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屏東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屏東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

 

FORMOSARACE【屏東縣】潮州鐵道園區


交通新聞稿   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盛大開幕

屏東縣政府與臺鐵局合作辦理「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於昨日(10/7)在臺鐵《潮州鐵道園區》盛大開幕,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屏東縣周春米縣長、臺鐵局杜微局長、縣府及臺鐵各級主管、在地議員、鄉鎮長,均共同参與盛會。開幕儀式於下午5點展開,吸引超過1萬民眾入場,臺鐵局專開的入園彩繪列車也班班客滿,可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王部長特別提前抵達會場,視察園區內鐵道文物館,並登上TPK2053百年木造車廂,了解保存及陳列狀態。部長指示臺鐵局要規劃更多特色展件,做為鎮館之寶,豐富南臺灣鐵道文化的場域及實力。

         本次文化祭舉辦至11月26日,為期50 天,安排多達60場多元鐵道文化活動,屏東縣政府特別設計鐵路相關的吉祥物,並做成裝置藝術導入5處特色車站(潮州、竹田、東海、加祿、枋山)及潮州鐵道園區,供民眾拍照打卡留念;更與「2023南國漫讀節」共同辦理藍皮解憂號列車活動,以及[鐵道走讀活動];於3處特色車站(西勢、枋寮及南方小站)結合在地文化團隊,透過走讀貼近人文景點及體驗手作,讓人深入瞭解地方特色。開、閉幕活動於潮州鐵道園區舉行,除記者會及演唱會外,更於戶外播放《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以及結合58家特色品牌市集。臺鐵局配合此次活動,開幕及閉幕日首度開行夜間專開列車(來回8班次),活動期間假日亦有專開列車(來回5班次),提供民眾方便的搭乘選擇。

         潮州鐵道園區自去年12月17日開幕迄今,已吸引23萬以上人次到訪參觀,成功創造口碑,未來將規劃輪展特色文物及車輛,期能為潮州帶來更多觀光人潮,繁榮地方。臺鐵局也在會中宣布,10月28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將在潮州鐵道園區舉辦9月到港的E500型電力機車見面會,為活動帶來另一波高潮。

屏東縣政府與臺鐵局合作辦理「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於昨日(10/7)在臺鐵《潮州鐵道園區》盛大開幕,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屏東縣周春米縣長、臺鐵局杜微局長、縣府及臺鐵各級主管、在地議員、鄉鎮長,均共同参與盛會。開幕儀式於下午5點展開,吸引超過1萬民眾入場,臺鐵局專開的入園彩繪列車也班班客滿,可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王部長特別提前抵達會場,視察園區內鐵道文物館,並登上TPK2053百年木造車廂,了解保存及陳列狀態。部長指示臺鐵局要規劃更多特色展件,做為鎮館之寶,豐富南臺灣鐵道文化的場域及實力。

         本次文化祭舉辦至11月26日,為期50 天,安排多達60場多元鐵道文化活動,屏東縣政府特別設計鐵路相關的吉祥物,並做成裝置藝術導入5處特色車站(潮州、竹田、東海、加祿、枋山)及潮州鐵道園區,供民眾拍照打卡留念;更與「2023南國漫讀節」共同辦理藍皮解憂號列車活動,以及[鐵道走讀活動];於3處特色車站(西勢、枋寮及南方小站)結合在地文化團隊,透過走讀貼近人文景點及體驗手作,讓人深入瞭解地方特色。開、閉幕活動於潮州鐵道園區舉行,除記者會及演唱會外,更於戶外播放《南方,寂寞鐵道》紀錄片,以及結合58家特色品牌市集。臺鐵局配合此次活動,開幕及閉幕日首度開行夜間專開列車(來回8班次),活動期間假日亦有專開列車(來回5班次),提供民眾方便的搭乘選擇。

       潮州鐵道園區自去年12月17日開幕迄今,已吸引23萬以上人次到訪參觀,成功創造口碑,未來將規劃輪展特色文物及車輛,期能為潮州帶來更多觀光人潮,繁榮地方。臺鐵局也在會中宣布,10月28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將在潮州鐵道園區舉辦9月到港的E500型電力機車見面會,為活動帶來另一波高潮。


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登場 現場湧入上萬人潮

2023屏東鐵道文化祭今(7)日於潮州鐵道園區,由屏東縣長周春米、交通部長王國材、臺灣鐵路管理局長杜微共同出席開幕儀式,宣布活動正式起跑。現場邀請歌手許富凱與屏東聯合管樂團跨界合作經典老歌之夜,為國慶連假首日迎來上萬遊客。

屏東縣政府今年首度舉辦「屏東鐵道文化祭」,7、8日一連兩天推出主題表演與市集活動,今日下午開始潮州鐵道園區便湧入人潮,專為活動行駛的「噹噹一族」彩繪列車班班客滿,不但吸引鐵道迷,也帶給搭車的大小朋友驚喜。

晚間開幕活動在縣長周春米、交通部長王國材、臺灣鐵路管理局長杜微及多位鄉鎮長等共同揭開火車禮物盒,「噹噹一族」氣球緩緩飄上天空中拉開序幕。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第一次融合鐵道和藝術體驗,舉辦鐵道文化祭,串聯鐵道沿線屏市、竹田、潮州、南州、枋寮及枋山6個鄉鎮市,從10月7日到11月26日,總計超過60場鐵道文化活動,為鐵道觀光增添不一樣的風采,邀請鐵道迷及全國遊客造訪屏東。

交通部長王國材說,潮州鐵道園區廣闊,非常適合親子遊憩,將請臺鐵局將最好的車廂、設施移至園區,結合鐵道維修、故事與文化,成為屏東最重要的觀光景點。

緊接著登場的經典老歌之夜,屏聯管演奏大家耳熟能詳的火車童謠《丟丟銅》,金曲歌王許富凱演唱《快樂出帆》、《純情青春夢》多首經典金曲,也帶來新歌《南風》,全場樂迷沈醉在其中。
今日活動現場還有超過50家特色品牌的鐵道市集,以及限量發售200個「山海鐵道餐盒」,特選枋寮龍膽石斑為主菜,融入屏東在地食材,下午5點半一開賣,排隊民眾搶買一空。

文化處表示,8日活動除了《南方・寂寞鐵道》首度戶外播映,蕭菊貞導演現身分享,更力邀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獻唱鐵道組曲,歡迎民眾前來看電影、聽好歌。園區特別於10月7、8日及閉幕11月25、26日全時段免票入園。相關活動詳情請洽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臉書。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屏東學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屏東學專區

團隊成員  課程內容  教師社群      教師專業社群讀書會   學生參訪

屏東學相關活動  屏東學專書目錄      新聞報導


全校新生必修「屏東學」,多樣「屏式」課程豐富學生在地歷練

一直以來屏東大學的學生,多為來自不同縣市的外地人,身為屏東在地的大學,為培養學生在地關懷、社會責任與國際視野,實踐學校教學與地方脈動的連結,向這片土地學習及為這片土地貢獻所學,因此規劃「屏東學」課程。本校人文社會學院自 106 學年開始推動院必修「屏東學概論」課程,作為大一新生認識在地的引導,惟以人文社會面向為主的授課範圍,對屏東學而言廣度可再擴展,因此將層級提升至全校性通識課程(大武山學院);在教師專業部分,以「屏東學概論」課程為基礎的教師社群,結合各系所特色,融合與在地相關之區域型計畫執行內容,展開屏東學的普及與深化。

課程以通識課程1學分進行規劃,包含實體課程、磨課師課程及講座課程等多項屏東學Tracks,提供學生多元選擇,內容含括屏東之自然、人文、社會、教育、 科技、管理及產業等範疇,以豐富學生學習歷程與在地生活經驗,並促進跨學科應用與實踐。

課程自111學年實施以來已辦理2場在地大師講座、五場屏東學踏查活動,內容包含「阿緱城宗教文化巡禮」、水資源踏查-水利科技活動、屏東縣科教資源中心暨獵戶座天文台參訪活動、屏菸 1936 文化基地參訪活動…等,藉由學生親生實地探訪,來認識和體會屏東的歷史與社會發展。另外還辦理一場「屏東學大武週闖關活動-屏東學學屏東,發現屏東人文、地景、產業之旅」,以多元創意方式驗收學生學習成果。整體相關課程活動總參與學生數達598位學生,學生對於課程皆給予正向回應。而於即將開始的112學年中,大武山學院一樣規劃了精采踏實、跨域創新的「屏東學」課程,除原本的多元課程、系列講座、實地踏查外,也將持續開發屏東上山下海的走讀路線,以屏東多樣富饒的特色,來迎接新一波遠道而來屏東求學的新鮮學子們。


【研討會】2023年第三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 屏東縣地方學的多層次建構與協作,歡迎報名參加 

研討會主旨:屏東學的實質內容,依空間大小可分成縣級(如:縣志)、鄉鎮市級(如:鄉鎮市志),以及村庄級(如:庄志、部落志、村志、社區志);依推動單位則可分成學校單位(小學到大學含社大-教育處)、社會教育單位(圖書館、地方文化館-文化處)。屏東學如想成為屏東縣的品牌/符號,需要上下層級的分工、銜接與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有機體系。本研討會即旨在針對發展屏東學所需要的這種多層次的建構與協作方式進行研討。歡迎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

日期:2023年5月26日(星期五)

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及第三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敬邀參與~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

研討會日期:2021年12月03日(週五)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

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21年屏東學研討會》工作小組  敬邀










屏東學是什麼? | Facebook


屏東人文地圖


2021年第一屆阿緱文化論壇


一、論壇宗旨:
  從廟宇文化出發,討論三山國王及義民信仰的發展脈絡,反思地方文化生活圈的建構,藉此強化民俗信仰與地方文化的內涵,豐富地方文化生活圈的研究與實踐。

二、指導單位:文化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屏東縣下淡水溪義勇公文化協會
  贊助單位:萬吉建設機構

三、時間議程:2021年9月3日(星期五)及10月1日(星期五)

四、論壇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五、論壇子題:
  (一) 三山國王信仰研討(9月3日第一場)
  (二) 旌義義勇公研討(10月1日第二場)


第一屆屏東學術研討會 作家郭漢辰也列入座談主題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於12月4日、5日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六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本次會議主題訂為「地方議題與跨領域對話」,共有11個論文場次,多達40篇學術論文發表,內容涵蓋屏東族群、語言與文學、文創產業,以及地方創生等議題,同時也規劃「郭漢辰主題座談會」,邀請與會者共同討論屏東的土地與文化。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自2017年起開設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讓屏大師生得以深入認識屏東。近年來,編撰《屏東學概論》,組成屏東學教師社群,辦理地方哲學與地方學基礎理論讀書會,投入在地研究,成果豐碩,為持續教學與研究之深化,故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則是本校社會發展系每年持續舉辦的學術會議,此會議號召學術同好共同關注南台灣的社會發展議題。社發系師生長期與地方社會緊密扣合,培育屏東大學學生具備跨領域的社會實作能力,本次會議也特別規劃屏大學生參與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之實作成果展示。社發系學生今年暑假有一組學生進入繁華社區,不僅與在地居民同樂,也研發在地野菜食譜致贈社區,這些實作成果也將一併展出與分享。此外,自2018年起社發系多位教師參與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對屏東農村議題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也發表在本次研討會。

    今年特地邀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蕭新煌教授,以「研究台灣社會運動、第三部門與民生的三個轉折」進行專題演講,蕭教授回想自己過去40年來,本於關懷社會、回應時代挑戰的初衷,在一連串的「回應機緣、掌握方向」交織而成的歷程中,開展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和民主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之旅,他給年輕學子的建議是,保持對「社會」的好奇心和「讓社會更合理」的使命感,也期勉年輕學者,細心體會,大膽向前,不卑不亢,不時回顧,檢驗自己,融會貫通,開創新見。

    社會發展學系蔡依倫老師指出,今年全球迎來嚴峻的公衛危機,使得地方經濟、勞雇關係與人際互動的界線與管制,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因超前部署得以避免大規模封城,但直到年末的現在,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仍未明顯趨緩,地方社會能否有足夠的韌性緩衝和回應,仍需要學界持續投入關心與研究。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筆耕不輟的在地作家郭漢辰今年因病辭世,有感於他長期以家鄉屏東做為書寫的對象,流露出濃厚的故鄉情懷,特別由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主持座談會,邀請郭漢辰的另一半,也是接手獨立書店「永勝五號」的負責人翁禎霞,談作家的其人其事,另有台東專科學校傅怡禎老師及屏東科技大學王國安老師,分別談論郭漢辰的文學活動,並評析其作品。

本次研討會從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出發,再創屏東學研究的高峰,未來將邀請教育、管理、資訊、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教師一起投入,豐富屏東學研究的內涵,共同營造屏東大學的特色與亮點。



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 屏東學系列演講走入社區

國立屏東大學致力於推動「屏東學」,將「屏東學」列為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課程,並出版《屏東學概論》教科書,為了把「屏東學」與社區人士分享,鼓勵大家一起來建構「屏東學」,樹立屏東的品牌,並響應創新教學的精神,拆除校園與社區之間的圍牆,屏東大學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從三月起至十一月止,在該書店舉辦「屏東學」系列演講,每月一場共計9場,講題涵蓋文學、音樂、文創、哲學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聆聽。

「屏東學在屏東!」近年地方學興起,屏東大學以「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作為特色大學試辦計畫之一,發展成「屏東學」與「屏東文學」兩主題,並組成跨院系教師學群,將屏東學列為人社院必修特色課程,18周內將講述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專長進行授課,同時集結教師研究成果,出版《屏東學概論》一書,致力於鏈結在地,深耕在地,緊扣生存的空間。

27日上午,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光明院長、中國語文學系余昭玟主任、音樂學系連憲升主任、社會發展學系李錦旭主任、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老師、應用日語學系張月環老師等人,與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一起出席雙方合作的記者會,除了介紹9場屏東學系列演講的內容,也宣示雙方合作踏出第一步,並揭櫫來自於屏東土地的「屏東學」,將積極走入屏東的各個角落,用屏東大學的學術創新研發能量,建構並深化「屏東學」,打造屏東的品牌。

李錦旭主任表示,屏東大學推動屏東學已經2年了,在學校扎實根基後,應有能量走進社區,與社區民眾分享,並從中得到一些靈感,南國青鳥進駐後,與屏大理念相近,雙方合作,互蒙其利,也能讓屏東在各方面更進步,屏東大學很樂意支持獨立書店,希望能夠長久經營下去,並藉由「出口轉內銷」,讓學生對屏東學更加感興趣。

李錦旭老師說,目前修過屏東學概論的人社院的300多位新生,都覺得這門課程很有趣,外地來的學生都覺得屏東有很多好玩的,本地學生則是驚覺屏東還有很多地方,是自己過去所不知道的,雖然一學期2學分的課程沒辦法讓同學對屏東有完整的認識,但對於大學新鮮人的啟蒙與定向,已發揮效果,讓學生能親近這塊土地,親近土地上的人民,避免人與土地的割裂,培養出這種可以帶得走的能力,無論到哪裡發展都是很有助益的,也希望在未來5年內,讓屏東學發展成為屏東大學所有學生的必修課。

此外,屏東學不限於課堂上課,授課老師還會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進行踏查,連教師社群也在古源光校長率隊下,先後到浸水營古道和老七佳踏查,四月還要前往阿朗壹古道,師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李錦旭主任透露,人社院副院長賀瑞麟老師已策畫了十多場地方哲學的讀書會,期能讓屏東學在廣度、深度和哲學思想上,奠定不拔的根基,假以時日,能打造「我屏東、我驕傲」、「我屏大、我驕傲」的光榮感。

青鳥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執行長蔡瑞珊則表示,屏東在臺灣文學史上扮演很重要的地位,南國青鳥進駐讓書店文化與臺灣文化進行對話,它不只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很榮幸與屏東大學合作,讓書店發揮「知識的解放,認同的起點」的功能。

蔡瑞珊認為,全球化時代,我們依然留戀「地方」,因重新認識土地,更意味著對「自我」與「認同」的根本性追求。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說,屏東大學與南國青鳥理念相契合,藉由此次合作,希望能一起「解放知識」,從族群、歷史、藝文、社會發展等面向,解鎖更多的國境之南,挖掘屏東歷史,前瞻未來。

【屏東學系列演講】

一、3月30日(六)19:00-20:30

李錦旭(社發系)--推動屏東學,大家一起來!

二、4月26日(五)19:00-20:30

黃文車(中文系):找尋地方幸福感:屏東文學與在地記憶

三、5月17日(五)19:00-20:30

主講:連憲升(音樂系)、周明傑(音樂系)--《大武山的呼喚》與排灣族傳統音樂的運用

*鼻笛示範:謝水能(民族藝師,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

*小號演出:劉郁君(音樂系)、鋼琴伴奏:陳吉莧(音樂系)

*連憲升主任作曲之《大武山的呼喚》作品發表

四、6月14日(五)19:00-20:30

賀瑞麟 (文創系)--哲學與地方學的關聯:以屏東學為例

五、7月26日(週五)19:00-20:30

林秀蓉(中文系)、傅怡禎(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讓詩飛揚起來──走讀大武山下的美麗韻腳  

六、8月30日(週五)19:00-20:30

易毅成(文創系)--屏東土地的文創亮點   

七、9月21日(週六)19:00-20:30

邱毓斌(社發系)--從音樂看社會發展:林生祥與鍾永豐創作裡的高屏溪流域   

八、10月18日(週五)19:00-20:30

張月環(應用日語系)--閱讀〈風鈴季歌〉〈水果之詩〉

九、11月8日(週五)19:00-20:30

李馨慈Tjuku Ruljigaljig(原住民專班)、胡哲豪Valagas Gadeljeman(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深耕排灣學——追尋生機蓬勃的排灣文化




屏大圖書總館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 全國大學院校創舉

國立屏東大學投入「屏東學」研究十多年,除累積二百多篇論文外,「屏東學」也列入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的學分課程;屏大圖書館為支援「屏東學」的教學研究與學習,以及提供縣內作家作品展示與交流平台,特於民生校區總館九樓建置「屏東學專區」與「屏東縣作家專區」,並設置「屏東縣作家作品資料庫」提供檢索服務。

屏東縣政府也積極支援屏大對「屏東學」的研究,除陸續贈送縣政府出版有關屏東文學、藝術、建築…等各類出版品外,也進行了多項的交流與合作。

12日上午,屏東大學結合屏東縣政府,在民生校區圖書館舉行「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暨屏東縣作家贈書儀式」,由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屏東縣政府張志成秘書以及聯合出席的屏東縣作家,共同為該專區與資料庫進行啟用與贈書儀式。

出席的屏東縣作家有江海(江大昭)、李敏勇、李旺台、杜紫楓、周廷奎(路衛)、涂耀昌、梁明輝、郭漢辰、曾貴海、曾喜城、曾富男(曾寬)、馮喜秀、楊政源,及屏大校內的作家余昭玟、施百俊、黃文車、張月環、張重金、鍾吉雄等多人。

著名的詩人李敏勇在會中致贈他的二部新詩作品「告白與批評」及「邁向重建時代」給屏東縣所有的大專校院、高中職與縣立/鄉鎮圖書館,由張志成秘書代表接受。張志成秘書也代表縣府將最新出版的屏東研究相關圖書送給屏東大學,由古源光校長代表受贈;而所有出席的屏東縣作家也將他們的著作送給屏東大學圖書館典藏。

詩人曾貴海的牽手與李敏勇,也在會中朗讀了2人的詩作,由江敬業小提琴家伴奏,優雅的氛圍,讓現場觀眾如醉如痴。江敬業先生為作家江海的兒子,父子同時出席本日盛會,亦傳為佳話。

屏東大學「屏東縣作家專區」日後將開放給屏東縣作家進行藝文沙龍等多元活動使用,期盼以這個專區為基地,讓屏東文學與屏東研究不斷成長、茁壯!


屏東學三箭齊發 首次戶外教學 踏查眷村文化

屏東大學「屏東學」三枝箭,包括成立教師社群、跨領域教學團隊,以圖書館成立屏東學專區,這學期開始齊發!

首次被列為人文社會學院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於9月18日正式上課,分別從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文化與節慶英語八個面向去談屏東文化。透過人社院的跨域教學團隊,展現屏東大學豐沛的教研能量,深耕屏東,發掘屏東文化的多元與豐厚。

屏東大學繼上學期發表《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後,這學期整合全校教師成立「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舉行相關的活動,並由簡光明院長結合人社院各系所,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

由22位教師成立的「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相關活動,包括專題講座和實地踏察等,以作為屏東學的行動智庫和活水源頭,並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更編輯《屏東學概論》講義,免費發給修課學生。民生校區圖書館則成立「屏東學專區」,長期收藏有關屏東的資料,並舉行屏東學相關活動,以支援屏東學的教學和研究。

再加上原有與屏東學相關的課程和研討會等,可望屏東學能夠扎根屏東大學、成長茁壯,有益於地方的發展。

9月30日首次走訪屏東市眷村踏查活動,在文創系易毅成老師帶領下,到孫立人將軍行館、將軍之屋、青島老眷舍等地戶外教學。課程負責人李錦旭主任、文創系林思玲老師、視藝系張繼文老師、中文系余昭玟老師共同出席,展現人社院跨領域協同教學的理念。

同學除了實地品嚐各種眷村美食,甚至學唱軍歌,體會眷村文化,並考察目前正在眷村舉辦的公共藝術展,探討「文化創意」及「再造歷史現場」等多個面向,未來將踏查竹田鄉、潮州鎮,以及泰武鄉平和部落等地。

《秘書室執行企畫林弓義》



屏東學向前行 屏東大學新學期將開設「屏東學」課程

「屏東學」正式成為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生的必修的新課程!這也是屏東史上第一次的在地課程!

  屏東大學成立以來,積極鏈結在地,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善盡大學的在地社會責任。5月1日上午在民生校區五育樓五樓社會發展學系「公民社會培力教室」舉辦《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發表會,並由古源光校長宣布,整合人社院各系所,透過跨領域的團隊教學,從106學年度起,全院新生必修「屏東學概論」(2學分),讓學生對在地屏東有更多的認識,並讓「屏東學」在屏東大學扎根發展,成為屏大的亮點和特色。

  「屏東學概論」的內容包括8個單元: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以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其專長授課。人文社會學院將開設8個班供學生選課。

  這門課程的緣起,係人社院在2015-2016年執行教育部「特色大學試辦計畫」時,特別提出「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的子計畫,分成社會發展學系的「何謂『屏東學』?」以及中國語文學系的「屏東文學」兩部分。並於期末成果發表時,舉辦屏東學座談會,主題為「屏東大學如何推動屏東學?」結合社會發展系、中文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視覺藝術系和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等相關學者專家,跨系跨組織交換努力的心得,藉以凝聚本校推動屏東學的共識,會後經本校各級會議審慎考慮,決議將「屏東學概論」列為本學院必修的特色課程。

  經過半年多來的努力,屏東大學出版了兩套書,恰可作為屏東學教學與研究的基礎。第一本是由社發系李錦旭副教授主編的《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該書反映了社發系過去共12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的部分成果,作者均為屏東研究的一時之選,例如前文建會主委暨台大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陳其南、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前本校社發系講座教授陳秋坤等,陳其南和陳秋坤都是屏東縣的傑出子弟。

  第二本是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總策劃的《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內容包括新詩、小說及散文三卷,編者包括屏大中文系林秀蓉教授、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傅怡禎副教授(以上新詩卷)、屏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王國安副教授(小說卷)、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總幹事郭漢辰(散文卷)。

  在聯合發表會上,由音樂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中文系、視覺藝術系師生,獻上屏東音樂、屏東原民古謠吟唱、屏東詩以及屏東畫,以示慶賀,並為新開設的「屏東學概論」暖身;新書部分,則由編者李錦旭老師及作者群和出版社說明書籍內容及其心路歷程和感想。最後則由屏東縣政府教育處秘書楊英雪代表縣府做回應。

  發表會也邀請過去致力於推動屏東學的屏北社區大學林雅文校長,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主秘,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吳儷嬅總幹事出席分享,藉此進一步凝聚各界的力量,一起來推動屏東學向前行。

  《社會發展學系》



敬邀參與~~~ 5/1屏東學在屏東大學發表會~


一、發表時間:201751日(週一)上午9:3010:55

二、發表地點:屏東大學公民社會培力教室

       (民生校區五育樓5樓社會發展學系旁邊)

三、發表流程









【國立屏東大學】推動地方創生

 

屏東大學推動地方創生不遺餘力 實質輔導績效堪稱國內大學第一

https://secretary.nptu.edu.tw/p/406-1013-162276,r2710.php

國立屏東大學從108年起與高屏地區近20多個鄉鎮區公所與地方團隊共同討論,或雙方合作申請地方創生事業計畫,響應政府「地方創生」計畫,屏大從108年起,更網羅校內教授籌組10個工作團隊,由林曉雯副校長帶領,與各鄉鎮公所密集討論,把大學資源與教師的專業研發能量,與地方做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推動人親、水親、土親、產業親地方創生計畫。

       古源光前校長當時特別表示,「大學教授不再躲在象牙塔裡,而是從大學校園走向地方」,他深知很多鄉鎮長縱使有好的理想和政策,但因人才智庫不足,政策經常無法施展,大學與地方的緊密結合,不僅可帶動地方產業永續發展,也是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同時也希望各鄉鎮到屏大就讀的子弟,畢業後能留在家鄉,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生力軍。

111年新上任陳永森校長指出,地方創生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務與流程,初期的計畫提案需要整合非常多的人力,對鄉鎮區公所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重中之重的整合計畫書的工作,都落在屏大師長的身上,即便這些計畫通常都是無償或是以極少經費取得,但屏大的師長同仁仍舊秉持熱誠,加上對各部會相關創生的政策規定十分熟悉,才能對症下藥提出正確的計畫書。在歷經1到2年的時間來修正與整合,等計畫書通過國發會工作會議後,才可以獲得經費,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的軟硬體建設。

陳永森校長在112年更組成屏東大學地方創生輔導團,校內每月開一次協力整合會議,讓屏大師長可以互相支援與整合。歷經了3年的努力,截至112年8月底止,本校合作的提案公所已獲得行政院國發會建議補助金額逾3億元,歷經千辛萬苦後,總算獲得豐碩的成果。陳永森校長提出屏東事就是屏大的事」的治校理念,充分發揮在地方創生的計畫上,管在社會事務、公共建設、產業發展上,屏大老師不畏困難與褒貶,犧牲自己的時間與金錢,與地方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未來學校研究發展處將投入更多的資源,結合更多師生的力量,讓屏東大學發揮更多的在地影響力。


URBANSCAPETW【屏東縣】地方創生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屏東向前 邁向希望城市


屏東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s://www.pthg.gov.tw/


縣長簡介 施政目標

五大核心產業:

科技產業,在高鐵南延屏東的帶動下,科技部科學園區、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縣府六塊厝產業園區,加上現有大慶汽車工業園區,整體科技產業聚落成型,未來積極招商,帶動就業及經濟發展!

農金產業,屏東縣的農漁畜產值高應建立產地輔導、內外銷通路,到外銷蒸熟冷鏈包裝廠、加工廠等機制,讓產業提升,收入增加。

觀光產業,未來將屏東的自然景觀與歷史軸線串接,加上藝術文化音樂,促成觀光多樣性,吸引觀光人潮,帶動其他產業。

綠能產業,屏東的日照、風、沼氣,最適合發展再生能源,以環境永續為目標,制定綠能產業發展計畫!

長照產業,縣民對長照需求逐年提升,未來由縣府調整供需,提供全縣33鄉鎮市長照服務,讓長輩及家屬安心。

六大發展區:

屏東市及周邊鄉鎮 ─ 都會工商城:以便捷交通帶動科技及工商發展,加上醫療、文化教育環境可近性高,未來致力提升生活機能,打造宜居城市。

屏北 ─ 農業再升級:發展精緻農業,協助提升農業技術,減少中間剝削,增加外銷通路,讓農民收入增加,培育青農,開啟新契機。

平原地區 ─ 文化田園產業園區:潮州、六堆及萬丹的平原地區土壤肥沃,人文豐富,又有大潮州人工湖、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可可及咖啡、紅豆及畜牧等產業,讓文化田園產業蓬勃發展。

沿海地區 ─ 漁業綠能之都:屏東漁業及養殖產業都是全國之最,未來在國際規範下,兼顧漁民權益與漁業永續是重要目標。區域內的太陽能產業也應建立發展機制,兼顧環境景觀與綠能。

半島地區 ─ 觀光領航:半島山海的自然資源渾然天成,未來應扶植生態永續的旅遊方式、強化藝術展演等,發展多樣性觀光,同步發展及提升工商產業。

沿山地區 ─ 原鄉文化觀光加值:原鄉除傳統農耕外,未來應積極推動咖啡等產業,發展族群人文特色,支持部落生態觀光旅遊及伴手禮,提供穩定的長照、托育照顧。


我是屏東人 | Facebook


屏東縣行政區域


人文與節慶

閩南人文      眷村人文      平埔人文      原民人文      客家人文      節慶活動


屏東縣 - 維基百科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屏東人文地圖

 

屏東人文地圖    http://pt.map.chonlang.com.tw/

阿緱城、大潮州、恆春城人文地圖,引領民眾及遊客踏著輕鬆的節奏,走讀老樹、巷弄、建築及潮文化,聆聽在地的故事,穿越時空,串起灑落在南國的珍珠


屏東人文地圖 | Facebook


運用VR360及AR擴增實境,串聯地方文化館、藝文工作室、人文景點...等,規劃文化主題旅遊路線。藉由動畫及互動投影進行跨域合作豐富文化館舍的內涵。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文化網>文化發展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https://www.tacp.gov.tw/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日前往屏東縣出席「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35週年展開幕記者會」時表示,35年前該園區開幕時,他以省議員身分應邀出席,但當時該園區並非以維護保存原住民族文化為設立宗旨,因而引發原住民族青年抗議,其後歷經35年漫長的路程,臺灣終於從過去錯誤的威權統治,導正為現在對原住民族的尊重。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更大幅提高原住民族委員會相關預算,由2016年的87億元,增至2022年的124億元,並透過相關法律修正等方式,具體落實對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土地等各方面權益的保障;此外,他也親自擔任「國家語言推動會報」召集人,以實際行動和預算編列,積極促進語言的傳承、復振及發展。今日他再度重返此座園區,除了期許善加保存原住民族文物外,更盼能將原民文化推廣至原住民族家庭、社區及各個層面中,並請大家一同讓原住民族優美的語言及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蘇院長致詞時表示,35年前該園區開幕時,他以省議員身分應邀出席,當時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委則以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青年的身分在場外抗議。歷經35年漫長的路程,臺灣終於從過去錯誤的威權統治,導正為現在對原住民族的尊重,實在很不簡單,而國家領導人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後,更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
 

蘇院長指出,過去憲法條文以「山胞」一詞稱呼原住民族,其後透過修憲更名為「原住民」,1994年李登輝前總統在此座園區致詞時,也首度以國家元首身分使用「原住民」一詞。院長提到,「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原名為「臺灣山地文化園區管理處」,起初並非以維護保存原住民族文化為設立宗旨,而是以觀光經營模式來展示原住民族文化,這是錯誤的做法,因此當年夷將主委不畏犧牲、坐牢,與有志之士一同站出來抗議,如今其也從當年那位在場外抗議的人士,搖身一變成為今日活動的主辦部會首長。
 

蘇院長表示,夷將主委當年在臺灣大學政治系求學時,成績優異,但其選擇走上街頭,不畏強權,積極爭取原住民族權益,並要求政府「還我土地、還我語言、還我名字」,令人欽佩。而夷將主委現在除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母語家庭化、社區化等工作外,也代表臺灣出國造訪南島語系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積極推廣我國原住民族文化,殊值肯定。
 

蘇院長也提到,今日活動開場的歌舞表演,表演者皆身穿華麗的原住民族服飾,而他的女婿是阿美族人,孫女除了有阿美族姓名外,家中也有4套阿美族服飾,每年他的女兒和孫女都會穿著這套服飾,隨同女婿返回臺東參加原住民祭典活動,他也因此會講阿美族語Nga'ay ho(你好)。
 

蘇院長強調,國家應以人民為優先,大家應共同努力將原住民族優美的語言、文化傳承下去,讓國人可以真正瞭解一代一代原住民族是如何在這塊土地上打拚,而非僅是將原住民族文化的推廣淪於觀光化。院長表示,蔡總統以國家領導人身分,在2016年就職演說時,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同時也真正運用國家的力量,大幅提高原住民族委員會相關預算,由2016年的87億元,增至2022年的124億元,並透過相關法律修正等方式,具體落實對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土地等各方面權益的保障。
 

蘇院長進一步指出,他擔任屏東縣長時,即十分重視推廣原住民族文化,為了編寫排灣族語及魯凱族語等母語教材和錄音帶,當時他特別向當地原住民族部落長老及族人請益,也因此他到現在仍會講排灣族語maljimalji(謝謝)和maljimalji aravac(非常謝謝),以及魯凱族語sabaw(你好);而此次他再任行政院長後,也積極推動國家語言和原住民族語的發展,並親自擔任「國家語言推動會報」召集人,指示各部會從基礎做起,並以實際行動和預算編列,積極促進語言的傳承、復振及發展。院長也感謝許多立法委員共同支持,使相關預算能夠逐步通過。
 

最後,蘇院長指出,他今日重返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希望所有原住民族族人及其後代皆能參觀該園區所保存的文物,同時也期盼原民文化的推廣不僅侷限於此座園區內,更能深入到原住民族的家庭、社區,甚至各個層面中,他會全力支持夷將主委所推動的各項工作,並再次感謝立法委員的支持,請大家一起讓原住民族優美的語言及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部落族人皆能以身為原住民族為榮。
 

今日活動在娜麓灣樂舞劇團演唱阿美族馬蘭部落Falangaw傳統歌謠熱鬧開場,院長於致詞結束後與現場貴賓手持金剪,完成剪綵儀式,宣布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35週年展正式開幕,並與現場貴賓合影留念。隨後,院長在原發中心祖祖樂專員解說下,參觀35週年特展「Kemasi Maza」(「從這裡開始」),瞭解園區重要歷史節點及文化保存與維護具體成果,並於參觀結束後和原發中心同仁合影留念。接續在原發中心曾志勇主任解說下,院長搭乘遊園電動車進行園區導覽,並前往民族劇場工地進行視察,實地進入劇場內部查看工程進度。


2022-09-02蘇貞昌院長親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園35周年特展開幕

原住民族委員會所屬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自1987年7月18日開園至今已35年,今年推出「Kemasi Maza從這裡開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園35周年紀念特展,今(2)日上午11時於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盛大開幕,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親臨會場祝賀與鼓勵。 

  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任委員致詞全文如下: 

  今年是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園35周年,76年7月18日開園時,我當時對園區所揭示的設立理念持著反對意見,當天我與另一位族人來到園區,反對原住民族文化樣板化及商業化,尤其當年的政策是禁止說族語的,卻設了一個園區說要保存原住民族文化,我本人更不希望原住民族文化的保存與發展只僅侷限在園區內,失去部落主體性,原住民族文化應該是要從部落扎根,然後才能發展,才能國際化。 

  謝謝蔡英文總統在105年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後,隔年106年6月24日就通過了「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蘇院長今年1月成立了「國家語言推動會報」並擔任召集人,核定「國家語言發展方案」5年投入3百多億元,謝謝院長支持原民會推動語言發展的預算,從今年的五億多元,明年增加到十三億元。 

  園區這6年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計畫,「綠珠雕琢再造6年計畫」,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園區內的軟硬體設施設備,總經費12.114億元,謝謝院長在今年4月核定追加3.471億元,是園區創園營運以來投入最多經費的計畫。目前已完成園區道路及停車場鋪面改善、添購電動及環保節能遊園車8台,復建原住民族傳統建築住家展示屋25棟及附屬設施60間,很重要的,等一下也要邀請院長視察即將完工的民族劇場新建工程。 

  今天開幕的35周年特展,展覽內容包含創立歷程、保存與維護原住民族文化的具體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園區也是影響原住民族發展很重要的歷史場域,故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就是在1994年,在這個園區以國家元首的身分第一次使用「原住民」取代「山胞」的稱呼,當然這樣重大的改變與許多在原運這條路上堅持不懈的原住民族有關,是族人共同團結完成原住民族入憲的成果。 

  最後,我要對同仁相互勉勵,我們要一起更加努力,讓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成為國際間接觸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最好的場域,讓臺灣原住民族的樂舞、藝術還有工藝文化不只在臺灣,也要在國際發光發亮,誠摯的祝福園區35周年生日快樂,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Aray!


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s://www.apc.gov.tw/



原展群博-全國原住民族地方館家族> https://lcm.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 https://portal.tacp.gov.tw/




【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

 

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


 

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 | Facebook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屏東縣來義鄉公所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 Facebook





【屏東縣】霧臺魯凱族文物館

 

霧臺魯凱族文物館

 

霧臺鄉公所 - 魯凱文物館

 

霧臺魯凱族文物館 | Facebook



部落e樂園    https://www.e-tribe.org.tw/

 

霧台 | 部落e樂園    https://www.e-tribe.org.tw/wutai/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

https://southland.culture.tw/pingtung/zh-tw



南國憶閾 | 網站導覽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官方網站    https://www.amazing-pingtung.com/ptlsf


2022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會動的竹製「仿生獸」、揉合海天景色「海洋之門」,13 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 | ShoppingDesign


2023-01-18不只是藝術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變身科學教室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未來・風動」邀請來自荷蘭世界級雕塑大師Jansen,的仿生獸(Strandbeest)展出,是擬生的吃風生物,也是ㄧ個會行走的藝術品,開幕至今吸引全台無數民眾慕名而來,有民眾現場組裝迷你仿生獸,在沙灘跟大仿生獸PK,讓藝術季瞬間變成科學教室,成為海口沙灘上另類有趣的畫面。

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指出,仿生獸是塑膠物件及尼龍布組成,只要輕量的風就能行走,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會安排至車城海口港沙灘行走,但落山風強勁,瞬間強度可達6、7級,已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相較於仿生獸原生國家荷蘭海邊的風強勁太多,為了保護藝術品,每次展演前皆由技師測量現場風力,確認在Jansen認可的安全條件下才能將仿生獸帶到沙灘上展演

開展以來,民眾來到海口港有機會看到仿生獸在海邊沙灘上行走的奇幻模樣,若碰上無風的時候,仿生獸佇足沙灘不動的萌樣,同樣吸引民眾爭搶合照,亦是近距離觀察的難得機會。

有趣的是,有些民眾在展場購買仿生獸模型後,就立即動手組裝起來,再將自己的迷你仿生獸帶到沙灘上與大仿生獸一同漫步,一邊認真觀察風向,一邊祈禱落山風快快吹起,又或者自行賣力搧風,期盼看見作品隨風走起的樣子,藝術季瞬間化身成為沙灘上的科學教室,著實有趣。

傳播處表示,落山風藝術季展期只到 2月5日,想要一睹仿生獸的奇幻模樣,除了沙灘上仿生獸的戶外演出,待(呆).風樓室內也有仿生獸靜態展出及說明,此外,還有來自日本的「珊瑚花開」藝術創作在看海美術館展出,港灣區也有11座戶外藝術作品,歡迎把握機會參觀。

更多活動詳情請至屏東縣政府官網、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臉書或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臉書查詢。



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南國漫讀節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南國漫讀節

 

2022-08-27屏東南國漫讀節起跑 超過50場活動開啟南國的多重宇宙

以「南國的多重宇宙」為主題的第四屆南國漫讀節,27日於屏東縣圖書總館正式開跑。縣長潘孟安、作家蔣勳、葛萊美獎主視覺設計得主李政瀚、《鏡文學》社長裴偉、演員温昇豪皆到場出席、對談,為2022南國漫讀節盛大揭開序幕。


南國漫讀節帶來近50場之質感市集、講座、藍皮之旅、走讀與市集,並將有超過百位文化人參與,堪稱全台最具指標性的閱讀盛會。

縣長潘孟安表示,過往屏東的印記就是「遙遠」,但人們常忽略了屏東的多元族群以及屏東歷史就是台灣的縮影。他自許為「城市的設計師」,從音樂、閱讀、文學、產業等各方面打造屏東的品牌。最後他並驚喜透露,屏東正搜集全世界各地的聲音,從貓頭鷹、海浪到菜市場,未來將打造聲音博物館,令人期待。

作家蔣勳提起1970年代雲門舞集邀請音樂家陳達為「薪傳」中「渡海」創作音樂的感人回憶,他觀察不僅是台灣,包含希臘、印度,每個民族都用自己的聲音紀錄下跟宇宙的互動,而聲音不僅是人類文明的遺產,「聲音當然是文學的一部份,很希望在屏東大家一起唱起來。」

作家裴偉說「閱讀不只是知識的養分,更可以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李政瀚形容,閱讀是他維持對週遭事物感受的一種方式。

而身為屏東子弟的温昇豪則表示,成為父親後,他才意識到「人跟土地要親近」,也讓他發現屏東不再只是農業大縣,屏東的多元、包容文化,很值得人們繼續探索。
南國漫讀節活動概分為「南國讀力.異想世界」與「大武山下 百工百讀」兩大系列,前者邀集各領域藝文人士為讀者帶來文學、閱讀與靈感的的無限可能,後者則結合屏東百工百業與作家龍應台著作《大武山下》,透過朗讀展現文學在屏東的萬千樣態。

南國漫讀節今日於屏東總圖舉辦的「質感市集-多元宇宙的閱讀派對」,將在明日8月28日(日)持續舉辦,除了有縣長潘孟安將以「島嶼裡的閱讀榮景,台北國際書展到南國漫讀節」為主題,與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展開對談,傍晚再有創作歌手壞特?te與陳思涵在戶外廣場演出,精彩可期。

南國漫讀節全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2月,活動資訊、場次則可參閱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總圖、500輯粉絲團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