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2025 阿里山森林鐵道蒸汽專列檜木列車

 

全台唯一!阿里山森林鐵道蒸汽專列檜木列車 10/16限定啟程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0 17:08:57)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宣布,10月16日將推出阿里山森林鐵道蒸汽專列檜木列車。今年最後一場由百年蒸汽火車頭搭載檜木列車的限定專列,將帶領遊客穿越歷史悠久的阿里山森林鐵道,重溫百年蒸汽火車的傳奇魅力,並藉此展示嘉義獨特的文化底蘊與自然風光。

嘉義是全台唯一擁有營運中林業鐵道文化資產的縣市。阿里山森林鐵道不僅是一條運輸路線,更是一段承載歷史與情感的文化記憶。這條百年鐵道從嘉義平原蜿蜒而上,直達壯麗的阿里山山脈,沿途風光如畫,深刻書寫了人文歷史的篇章。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攜手林鐵處與雄獅旅遊,推出秋季限定的蒸汽火車遊程,特別為親子家庭設計多樣化景點,以滿足全家人的需求。各團次將提供不同的親子遊程,讓遊客在阿里山森林鐵道的蒸汽列車上,享受充滿趣味與教育意義的旅程。

親子遊程推薦: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漫遊於步道之間,呼吸森林的芬多精,享受大自然的療癒。

▲欣欣水泥森活園:動手製作水泥多肉盆,體驗創意與手作的樂趣。

▲向禾休閒漁場:親手摸蛤蠣、烤蚵、划船、釣魚或撈海菜,吃喝玩樂一次滿足。

▲民雄日式招待所文創園區:挑戰飛盤高爾夫,創造難忘的親子回憶。

▲嘉義縣科學教育中心-太空教育館:在3D劇場中觀賞太空知識,讓孩子探索宇宙的奧秘。

▲咩咩上樹萌寵樂園:與超萌動物互動,享受歡樂親子時光。

▲歐樂沃築夢城堡:擁有台版迪士尼美譽的樂園,拍照打卡,捕捉每一個快樂瞬間。

▲鄒族逐鹿文創園區:親近梅花鹿,了解動物的世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愛護之心。

▲奮起湖老街:品味懷舊的奮起湖鐵路便當,細細品味歲月流淌的美好。
家長們可根據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的團次,與孩子一起在蒸汽火車的旅程中創造珍貴的回憶。

文觀局表示,先前7月18日推出的「栩悅號」及8月25日「福森號」蒸汽專列均大獲好評,現場吸引許多鐵道迷與家庭旅客參與。隨著蒸汽鳴笛聲響起,大家紛紛拍照留念,許多人直呼能搭乘蒸汽火車是一個難得又興奮的體驗,整段旅程充滿難忘的瞬間。

誠摯邀請全國遊客把握最後機會,安排2日、3日或4日遊,透過上網訂購 ( https://reurl.cc/nYXLYD )  搭乘蒸汽專列檜木列車,感受阿里山鐵道的獨「嘉」魅力。欲了解更多親子遊程推薦,可至「嘉義縣親子旅」官網查詢( https://familytour.chiayi.travel/ )。

蒸汽專列檜木列車

向禾休閒漁場

嘉義縣科學教育中心-太空教育館

歐樂沃築夢城堡




A+文化資產創意獎

 

2026年【A+文化資產創意獎】競賽活動!

https://www.boch.gov.tw/home/zh-tw/aplus

https://www.boch.gov.tw/home/zh-tw/news/143671


2025年「A+文化資產創意獎」 中國科大視傳系榮獲一金一銅及多項大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3 A+文化資產創意獎    https://aplusboch.tw/

新秀崛起 再創文資新經典 「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系列活動及頒獎典禮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登場文化部新聞稿 112/10/14

https://www.boch.gov.tw/home/zh-tw/news/118775


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系列活動今(14)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登場並舉辦頒獎典禮,入圍及得獎作品即日起至1112日於園區展出,期間將舉辦設計師之夜、產業媒合會、與大師對談講座、週末音樂表演與市集等活動,打造文資設計的新舞臺。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2011年起舉辦「A+創意季」,公開就設計、文創類型作品徵件評選,因應2018年轉型為文化資產園區,2022年調整為「A+文化資產創意獎」,樹立以文資保存、創意設計為核心的競賽品牌。「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競賽項目共分4大類,包括文資活化企劃類、文資工藝設計類、文資插畫類、文資數位媒體類,各類別金獎可獨得10萬元,銀獎和銅獎各獲得6萬元和4萬元獎金,總獎金達160萬元。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文化是生活的總和,過去世代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然而這些資產若沒有妥善的應用與規劃,在社會變遷中,將慢慢被遺忘,甚至面臨貶值的困境。「A+文化資產創意獎」提供一個榮耀的舞台,鼓勵大家透過創意,不只讓文化資產能夠保值,更以設計加值,以更豐富的樣態傳遞給下一代。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A+文化資產創意獎」是全國唯一以文資為主題的大型設計競賽及聯展,今年首度增設社會組,讓大專院校之外所有對文資與設計有新想法的社會新秀,都能在A+的展場發光發亮,並呼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資活化的趨勢,創造出文化資產普及教育的空間。今年A+的入圍作品中,就能看見設計新秀將各種有形及無形的文資元素,例如廟會、炮仗及鴿笭文化等,融入日常工具及物件,透過轉譯及詮釋,帶文化資產走出僵化的硬體建築、艱澀的刻板印象,在生活中與大家相遇。


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共收到1,429件作品投稿,邀請20位跨領域專家擔任評審委員,經初審後遴選出213件入圍作品。各獎項宣布的剎那,不少學生及設計新秀露出驚喜雀躍的神情、驚聲尖叫衝上台領獎。


「文資活化企劃類」學生組金獎「衣.Zip」運用巧思讓舊衣轉生為名畫、社會組金獎「日常儀式」從教會神聖性空間出發,探討地方鄉村的發展;「文資工藝設計類」學生組金獎「炸神」透過數位媒介呈現炸神廟會的趣味意涵、社會組金獎「關聖帝君」以粧佛藝術表達和平祈願;「文資插畫類」學生組金獎「旺梨派」以鳳梨富、聚、昭、旺的祝賀意義展現臺灣禮俗文化、社會組金獎「逛街將軍」將傳統護身符轉為購物袋設計;「文資數位媒體類」學生組金獎「磺火傳」以數位影像捕捉震撼人心的磺火捕魚畫面、社會組金獎「南聲囝仔」講述南管音樂的動人傳承故事。詳細得獎名單於「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活動官網公布。

此外,「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也規劃一系列活動,「設計師之夜」邀請年輕得獎者暢談交流;「產業媒合會」提供年輕新秀與企業總監面談對話的機會;另邀請曾獲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界大師們,辦理「與大師對談講座」,與青年學子面對面分享交流;以及週末音樂表演與市集等多樣活動。歡迎民眾至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感受文化資產與設計交鋒產生的創意火花。


  • 得獎暨入圍作品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1121112日(星期日)

展覽時間:09:00-17:00

展覽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B09雅堂館、B03藝文展覽館 


  • 設計師之夜

活動日期:1121014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18:00-20:30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願景館三樓展覽空間


  • 與大師對談講座

活動日期:1121021日(星期六)、1028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14:00-16:00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願景館二樓國際演講廳


  • 產業媒合會

活動日期:1121015日(星期日)、1022日(星期日)

活動時間:14:00-15:30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願景館二樓國際演講廳


  • 週末音樂表演與市集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1121112日,週末期間

活動時間:11:00-17:00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中央廣場、文資大道


2023A+文化資產創意獎」官網:https://aplusboch.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https://www.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oc.boch


A+文化資產創意獎 競賽活動 | Facebook

A+文資創意季 | Facebook

A+文化資產獎 競賽活動 | Facebook

【A+文化資產創意獎 競賽活動】A+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e Awards


2021-05-112021A+文資創意季」最大獎項「A+大賞」由南臺科技大學「南瀛圓環」奪得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2021A+文資創意季」今(11)日圓滿落幕。在5月7日至11日共五天的活動期間,將臺灣年輕世代的文化資產創意能量推向更高境界。本次集結全臺大專院校24校共44系的學生優秀作品,包含崑山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修平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及嶺東科技大學等,充分綻放年輕世代蘊藏的文資創意潛能,展現「文資•設計加值」的最大綜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表示,A+文資創意季是讓學生認識文化資產最佳的平台,由衷感謝本次全體參展及競賽師生共襄盛舉,為期五天的設計展覽、文資講座、文資創新工坊及學生樂團表演系列活動活絡了文化資產園區,參與民眾絡繹不絕,並獲得相當大的迴響。「A+文資創意季」是全國唯一以「文化資產」為主題之大型設計院校學生聯展競賽活動,有別於一般設計競賽,特別強調以文化資產作為核心主軸,目的在於鼓勵學生汲取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元素,透過新世代設計師的創意激盪後,巧妙地將文化資產元素以現代設計思維轉譯、詮釋,賦予文化資產與當下生活相契合之設計應用,進而將文化資產永續傳承。

2021A+文資創意季展覽競賽作品分別為文資保存類、文資創新類、視覺傳達設計類、工業設計類、時尚設計類、空間設計類及數位媒體與互動體驗設計類等類別,近1,790件作品報名,初審入圍並展出470件作品,經過各類別專業評審委員決選出A+大賞及各類別金銀銅等作品,共29個獎項,這些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具體呈現了文化資產本質。







本次競賽最大獎項「A+大賞」是由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作品「南瀛圓環」奪得,以台南的圓環文史出發,述說圓環的過去和現在,並以專書、郵票、集郵冊等載體呈現,具有豐富的內容,視覺設計也相當突出,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獲頒獎狀及獎金16萬元!

外,文資保存類金獎由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夜戰半島|恆春•豎孤棚文化桌遊」獲得,藉由桌遊表達恆春豎孤棚已有百餘年歷史,為了讓該文化更容易被大眾理解與認識,深入恆春實際參與,結合文化背景與競技規則,藉由遊玩認識文化的桌遊品牌。文資創新類金獎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續日光芒」奪下,作品闡述全球環境變遷以及新冠肺炎的影響,造成缺糧的現象,而台灣油芒正是能應付這些危機的農作物。「續日光芒」延續每一日的太陽,支持台灣農作物長久種植,繼續照亮更美好的未來。

文化資產是我們珍貴的寶物,也是展現生活美學創意的最佳材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每年舉辦的「A+文資創意季」讓各大專院校師生們擁有展現創意的機會,更讓臺灣文化資產教育落實向下扎根,A+文資創意季將秉持文資保存與文資創新的原則繼續向前邁進。

得獎名單.pdf


2021-05-07文資+設計是個好主意 「2021A+文資創意季」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亮麗登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2021A+文資創意季」今(7)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盛大開幕,由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及重要文化資產鑿花技術保存者李秉圭藝師、嶺東科技大學校長趙志揚、文化部古蹟歷建審議委員會委員劉舜仁、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楊佳璋等文資界、設計界貴賓共同宣告「2021A+文資創意季」活動開跑。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特別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出席向參展學校代表及參展者致意,也為「2021 A+文資創意季」系列活動拉開序幕。蕭次長指出,「A+文資創意季」是全國唯一以文化資產為主題的創意設計競賽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臺灣文化資產元素及符碼進行創意設計,開啟年輕世代與傳統文化資產的對話。從2010年開辦迄今邁入笫12屆,總共已超過50所學校,百萬人次參與,是全國高中、大專院校文資及設計科系所學生爭相競逐、朝聖觀摩的年度藝文盛事。今年臺灣雖然仍在COVID-19新冠疫情籠罩之下,但報名情況仍非常踴躍,總件數高達1790件,入圍作品470件,從即日起至511日止在文資園區各展館展出,整體水準比歷年高,可說是中部版的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 

蕭次長提到,「A+文資創意季」競賽及主題展覽特別著重文資「保存」與「創新」元素,而這個活動的核心內涵與文化部長李永得所提的「三感一力」思維非常契合,特別在鼓勵從文化資產的「歷史感」中汲取靈感,精煉傳統文化底蘊元素進行轉譯;以通用設計原則開發出符合當代生活具「國際感」的產品;透過青年世代嶄新視角與「創造力」激發與深化文化資產在當代社會的「價值感」,進而強化全民對文化資產價值的認知與保存維護。 

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原本「A+創意季」特別注入「文資保存」、「文資創新」元素,成為現在的「A+文資創意季」,競賽加入全臺唯一「文資保存」、「文資創新」兩個競賽類別,鼓勵青年世代從文化資產汲取靈感,發揮「文資・設計加值」的美學綜效,推廣文化資產保存意識,落實生活美學經驗。
 
A+文資創意季」鼓勵青年學子以「文資為體,文創為用」進行文資議題的創意或創新設計, 本屆計有2444系報名參加,評審團一致認為今年作品水準比往年高,競爭相當激烈,最後將選出29個獎項,於511日進行頒獎。 
今年展覽包括「文資新秀展」及「校院精品展」二大主題展,「文資新秀展」集結全國大專院校的優秀設計作品,展出此次通過初審及競賽入圍作品,「校院精品展」透過每個學校不同的展出主題與形式,展現同學們的精彩作品與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創意與能量,深化文化資產的認識與保存,展覽分別在文資園區藝文展覽館、國際展覽館及雅堂館展出。 
此外,本週末(57日至9日)在園區中央廣場將有多場由大專院校新興樂團所帶來的音樂表演,並辦理文化資產保存及跨域整合系列性講座,包含紙雕藝術創作分享、文化資產與時尚結合、廢棄物與再生材料如何活化等精彩內容,帶給參觀民眾滿滿的文資創意能量。 
2021A+文資創意季」活動自即日起至511日止,更多活動資訊請上「A+文資創意季」粉絲專頁查詢。因應疫情變化,請民眾落實自主健康管理,並配合佩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體溫、勤洗手、實聯制入場等措施。

 

2021A+文資創意季】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5119:00-17:00

展覽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臉書:https://m.facebook.com/AplusCreativeFestival/posts

官網:http://www.a-plus-creative-festival.com.tw/

文化部文資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oc.boch


2021A+文資創意季 活動聲明

110年5月5日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的「A+文資創意季」,自2010開辦迄今已第12屆,在全臺47所校院、超過百萬人次參與支持下,確立以「文化資產」議題為活動主軸,鼓勵學子秉持「文資‧設計加值」為創作核心,一如繼往的為臺灣孕育出優質的新世代文資創意人才。

 

2021A+文資創意季」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及活動所在地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防疫規定嚴格落實,另考量學校師生為此活動已投入許多心血,故2021A+文資創意季」會在所有參展校院師生齊心的支持下舉辦;如有對疫情有所顧慮之參賽同學,請與所屬校院系所師長溝通討論,主辦單位將予以尊重。

 

學生的健康福祉是我們最關心之事,因此已規劃完整之防疫措施,活動期間將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指引,於展間入口處量測體溫、使用酒精並採取實聯制,且全程配戴口罩等措施。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或臺中市政府宣布防疫等級提升,主辦單位將立即宣布因應作法,屆時請學校師生體諒。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活動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活動時間:110年5月7日至5月11日



南區觀光圈聯盟


南區國際觀光持續加溫 跨國合作 多元行銷驅動國際引客能量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0 11:41:18)  台灣南區觀光圈持續升溫與復甦,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嘉南管理處)攜手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積極推動「持續加溫的波段式行銷」策略,透過階段性引進不同市場與國際旅遊夥伴,讓南台灣在全球旅遊市場保持高度能見度與旅遊熱潮。

近期不僅迎來日本西武集團王子大飯店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安田夏樹以台灣感性為主題的深度踩線行程,更緊接著邀請港澳主要組團社進行踩線交流,展現「國際客源持續串接、觀光熱力不斷延燒」的行銷布局。

布袋海上巴士

安田總經理一行走訪屏東、高雄、美濃、旗山等地,從王船文化館、霧台部落、屏東縣立圖書館到旗山老街,完整體驗南部的文化厚度、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對「台灣在地獨一無二的風景與生活文化」的旅遊價值留下深刻印象。

安田總經理表示,台灣最深刻的觀光價值,在於庶民小吃與台灣人單純、可愛的特質。隨後,香港業者踩線團接棒登場,行程橫跨雲林、嘉義、台南到高雄與屏東,從布袋海上巴士、七股鹽山、井仔腳瓦盤鹽田,到屏東勝利星村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展現南區豐富多元的旅遊資源。

雲嘉南管理處徐振能處長表示,這樣的持續性波段行銷,正是南區觀光圈不斷創造觀光新議題、持續升溫國際能見度的核心策略,同時,本次踩線更突顯產業端在經歷風災後與政府共同的努力與韌性。

以布袋海上巴士陳船長為例,面對先前天然災害導致設施損壞,迅速完成修復重建,恢復航線,確保遊客能持續感受「蛋糕沙灘」的絕美景致及嘉義布袋專屬的鮮美海味,展現台灣旅遊產業面對挑戰的專業與決心。這份堅持與行動,正是支撐南區觀光能量不斷擴散的重要基石。

在行銷推廣上,南區觀光圈更強調「多元平台、多重觸角」。除了透過B2B踩線與國際業者直接合作外,也同步布局B2C市場,結合社群媒體、KOL體驗分享、旅遊展會推廣、數位內容行銷等方式,形成多層次、多管道的宣傳平台,讓國際旅客從不同視角認識南台灣的魅力與驚喜。

不僅強化國際市場布局與引客,南區觀光圈亦重視內部產業凝聚力。為強化品牌能量與跨域合作,9月19日將舉辦第二場「南區觀光圈品牌共識會議」,邀集地方業者、青創團隊與社群夥伴,共同聚焦南區品牌定位與未來國際推廣方向。

這不僅是對外行銷的後盾,更是透過每一次共識與討論,奠定未來創新產品的合作基礎,透過產業共構與產品體驗,真正達到品牌核心價值與經濟效益。持續打造南台灣成為國際旅客的首選目的地。


聚焦國際市場與永續轉型 南區觀光圈聯盟共識會 攜手打造國際級亮點旅遊帶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7 10:08:21)


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管理處主辦「南區觀光圈聯盟共識會」,正式啟動南區觀光圈整合與聯盟成立行動方案

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日於臺南市禧榕軒大飯店舉辦「南區觀光圈聯盟共識會」,正式啟動南區觀光圈整合與聯盟成立行動方案。會議以打造南臺灣國際級亮點旅遊帶為核心目標,聚焦「永續發展、智慧創新、跨域整合」三大主軸,深化地方亮點的國際競爭力。

南區觀光圈涵蓋臺南、高雄、屏東、雲林與嘉義地區,具備山、海與多樣性文化等特色,本次會議由西拉雅管理處主辦,特別攜手雲嘉南濱海、大鵬灣、茂林與澎湖等管理處,也邀請各觀光圈總召與產業代表共襄盛舉。五大管理處首次以聯盟模式,共構「食、宿、行、遊、購」南區旅遊產品體系,串聯包含臺灣觀光百大亮點、微笑南灣、3384款款行、山海戀等經典內容,將地方特色轉為具國際吸引力的亮點體驗,朝政策×產業×品牌三軸並進的發展模式。

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表示,本次共識會不僅是南區觀光圈聯盟起手式,更是南部觀光跨域整合的關鍵起點。未來將持續整合南區各觀光圈及所屬管理處資源,聚焦國際主力市場之精準定位與行銷策略,共同擘劃南區觀光發展藍圖。同時,針對區域觀光圈品牌建構,無論在國內外宣傳或聯盟內部溝通層面,亦將成為未來每一場共識會的核心議題,透過持續對話、凝聚共識、強化共創與共好,為南區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永續觀光品牌。

各觀光圈盟主表示,觀光圈成立迄今已逾三年,已從點、線、面整合階段持續進展,累積許多成功案例與經驗,如今應進入系統化的整合階段,南部地區集結了山海資源,期待能透過南區觀光圈聯盟的通力合作,讓更多地方特色、產業資源彼此分享交流,以國際與國內送客為目的,群起共榮共好,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南區觀光圈聯盟將以「國際級景點為端點」,並整合節慶活動、深度遊程與創新行銷模式,構築具差異化的市場導向型產品組合,加速地方旅遊元件國際化。

本次共識會亦為2025年度南區觀光圈跨域引客、海外通路合作及分眾廣宣策略奠定基礎,正式展開以聯盟為核心的永續引客新篇章。


西拉雅

雲嘉南濱海

大鵬灣

茂林

澎湖




來嘉跑TEMPLE!數位廟公帶你玩

 

嘉義AI數位導覽登場 打造智慧宗教文化旅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淡水場域文化路徑

 

淡古、政大首次合辦學術工作坊9/19、9/20登場 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9 18:30:00)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與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在9月19日至20日合辦為期兩日的「場域、文資與人群—建構文化路徑的多重可能性」學術工作坊,以淡水場域為研究主題,擴及清法戰爭相關影響,並聚焦在煤礦產業、海岸變遷、民間信仰等文化路徑的形成脈絡及未來發展。學術工作坊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至9月15日,共100個名額,額滿為止。

淡古館長蔡美治表示,淡水是一處國際知名觀光景點,也是世界歷史重要的舞臺之一,在淡江大橋通車後,臨橋最近的國定古蹟滬尾礮臺將成為觀光首站之一,預計在滬尾礮臺推出清法戰爭國際特展,國內外遊客可透過文獻、圖像與VR影片等,重新認識曾在淡水發生的戰爭故事。

因此,今年特別與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共享跨國、跨領域的研究資源,並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共同舉辦學術工作坊、講座、策畫國際特展,期盼透過跨界交流,開拓文化資源的新視野,並探索文化遺產保存與地方創生的多元可能。

另外,淡水古蹟博物館以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為主軸,推出結合影視元素的「古蹟文化廊帶」主題導覽活動,現正熱烈報名中,即日起至年底每週六、日舉辦,分為上午10時與下午3時兩場次,每場20人,每週四中午12時開放免費報名,5人以上即可成團,另可加購租借高中制服,每套清潔費100元。更多詳情請上淡古官方網站 https://www.tshs.ntpc.gov.tw/ 查詢;更多精彩的展演活動請追蹤粉專或IG帳號「tamsuihistoricalmuseum」,隨時獲得最新消息。

淡古、政大合辦為期兩日的「場域、文資與人群—建構文化路徑的多重可能性」學術工作坊,以淡水場域為研究主題,擴及清法戰爭相關影響。

在淡江大橋通車後,臨橋最近的國定古蹟滬尾礮臺將成為觀光首站之一,淡水古蹟博物館預計在滬尾礮臺推出清法戰爭國際特展。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

 

庶民村史洞見宏觀史 屏東里港百年風雲新書亮相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8 11:27:06)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7日到屏東縣里港鄉立圖書館參與「《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新書發表會暨老照片收藏展開幕茶會」,古主委表示,寫庶民村史非常不容易,相較於一般的帝王將相史,人民的生活歷史仍是建構整個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古主委說,客委會鼓勵大家持續寫地方村史,雖然現代因網路發達使讀書的人變少,但若能把故事轉譯成年輕人或孩子容易閱讀的繪本或漫畫,也許會帶動校園的閱讀風氣,客委會將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讓更多的故事可以被留下、被看見。

本書作者暨阿里港文化協會理事長吳庚元回憶,自己是用30年的生命譜寫這本書,還是從一張32年前里港南城門遭拆除的老照片而起心動念,進而開啟田野調查,尋訪在地12個村裡的36位人物故事,希望藉此讓各世代的里港人都能更了解里港鄉的開發史。

《里港百年風雲─人物、歷史和地方》全文約7萬餘字,收錄清末及日治時期(1850至1950年)共36個里港人物故事,作者吳庚元以蒐集30年的史料、老照片,加上一年書寫時間,努力完成這本以地方微觀史為軸心,放遠成就世代的宏觀史,更同步搭配老照片展覽開幕至9月底止。由於里港鄉武洛社區是客家族群的右堆發源地,希望藉由出版傳遞屏北的古城里港在台灣客家歷史上的重要性。

今日出席來賓包括立法委員鍾佳濱及徐富癸、教育部長鄭英耀、屏東縣長周春米及前縣長曹啟鴻、屏東縣議會副議長盧文瑞服務處主任陳妍安、里港鄉長徐國銘、傑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耀輝,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余昭玟等多位學者與地方代表到場見證。

活動大合照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與本書作者暨阿里港文化協會理事長吳庚元夫婦

由左至右為國立旗美高級中學歷史教師張高傑、作者吳庚元、古主委,三人紀念書中當年合影

古主委致詞



2025 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8 12:14:13)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邁入第4年的「2025藍海生活節」,將於9月26日至10月6日在臺東活水湖隆重震撼登場,首次以「水火共舞」為主題,打造臺東活水湖壯麗的視覺效果,活動結合湖畔水景舞台的音樂展演,邀請王彩樺、AcQUA源少年、林凡、孫淑媚、陳勢安、許富凱、蕭煌奇等知名藝人及在地團體帶來最精采的演出,引領大家重溫活水湖最浪漫的秋夜回憶。

臺東縣政府表示,自2023年起,藍海生活節於活水湖推出水舞展演便廣受大眾好評,幾近無光害的天然環境,讓水舞展演得以年年升級與創新。今年首度打造「水火共舞」,以火焰特效與高空水柱結合光影與音樂,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9月26日至10月6日期間,每日將展演5場次。同時,現場「海洋慢市集」也將匯聚在地特色美食與手作好物,讓民眾在欣賞水舞與音樂時,同步享受美味與購物樂趣。

臺東是緊鄰太平洋的海洋城市,活動應展現與自然共生、推動海洋永續的願景。今年藍海生活節水域遊憩體驗,除了延續去年熱烈迴響的寬板滑水、帆船體驗之外,並新增水上自行車、水上步行球、SUP瑜珈等項目。

同時,在海洋委員會「海洋無障礙」計畫的支持下,以「平權」為核心,鼓勵身心障礙朋友、銀髮族親近海洋,特別規劃體驗無障礙SUP,並於水上自行車與帆船活動中開放無障礙梯次,進一步落實海洋平權,讓更多身心障礙朋友、銀髮族一同享受「海就是生活」的自由。

縣府特別指出,2025藍海生活節水舞展演將於26日晚間19時正式開幕,每晚7點至9點每半小時演出1次,邀請大家一起前來活水湖,感受不一樣的臺東在地日常生活。相關水域遊憩體驗報名也將正式上線報名,名額有限,「2025藍海生活節」活動最新消息請見官方網站、官方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lueoceandaily)、官方IG(blueocean.tt)查詢。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今秋最震撼 2025藍海生活節「水火共舞」9/26-10/6登場 水舞、音樂、市集與水域體驗等你來感受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2025 雲林百景票選

 

雲林百景票選揭曉 斗南榕苑古蹟餐飲人氣獎奪冠 帶動老屋新生風潮 | 地方亮點 - 好生活 | 中央社 CAN 

https://howlife.cna.com.tw/local/20250908s006.aspx








2025 基隆潮藝術

 

2025基隆潮藝術邁入第十年! 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首度發布 | 地方亮點 - 好生活 | 中央社 CAN

https://howlife.cna.com.tw/local/20250908s005.aspx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地方創生》核定計畫 2025


LOCALCULTURETW【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工作會議


FORMOSARACE: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

地方創生資訊共享交流平臺    https://www.twrr.ndc.gov.tw/

大事紀   https://www.twrr.ndc.gov.tw/message/big-events

 

LOCALCULTURETW:推動地方創生相關訊息 

LOCALCULTURETW:《地方創生》創生計畫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9次工作會議   114年7月30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7/25召開第49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臺南市、南投縣、彰化縣及苗栗縣等7件地方創生與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柳營區 2025

臺南市柳營區
「柳住幸福·營得快樂」地方創生計畫,以酪農永續、綠能循環與藝文觀光為三大核心主軸,形塑宜居永續的幸福農村樣貌;其中以桂芳畜牧場為基地,從牧場參訪、乳牛認識到資源循環,深化民眾對酪農價值的理解。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善化區 2025

臺南市善化區
臺南市善化區地方創生計畫,由善化區公所主導,整合農業創新、文化科技與環境營造,攜手「善糧不二農產」與「思偉達創新科技」,發揮多元專業合作綜效,勾勒出永續農村生活的全新藍圖。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大內區 2025

臺南市大內區
「大內品牌 酪地深根」地方創生計畫,設立農村社區小舖,實踐地產地銷理念,並串聯農產展售、文化導覽與人才培育,規劃如「春採芭樂、秋訪酪梨」等輕旅行路線。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南投縣南投市 2025 
多元徵案

南投縣南投市
「南投永續生活美學暨廊帶創生發展計畫」(多元徵案),由南投市公所、南投戲院及地方協會以「慶典文化復興」、「文化事業賦能」及「人才培力」三大策略提出,以舊城區為核心,延伸至中興新村省府行政特區,將歷史文化傳承、空間美學改造、創新產業與旅遊觀光廊帶資源整合,轉化為一個能夠吸引外部目光與內部活力的新型態城市核心區。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彰化縣鹿港鎮 線西鄉 2025

彰化縣鹿港鎮 線西鄉
「鹿線共構‧從鹿港出發的跨鎮創生行動-鹿港鎮線西鄉多元創生計畫」(多元徵案),以文化傳承、青年參與、永續設計與社區美學為核心,整合歷史街區、生活技藝與社區資源,推動地方創新與永續發展。透過街道博物館策展、傳統技藝活化與再生設計導入,串連老舖職人故事與社區美感教育,引導青年參與文化實踐。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彰化縣花壇鄉 大村鄉 2025

彰化縣花壇鄉 大村鄉
「幸福共鄉‧從大村到花壇的創生路徑—大村鄉花壇鄉地方創生計畫」,以農業活化、青年參與、食農教育與空間再生為核心,整合地方特色與資源,推動永續發展。透過創新行銷與加值策略,結合葡萄與茉莉等特色農產,吸引青年投入產業。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苗栗縣卓蘭鎮 2025 
多元徵案

苗栗縣卓蘭鎮
「卓越小鎮青年共學培力計畫」(多元徵案),透過系統性的青年培育與創生提案支持,強化在地社群連結,促進青年返鄉與人才扎根,為地方注入活力。結合產業升級、人才培力與環境友善等策略,強化地方自主發展動能,形塑出一個具韌性與永續性的農村未來。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8次工作會議   114年6月3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6/3召開第48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臺中市、雲林縣及臺東縣等3件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中市海線文化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臺中市雙溪流域稻禾文藝永續共好計畫 2025

🌱臺中市「臺中市雙溪流域稻禾文藝永續共好計畫」(多元徵案),串聯大甲、大安、外埔地區的海線文化,整合產業與生態資源,表演藝術演繹在地故事、推廣海洋生態與藝術創作、結合在地農產,翻轉麵食文化以及深化特色地酒產業,同時引入企業社會責任與ESG永續發展議題,推動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雲林縣西螺鎮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雲林縣食農百寶箱廊帶創生計畫 2025

🌱雲林縣「西螺鎮食農百寶箱廊帶創生計畫」(多元徵案),因應農村人口流失、產業價值鏈斷裂與青年外移等課題,推動農村六級產業轉型,以產業一條龍服務為廊帶策略,結合在地農業特色與人文資源。聚焦於農產品的「產品研發」與「加工企業媒合」,透過創新加工技術與市場鏈結,有效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並進一步協助農民與青創團隊打造具有識別度的地方品牌,強化市場能見度。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東縣池上鄉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臺東池上永續創生計畫 2025

🌱臺東縣「臺東縣池上鄉池上永續創生計畫」(多元徵案),由熊良心有限公司、土足生活有限公司、臺東縣農創協會、源天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提案,以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好,永續池上為願景,以深度旅遊發展、文化場域活化、永續農業發展、魅力市集營造為發展主軸。建立生態旅遊平台、活化文化場域,推動行銷在地農產,配合事業夥伴計畫開發特色伴手禮,建立商業合作機制,串聯池上客庄店家與小農,提升整體經濟。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7次工作會議   114年4月17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2025 / 04 / 17 國發會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7次工作會議,討論高雄市「大庄牽小庄右堆」、臺南市安定區、臺南市後壁區打造「農、純、香」農村博物館觀光城鎮、「鹽地裏海地方發展」、雲林縣口湖鄉「二代青年返鄉投資創生暨環境優化提案」、 北港鎮「宗教文化資產場域活化及跨領域之產業整合創生發展」等地方創生計畫。PDF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日前(4/17)召開第47次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會中通過高雄市、臺南市及
雲林縣等5件地方創生計畫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高雄市美濃區、杉林區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高雄市大庄牽小庄右堆地方創生計畫 2025

(多元徵案)以高雄市美濃區、杉林區為主要場域,透過「右堆」歷史與地域文化連結周邊客庄資源,攜手產業基礎已具規模的杉林區築夢新故鄉協會,推動「大庄牽小庄」模式,促進區域產業共榮與地方活化。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安定區 2025

RICELOHAS 2臺南市安定創生,創生安定 2025

以「安定創生,創生安定」為核心願景,致力於打造一座從0歲到80歲居民皆能安心生活、世代共榮的美好城鎮。透過增加居住人口、吸引觀光人潮、帶動產業發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全面提升安定區的生活環境與城市競爭力。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後壁區 2025 多元徵案

RICELOHAS 2臺南市打造「農、純、香」農村博物館觀光城鎮 2025

(多元徵案)以「農、純、香」為主軸,結合文化、教育、觀光與產業,打造宜居永續的農村博物館型觀光城鎮,並從人才培力、產業推動與文化城鎮三大方向著力。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臺南市七股區+將軍區+北門區+佳里區 2025

RICELOHAS 2臺南市鹽地裏海地方發展創生計畫

(多元徵案)以打造臺南七股地區的永續環境與在地活力為核心,透過多面向事業提案推動地方創生。不僅活絡地方經濟與產業,亦重視生態保育與文化再生,進而提升地方教育與社會支持系統,為鹽地裏海注入創生新動能。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雲林縣口湖鄉 2025

RICELOHAS 2雲林縣地方創生計畫2.0 

奠基於第一期地方創生計畫之基礎,持續建立與周邊景點和社區的有機連結,形成旅遊路線和活動帶,讓遊客可以深入體驗當地的豐富文化和自然資源。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6次工作會議   114年1月22日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2025 / 01 / 22  國發會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46次工作會議,討論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桃園市「蚵間漁農創生計畫」、嘉義縣「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嘉義市地方創生2.0 計畫」、金門縣「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南投縣信義鄉、新竹縣峨眉鄉等地方創生計畫。 PDF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

國發會1/22召開第46次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通過基隆市、桃園市、嘉義縣、嘉義市、金門縣、南投縣及新竹縣等7件地方創生計畫及多元徵案計畫👏


LOCALCULTURETW:創生計畫【基隆市】
山海港城 2025

RICELOHAS 2【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創生計畫 2025

基隆市「覺旅基隆共創山海創生計畫」,由基隆市山海港城產業發展協會、大方合展有限公司與海格創藝有限公司共同提出,在結合農漁業、飲食文化、旅遊、藝術創作與地方創生,推動區域共好圈,刺激產業發展。

RICELOHAS 2桃園市】新屋區蚵間漁農創生計畫 2025

桃園市「蚵間漁農創生計畫」,由桃園市新屋區蚵間社區發展協會、桃園石滬協會及知享有限公司共同提出,以桃園市新屋區蚵間里為核心,結合在地特色漁農、自然生態與閩客文化,推動地方創生。


RICELOHAS 2嘉義縣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創生計畫 2025

嘉義縣
「阿里山2.0-部落產業永續創生計畫」,結合產、官、學多方資源,促進鄒族文化復興、部落產業升級及永續發展,為阿里山部落注入全新活力。計畫涵蓋人才培育、觀光共榮與文化傳承三大面向,藉由多元策略實現永續創生的願景。




RICELOHAS 2嘉義市】地方創生2.0計畫 重現木都美名 2025

「嘉義市地方創生2.0計畫」,以「重現木都美名」為核心願景,聚焦產業復興、文化保存與宜居城市,透過「傳產木藝再生與教育扎根」、「老屋活化與街區創生」、「城市品牌塑造與文化活動」、「世代宜居」四大面向推動地方創生,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典範城市。




RICELOHAS 2金門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計畫 2025

金門縣
「點蚵成金營區再生共創基地營造計畫」,由金門縣金寧鄉公所、金門縣社區產業創生協會共同提出,以金門縣金寧鄉古寧頭為核心,結合在地石蚵文化、資源循環與閒置空間活化,推動地方創生。



RICELOHAS 2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線綠色經濟產業推動計畫 2025

南投縣
「信義鄉濁水溪線綠色經濟產業推動計畫」,提案將原民特色、林間遊憩及產業經濟等既有資源和各部會推動原民部落發展政策,與公所、社區協會及地方團隊的資源整合及運用,為信義鄉未來的產銷、旅遊及原民傳統文化帶來轉型及永續發展之願景。



RICELOHAS 2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時光村生態產業升級計畫 2025

新竹縣
「時光村生態產業升級計畫」,由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休閒商圈協會、社團法人新竹縣文創藝術觀光發展協會及天成萬通有限公司共同提出,以新竹縣峨眉鄉十二寮為核心,結合在地客家民俗植物文化、復育及商品加值開發、生活節策展及遊程導覽服務,推動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