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體育暨運動發展部


113-06-17。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及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規劃 4場論壇陸續登場

教育部體育署為凝聚社會各界先進共識,並依循國際體育運動展趨勢,今(113)年擬訂新版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及規劃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委由國立體育大學以論壇形式,辦理北部、中部、南部及東部共4場次的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提供規劃建議,並開放各界人士蒞臨與會討論,藉以提升體育政策推動能量。

自102年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以「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為主軸推動各項體育政策,經過十多年的推動演變,本次新版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以「運動新臺灣」為願景,結合國際體育運動趨勢、社會包容及永續發展理念,接續以「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永續臺灣」的使命,四大核心理念:創造組織治理、營造全人生活、強化競技科學、活絡運動產業,分別以十大議題主軸:體育運動良善治理、全民運動健康樂活、學校體育活力校園、競技運動邁向卓越、運動平權多元包容、運動專業人才培育、國際體育多元交流、優質設施友善環境、運動產業幸福經濟、運動文化永續發展等重要議題規劃推動體育政策。

為因應時代脈動與時俱進,促進跨部會合作,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運動產業多元發展、打造臺灣品牌國際賽事及促進國際運動外交等任務,提出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規劃理念及構想,以落實賴清德總統體育政見。

本次論壇將分別於6月18日(星期二)臺中國立臺灣運動大學長啟樓(中部場),6月21日(星期五)臺南長榮大學長榮堂(南部場),7月11日(星期四)花蓮國立東華大學體育館(東部場),7月15日(星期一)臺北市政府青年局國際會議廳(北部場)舉行,共辦理4場論壇,敬邀各界關心體育運動政策之人士到場參加。


鄭麗君:將成立體育部提高預算 讓運動成為生活 | 運動 | 中央社 CNA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25日電)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今天晚間開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出席表示,總統賴清德非常重視體育、運動,將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提高體育預算,並讓運動成為全民生活方式。


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

 

客家委員會「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


新竹香山茄苳景觀步道今動土 串聯客庄田園風光、山海河美景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開工 高虹安市長:將帶動客庄觀光發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禾埕專案計畫

 

中央地方攜手打造現代禾埕 竹北市博愛南風雨籃球場星際啟航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7 17:20:28)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17)日與竹北市市長鄭朝方、立法委員徐欣瑩等出席新竹縣竹北市「博愛南風雨籃球場」啟航典禮,此風雨球場源自客委會補助新竹縣竹北市公所辦理「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禾埕專案計畫」,古主委期盼藉由風雨球場的建設,為市民打造兼具多功能使用的現代禾埕,延續客家族群傳統互動交流的精神。

過往「禾埕」是客家族群在廣場上曬穀、打嘴鼓的地方,古主委表示,竹北外來人口眾多,其中科技業的年輕人占多數,但竹北本身是客家庄並且使用海陸腔,希望來到竹北定居的人也可以學習講客語,一起傳承客家語言文化。未來中央與地方也會持續合作,回應、照顧地方人民的需求。

竹北市市長鄭朝方提到,竹北是一個運動城市,總人口數有21萬,其中高達近6萬人是規律運動人口。此座球場的天棚側架看上去很像飛碟,其實是加入客家笠嫲的意象,運用竹北科技和星際的DNA結合客家意象,每當夜晚球場的照明燈打開,輔以台鐵列車經過,就彷彿星際列車進站般,讓大家在打球的同時,也能感受這座科技人文城市的蛻變。

新竹縣竹北市平均年降雨日數達105至120天,夏季白天高溫更達35度,為使民眾在炎炎夏日與下雨天中仍可進行運動及社交活動,客委會補助竹北市公所建置風雨頂蓋及搭配興建運動球場,包含照明、消防及周邊景觀工程,提供鄉親舒適、寬敞及明亮的運動場所,期帶動社區參與及提升客庄居民運動休閒的風氣。圖1 大合照

圖1 大合照圖2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致詞
圖2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致詞圖3 竹北市市長鄭朝方致詞
圖3 竹北市市長鄭朝方致詞圖4 竹北市博愛南星際籃球場剪綵啟航儀式
圖4 竹北市博愛南星際籃球場剪綵啟航儀式圖7 竹北博愛南星際籃球場
圖7 竹北博愛南星際籃球場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屏東空中遊覽 發現國境之南


屏東空中遊覽 國境之南啟航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4 15:31:21) 屏東空中遊覽活動今(14) 日在恆春機場正式啟航!屏東縣政府6月14日至16日於恆春機場舉辦「屏東空中遊覽 發現國境之南」活動,本年度再次結合安捷航空重磅回歸,就是要打造國境之南遊覽航線,讓遊客可以用不同角度看屏東,翱翔國境之南。

本次活動共有117人次可以從老鷹視角俯瞰恆春山海美景,而屏東縣長周春米6月13日也率縣府團隊搶先開箱體驗搭乘,在空中舒適的客艙環境中,透過空中遊覽用不同角度重新發現國境之南獨有的自然與人文風貌,屏東的壯麗山海驚艷動人。

空中遊覽體驗全程約30分鐘,從恆春機場出發,3000呎低空飛越恆春古城、南灣、船帆石、鵝鑾鼻燈塔、龍坑生態保護區、龍磐公園、風吹砂、佳樂水及九棚大沙漠,空中導覽的部分則由周縣長親自獻聲錄製,遊客戴上飛行專用降噪式耳機,可以清晰聽到語音導覽內容,透過窗外看著山海美景,對照周縣長的詳細導覽,重新認識國境之南。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表示,這次恆春半島空中遊覽活動,是恆春機場久違的民航機載客起降活動,體驗完成者還能獲得專屬紀念品與證書,不管是今年還是去年一開放報名後幾乎就秒殺,也因為P2012空中遊覽是正式民航機,所以安檢報到手續及地勤都比照國內航班模式,一點都不馬虎,絕對能讓報名體驗的遊客安全玩、開心飛,獲得全新感官體驗。

近年來屏府持續推動相關空中觀光活動,下周五(6月21日)屏東3D旅遊嘉年華將正式登場,未來期能結合航空業者、超輕航機業者與屏東縣內觀光旅宿業者,推出特色套裝行程,讓來訪的遊客能更深入屏東,從空中探索屏東之美的嶄新旅程。

更多屏東活動資訊可至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官網(https://www.pthg.gov.tw/traffic/Default.aspx)及官方FB粉絲團—屏東go好玩(https://www.facebook.com/PINGTUNGTRIP/)查詢或下載「屏東GO好玩」APP,即可快速掌握最新的活動訊息及許多在地景點、美食小吃、住宿等旅遊資訊。

遊客搭乘民航機P2012空中遊覽


遊客準備登機

透過空中遊覽用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國境之南

屏東縣長周春米13日率縣府團隊搶先開箱體驗搭乘

屏東空中遊覽活動今(14) 日在恆春機場正式啟航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文化部〕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化部所屬機關(構)

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s://www.nmh.gov.tw/

網站導覽

國立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 Facebook



史博文物醫生館    https://exhibitonline.nmh.gov.tw/nmhh2024/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為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及營運效能,自107年7月1日起閉館進行修復再利用工程,經審計部教育農林審計處查核發現,原規劃整體工程預計於109年底完工並進行開館作業,惟迄至112年11月底止,仍未完工開館,經函請檢討改善,史博館已於113年2月21日開館營運。

審計處指出,史博館為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及營運效能,辦理「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總經費5億5,529萬餘元,自107年7月1日起閉館進行修復再利用(含室裝、景觀)工程,針對館舍空間、服務機能及營運管理等面向,進行全面修復及再利用作業。

然而,審計處於110年9月查核發現,史博館原規劃110年度開館營運,因建築防災需求,變更設計及修正計畫內容等情,致須延至112年底始能完工,並於113年開館營運,審計處遂於111年1月函請檢討改善。審計處112年11月再度查核計畫執行情形,發現室內裝修及景觀等工程,尚有鋼構組立、照明工程及消防設備等工項進行中,且後續尚有驗收、申請送電、空調測試等待辦事項。審計處再於113年1月函請文化部督促史博館加強管控執行進度,以如期開館營運。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史博館已於113年2月21日開館營運,提供民眾優質參觀環境,發揮博物館資源共有共享之效益。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26 14:36:28)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歷經閉館整修,各項工程陸續整備中,開展準備逐步到位,重新對館舍空間、展示規劃、服務機能及營運管理整體規劃,並串連南海學園的文化及自然資源,即將以嶄新風貌重啟紅色大門,呈現在國人面前。

史博館整建工程,在歷史建築文化資產框架下開展的組織修復及結構補強工作,期間克服疫情期間缺工缺料造成的影響,第一期工程解決館舍建築逐年增建或外擴衍生的結構安全問題;第二期工程進行現代化裝修環境,提升展示空間品質效能及參觀環境,113年1月竣工後陸續辦理驗收,消防安檢已由臺北市消防局複驗審查通過,而升降設備許可證及室內裝修合格證明,均通過階段性的查驗,並準備在就緒後可以盡快回歸社會服務。

文化部長史哲在視察史博館整體工程後表示,史博館在館長王長華帶領及所有同仁努力下,終於陸續完成硬體最後階段的消防安檢、相關證照的審查作業等。史哲期許在正式開館前的關鍵時刻,史博館應務實的籌劃各項準備工作,尤其在展示上,應該充分展示史博陪伴臺灣70年的重要過程及記憶,以及重新開館後的史博將如何成為國人一生一定要至少來一次的博物館,完整呈現兼容歷史記憶及新時代博物館面貌的史博館。

回溯史博館70多年來多重疊加的館舍整修工程史,從前身最早為日治時期為舉辦1916年臺灣勸業共進會的「迎賓館」,後整修為總督府商品陳列館使用。民國44年史博館建館後,於47年起逐年改建,增建兩翼宮牆樣式的國家畫廊,64年改建成現有鋼筋水泥的宮殿樣式建築,96年經臺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行政院核定「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於108年開工,進行館舍建築整修補強,至今113年陸續完成,確實是見證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的重要範例。

史博館三樓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重新書寫史博館精選文物脈絡,展出110件展品,具有「國寶」及「重要古物」文資身分的比例是歷年常設展最高。首檔開館特展,於一樓及二樓規劃「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特展,展出書畫名家于右任、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傅狷夫、林玉山的精選作品,其中經史博館修復後首次展出的《黃牛》,是林玉山早期絹本膠彩,為創作於日治時期少量存世的精采之作;五樓「雕築史蹟—探索史博建築之美」特展,讓民眾看見史博館館舍的「前世今生」,駐足在臺北市中心陪伴國人將近70年歲月,重新喚起在這裡曾經共同有過的集體回憶。

展場展示櫃的櫃體均於館舍整建工程期間,同步在館外進行設計及施作,並置於空氣流通的環境,確保化學物質的排除,等到展場空間完備後進入展場組裝,並確認內部溫度及濕度環境穩定且安全無虞後,才將館藏文物遷回展示。
《黃牛》林玉山
《黃牛》林玉山
嶄新的史博館,展場空間增加262坪,擴增了22%空間,大幅提升民眾參觀品質及觀展體驗;整合公共服務空間,擴展門廳及休憩停等空間,並增設親子活動場域;拆除庭院圍籬,延伸串連都市開放空間,打破與民眾的藩籬;設計夜間燈光照明,打造南海園區的光環境,營造現代的、友善的、親切的、開放的博物館氛圍,史博館即將以全新開放樣貌準備迎賓,讓全民感受全新的博物館體驗。
史博館館景1
史博館館景1史博館館景2
史博館館景2

訊息來源:文化部(廣告)

2023.12.01。《歷史文物》319,一探史博館建築的前世今生!

電子書
精華版連結:https://www.nmh.gov.tw/informationimgs_199.html





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爭論


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s://www.nmh.gov.tw/


世代交融 文資爭論需多些同理

史博整建 少了開放視野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