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2023關子嶺溫泉美食節

 

2023關子嶺溫泉美食節



112年9月26日第613次市政會議

觀光旅遊局報告「2023關子嶺溫泉美食節」




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

 

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


致未來的她‧台灣 - 中華民國112年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

https://www.gacc.org.tw/TW/events/183


「致未來的她台灣」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回顧展 

https://www.gacc.org.tw/TW/events/174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屏東學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屏東學專區

團隊成員  課程內容  教師社群      教師專業社群讀書會   學生參訪

屏東學相關活動  屏東學專書目錄      新聞報導


全校新生必修「屏東學」,多樣「屏式」課程豐富學生在地歷練

一直以來屏東大學的學生,多為來自不同縣市的外地人,身為屏東在地的大學,為培養學生在地關懷、社會責任與國際視野,實踐學校教學與地方脈動的連結,向這片土地學習及為這片土地貢獻所學,因此規劃「屏東學」課程。本校人文社會學院自 106 學年開始推動院必修「屏東學概論」課程,作為大一新生認識在地的引導,惟以人文社會面向為主的授課範圍,對屏東學而言廣度可再擴展,因此將層級提升至全校性通識課程(大武山學院);在教師專業部分,以「屏東學概論」課程為基礎的教師社群,結合各系所特色,融合與在地相關之區域型計畫執行內容,展開屏東學的普及與深化。

課程以通識課程1學分進行規劃,包含實體課程、磨課師課程及講座課程等多項屏東學Tracks,提供學生多元選擇,內容含括屏東之自然、人文、社會、教育、 科技、管理及產業等範疇,以豐富學生學習歷程與在地生活經驗,並促進跨學科應用與實踐。

課程自111學年實施以來已辦理2場在地大師講座、五場屏東學踏查活動,內容包含「阿緱城宗教文化巡禮」、水資源踏查-水利科技活動、屏東縣科教資源中心暨獵戶座天文台參訪活動、屏菸 1936 文化基地參訪活動…等,藉由學生親生實地探訪,來認識和體會屏東的歷史與社會發展。另外還辦理一場「屏東學大武週闖關活動-屏東學學屏東,發現屏東人文、地景、產業之旅」,以多元創意方式驗收學生學習成果。整體相關課程活動總參與學生數達598位學生,學生對於課程皆給予正向回應。而於即將開始的112學年中,大武山學院一樣規劃了精采踏實、跨域創新的「屏東學」課程,除原本的多元課程、系列講座、實地踏查外,也將持續開發屏東上山下海的走讀路線,以屏東多樣富饒的特色,來迎接新一波遠道而來屏東求學的新鮮學子們。


【研討會】2023年第三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 屏東縣地方學的多層次建構與協作,歡迎報名參加 

研討會主旨:屏東學的實質內容,依空間大小可分成縣級(如:縣志)、鄉鎮市級(如:鄉鎮市志),以及村庄級(如:庄志、部落志、村志、社區志);依推動單位則可分成學校單位(小學到大學含社大-教育處)、社會教育單位(圖書館、地方文化館-文化處)。屏東學如想成為屏東縣的品牌/符號,需要上下層級的分工、銜接與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有機體系。本研討會即旨在針對發展屏東學所需要的這種多層次的建構與協作方式進行研討。歡迎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

日期:2023年5月26日(星期五)

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及第三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敬邀參與~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

研討會日期:2021年12月03日(週五)

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

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21年屏東學研討會》工作小組  敬邀










屏東學是什麼? | Facebook


屏東人文地圖


2021年第一屆阿緱文化論壇


一、論壇宗旨:
  從廟宇文化出發,討論三山國王及義民信仰的發展脈絡,反思地方文化生活圈的建構,藉此強化民俗信仰與地方文化的內涵,豐富地方文化生活圈的研究與實踐。

二、指導單位:文化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屏東縣下淡水溪義勇公文化協會
  贊助單位:萬吉建設機構

三、時間議程:2021年9月3日(星期五)及10月1日(星期五)

四、論壇地點:國立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五、論壇子題:
  (一) 三山國王信仰研討(9月3日第一場)
  (二) 旌義義勇公研討(10月1日第二場)


第一屆屏東學術研討會 作家郭漢辰也列入座談主題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於12月4日、5日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六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本次會議主題訂為「地方議題與跨領域對話」,共有11個論文場次,多達40篇學術論文發表,內容涵蓋屏東族群、語言與文學、文創產業,以及地方創生等議題,同時也規劃「郭漢辰主題座談會」,邀請與會者共同討論屏東的土地與文化。

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自2017年起開設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讓屏大師生得以深入認識屏東。近年來,編撰《屏東學概論》,組成屏東學教師社群,辦理地方哲學與地方學基礎理論讀書會,投入在地研究,成果豐碩,為持續教學與研究之深化,故舉辦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

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則是本校社會發展系每年持續舉辦的學術會議,此會議號召學術同好共同關注南台灣的社會發展議題。社發系師生長期與地方社會緊密扣合,培育屏東大學學生具備跨領域的社會實作能力,本次會議也特別規劃屏大學生參與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之實作成果展示。社發系學生今年暑假有一組學生進入繁華社區,不僅與在地居民同樂,也研發在地野菜食譜致贈社區,這些實作成果也將一併展出與分享。此外,自2018年起社發系多位教師參與中研院與農委會合作的「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對屏東農村議題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也發表在本次研討會。

    今年特地邀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蕭新煌教授,以「研究台灣社會運動、第三部門與民生的三個轉折」進行專題演講,蕭教授回想自己過去40年來,本於關懷社會、回應時代挑戰的初衷,在一連串的「回應機緣、掌握方向」交織而成的歷程中,開展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和民主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之旅,他給年輕學子的建議是,保持對「社會」的好奇心和「讓社會更合理」的使命感,也期勉年輕學者,細心體會,大膽向前,不卑不亢,不時回顧,檢驗自己,融會貫通,開創新見。

    社會發展學系蔡依倫老師指出,今年全球迎來嚴峻的公衛危機,使得地方經濟、勞雇關係與人際互動的界線與管制,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因超前部署得以避免大規模封城,但直到年末的現在,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仍未明顯趨緩,地方社會能否有足夠的韌性緩衝和回應,仍需要學界持續投入關心與研究。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筆耕不輟的在地作家郭漢辰今年因病辭世,有感於他長期以家鄉屏東做為書寫的對象,流露出濃厚的故鄉情懷,特別由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主持座談會,邀請郭漢辰的另一半,也是接手獨立書店「永勝五號」的負責人翁禎霞,談作家的其人其事,另有台東專科學校傅怡禎老師及屏東科技大學王國安老師,分別談論郭漢辰的文學活動,並評析其作品。

本次研討會從人文社會學院與社會發展系出發,再創屏東學研究的高峰,未來將邀請教育、管理、資訊、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教師一起投入,豐富屏東學研究的內涵,共同營造屏東大學的特色與亮點。



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 屏東學系列演講走入社區

國立屏東大學致力於推動「屏東學」,將「屏東學」列為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課程,並出版《屏東學概論》教科書,為了把「屏東學」與社區人士分享,鼓勵大家一起來建構「屏東學」,樹立屏東的品牌,並響應創新教學的精神,拆除校園與社區之間的圍牆,屏東大學與獨立書店「南國青鳥」合作,從三月起至十一月止,在該書店舉辦「屏東學」系列演講,每月一場共計9場,講題涵蓋文學、音樂、文創、哲學等,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聆聽。

「屏東學在屏東!」近年地方學興起,屏東大學以「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作為特色大學試辦計畫之一,發展成「屏東學」與「屏東文學」兩主題,並組成跨院系教師學群,將屏東學列為人社院必修特色課程,18周內將講述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專長進行授課,同時集結教師研究成果,出版《屏東學概論》一書,致力於鏈結在地,深耕在地,緊扣生存的空間。

27日上午,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光明院長、中國語文學系余昭玟主任、音樂學系連憲升主任、社會發展學系李錦旭主任、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老師、應用日語學系張月環老師等人,與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一起出席雙方合作的記者會,除了介紹9場屏東學系列演講的內容,也宣示雙方合作踏出第一步,並揭櫫來自於屏東土地的「屏東學」,將積極走入屏東的各個角落,用屏東大學的學術創新研發能量,建構並深化「屏東學」,打造屏東的品牌。

李錦旭主任表示,屏東大學推動屏東學已經2年了,在學校扎實根基後,應有能量走進社區,與社區民眾分享,並從中得到一些靈感,南國青鳥進駐後,與屏大理念相近,雙方合作,互蒙其利,也能讓屏東在各方面更進步,屏東大學很樂意支持獨立書店,希望能夠長久經營下去,並藉由「出口轉內銷」,讓學生對屏東學更加感興趣。

李錦旭老師說,目前修過屏東學概論的人社院的300多位新生,都覺得這門課程很有趣,外地來的學生都覺得屏東有很多好玩的,本地學生則是驚覺屏東還有很多地方,是自己過去所不知道的,雖然一學期2學分的課程沒辦法讓同學對屏東有完整的認識,但對於大學新鮮人的啟蒙與定向,已發揮效果,讓學生能親近這塊土地,親近土地上的人民,避免人與土地的割裂,培養出這種可以帶得走的能力,無論到哪裡發展都是很有助益的,也希望在未來5年內,讓屏東學發展成為屏東大學所有學生的必修課。

此外,屏東學不限於課堂上課,授課老師還會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進行踏查,連教師社群也在古源光校長率隊下,先後到浸水營古道和老七佳踏查,四月還要前往阿朗壹古道,師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李錦旭主任透露,人社院副院長賀瑞麟老師已策畫了十多場地方哲學的讀書會,期能讓屏東學在廣度、深度和哲學思想上,奠定不拔的根基,假以時日,能打造「我屏東、我驕傲」、「我屏大、我驕傲」的光榮感。

青鳥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執行長蔡瑞珊則表示,屏東在臺灣文學史上扮演很重要的地位,南國青鳥進駐讓書店文化與臺灣文化進行對話,它不只是一個書店,也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很榮幸與屏東大學合作,讓書店發揮「知識的解放,認同的起點」的功能。

蔡瑞珊認為,全球化時代,我們依然留戀「地方」,因重新認識土地,更意味著對「自我」與「認同」的根本性追求。南國青鳥副店長薛羽彤說,屏東大學與南國青鳥理念相契合,藉由此次合作,希望能一起「解放知識」,從族群、歷史、藝文、社會發展等面向,解鎖更多的國境之南,挖掘屏東歷史,前瞻未來。

【屏東學系列演講】

一、3月30日(六)19:00-20:30

李錦旭(社發系)--推動屏東學,大家一起來!

二、4月26日(五)19:00-20:30

黃文車(中文系):找尋地方幸福感:屏東文學與在地記憶

三、5月17日(五)19:00-20:30

主講:連憲升(音樂系)、周明傑(音樂系)--《大武山的呼喚》與排灣族傳統音樂的運用

*鼻笛示範:謝水能(民族藝師,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排灣族雙管鼻笛保存者)

*小號演出:劉郁君(音樂系)、鋼琴伴奏:陳吉莧(音樂系)

*連憲升主任作曲之《大武山的呼喚》作品發表

四、6月14日(五)19:00-20:30

賀瑞麟 (文創系)--哲學與地方學的關聯:以屏東學為例

五、7月26日(週五)19:00-20:30

林秀蓉(中文系)、傅怡禎(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讓詩飛揚起來──走讀大武山下的美麗韻腳  

六、8月30日(週五)19:00-20:30

易毅成(文創系)--屏東土地的文創亮點   

七、9月21日(週六)19:00-20:30

邱毓斌(社發系)--從音樂看社會發展:林生祥與鍾永豐創作裡的高屏溪流域   

八、10月18日(週五)19:00-20:30

張月環(應用日語系)--閱讀〈風鈴季歌〉〈水果之詩〉

九、11月8日(週五)19:00-20:30

李馨慈Tjuku Ruljigaljig(原住民專班)、胡哲豪Valagas Gadeljeman(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深耕排灣學——追尋生機蓬勃的排灣文化




屏大圖書總館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 全國大學院校創舉

國立屏東大學投入「屏東學」研究十多年,除累積二百多篇論文外,「屏東學」也列入人文社會學院新生必修的學分課程;屏大圖書館為支援「屏東學」的教學研究與學習,以及提供縣內作家作品展示與交流平台,特於民生校區總館九樓建置「屏東學專區」與「屏東縣作家專區」,並設置「屏東縣作家作品資料庫」提供檢索服務。

屏東縣政府也積極支援屏大對「屏東學」的研究,除陸續贈送縣政府出版有關屏東文學、藝術、建築…等各類出版品外,也進行了多項的交流與合作。

12日上午,屏東大學結合屏東縣政府,在民生校區圖書館舉行「屏東縣作家專區啟用暨屏東縣作家贈書儀式」,由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屏東縣政府張志成秘書以及聯合出席的屏東縣作家,共同為該專區與資料庫進行啟用與贈書儀式。

出席的屏東縣作家有江海(江大昭)、李敏勇、李旺台、杜紫楓、周廷奎(路衛)、涂耀昌、梁明輝、郭漢辰、曾貴海、曾喜城、曾富男(曾寬)、馮喜秀、楊政源,及屏大校內的作家余昭玟、施百俊、黃文車、張月環、張重金、鍾吉雄等多人。

著名的詩人李敏勇在會中致贈他的二部新詩作品「告白與批評」及「邁向重建時代」給屏東縣所有的大專校院、高中職與縣立/鄉鎮圖書館,由張志成秘書代表接受。張志成秘書也代表縣府將最新出版的屏東研究相關圖書送給屏東大學,由古源光校長代表受贈;而所有出席的屏東縣作家也將他們的著作送給屏東大學圖書館典藏。

詩人曾貴海的牽手與李敏勇,也在會中朗讀了2人的詩作,由江敬業小提琴家伴奏,優雅的氛圍,讓現場觀眾如醉如痴。江敬業先生為作家江海的兒子,父子同時出席本日盛會,亦傳為佳話。

屏東大學「屏東縣作家專區」日後將開放給屏東縣作家進行藝文沙龍等多元活動使用,期盼以這個專區為基地,讓屏東文學與屏東研究不斷成長、茁壯!


屏東學三箭齊發 首次戶外教學 踏查眷村文化

屏東大學「屏東學」三枝箭,包括成立教師社群、跨領域教學團隊,以圖書館成立屏東學專區,這學期開始齊發!

首次被列為人文社會學院院必修課程「屏東學概論」於9月18日正式上課,分別從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文化與節慶英語八個面向去談屏東文化。透過人社院的跨域教學團隊,展現屏東大學豐沛的教研能量,深耕屏東,發掘屏東文化的多元與豐厚。

屏東大學繼上學期發表《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後,這學期整合全校教師成立「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舉行相關的活動,並由簡光明院長結合人社院各系所,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

由22位教師成立的「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相關活動,包括專題講座和實地踏察等,以作為屏東學的行動智庫和活水源頭,並成立跨領域的屏東學教學團隊,更編輯《屏東學概論》講義,免費發給修課學生。民生校區圖書館則成立「屏東學專區」,長期收藏有關屏東的資料,並舉行屏東學相關活動,以支援屏東學的教學和研究。

再加上原有與屏東學相關的課程和研討會等,可望屏東學能夠扎根屏東大學、成長茁壯,有益於地方的發展。

9月30日首次走訪屏東市眷村踏查活動,在文創系易毅成老師帶領下,到孫立人將軍行館、將軍之屋、青島老眷舍等地戶外教學。課程負責人李錦旭主任、文創系林思玲老師、視藝系張繼文老師、中文系余昭玟老師共同出席,展現人社院跨領域協同教學的理念。

同學除了實地品嚐各種眷村美食,甚至學唱軍歌,體會眷村文化,並考察目前正在眷村舉辦的公共藝術展,探討「文化創意」及「再造歷史現場」等多個面向,未來將踏查竹田鄉、潮州鎮,以及泰武鄉平和部落等地。

《秘書室執行企畫林弓義》



屏東學向前行 屏東大學新學期將開設「屏東學」課程

「屏東學」正式成為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生的必修的新課程!這也是屏東史上第一次的在地課程!

  屏東大學成立以來,積極鏈結在地,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善盡大學的在地社會責任。5月1日上午在民生校區五育樓五樓社會發展學系「公民社會培力教室」舉辦《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發表會,並由古源光校長宣布,整合人社院各系所,透過跨領域的團隊教學,從106學年度起,全院新生必修「屏東學概論」(2學分),讓學生對在地屏東有更多的認識,並讓「屏東學」在屏東大學扎根發展,成為屏大的亮點和特色。

  「屏東學概論」的內容包括8個單元:屏東縣的社會發展、族群、文學、美術、音樂、文創、日治時期屏東文化,以及屏東節慶英語。由各系教師就其專長授課。人文社會學院將開設8個班供學生選課。

  這門課程的緣起,係人社院在2015-2016年執行教育部「特色大學試辦計畫」時,特別提出「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的子計畫,分成社會發展學系的「何謂『屏東學』?」以及中國語文學系的「屏東文學」兩部分。並於期末成果發表時,舉辦屏東學座談會,主題為「屏東大學如何推動屏東學?」結合社會發展系、中文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視覺藝術系和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等相關學者專家,跨系跨組織交換努力的心得,藉以凝聚本校推動屏東學的共識,會後經本校各級會議審慎考慮,決議將「屏東學概論」列為本學院必修的特色課程。

  經過半年多來的努力,屏東大學出版了兩套書,恰可作為屏東學教學與研究的基礎。第一本是由社發系李錦旭副教授主編的《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該書反映了社發系過去共12屆「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的部分成果,作者均為屏東研究的一時之選,例如前文建會主委暨台大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陳其南、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前本校社發系講座教授陳秋坤等,陳其南和陳秋坤都是屏東縣的傑出子弟。

  第二本是中文系黃文車副教授總策劃的《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內容包括新詩、小說及散文三卷,編者包括屏大中文系林秀蓉教授、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傅怡禎副教授(以上新詩卷)、屏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王國安副教授(小說卷)、屏東縣阿緱文學會總幹事郭漢辰(散文卷)。

  在聯合發表會上,由音樂系、原住民族學士專班、中文系、視覺藝術系師生,獻上屏東音樂、屏東原民古謠吟唱、屏東詩以及屏東畫,以示慶賀,並為新開設的「屏東學概論」暖身;新書部分,則由編者李錦旭老師及作者群和出版社說明書籍內容及其心路歷程和感想。最後則由屏東縣政府教育處秘書楊英雪代表縣府做回應。

  發表會也邀請過去致力於推動屏東學的屏北社區大學林雅文校長,屏南社區大學葉培昱主秘,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吳儷嬅總幹事出席分享,藉此進一步凝聚各界的力量,一起來推動屏東學向前行。

  《社會發展學系》



敬邀參與~~~ 5/1屏東學在屏東大學發表會~


一、發表時間:201751日(週一)上午9:3010:55

二、發表地點:屏東大學公民社會培力教室

       (民生校區五育樓5樓社會發展學系旁邊)

三、發表流程









新竹市歷史文化〔相關訊息輯要〕

 

本網誌訊息將適時滾動更新


歷史軌跡

LOCALCULTURETW:竹塹故事:設治三百年。文治兩百年




新竹歷史 - 維基百科




【國立屏東大學】推動地方創生

 

屏東大學推動地方創生不遺餘力 實質輔導績效堪稱國內大學第一

https://secretary.nptu.edu.tw/p/406-1013-162276,r2710.php

國立屏東大學從108年起與高屏地區近20多個鄉鎮區公所與地方團隊共同討論,或雙方合作申請地方創生事業計畫,響應政府「地方創生」計畫,屏大從108年起,更網羅校內教授籌組10個工作團隊,由林曉雯副校長帶領,與各鄉鎮公所密集討論,把大學資源與教師的專業研發能量,與地方做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推動人親、水親、土親、產業親地方創生計畫。

       古源光前校長當時特別表示,「大學教授不再躲在象牙塔裡,而是從大學校園走向地方」,他深知很多鄉鎮長縱使有好的理想和政策,但因人才智庫不足,政策經常無法施展,大學與地方的緊密結合,不僅可帶動地方產業永續發展,也是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同時也希望各鄉鎮到屏大就讀的子弟,畢業後能留在家鄉,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生力軍。

111年新上任陳永森校長指出,地方創生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務與流程,初期的計畫提案需要整合非常多的人力,對鄉鎮區公所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重中之重的整合計畫書的工作,都落在屏大師長的身上,即便這些計畫通常都是無償或是以極少經費取得,但屏大的師長同仁仍舊秉持熱誠,加上對各部會相關創生的政策規定十分熟悉,才能對症下藥提出正確的計畫書。在歷經1到2年的時間來修正與整合,等計畫書通過國發會工作會議後,才可以獲得經費,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的軟硬體建設。

陳永森校長在112年更組成屏東大學地方創生輔導團,校內每月開一次協力整合會議,讓屏大師長可以互相支援與整合。歷經了3年的努力,截至112年8月底止,本校合作的提案公所已獲得行政院國發會建議補助金額逾3億元,歷經千辛萬苦後,總算獲得豐碩的成果。陳永森校長提出屏東事就是屏大的事」的治校理念,充分發揮在地方創生的計畫上,管在社會事務、公共建設、產業發展上,屏大老師不畏困難與褒貶,犧牲自己的時間與金錢,與地方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未來學校研究發展處將投入更多的資源,結合更多師生的力量,讓屏東大學發揮更多的在地影響力。


URBANSCAPETW【屏東縣】地方創生


2023臺灣文博會〔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2023 臺灣文博會 Creative Expo Taiwan  https://www.creativexpo.tw/zh/



《JINHO宜蘭敬好生活》臺灣文博會登場 陳勢安現身分享宜式生活體驗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52352


2023臺灣文博會開幕囉 ! 嘉義展區邀你一起回「嘉」逛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52348


臍帶之地 與山生活 花蓮豐濱森川里海藝術創生成果 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盛大展出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52318


2023臺灣文博會商展開幕 人氣角色齊聚 上萬人湧入會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52281


大車隊攜手2023台灣文博會打造「移動展覽館」,讓城市街道成為文藝伸展台。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52240


2023臺灣文博會 5大展區、10大亮點、空總文化策展完整攻略一次看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21 11:15:21) 2023臺灣文博會自9月22日起連續10天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鐵道博物館推出文化策展、文化展演、體驗活動、科技藝術等精彩活動;緊接著9月26日起超過540家文創品牌、IP授權商展也即將在華山文創園區、花博爭艷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整個展期逾100場的表演藝術匯演、走讀、論壇、工作坊及講座活動更讓人目不暇己。文化部特別整理5大展區、10大亮點、空總文化策展懶人包,要讓大家在10天內解鎖所有精彩展出內容。

文化策展主展區-「打開」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激發多元想像
以古蹟修復中的工地鷹架轉換為聲光裝置藝術「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搭配FOCA的雙馬戲篷,以科技裝置帶入表演藝術匯演,華麗變身融入主題館、地方館、藝術銀行、戶外藝術裝置、傳統竹工藝挑戰建築的跨領域實驗創作及科技體驗等。耳目一新的空總新樣貌,賦予觀眾多元的感官體驗,更以跨界、重組、協作的精神,引動出下一波文創趨勢,帶領大家走向更精緻化、客製化的國家級文博會。

文化策展主展區-鐵博「微開箱」 臺北市地表唯一行駛藍皮文博號現身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鐵博.新生」為概念,規劃「鍛冶工場」、「客車工場」、「總辦公室」、「澡堂」4大展區,帶領大家認識臺灣在地的鐵道文化,以「微開箱」方式讓大眾「聞香」古蹟空間結合鐵道元素的魅力,藉著主題展覽的詮釋,歡迎大家一起成為鐵道迷。同時,還提供民眾搭乘動態行駛的「藍皮文博號」DR2303號柴油客車,喚起懷舊復古的情懷,也是久違看到火車在臺北市區地面上行駛的風景。期待在鐵道博物館正式開館前,搶先看見結合鐵道文化及藝術展演的多元面向,也展示國定古蹟臺北機廠轉型重生的初步階段成果。

主題策展與商展區-松菸地方主題館呈現最野生命力 工藝、旅物、文創品牌一次購足

呈現臺灣各地風土的地方主題館,從生態學的「野化論」為詮釋主軸,設計跳浪穿山、跨域盛典、野化推手及野生捕貨等4大展區。並首度邀集百家工藝品牌以「島嶼.旅物選」辦理主題商展,從島嶼的山、海及城市等,結合信仰、風土民俗及地方特色,以選物的概念出發,將臺灣傳統工藝結合創意潮流,重新進入現代生活的工藝之美做出完整的呈現,堪稱史上最好買的文博工藝展場。

主題策展與商展區-200家IP花博大集合

延續過去舉辦文博IP類型品牌商展的經驗,2023臺灣文博會邀集授權代理、原創角色、插畫 /設計/藝術3大類型,超過200家IP參展,保證吸引大家眼球。更特別於戶外設置展演活動區,辦理發表會、粉絲見面會等周邊活動,讓粉絲有機會更近距離與自己喜歡的IP親密互動。

主題策展與商展區-IP特有種出現華山

除了有「臺灣特有種:有種IP站出來」主題館,呈現臺灣IP軟實力,更擴大各類別新創業者參與,鼓勵年輕世代投入,藉由更細緻規劃商展文創品項類型,提升商展的專業度,強化專業買家的商機交流,締造更有利的展銷合一平台。文策院也首度參與文博會,邀集韓國IP代表性人物韓國艾康尼斯娛樂公司導演Thomas Hankil Nam等參與IP商展,藉由國際交流論壇,為臺灣IP爭取更多國際授權的機會。

文化部表示,2023臺灣文博會首次跨出單一縣市,包含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熱蘭遮博物館等5個副展館,也將推出精彩策展,歡迎前往一探究竟。

【2023臺灣文博會完整攻略】

面向全臺 史上最多文化場域齊打開的臺灣文博會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165788

2023臺灣文博會展前1個月,各文化場域面對疫後最大量體的文化創意博覽會,無不卯足全力摩拳擦掌提出豐富精采的創意策展,在首都臺北市串連空總、花博、華山、松菸、鐵博5大文化場域成為文化軸帶,跨域走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熱蘭遮博物館5個博物館,匯聚不同面向的策展內容。2023臺灣文博會將展現疫後臺灣跨距最遠、內容最廣、展演最多、參展最踴躍的大型文化創意博覽會。

 

8月15日起文博會的第一場精彩策展暖場,已從位於臺灣中心南投的工藝中心起始,「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透過不同年代的生活器物與工藝物件,引領觀眾一同走入歷史長廊,閱讀臺灣工藝的光陰故事;緊接著8月16日東部的史前館,以「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為主題開展,呈現位居東亞太平洋海域交換網絡的臺灣土地上人們與世界交會的故事。

 

臺博館從典藏展示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發現臺灣島嶼上美好的人文與自然;位處臺南的臺史博則以「相遇」為題,探討臺灣作為一座交會之島,島嶼上土地與人民的故事;安平古堡內的熱蘭遮博物館以「從大員到臺灣」為展覽主題,講述400年前臺南與世界相遇衍生多元族群間互動的歷史。5大副展館化身為臺灣文博會的衛星展館,從認識歷史中野生臺灣重要的文化物件,透過不同時代臺灣與世界相遇的故事,作為當代文創博覽會重要的底蘊與創作基礎。

 

臺灣文博會的重頭戲,在9月22日起鎖定在臺北5大文化場域,開展文化策展、文創品牌、IP授權及文化展演的繽紛紮實內容,承載文博會最主要文化策展與展演區的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華麗變身融入主題館、地方館及大型馬戲展演、戶外藝術裝置、傳統竹工藝挑戰建築的跨領域實驗創作及科技體驗規劃等,耳目一新的空總新樣貌,賦予觀眾多元的感官體驗。令人引頸期盼的國家鐵道博物館則以「鐵博‧新生」為概念,肩負鐵道文化的歷史記憶任務,以展覽及活動展示國定古蹟臺北機廠轉型重生的階段性成績。

 

每年最為熱烈創造最多產業成交價值的IP授權,今年吸睛的IP將在花博爭豔館爭奇鬥艷,舉辦IP類型品牌商展,包含授權代理、原創角色、插畫/設計/藝術三大類型。首度集結的臺灣IP明星代表隊,也不甘示弱集結在華山展區,並聯手文策院「人鬼交易所」策展主題館,將今年臺派IP故事文本轉譯多元化呈現,展現臺灣IP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松菸展區則策畫地方主題館,並攜手工藝中心,首度集結百家以臺灣工藝為主題的文創品牌商展區,展現臺灣工藝創意爆發的實力。

 

文化部表示,即日起5個博物館的文博會副展館陸續開展;緊接著9月22日至10月1日連續10天,文博會的文化策展與展演將在空總展區、鐵博展區熱烈開箱;而文創品牌、IP授權則自9月26日起在花博爭豔館、華山展區、松菸展區繽紛開展;亦有超過百場的藝文活動搭配推出,相關活動內容敬請關注2023臺灣文博會臉書及訊息發布。

 

臺灣文博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reativexpo.tw/?locale=zh_TW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屏東向前 邁向希望城市


屏東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s://www.pthg.gov.tw/


縣長簡介 施政目標

五大核心產業:

科技產業,在高鐵南延屏東的帶動下,科技部科學園區、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縣府六塊厝產業園區,加上現有大慶汽車工業園區,整體科技產業聚落成型,未來積極招商,帶動就業及經濟發展!

農金產業,屏東縣的農漁畜產值高應建立產地輔導、內外銷通路,到外銷蒸熟冷鏈包裝廠、加工廠等機制,讓產業提升,收入增加。

觀光產業,未來將屏東的自然景觀與歷史軸線串接,加上藝術文化音樂,促成觀光多樣性,吸引觀光人潮,帶動其他產業。

綠能產業,屏東的日照、風、沼氣,最適合發展再生能源,以環境永續為目標,制定綠能產業發展計畫!

長照產業,縣民對長照需求逐年提升,未來由縣府調整供需,提供全縣33鄉鎮市長照服務,讓長輩及家屬安心。

六大發展區:

屏東市及周邊鄉鎮 ─ 都會工商城:以便捷交通帶動科技及工商發展,加上醫療、文化教育環境可近性高,未來致力提升生活機能,打造宜居城市。

屏北 ─ 農業再升級:發展精緻農業,協助提升農業技術,減少中間剝削,增加外銷通路,讓農民收入增加,培育青農,開啟新契機。

平原地區 ─ 文化田園產業園區:潮州、六堆及萬丹的平原地區土壤肥沃,人文豐富,又有大潮州人工湖、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可可及咖啡、紅豆及畜牧等產業,讓文化田園產業蓬勃發展。

沿海地區 ─ 漁業綠能之都:屏東漁業及養殖產業都是全國之最,未來在國際規範下,兼顧漁民權益與漁業永續是重要目標。區域內的太陽能產業也應建立發展機制,兼顧環境景觀與綠能。

半島地區 ─ 觀光領航:半島山海的自然資源渾然天成,未來應扶植生態永續的旅遊方式、強化藝術展演等,發展多樣性觀光,同步發展及提升工商產業。

沿山地區 ─ 原鄉文化觀光加值:原鄉除傳統農耕外,未來應積極推動咖啡等產業,發展族群人文特色,支持部落生態觀光旅遊及伴手禮,提供穩定的長照、托育照顧。


我是屏東人 | Facebook


屏東縣行政區域


人文與節慶

閩南人文      眷村人文      平埔人文      原民人文      客家人文      節慶活動


屏東縣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