由加拿大攝影師羅伯.伯利(Robert Burley)及史考特.麥克法蘭德(Scott McFarland)創作:前者捕捉柯達底片工廠的拆除現場,見證攝影產業的變遷;後者則以T恤擦拭鏡頭灰塵的詼諧影像,撥撩眾多相機潔癖者的敏感神經。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期間,將同時推出以十九至二十世紀中期典藏品為主軸的主題展「舉起鏡子迎向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介紹場館建築歷史的常設展「跨.交.通」。臺北館試營運期間預計從 25 日(四)起至418日(日)止,民眾可透過線上登記方式預約參觀。線上預約預計將於310日(三)起跑。展覽與線上預約最新資訊請參考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http://ncpi.ntmofa.gov.tw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時間:2021325日至418日(預展,採線上預約制)
2021420711(正式展出)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01202203展覽室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
策展人:大衛.卡帕尼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籌備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Taipei)預定於今年春天和大家見面。正式啟動之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臉書和 Instagram 預先上線,即時發送展覽、典藏、出版等相關訊息,邀請關心攝影與影像藝術的不同世代觀眾,於線上搶先瀏覽,期讓社群媒體成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最親民的交流平台。

為了歡慶社群媒體的登場,本館將從 2  1 日至 2 19 日,舉行「分享 FB  IG 有機會獲得一套典藏精選筆記本」活動,一連 3 週,將送出總計 20 套、180 冊筆記本(兩平台各 10 套)。一套典藏精選筆記本,收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 8 件典藏影像,喜愛攝影的觀眾不容錯過。



筆記本封面使用的 8 件攝影作品,包含十九世紀以影像記錄臺灣的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於 30 年代赴日學習攝影的張才、知名攝影家李悌欽、謝震隆、謝春德、鍾榮光、馮君藍和陳順築等,影像橫跨 19 世紀末到 21 世紀初,跨百年的臺灣攝影作品一次收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表示,將藝術融入生活,一直是美術館努力的目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致力於典藏、修復及推廣重要的攝影作品,厚植臺灣攝影資產與文化,讓大家皆能欣賞不同時代下所創作的經典影像。希望藉此機會讓大眾更瞭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典藏,創造更多推廣和活用攝影藝術的可能性。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Facebookwww.facebook.com/NCPITaiwan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ncpi_taiwan/

臺灣攝影最早可追朔至19世紀,至今已有150餘年歷史。全國首座國家級攝影及影像藝術機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即將啟動試營運,為了方便民眾查詢館方最新消息,官方網站於1月28日率先登場。
文化部自2015年開始推動「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北館」現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緊鑼密鼓的備中開館試營運,官方網站優先上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寶貴的典藏攝影資產先與大眾分享首波推出4檔日治時期寫真帖線上展,分別從「防疫實況紀錄」「老師們的夏令營」「師範學生的青春身影」「日本時代的軍事活動與生活」四個面向讓大家經由老照片及策展人的精采詮釋進入20世紀早期的臺灣時代場景之中。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近年來搶救了眾多珍貴的臺灣攝影資產這些藏品蘊藏著豐富的歷史線索文化記憶及生活故事需要持續集結眾力來進行研究整理及詮釋如「寫真帖」是一種以實體照⽚黏製或印刷製成的相簿,國美館此次特別與沈佳姍、鄭麗玲、簡宏逸、曾令毅四位不同領域的臺灣史研究學者合作他們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多的藏品中選出本日治時期的寫真帖不僅投注心力來考據老照片的影像內容更用一種「說故事」的方式,讓寫真帖照片化為生動的線上展覽,讓大家能透過影像窺見臺灣當時的社會型態及生活樣貌。梁永斐館長強調,國美館將持續活用網際網路資源來呈現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藏品讓大眾透過攝影臺灣文化變遷風貌精采的影像藝術創意

線上展1 防疫世紀—從《大正八年臺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看臺灣百年防疫足跡

21世紀全球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各國政府相繼推出縝密的防疫管控計畫,回到過去1918年,當時臺灣爆發國際性傳染病霍亂(Cholera,日文コレラ,又記為虎列拉)大流行,造成嚴重傷亡與社會經濟的損失。臺北廳將防疫期間的照片集結成冊,成為《大正八年臺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寫真帖,呈現出隔離、消毒、檢驗、檢疫、醫療院所、預防接種、衛生幻燈片宣傳等的防疫實況,是目前關於日本時代衛生防疫行政,難得一見的實況影像記錄。本次特展以「防疫行政的核心」、「從源頭防疫-調查與檢疫」、「從源頭防疫-預防與宣傳」、「患者發現後的處置」共四個子題10個單元,展示解說百年前日本殖民政府的防疫宣導及圍堵疫情方法。(展覽由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沈佳姍副教授策展

線上展日本時代老師們的夏令營–兒玉澤藏寫真帖1930

1930年夏天,一群來自日本各地小學校2百多名教師,參加在臺灣舉行的「全國夏期大學」暑期進修活動。兒玉澤藏為參訪教師之一,他的相簿紀錄從日本搭船到基隆、在臺北的現地講學及市區見學及全各地視察活動,直至回到日本的半個多月旅行,授課行程中安排在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今臺灣大學醫學院),學習灣的動植物、歷史、產業、政治,後又參訪臺中師範學校(今臺中教育大學)。視察行程中走訪現代化建築如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城市設施如新公園內博物館(今臺灣博物館)、臺北植物園以及臺北車站等交通設施。臺灣特色的龍山寺也排入行程,在當時有臺灣最美的傳統建築美譽,臺南孔廟則是有全臺首學之稱。探訪原住民聚落,參訪了桃園角板山及南投日月潭邵族的杵歌表演,也記錄在珍藏的照片中。(展覽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鄭麗玲教授策展)

線上展青春的身影:1920年代師範學生成長相簿

1920年代,臺灣在日本統治下已超過二十年,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就讀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和臺北市立大學)的師範生,畢業後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戰後則成為支撐臺灣初等教育的中堅人物,除了教育家,也培育出美術家、音樂家、文學家。他們年輕時在全體住宿制的師範學校裡,經歷過了什麼樣的青春歲月?透過一本臺灣學生的典藏相簿,呈現出在學期間個人與團體的紀念照片、教師離職送別照、軍事教練照及赴日本修學旅行照片等,可以看到相片中的人物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過程,及師範學校學生豐富的學生生活。(展覽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簡宏逸策展

線上展4 從影像窺探臺灣日本時代軍事史:日本駐臺部隊的軍事活動與生活

以日本殖民軍政發展史切入,放眼戰爭對臺灣社會整體的影響,本展精選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5冊寫真帖:《臺灣守備隊》、《大正三年討伐紀念寫真帖》、《步兵第一聯隊寫真帖》、《上山臺灣總督高雄州奧蕃社視察狀況寫真》、《花蓮分屯海鼠山分遣隊-西末吉寫真帖》,透過日本時期官方影像史料,輔佐歷史書寫文字,宏觀架構出日本在臺灣軍事編制演變的圖像,探討日本駐臺部隊由內而外、由守轉攻的軍備編制變遷,瞭解過去日本軍事部隊在臺灣活動的軌跡。(展覽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曾令毅策展)

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國家攝影中心官方網  https://ncpi.ntmofa.gov.tw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台北燈節

2024台北燈節    https://2024lanternfestival.travel.taipei/

113-01-032024台北燈節2/2-3/3西區登場! 結合紙藝打造「城現光龍」主燈亮相 

「2024台北燈節」即將登場,結合紙藝術打造的主燈「城現光龍」,也在今(3)日記者會中正式亮相!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介紹,今年燈節主題訂為「龍躍光城」,象徵祥龍飛「躍」臺北,引領希望首都向前邁進,主視覺多彩輪廓則呈現繁華臺北的絢麗燈火;而「躍」同音「悅」,也意涵懷著喜悅心情迎接新年。

林奕華並說,今年燈節場域擇定西門町,舉辦期間首次持續31天,亮燈至3月3日;在內容規劃上,延續傳統文化的光彩、融入新創意,將西區草根性的文化故事透過燈組呈現,也結合商圈、宮廟共同合作,歡迎國內外旅客在龍年一起來臺北逛燈節,尋找龍的足跡,也在享受燈節歡愉氣氛的同時,重新認識臺北的故事。

「2024台北燈節」策展人劉治良表示,龍的意象躍然於西門城中,由老城點亮臺北新氣象,以祥龍帶領大家回味城中記憶;而今年主燈命名「城現光龍」,由策展人劉治良老師設計,跨界邀請紙藝藝術家杜清祥老師,以「一紙成型」的創作精神賦予作品生命,並請到音樂製作人K6劉家凱為主燈展演全新編曲,讓主燈「城現光龍」閃耀整個臺北市。

劉治良進一步說,2024台北燈節也邀請日本藝術家小松美羽參與展出,以及許多跨界合作藝術家,凝聚傳統紙雕藝術、書法家、在地團體,在傳統與新潮的碰撞下,規劃三大展區,希望能帶給民眾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也讓國內外旅客從北門展區、西門展區、中華路展區走進當代的西門町,來場西門町獨有的文化體驗。

觀傳局補充,「2024台北燈節」燈區貫穿捷運北門站至西門站,途經中華路一段;而活動2月2日揭開序幕,點亮光環境彩燈迎新年;2月17日至3月3日正式開展,由在地藝術團體、書法藝術家、紙雕藝術家、企業團體、友好城市或國家,以及在地學子製作的燈組,將一同妝點臺北老城,呈現絢爛光影的視覺盛宴。

此外,觀傳局也說,鄰近商圈、宮廟紛紛響應活動,如西門町商圈佈燈延長、沅陵街的「點亮沅陵彩燈節」、北門相機街的攝影比賽、省城隍廟燈謎擂台、武昌街燈海隧道等,盼燈節一系列精彩活動帶給國內外旅客難忘的回憶,感受臺北的魅力。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臺北市】文化小旅行

LOCALCULTURETW【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文化小旅行

112-12-19臺北「文化小旅行」再推出24處文化點 自然、人文等多元特色帶你探索未見的在地日常

112-12-15文化局持續發展臺北文化事務,以多元創新角度推動各項文化政策

112-10-12臺北「文化小旅行」從逾250年榕樹公下出發 首波12處深度故事文化點 邀你重新認識日常卻又非常的臺北


113-01-19逛燈節順遊臺北!觀傳局推14條「臺北悠遊行」行程

2024台北燈節」將於2月2日至3月3日分2階段登場,今年會場位於臺北西區,鄰近高鐵、台鐵、機場捷運與臺北捷運等交通樞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更推薦多條「臺北悠遊行」行程,邀請國內外遊客到西門町賞燈後,運用便捷的大眾運輸安排多日行程,與家人朋友順遊臺北各區景點,帶回豐富的春節回憶。

觀傳局介紹,「臺北悠遊行」特別結合北市12個行政區景點,推出包含半日遊、一日遊及二日遊共14條行程,提供旅客賞燈順遊臺北的旅遊攻略。白天先到臺北各大必遊景點深度探索臺北風光及人文特色,晚上再到西門町燈節會場體驗欣賞絢麗燈組,留下美麗合照與回憶。

觀傳局推薦,台北燈節會場位於捷運北門站至西門站的中華路一帶,旅客可走訪龍山寺、剝皮寮等地探索傳統文化;搭乘捷運往北可到北投,體驗泡湯紓壓放鬆的輕旅行;往東可到著名的東區商圈、台北101及信義商圈,享受全球零時差的購物樂趣及多國美食;往南則可到貓空品茗好茶,呼吸自然山林的芬多精。

觀傳局並說,這14條遊程,將燈節場域與城市街廓、商圈及在地特色整合,讓民眾透過臺北便捷密集的大眾運輸系統,以深入親近、探索臺北的景點及文化,藉此帶動燈節的觀光人潮及促進商機,更多遊程詳細內容可至台北燈節活動官方網站查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