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


打造有美感的地方小旅行 串聯不同區域廊帶遊程 帶大家認識在地的特色文化獲好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15 14:55:09)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梳理歷年「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成果,今年暑假與廊帶在地團隊攜手辦理「戀戀山海:有感青旅行」文化漫遊體驗活動,讓青年朋友看見不同地方的歷史人文,從不同的組織社群中認識臺灣充沛能量。響應文化部文化幣政策,活動中也安排文化幣藝文消費點,鼓勵青年朋友使用成年禮金進行藝文消費。活動從8月開始已走訪基隆北海岸及桃園大溪等地。

「戀戀山海:有感青旅行」8月7日、8月14日分別從桃園大溪與基隆北海岸出發,8月7日的大漢溪廊帶遊程邀請「香草野園」、「C house溪房子手作」、「日日田職物所」、「大溪文化協會」、「大溪物產小舖」分享桃園大溪河西與河東地區從事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豐碩成果,從老街歷史談到近年青年返鄉經驗。8月14日「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則與旅客們走讀正濱漁港認識地方團隊創生創業歷程。青旅行參與者以16歲至35歲青年族群為主力,旅客表示很難得有機會與當地團隊深度交流地方歷史與生活故事,能夠聆聽團隊寶貴創業經歷並對當地有更深刻的瞭解,吸收很多不一樣的知識。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指出,為整合區域文化資源、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從109年起開始推動「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串連社區經營、地方文化館、博物館等據點,歷時3年共完成大漢溪、北海岸、淡蘭古道、森川里海等4條文化特色廊帶規劃。而透過每場「戀戀山海:有感青旅行」活動,持續帶領大家與地方團隊深入廊帶內多樣的社區與文化景點,期待大家與地方社區齊力推動文化永續。113年至114年更將計畫場域延伸至新竹苗栗地區,目前已徵選15組北臺灣地方團隊,後續將開啟專案輔導與培力增能活動凝聚共識,共同打造竹竹苗文化廊帶。

戀戀山海有感青旅行接著8月22日將深入淡蘭古道沿線坪林猴硐、10月6日響應臺灣女孩日將前往東北角宜蘭頭城與新北馬崗漁村,感受北臺灣文化內涵。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培力在地社區,發掘潛力路線,已串聯 17 個北臺灣在地團隊及 145 個在地景點,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參考路線規劃,來趟尚蓋水、尚溫暖、尚療癒的文化旅程。更多廊帶資訊歡迎至戀戀山海主題網站查詢https://lianlian.nhclac.gov.tw/

(廣告)

大漢溪廊帶返鄉青農提供友善農園體驗

大漢溪廊帶團隊分享地方創生豐碩成果

北海岸廊帶團隊帶領大家認識基隆港歷史

走訪北海岸廊帶認識基隆發展歷史

在基隆太白莊製作印有港口標語的帆布袋



嘉義縣新港板頭村「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親子遊樂新選擇,探索嘉義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15 11:00:18)  到嘉義新港旅行時,除了去奉天宮媽祖廟參拜,更要品嚐在地小吃,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薦多款在地人氣美食,也邀請遊客前往板頭村「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探索廟宇剪黏和交趾陶工藝,動手體驗留下專屬DIY紀念品,

文觀局指出,新港有超高人氣生炒鴨肉羹,臭酸麵、古早味碗粿、現擀現包蒸餃、媽祖認證豬腳飯、粉圓冰、粉條冰,多款在地料理讓人大呼過癮,還能前往「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遊玩,品嘗園區內限定的「麻油雞腿雙囍鍋」。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採古典中式庭園合併日式建築,從入口就能看見馬賽克拼貼與交趾陶作品,園區處處都是拍照打卡點,現場提供多項親子同樂DIY,包含馬賽克拼貼、立體陶偶彩繪及陶盤彩繪。

結束DIY體驗後,可品嘗園區限定的「麻油雞腿雙囍鍋」,料理採用南笨港雜糧生產合作社出產的「透南風胡麻油」和南笨港休閒農業區出產的「麻油薑泥」,料理上桌後小朋友可動手翻炒雞肉,陶鍋乾炒麻油雞即大功告成,加入高湯、蔬菜後就變成麻油雞湯。

文觀局說明,新港還有許多人文景點,有融合閩式、日式及洋式老宅建築的縣定古蹟「培桂堂」,裡面的星巴克門市極具特色不可錯過。還有全台最迷你的誠品書店、林國治美術館、新港香藝文化園區、頂菜園。

更多親子體驗行程都可以從嘉義縣親子旅遊官網查詢(https://familytour.chiayi.travel/),更多嘉義縣旅遊資訊都在慢遊嘉義粉絲專頁、Instagram、Line@。


板陶窯


板陶窯-炒麻油雞體驗

培桂堂

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新港鴨肉羹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2024臺北古蹟日:漸層臺北



2024臺北古蹟日:漸層臺北     https://www.oldhousetaipei.com/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最新消息

「2024臺北古蹟日」盛大登場!慶祝臺北建城140週年,超過70處文資館所響應

導覽走讀、影像徵件活動同步展開,亮麗呈現「漸層臺北」


歡慶臺北建城140週年,林奕華副市長今(7)日於萬華區市定古蹟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宣布「2024臺北古蹟日」盛大啟動!今年主題為「漸層臺北」,與「建城臺北」相互呼應,期待民眾能夠走入老屋,聆聽文化資產的歷史故事,了解臺北如何從黑白照片中的老記憶,逐漸成為色彩繽紛的現代城市。今年為慶祝建城140週年,古蹟日將擴大舉辦,串聯臺北市超過70處文資館所響應,共推出40場導覽活動、2場攝影工作坊、4場臺北建城主題講座、6場傳統工藝體驗,活動將於8月16日起開放報名,精彩古蹟導覽活動名額有限,想要欣賞老屋魅力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同時自即(7)日起至10月16日,舉辦「見城百事,老屋我城」影像徵件比賽,總獎金高達20萬,邀請攝影好手用鏡頭紀錄百年老屋故事。今日活動除了林奕華副市長來到現場,還有郭昭巖議員、萬華區洪育懷區長、青山里李昭成里長、高氏宗祠高朝國主委、黃天浩建築師和古蹟日活動代言人簡嫚書也一同來共襄盛舉。

限定主題走讀、修復文資搶先看

林奕華副市長今日出席活動中表示,今年臺北古蹟日擴大舉辦,不僅規劃15條共40場次的導覽走讀路線,也響應「臺北建城140週年」規劃臺北府城主題路線「步履追城:重現清代城門軌跡」。由黃蘭翔、高傳棋、施景耀三位老師領路,預計依循清代城牆路徑,實際走訪五座臺北城門舊址,挑戰用腳步復刻百年老城的空間尺度。本次規劃15條共40場導覽走讀路線,邀請修復建築師、文資經營團隊擔任講師,探索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的老房子,見證臺北發展歷史。活動也解鎖現正修復中的文化資產,是全臺少數開放民眾「走進老屋修復現場」的古蹟日活動,包括大稻埕第一豪宅陳天來故居、臺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學海書院、和洋混合風格的草山御賓館、北投現存少數的日式木造旅館吟松閣等;另外,也帶領民眾「開箱文資」,搶先走入北淡線圓山站宿舍、李臨秋故居等近期修復完成的文化資產。

影像徵件總獎金20萬元,代言人簡嫚書邀你捕捉臺北歷史魅力

除了文資走讀,老房子影像徵件也同步於今(7)日開跑!今年的影像徵件活動,以「見城百事,老屋我城」為主題,邀請藝人簡嫚書擔任代言人,拍攝宣傳影片,走訪老屋,透過鏡頭記錄城市的百年一瞬,用創意視角呈現人與老房子的故事。比賽預計選出前3名得獎作品、5件優選、20件佳作與20件入選作品,今年總獎金加碼至20萬元,得獎作品也將於11月24日至12月22日在臺北記憶倉庫展出。此外,今年也舉辦2場攝影工作坊,邀請李易暹、黃郁修、鄧毅駿、沈昭良四位專業影像工作者擔任講師,除了分享攝影技巧與心法,也帶領民眾走入臺電倉庫、劍潭古寺、景美集應廟、福興宮等建築進行實地拍攝,工作坊分為初階、進階課程,歡迎愛好攝影的市民朋友們報名參與。

臺北建城140週年主題活動,重塑清代臺北歷史記憶

適逢臺北建城140週年,文化局推出4場主題講座,邀請李乾朗、王惠君、張崑振、洪致文等文史專家,以清代建城為出發點,從建築特色、區域發展、鐵路變遷等角度切入,介紹近代臺北與文化資產共生的案例,讓民眾進一步認識臺北發展歷史。此外,為了推廣市內文化資產,鼓勵民眾參與文資修復進程,文化局也規劃6場工藝體驗工作坊,特邀周孟勳、黃拓維兩位通過文化部傳統匠師資格認證的年輕匠師,分別開設廟宇彩繪及剪黏課程,帶民眾體驗「安金」、「上彩」、「泥塑剪黏」等傳統藝術工法,課程將於10月26至10月27日,於市定古蹟學海書院開課,歡迎家長帶著小朋友一同報名,製作屬於自己的彩繪工藝品!

超過70處臺北文化館所大串聯,免費小禮等你拿

文化局表示,今年古蹟日擴大行銷,串聯臺北市超過70處文化館所,推出戲劇、藝文展覽、文史走讀等精彩活動,9月至10月間,民眾可憑「漸層臺北」紙本手冊,於臺北市15間文資景點享消費折扣、免費小禮等專屬優惠。邀請各位大小朋友深入臺北大街小巷,一同感受老屋空間活化的獨特魅力。更多詳細資訊可上 2024臺北古蹟日官網 及 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 查詢。讓我們一起回到建城原點,探索臺北百年來的城市故事!

相關檔案
附件一、2024古蹟日 活動簡介  pdf(684.73 KB)
附件二、2024老房子影像徵件辦法  pdf(391.14 KB)



2024年8月2日 星期五

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新北共作「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前導「新北藝箱」8月起串聯地方社造、藝文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02 15:36:34) 由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新北市政府協辦的「2024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將於9月28日~10月20日辦理,新北巿政府文化局將整合北海岸區公所、藝術家、地方創生團隊與學校合作共創,藉由辦理藝文展演、藝術創作展示、文化行旅及社區串聯等活動,與在地居民和遊客對話,共感北海岸鄉村與都巿演變,用全新視野感受地方人文。

相關活動場次資訊將陸續公布,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OPEN 北海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open.northcoast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

https://www.northcoastartsfestival.com/mainssl/modules/MySpace/index.php

2023.10.01 - 2024.02.29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品溫度》

2023年的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發想源自於台灣北海岸特殊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觀,透過展覽主題《品溫度》來探討地方上的人文以及自然環境關於溫度的感知與想像。溫度如何成為一種文化的記憶?如何透過每個地方溫感差異形成個人或集體的身體印記?創作實踐介入在一個白盒子外的空間,藝術家又該如何思考個人創作元素,在地方形構出一種特定場域(site specific)的內涵?整個藝術季如何在活動規劃上,從點的選擇到線的串接最後對藝術季整體面的鏈結關係?眾所周知藝術的參與可以讓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及流動性變好,促進社區居民的交流及互動,振興偏鄉社區的發展,甚至可以做到跨文化的對話與交流,這些都是我們藝術季所希冀的方向與目標。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27 14:43:26) 交通部北觀處在「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系列活動中,舉辦了「永續旅遊下的社區設計與藝術生活」國際論壇,邀請日本知名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藝術展覽減碳倡議者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CIRCLE DESIGN.圓設計總監播本貴,金山漫遊營運長賴家華擔任講者,共同探討旅遊行為中如何與在地居民、業者共榮共享。北觀處舉辦「永續旅遊下的社區設計與藝術生活」國際論壇。(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北觀處舉辦「永續旅遊下的社區設計與藝術生活」國際論壇。(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來自日本的山崎亮是一位社區設計師,他提出的「社區設計」概念,是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呼應永續旅遊議題,山崎亮認為發現在地居民彼此所長、找出當地的特色與發展目標並共同完成,打造適合每個人、一個讓人想一來再來的理想旅遊地點,不是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海岸,而是規畫出能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北海岸,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北觀處秉持景區發展兩大引擎-「安全管理」及「永續經營」的精神,用心進行在地經營,強化區域旅遊及觀光圈協力共治,並透過「景區經濟學」概念帶動在地觀光產業鏈,持續推動永續觀光。CIRCLE DESIGN.圓設計總監播本貴分享如何透過減法設計,創造景觀與體驗的美感意識;金山漫遊營運長、汪汪地瓜園共同創辦人賴家華以金山在地地方創生,創造永續共好共榮。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由北觀處推動,朱銘美術館策劃執行,以北海岸山林、沙灘、海濱為展覽空間,尊重在地文化、愛護自然環境和回饋在地社區的理念,推廣北海岸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參展藝術家包括來自日本曾參加「瀨戶內國際藝術」的柴田英昭為台灣量身打造的〈台湾の飛魚〉於跳石瞭望平台展出;曾於「彫刻の森美術館」展覽的田原唯之結合八里在地孔雀蛤與石門風剪樹奇景的〈榕樹林中的思考交匯點〉於富貴角公園展出;范承宗呼應北海岸特色風稜石和藝術家朱銘作品風格的〈筌屋VIII金山〉於朱銘美術館展出;邱承宏刻劃日常與環境記憶的〈採光〉、〈繡燕〉於法鼓文理學院展出;廖琳俐融合北海岸天空、海洋與微風的〈時空聚合〉於白沙灣展出;陳漢聲以窗櫺和地方物產為靈感的〈閬縫風景〉於觀音山展出。展期至2024年2月29日,邀請大家一起以永續旅遊的心,發掘北海岸藝術之美。

訊息來源:我為人人創意有限公司



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龘上旅程 龍旅行大運」專題報告


龘上旅程 新北觀光推陳出新 侯友宜:打造友善旅遊永續環境

【新北市訊】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市政會議,觀光旅遊局以「龘上旅程 龍旅行大運」為題進行專題報告。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是臺灣的縮影,有著美麗的海岸線、山林與高樓密集的都會區,更有各式美食及悠久的歷史文化,期各局處全力合作推動新北觀光旅遊,攜手營造友善旅遊永續環境,讓全臺民眾、國際友人認識新北。

市府近年積極推動「觀光三環六線」,打造觀光品牌,如「青春山海線」、「淡蘭古道」和「微笑山線」等,侯友宜指出,青春山海線串聯13局處,結合新北特色伴手禮,推出29項軟硬計畫,打造豐富旅遊好景點;淡蘭古道橫跨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和宜蘭縣,4縣市自2016年起輪流辦理「淡蘭會師活動」,一同推廣淡蘭百年山徑風華;微笑山線串聯5大山系,帶領遊客穿越山林步道,感受地方產業、人文歷史之美,也讓山林愛好者擁有友善步道環境。

新北市也有許多特色活動,如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淡水漁舞河岸音樂祭、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等,並推出九份紅燈籠祭、探索新北定向越野等創新活動;新北歡樂耶誕城、平溪天燈節更是遠近馳名,吸引國際旅客造訪。此外,預計9月啟用「漫遊山海線」計畫,串聯東北角山城與海岸線景點,包括「十三層親水公園」、「落羽松秘境」等,為北臺灣觀光發展注入新活力。

侯友宜強調,活動不斷創新外,也應重視永續生態,提供旅客優質環境,讓環保旅遊成為新北特色。此外,新北市相較臺北市山林多、旅宿少,他責請相關單位積極輔導與推廣旅宿業,讓旅客能夠多駐足幾天,增加消費,帶動觀光經濟產業蓬勃發展,讓最美麗景點搭配最舒適旅宿。

觀旅局表示,市府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廣觀光,並赴海外參加旅展,加強國際行銷。另外,「2024新北市河海音樂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將於7/19(五)至7/21(日)在福隆海水浴場搖滾登場,歡迎大家來和喜歡的樂團一起嗨翻貢寮!更多資訊請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或加入新北旅客Facebook粉絲團查詢。新北市觀光旅遊網:https://tour.ntpc.gov.tw/,Facebook「新北旅客」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ntctour


第699次市政會議觀旅局專題報告:龘上旅程 龍旅行大運
PDF










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臺北市「守護城中.再現菊元」行動計畫


菊元百貨 | Facebook


菊元百貨店由重田榮治創立,1932年12月3日於臺北榮町開幕,為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2017年經臺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2023年國泰建設開設本官方粉絲專頁再續菊元風華。


蔣萬安出席「守護城中 再現菊元」行動計畫發佈會 見證臺北歷史與未來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6)日出席「守護城中 再現菊元-行動計畫發佈會」,共同見證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百貨公司-菊元百貨的過去與未來,也藉此機會慶祝臺北建城140週年,並持續積極維護臺北市文化資產的保存。

蔣萬安表示,菊元百貨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百貨公司,位於當時繁華的衡陽路和博愛路交界處,擁有七層樓的高度,有「七重天」的美名。百貨公司內設有第一座供大眾使用的電梯,象徵著當時臺北市繁榮。菊元百貨與臺南的林百貨及高雄的吉井百貨,共同成為全臺灣的三大百貨公司。蔣萬安補充,菊元百貨不僅見證了臺北市的都市發展和商業繁榮,更承載了許多老一輩市民朋友的共同記憶。2017年,臺北市文化局正式公告將菊元百貨登錄為歷史建築,賦予其歷史意義和新的價值。

蔣萬安提到,臺北市擁有超過500處的文化資產,是全臺灣文化資產數量最多的城市。臺北市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和經費進行文化資產的保存、活化及修復工作。今年3月,蔣萬安參加大稻埕陳天來故居古蹟修復工程啟用典禮,對建築師們的工法和設計印象深刻。蔣萬安說,市府團隊將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及活化,這是市府團隊的責任和使命。

最後,蔣萬安表示,透過展覽、走讀及座談等活動,讓市民朋友可以了解菊元百貨的歷史意義及未來如何保存,並鼓勵市民朋友參與一系列活動,攜家帶眷一起回憶小時候第一次走進百貨公司的感動,共同見證臺北市的歷史與未來。




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臺灣樟之細路協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23 17:01:01)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23)日出席台灣樟之細路協會成立大會,榮幸見證協會成立,並特別恭喜彭宏源老師擔任第1屆理事長。古主委也說,樟之細路是客委會台三線重要政策之一,令人感動的是,在地人願意站在第一線關心桃竹苗中的歷史發展,今日才能成立協會,這是公民意識的具體展現,並與中央地方長期合作,讓台三線的客家文史、產業再向前走一步。

對於同時到場的立委沈發惠辦公室主任陳詩弦、議員陳光軒,古主委熱情歡迎並表示,每次到各地參訪,都很高興看見用心關注在地的代表與會者,在地方上看到鄉親的需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台灣共有466萬的客家人口,但生活在客庄僅約200萬人,因城鄉資源差距大,有超過一半的客家鄉親都出走打拚。客委會盼讓經費更善加落實在客庄、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照顧所有鄉親,無論是客家的文化、產業、語言,甚至樟之細路,都需要保存推廣。

「台灣樟之細路協會」今日正式宣告大會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長距離步道營運為標的、由民間做為營運維護管理主體的人民團體,集結客委會支持與各地公私力量,走向與國外長距離步道相似的永續經營模式,並同時舉行成立大會暨第1屆第1次理監事聯席會,選出常務理事、理事長及常務監事等。

首任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理事長彭宏源表示,非常感謝客委會,古主委能夠一棒接一棒,承接前主委楊長鎮政策,支持樟之細路協會成立,也感謝千里步道協會的輔導,相信在官方支持、專業顧問、當地經營的合作之下,樟之細路能夠發揚光大,也為永續經營奠定良好基礎。

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從桃園綿延新竹、苗栗至臺中,承載著早年先民開採樟腦到茶金歲月的產業與族群之歷史。為保存古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承接客委會計畫,自2022年起組織地方人士成立9處工作站並組成聯盟,定期展開輔導會議、培訓、遊程開發等,今年更進一步正式成立協會,宣告長期專責樟之細路的維護營運,回歸以社區為主體,共下守護傳承珍貴的古道。

台灣樟之細路協會正式成立

首任台灣樟之細路協會理事長彭宏源發表感言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致詞

導覽解說人員培訓結業頒證

協會正式回歸社區營運,宣告長期專責樟之細路的維護營運


打開「噤聲之界」走向多元族群共榮之路 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正式啟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10 18:14:57)「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是國內第一個以長距離步道營運為標的、由民間作為營運維護管理主體的人民團體。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今(10)日前往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參加「臺灣樟之細路協會啟動大會」,見證樟之細路國家綠道回歸以社區、民間組織為主體經營的歷史性一刻,並期許結合眾人之力,將樟之細路這個品牌打造成為全世界的人最喜歡漫步的長途步道。

楊主委表示,樟之細路是一個「噤聲之界」, 一條苦難之路,紀錄臺灣客家先民在大航海時代、殖民資本主義的策動下,為了生存不斷向深山靠近,因而與原住民發生衝突的過程。這樣的歷史說來有些沉重,然而一個社會、國家,如果沒有能力面對自己的過去,那它的靈魂是脆弱、不完整的。

楊主委也提到,客委會於2002年推動客家桐花祭,以客家人在臺灣土地生活的經驗,形塑大家對客家文化的想像,讓人們重新注意到桐花,並開始想去欣賞它。同樣的,樟之細路從政府的計畫演變為社區共同的志業,透過有人去走、去看、辦活動而得到真正的生命,希望大家長期經營、維繫,讓樟之細路的生命因我們的參與繼續生存下去。

今天一同參與啟動大會的有客委會楊主委、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樟之細路工作站代表彭宏源、古道作家劉克襄、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瓦歷斯‧諾幹說,樟之細路是多元族群的相融之路,期待未來協會可以容納更多在地原住民部落,讓更多原住民加入工作站,將這一條「噤聲之界」真正打開,重新找回我們生根立命的文化,真正守護土地的文化。

樟之細路全長230公里,北起桃園龍潭,南至臺中東勢,經過桃、竹、苗、中四個縣市,為昔日西北麓山帶先民在此山區不同時期逐漸發展出來的路線串連而成,包括為了開採樟腦資源,客家族群逐漸向山區採樟拓墾、清末到日治時期撫墾推動的隘勇線,乃至樹木資源伐除後開始引進種茶,從內山小路肩挑茶葉至龍潭渡口,再船運至大稻埕輸往全世界,這些路線因為樟腦,既有人與自然的衝突,也有原客族群的衝突與相處,形成古道的歷史背景。

2016年客委會提出以古步道串連起臺三線沿線的客庄,希望以觀光振興沿線的社區經濟,2017年客委會與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合作,著手規畫定線、整備建置,並以樟腦的歷史背景為步道命名,英文特別以結合賽夏與泰雅族對樟腦的稱呼,以及客語的小路的讀音,命名Raknus Selu。2018年樟之細路納入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綠道之列,並與韓國濟州偶來小路締結友誼步道,開始國際互訪交流。疫情期間意外成為國人無法出國的熱門健行路線,開始推出國內第一個長距離步道護照集章;疫情後陸續有日本、韓國、瑞士、德國等全程行者慕名而來,對於沿線的客庄生活、在地文化印象深刻,成為最受國際全程行者喜愛的臺灣長距離步道。

2022年千里步道協會進一步輔導沿線積極社區分段養護,以及整合在地食宿接駁等商家加入,進行導覽解說與步道維護的教育訓練,逐漸形成龍潭、關西古道、大隘、三灣、獅潭、薑麻園、老官路、卓蘭、東勢9個樟之細路工作站,自我組織進行決策,並且組成聯盟相互合作。

今(2024)年,9個樟之細路工作站進一步申請正式成立「臺灣樟之細路協會」。未來將以協會型態集結包括客委會等公私協力的資源,長期專責樟之細路的維護營運,讓樟之細路回歸由社區為主體。今年在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下,計畫將於6月1日的臺灣步道日,舉辦第一次的樟之細路徒步嘉年華,並在11月組織參訪友誼步道韓國濟州偶來嘉年華觀摩交流,也將接待自日本九州偶來、澳洲比布蒙步道等組織的來訪。希望逐步走向以世界長距離步道、民間組織為營運主體的永續經營模式。

圖1 「台灣樟之細路協會」啟動儀式大合照

圖2 客委會楊長鎮主委致詞

圖3 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致詞

圖4 大合照

圖5 樟之細路特色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