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院會議案【行政院】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執行情形」報告

 


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

文化部為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特委託國立歷史博物館辦理「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專案計畫。為全面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研究,本計畫包含三項子計畫,分別為:「子計畫一、設立專案辦公室」、「子計畫二、重建臺灣藝術史特展」及「子計畫三、臺灣美術史知識庫計畫-臺灣美術史知識的體系化」

 

重建臺灣藝術史執行情形

 

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 蘇揆:政府展現態度、方法與能力 戮力保存發揚臺灣文化

110-11-18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8)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執行情形」報告後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厚植文化力,運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中的「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投入27億元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購藏、徵集及修復重要藝術作品。政府展現不同以往的態度、方法與能力,努力保存及發展臺灣文化,讓更多屬於臺灣的豐富故事與作品被世人所知,成為持續壯大國家的能量。院長也感謝民間積極響應與捐贈相關藝術品,期待未來在公私協力下,一起重建及發揚光大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史。

蘇院長表示,很高興能在我國最高行政機關首長會議(即行政院院會)中談論臺灣藝術史的重建與執行。臺灣的歷史過去一直是隱諱、扭曲、破碎的,殖民統治者或當權者不論是因為政治上的需要,或見識有所不及,或心態不認同這塊土地,一直不准臺灣人講述自己的歷史,甚至不容許臺灣技藝留存、發揚。然而,多少先進一代一代在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留下珍貴的足跡,因此不論是壓迫者或被壓迫者的過去,都是累積而成的歷史,我們都毋須否認、亦不必隱諱,並且應該妥適保存並傳承,讓國人及後世能夠好好認識臺灣的歷史與這塊土地上的記憶。

蘇院長指出,基於過去種種原因,因而衍生臺灣藝術史重建的需求。而政府現在之所以能談論重建,就是展現不同以往的態度、方法與能力。院長強調,過去政府的態度是打壓、不能講、不認同,但現在政府的態度則是認同,並讓每個人皆能自由表達論述,包括文學、繪畫、歌曲,任何一種表述方式都是藝術。

蘇院長表示,臺灣過去因為歷史因素,不論是被殖民統治,或是當權者對本土藝術的漠視,造成許多臺灣人對自己的藝術發展與作品所知甚少。所幸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厚植文化力,首度運用前瞻特別預算中的「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投入27億元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購藏、徵集及修復重要藝術作品,包含美術、工藝、文學、影視音等領域,以國家的高度,重新向國人介紹這塊土地上珍貴的藝術資產。

蘇院長指出,這幾年政府投入資源,從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再造歷史現場,到重建臺灣藝術史,從設立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到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升格等。我們累積一點一滴的努力,展現政府對保存及發展臺灣文化的真心誠意與用心用力,讓更多屬於臺灣的豐富故事與作品被世人所知,也藉由這些藝術創作,讓國人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精神,得到啟發,也從中汲取更多的養分,成為持續壯大國家的能量。

蘇院長表示,過去的政府沒有展現此種能力,如今已到存亡絕續的關頭,我們就要更努力、用更多的力氣,讓本國人或外國人、朝野各方及民間皆能明瞭政府努力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態度,一旦人民知曉,就會進一步響應。

蘇院長進一步指出,由於政府持續努力深耕,所以也獲得民間積極響應。院長特別感謝順天美術館將創辦人許鴻源先生一生典藏的650多件畫作,全數無償捐贈予國家。順天美術館許董事長最後的遺願,是要將其一輩子收藏最珍貴的臺灣藝術家傑作,從美國運回臺灣典藏,並願意無償捐給國家,顯見這個政府是被信任的。此外,還包括甫將雕塑家黃土水「甘露水」作品捐出的張氏家族,以及所有基於愛護臺灣、願意慷慨分享的收藏家,例如洪瑞麟先生家屬、李美彌導演、史明教育基金會、郭芝苑先生家屬等,這正是延續臺灣文化協會集合眾人之力,讓文化和國家向上的精神。院長期待未來在公私協力下,一起重建及發揚光大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史。


報一 文化部 新聞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