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秋收祭」以傳統六堆客家傳統民俗節慶還福祭儀,到全民參與的踩街遊行、採菜體驗、食福宴、客家情境廚房、六堆故事屋及老屋磅米𥺆等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感受客家人歲時生活的智慧,同時連結了六堆12鄉區在地客庄的人文地景產、美食與藝術,呈現六堆客庄之美,同時增進了在地的文化休閒觀光價值。「桐遊臺灣客家文化館」桐花公園四五月時遊客絡繹不絕,每年桐花花王讓大家近距離欣賞桐花,亦能眺望員屯山、雙峰山有如落雪般覆蓋淺淺的白,是眾所期待春暖花開之際的四月桐花五月雪,以知性推廣藍染體驗、福菜等帶給民眾更不同反響的體驗與驚喜。客發中心以環境永續與土地共好概念,透過體驗活動將客家文化傳遞給民眾認識學習,積極的傳承客家文化與記憶。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非常開心獲得交通部觀光署評審專家的肯定,也感謝各界在活動期間大力的支持,讓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臺灣客家文化館有今天的成果。特別感謝一路陪伴我們共同成長的志工及夥伴單位;同時也有許多在地鄉親跟民眾在觀光亮點獎投票期間展現出十足的熱情,積極參與活動,在初選期間讓兩園區順利的入選遊客最想去的文化體驗地點前3名,展現居民與園區相互共榮關係。另外,也期望遊客除了客家文化園區(館)體驗外,還可以到園區周邊的客庄行尞,細品客庄行讀體驗在地的伯公文化、產業地景與客庄人文風情。再次感謝交通部觀光署舉辦的活動,讓多元且豐富的客家文化體驗被國際看到。
客發中心的文化體驗活動是行銷客庄的常民文化,體驗在地客家人的生活知識與態度。客庄體驗活動觸動每個遊客感性的情緒,對遊客而言客庄的故事與氛圍,以及當下體驗的感動,才具有更高的參與價值,讓遊客真正的認識客家文化與特色。每一個客庄故事,及體驗項目提供參加活動的遊客吸取新知識,南北兩大館(區)身為重要的客家博物館很榮幸提供給民眾的最佳的體驗教育。觀光亮點活動期間(112年12月16日到113年3月8日)民眾只要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客庄與觀光亮點獎手拿牌拍照,即可參加交通部觀光署的活動抽獎,獎品總價值超過10萬元,歡迎大小朋友到南北園區體驗及認識客家文化。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分別自民國101年及100年開園迄今於本周假日分別突破總入園人數888萬及999萬之遊客參觀人數,承蒙來自臺灣還有世界各地的遊客蒞臨參觀及熱情參與南園北館的各項客家文化活動,體驗認識客家族群的語言文化,為我們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也讓客家文化更加豐富互動。
2022-05-22。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 博物館結合客庄力量 展現社團成果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屬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響應每年5月國際博物館日於今(22)日舉辦「HAKKA嬉遊‧好客來尞〔hau (hoˋ)hagˋloiˇliau〕」客庄串聯體驗活動,並與在地社團簽署合作意向,以地方社團成果展現結合博物館知識的傳遞,參與的遊客透過手作體驗活動共同傳承客家文化,深化博物館教育功能,讓六堆園區作為認識客庄起點的概念,帶領民眾走入客庄了解多元文化,攜手創造六堆生態博物館的願景藍圖。
當天開幕活動由客發中心與前堆屏東觀光創生聯盟、後堆內埔陽濟院老街發展協會、左堆茄冬文史協會、右堆美濃中圳社區發展協會、中堆六堆學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先鋒堆臺灣三田四生協會等14個在地社團共同簽署「六堆生態博物館-在地遊程社團合作備忘錄」,客發中心期望未來透過輕旅行、教育推廣活動及展示等面向與在地社團合作,協助在地展現文化深耕的成果。
各個社團長期受各單位政府輔導下為在地累積不少歷史資源及文化產業成果,六堆博物館日活動藉由體驗展現在地社團深耕已久的成果;客庄社團成果除了是六堆文化與歷史脈絡下重要的產物外,同時也是客庄在不同時期演化的軌跡,更是六堆生態博物館重要的常民文化館藏資源。
萬巒五溝水守護工作站藉由教導民眾製作生態瓶,展現工作站深耕在地保護水資源及生態復育的成果;而內埔東片村利用本身開發的生態桌遊讓民眾認識社區生態與友善土地的重要;六堆學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客庄檳榔扇的體驗:美濃獅山社區協會利用客庄在地的粄條以創新的方式呈現;這次活動讓參與民眾跟著社區用手做共同傳承客家獨特的文化,除了達到知識傳遞與教育的功能外,也透過社區回饋與遊客、園區建立聯繫關係。
博物館日除了客庄社團外,首次加入新住民泰國、越南捲紙藝術手作與原住民南、北排灣族琉璃珠的體驗,呈現多元族群社團多年努力的成果,並且透過博物館日活絡地方,凝聚在地共識,也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歷史樣貌及體驗屏東境內多元的族群文化。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六堆園區一直與在地社團緊密的合作,透過展示、典藏、活動,實現文化記憶保存與連結的博物館功能。就像今年的主題「好客來尞〔hau (hoˋ)hagˋloiˇliau〕」,六堆樂於接待來訪的遊客,更希望熱情的遊客常來客庄坐尞,藉由親身體驗來認識客家及多元族群文化。很開心客庄社團、在地機關、遊客參一起與這次的博物館活動,共同聚在六堆園區為客庄寫下新的歷史故事,將六堆的集體記憶跟文化知識帶回家收藏。
另外,六堆園區除了連結客庄社團參與並且擴大與在地博物館的合作,當天由屏菸1936文化基地帶領民眾,帶領民眾體驗手做完整的呈現屏菸基地設計概念,充分展現六堆生態博物館日在地社團、博物館與機關共享資源的成果,藉由六堆園區資源平台,推廣在地的文化與產業,吸引更多享受多元文化教育與體驗的民眾參與,也為國際博物館日創造更多元的知識教育體驗。
111年度國中會考前夕,客委員客發中心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推出「文青雁行-六堆文教與三進士特展」。本特展以「六堆文人」為主題,透過插畫家的趣味插圖、互動多媒體、文物展品等元素,呈現今昔文青相遇的想像,帶領觀眾深入淺出的探索六堆地區文風鼎盛的文化背景,並介紹六堆客家的三位進士─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熱心公益與推廣文教的積極作為。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此次展覽配合著六堆園區靚靚六堆常設展更新內容,同時感謝客家先賢投入公眾事務,如修建忠義祠、義民廟、修築堤防等,或是春風化雨的興學與資助學子們,這份精神深深影響著六堆及南北客家直到今日,深感欽佩。此次三進士後代的家屬捐贈文物及共同參與客家研究工作,才有今天這樣貫穿古今文青報效家國的故事,也為六堆客家勾勒出更完整的歷史軌跡。
清領時期在臺灣考取舉人及進士非常的不容易,要橫渡臺灣海峽抵達福建及北京參加考試,考取舉人的客籍則有33位,其中六堆地區的舉人就有21位,而全臺客籍進士就有4名,其中六堆地區則占了3位,分別是黃驤雲、張維垣、江昶榮,可見六堆地區文人輩出。客家人重視耕讀傳家,不僅是對科舉文化的重視,更代表其對文字的珍視、知識的崇敬;因此在六堆地區伙房時常看到與「耕」、「讀」相關的門楣和棟對,同時六堆還擁有全臺灣唯一專祀韓愈的昌黎祠、保有敬字風俗文化等。直至今日,六堆地區仍持續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包含各類型的文教組織、豐富多樣的文化刊物、文化教育的活動慶典等。
客發中心表示,為了響應國際博物館日,5月22日也將舉辦「HAKKA嬉遊‧好客來?」六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並且呼應今年度的主題「博物館的力量」,結合在地社團共同展現博物館的精神與力量,教導民眾體驗藍染、檳榔扇等,相關報名資訊可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查詢;六堆園區樂於接待來六堆遊玩、體驗的遊客,更加希望遊客能夠常來客庄坐?認識客家文化。除此之外,5月18至22日至常設展館(常設展、老照片展及三進士展)、六堆運動特展參觀打卡按讚留言並分享,可到遊客服務中心兌換小禮,相關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團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